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浪代理權之爭

2017-12-26 06:24姚心璐
21世紀商業評論 2017年12期
關鍵詞:新浪董事市值

姚心璐

從9月18日開始,新浪長達一年的股價攀升告一段落,此后的三個月中,始終形成震蕩下跌態勢,從117元下行到97美元。雖然沒有明確證據表明股價走低的原因究竟為何,但外界都將此與新浪和Aristeia的代理權之爭相聯系。

9月18日,新浪第五大股東Aristeia發表聲明稱,新浪股價被嚴重低估,源自公司治理出現重大問題,同時提出了包括“微博反向收購新浪”和增加兩名美籍獨立董事在內的四項修改措施。

Aristeia Capital是美國的一家對沖基金,總部位于康乃狄格州,旗下管理資產約為30億美元。該基金持有新浪股票超過兩年半,最高曾在新浪股東中排名第四。

Aristeia的不滿具有鮮明的美國特色,在名為《新浪需要改變》(以下簡稱《改變》)的聲明中,第一條問題這樣寫道:新浪未能達到預期的美國標準,作為上市公司的董事會,其成員數量、任期、獨立性和分類均不符合標準,也未能確保公司高管團隊與股東進行有效接觸。

股東行動

這一場風波的源頭,是新浪與微博的市值差距。

作為新浪的子公司,微博在2014年上市之初,市值即已超過前者。過去的一年中,兩家的股價均持續上漲,然而,截止到聲明當天,新浪市值為81億美元,僅為微博227億美元市值的三分之一略多。

盡管新浪的營收和表現良好,但子公司過于出色的表現,仍然無形中反襯出新浪市值的不如所愿。根據《改變》所述,Aristeia采用了凈資產價值(NAV)的方法來判斷新浪應有價值與市值之間的差異:新浪目前持有微博46%的股份,并掌握微博72%的投票權,在Aristeia看來,這意味著新浪的資產價值中,應包含108億美元的持股價值,再加之現金、投資等內容,總凈資產價值應為141億美元,與市值產生了將近60億差額。Aristeia根據過去一年的變動情況,表示價格差額還在持續增大,需要立刻采取改善措施。

據《華爾街日報》報道,Aristiea曾試圖與新浪董事長曹國偉等高管進行私下洽談,8月,其團隊赴香港與曹國偉及其他董事見面,其會談結果不得而知,然而在離開時,“Aristeia的團隊十分沮喪,他們覺得曹國偉和其他新浪董事對Aristeia的提議不以為然”。

隨后,便有了9月18日Aristeia對新浪的發難聲明。這一份聲明得到了美國媒體的支持,《紐約時報》的報道稱,在美國上市的中國公司,大部分注冊在監管不嚴的開曼群島等地區,很多公司采用了一種叫“可變利益實體”的法律結構,股東有權分享公司的利潤,但對關鍵資產沒有控制權;同時,這些公司一向與美國股東的關系疏離,以百度和京東為例,常年不召開股東大會,而對于美國公司,這是一項標準做法。

針對市值被低估的問題,Aristeia提出了四項交易型解決措施:與合適的公司進行合并或出售,或市值較高的微博對新浪進行反向收購,以分享微博紅利;將所持的微博股票全部分給新浪股東;出售微博股票,并將所獲現金分給新浪股東;第四,大量回購被低估的新浪股票。

不過,Aristeia認為,最能夠解決問題的方法,是調整新浪的董事會結構。他們指出,新浪現有的董事會成員曹國偉、汪延、曹德豐等5人,任職均已超過11年,與公司存在長期而密切的關系,沒有真正意義上的“獨立聲音”。

“從2006年至今,新浪的董事會成員從10名減少到5名。根據新浪的分級董事會架構和政府文件,每次只能重新選舉一名新董事,且曹國偉擁有永久席位?!盇risteia在《改變》中寫道。

戛然而止

在該聲明發布當天,新浪即對此進行了回擊。與Aaristeia自稱為“重要的長期持有者”不同,新浪在這份回應中,將其稱為“擁有近3.5%股權的股東”,并指責對方是“自私自利的短視者”,提出的想法是“不理解中國監管環境的無知策略”。針對Aaristeia提名的兩位獨立董事候選人,新浪認為其缺乏在中國互聯網和媒體行業的工作經驗,無法理解中國市場及上市公司。

9月25日,新浪宣布提名中信資本控股董事長及CEO張懿宸連任董事,他自2002年5月起擔任新浪董事,至今已15年。公開資料顯示,張懿宸畢業于麻省理工學院,曾于上世紀90年代初在紐約擔任東京銀行的駐外自營交易負責人,由其執掌的中信資本于2017年參與投資麥當勞中國,成為其核心股東。有業內人士認為,此人充分具備與外資協商溝通的能力。

從這一天開始,一直到11月3日股東大會之間,新浪和Aristeia始終處于激烈論戰的狀態中,在投資者關系的網頁上,新浪分別于10月2日、10月18日、10月20日等7個日期發布了9份相關文書。

Aristeia也不甘示弱,為此專門制作了域名為“新浪股東行動”的網站,先后公布了11份此次代理權之爭的抗議材料。在《修正新浪近期的錯誤聲明》中,Aristeia針對新浪的聲明進行逐條反駁,認為新浪所稱的分發股東17億美元、NAV與市值差額正常、沒有任何杠桿問題等,均與事實不符。

這場論戰受到國外媒體的高度關注,但新浪并沒有給Aristeia更多爭辯的機會。

11月3日下午,新浪高管與大約20名股東在香港召開股東大會,新浪在會上宣布,由Aristeia推薦的兩名候選人未當選董事會成員?!八姆种墓蓶|投票反對Brett Krause進入董事會,超過一半的人反對Thomas Manning”,新浪在一份聲明中表示;張懿宸則在超過四分之三的投票支持下,順利連任新浪董事。

不僅于此,Aristeia的抗議讓新浪意識到,長期以來股權結構分散的狀況,為公司與股東的糾紛埋下了隱患。在11月最新更新的十大股東名單上,前十大股東總持股比例僅為39.78%,排名第一的新浪投資控股持股不足12%。

時隔五天之后,新浪再次出擊,新浪代表公司管理層發行了7150股A類新股,并將其轉入曹國偉控制的一家控股公司New Wave MMXV Ltd.。與普通股不同,上述股票每股擁有一萬票投票權。

此次調整之后,曹國偉對新浪的投票權超過了55.5%,徹底杜絕了其他股東對新浪發起挑戰的可能性,從根本上贏得了 “代理權之爭”。

不過,盡管此次糾紛以新浪全面獲勝結束,并不意味無后顧之憂。在兩者的爭論中,美國媒體自始至終表現出了對Aristeia的大力支持,并將這次挑戰稱為“美國股東對在美上市的中國公司所擁有權力的一場關鍵檢驗”,他們普遍認為,諸多如新浪一樣注冊在開曼群島等地的公司,均不重視股東權益,這與美國企業的傳統相悖。

安永近期的一份報告顯示,在美國,股東行動主義長期以來都是企業生命的一大特色,近期正在不斷升溫,并有向海外市場蔓延的趨勢。

截至12月7日收盤,新浪的市值為69億美金(微博為220億美元),新浪股價仍未恢復上行趨勢。

猜你喜歡
新浪董事市值
認真對待“外部董事召集人制度”
董事平權:消除獨董履職障礙
猴子雖小
全球加密貨幣總市值約為1760億美元
我國上市公司獨立董事制度存在的缺陷與改進建議
獨立董事制度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研究
花粉交流
老股轉讓市值最多的50大股東
新浪與分眾合并案告吹
新浪觀戰記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