?

農村經濟協調發展的制約因素及對策分析

2017-12-19 13:49陳琦
科學與財富 2017年33期
關鍵詞:協調發展農村經濟優化對策

陳琦

摘要:在城鄉一體化發展過程中,農村區域的經濟發展也得到了迅速的發展,但由于缺少結合我國農村實際且具備中國特色的理論與實踐指導,我國農村區域的經濟發展中仍存在著諸多問題,有待于進一步的改善?;诖?,文章主要對農村經濟協調發展的制約因素進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應的優化對策。

關鍵詞:農村經濟;協調發展;制約因素;優化對策

引言

近年來,國家越來越重視“三農”問題,尤其是進入社會轉型期以來,更是成為社會各界高度關注的熱門話題。且在農村經濟發展過程中,一些潛在因素的制約作用表現得越來越明顯,這對農業、農村、農民問題的解決是十分不利的。因此,為了提高我國農村經濟的發展水平,相關部門人員應加大對農村經濟協調發展的研究力度,深入分析其制約因素,為農村經濟的快速發展提供堅實的基礎。

1農村區域經濟協調發展的制約因素

1.1農業生產要素流動不暢

我國是一個農業大國,其擁有的農村人口數量眾多,具有充分自然資源和勞動力等農業生產要素。然而隨著社會的不斷變遷與發展,各要素之間的作用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具體表現為自然資源作用下降,農業增長主要來源于現代生產要素投入。各要素在農業生產中的組合比例也產生了一定的變化。然而,我國大部分農村未能認識到這種變化,再加上本就落后的人力資源與高科技技術,使得我國農村廣泛存在生產要素流動不暢的問題。

1.2資金的低效分配

在現階段,發展經濟資金是一個不可缺少的因素。然而,在廣大的農村,很難看出來農民把錢作為流通資金用于農村經濟的發展?,F在農民對錢的分配大體有以下幾種:一是把錢存起來防老;二是用錢蓋房子;三是給孩子辦親事;四是為孩子上學做準備。如今上大學要花很多錢。自高校收費制度改革以后,學費一路上漲,學費上漲的速度遠遠超過農民收入增長的速度。因此,農民把資金能真正投入到發展農村經濟的比例已縮小到最小的范圍之內。

1.3農村人口素質問題

人才不僅是社會發展的寶貴資源,還是一個國家、一個地區發展的核心競爭力。據相關調查研究表明,農民收入與勞動者文化程度正相關。因此,對于我國農村區域經濟的建設,人才更是有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但是目前,我國農村人口的教育程度普遍不高,人民的文化水平較低,致使相關生產技術和生產方式得不到有效改進,生產效率低下,極大程度地限制了農村區域經濟的協調發展。

1.4獲取信息渠道不暢

市場經濟中,市場就是一個指揮棒,直接指揮著資源分配,發展農村經濟也必須以市場為先導。在今天這樣的網絡時代,能否利用網絡及時準確地獲取農村經濟發展所需要的信息是促進農村經濟發展的重要因素??墒?,在如今廣大的農村,農村信息流通網絡還沒有完全建立起來,不少地方不要說電腦就是連電話都還沒有普及,所以往往無法得到準確的市場信息。農產品銷售難,其原因之一就是信息不準確,如果農民在農村經濟發展的過程中得不到實惠,甚至是自己的利益受損,那么農民自然就會從農村市場退回到自己的小農經濟中去,那樣對整個社會發展都是不利的。

2農村經濟協調發展的對策

2.1大力發展現代化農業

在農村經濟協調發展過程中,相關部門應調整產業結構,適應水資源地區分布;推進工業化進程,走新型工業化道路,如,保證企業的節能生產、利用科學技術來引導企業的高效生產和低碳排放,鼓勵企業的創新意識,把清潔生產作為不斷更新的目標,嚴格控制污染嚴重、排放量大、對生態環境造成影響的企業實行整頓或者停業,保證清潔企業在市場上長久立足之地,實現水的產、供、銷、回收與再生一體化。同時,相關部門還應該重視農業經濟地位,發展高科技農業;加強水利基礎設施建設,提高供水能力。

2.2發揮政府的調控作用因地制宜地制定發展戰略

政府應加大對農村的資金投入力度,同時給予其技術支持,以有效提高農業的生產勞動率,同時還能有效解決農民的轉業問題。與此同時,國家相關政府應結合農村各地區的實際情況,對農村區域的經濟發展做出科學規劃與部署。積極推進技術與制度的創新,以充分發揮科技技術的優勢。利用能源、原材料等資源優勢,建立全方位的經濟體系和特色的農業經濟。以最大限度消除貧困,維護農村區域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2.3提高農村人口的文化素質

人才對農村區域經濟的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關鍵作用,因此,國家應當加大對農村教育和農村人力資本的投入,將農村課程改革納入到農村區域經濟建設中,把科普知識以及有關的醫療衛生知識投入于日常教學,并采用多種手段進行相關的科普宣傳。同時,大力發展高中教育和職業技術教育,并加大對農業科技培訓的投入,以最大限度的促使其開放思想意識,轉變市場知識觀念,達到提升教育水平,提高人口素質的目的。

2.4消除城鄉二元結構加強農村社會保障工作

城鄉二元結構的存在,使農民失去了本該享有的“國民待遇”。要想加快農村經濟發展的速度,就必須統籌城鄉協調發展,徹底打破城鄉二元結構,使農村在獲取信息、贏得人才等方面逐漸和城市縮小差距,進而吸引城里人到農村辦企業。與此同時,要深入加強農村社會保障工作。如今雖然合作醫療在農村已經開始實施,但是進程較為緩慢,農民得到的實惠并不多。為了徹底地打消農民的顧慮,所以筆者呼吁盡快把農村社會保障完善起來。只有這樣,農民才肯把更多的錢投資到農村經濟中去。

2.5構建農村信息網絡體系

在農村經濟發展的過程中,信息的及時性和有效性對于農業結構的調整和農產品的生產,對農民來說是極其重要的。因此,政府應建立健全農村的信息網絡體系,充分利用網絡的功能,把電腦、電話、電視、廣播、郵政等多種形式結合起來,切實為農民提供有效的信息。此外,在有條件的地方還應該把電子政府的功能延伸到農村來,讓農民足不出村,就可以知道政府的一些相關文件,大大減少農民外出辦事的成本。

結束語

在農村經濟發展過程中,要想實現經濟的協調發展目標,政府及相關部門應加大對農村經濟結構的調整力度,發展現代化農業,同時,提升農村的人文素質水平,為經濟的協調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相信在有關部門的努力下,我國農村經濟發展終將取得成功,國民經濟水平也會有一個質的提升。

參考文獻

[1]張正.皖北農村經濟協調發展的制約因素及對策分析[D].安徽農業大學,2016.

[2]夏菁.農村區域經濟協調發展的制約因素及對策分析[J].中國農業信息,2015,(02):31-32.

[3]李濤.農村區域經濟協調發展的制約因素及對策分析[J].農業與技術,2013,33(07):206.endprint

猜你喜歡
協調發展農村經濟優化對策
現代高校教育管理的存在的問題與對策探究
民營中小企業內部控制優化研究
人口老齡化與經濟協調發展探究
生態農業視域下農村經濟可持續發展道路探究
我國上市公司資本結構優化問題簡析
以電子商務帶動農村經濟發展的相關思考
以協調的發展理念助推新型城鎮化建設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