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長期護理保險國際比較與啟示

2017-12-27 14:55王淼
新商務周刊 2017年24期
關鍵詞:保險制度以色列德國

文/王淼

?

長期護理保險國際比較與啟示

文/王淼

首都經濟貿易大學

長期護理保險是一種健康保險制度,即通過合同約定,當被保險人因疾病或衰老以至于生活無法自理,需要入住康復中心或需要在家中接受他人護理時的有關費用由保險人提供補償。目前,國外長期護理保險采用兩種方式: 社會保險和商業保險。實行社會護理保險的國家主要有日本、德國、以色列則于上個世紀70 年代推行了長期護理商業保險。本文以這三個國家建立長期護理保險的背景開始分析,對三國的立法規范、保險對象、資金來源等進行對比研究,對我國長期護理保險的建立提出的可行性的意見與建議。

長期護理保險;人口老齡化;社會保險;商業保險

1 三國長期護理保險比較

1.1立法規范比較

以色列于1986年經國會通過《國家保險法》第6號法案,即長期護理保險法,1988年開始實施。1994年德國頒布了《護理保險法》,1995年1月1日護理保險法正式實施生效。日本效仿德國于1998年頒布了《護理保險法》,1999年12月國會通過了《護理保險法》法案,2000 年4月1日起日本開始實施護理保險制度。由于以色列、德國、日本的長期護理保險是社會保險,所以國家對于其的立法規范還是較為健全完善的。

1.2保險對象比較

德國護理保險法規定,18歲以上的全體國民,所有參加醫療保險的人都要參加護理保險。自1995年1月1日起實施的公共長期護理保險體系容納了大約90%的德國人口,其余由私人計劃支持,德國法律規定國民在州政府的社會長期護理保險和商業長期護理保險中必選其一。以色列的女性在60歲、男性在65歲開始享受護理保險服務,享受護理保險服務主要是中低收入的老年人,而高收入老年人只能去選擇私人護理保險公司提供的服務。日本規定,居住在日本國內40歲以上的人(包括在日本居留一年以上的外國人)都要參加護理保險,其中第一類參保人是65歲以上的老人,第二類參保人為40——64歲已經參加醫療保險的人。

1.3資金來源比較

德國社會長期護理保險的設計基本延續了俾斯麥創建的社會保險制度的傳統,對于企業和個人而言,屬于工資稅范疇,它在許多方面和社會醫療保險類似。德國的長期護理保險資金由國家、企業、個人三方共同承擔,政府財政承擔了三分之一上的份額,企業和個人平均分攤剩下的部分。德國聯邦政府要求其公民通過額外的商業保險來化解個人長期護理的金融風險。保險的費率為工資或養老金收入的1.95%,除德國薩克森州由雇員承擔1.95%中的1.47%外,其他州均由雇員和雇主各承擔一半,即各自承擔1.95%中的0.975%。對某些特殊人群免收保險費,如國家官員、法官、軍人及無固定職業的低收入者。

以色列法律原先規定,雇主和雇員每月各繳納工資的0.1%作為護理保險基金,合計為0.2%。但是,隨著政府關于減輕雇主負擔和降低勞動成本的考慮,1990年4月,以色列法律規定雇主繳費率降到雇員工資的0.04%,為了使0.1%的繳費率不降低,政府補償0.06%的繳費率。

日本長期護理保險的資金來源于政府部門和商業保險公司。日本行政體制為三級,即:中央、都道府縣、市町村。這三級政府共同承擔50%,個人承擔剩下的一半。在三政府承擔的50%的經費中,中央政府負擔25%,余下的由都道府縣和市町村各負擔15%。在個人負擔的一半經費中,19%由第一類被保險人承擔、31%由第二類被保陵人承擔。

1.4基金管理比較

德國的社會護理保險基金的管理體系是按照現收現付制進行的,并設有每年調整的、相當于養老保險保費評估上限75%%的繳費基數上限,同時德國醫療保險基金與護理保險基金分賬管理,委托醫療保險機構投資運營,給予服務費用。日本由市町村決定各地保險費的額度,征收、管理保險費。

1.5提供服務比較

以色列護理服務的標準基于日常生活能力,服務類型主要有家庭護理、專門護理兩種。服務提供者主要有政府、營利組織、非營利組織三方。以色列護理保險分為兩種水平: 一是針對高度身體殘疾需要依賴別人幫助完成日常生活的老年人,可以享受100%的護理津貼; 二是針對生理功能完全喪失的老年人,可以享受150% 的護理津貼。

德國長期護理由輕到重分為一、二、三級。護理級別不同,接受護理服務的時間和享受的護理補貼標準也不一樣。德國家庭護理三級費用分別為每月750、1800、2800馬克; 自雇者護理津貼三級費用分別為400、800、1300 馬克; 部分住院者三級護理費用分別為750、1500、2100 馬克; 完全住院者三級護理費用分別為2000、2500、2800 馬克。

日本護理服務分為家庭護理服務和設施護理服務。護理保險服務的支付對象有比較嚴格的規定。首先,只有因衰老、疾病等自然原因引發護理需要的第二類參保者才有資格接受服務。原則上,因交通事故等人為原因者不能享受護理保險服務,但第一類參保者不受此條件限制。其次,在接受護理服務之前,必須經過專家的認定。

2 對我國的啟示

2.1建立與我國國情相符的長期護理保險制度

從未來趨勢來看,我國應該實施老年長期護理保險制度,但應該何時實施,如何設計等問題,應該是基于對政策環境的綜合考察。我國綜合各國的經驗教訓,并根據我國真實的國情做出相應的調整與創新。日本用了近十年時間,做了護理機構的建設和人力資源的培養。但即使這樣,制度實施之時尚不能滿足需要。綜上所述,我國在探索如何建立長期護理保險之時,要為長期護理保險的實施做好充足的準備,

2.2試點先行

在經濟發達且人口老齡化嚴重的城市,如北京、上海、廣州,進行長期護理社會保險的試點以摸索經驗,然后在時機成熟的時候,引進國外新的護理理念,擴大護理的執業范圍和角色功能等,以點帶面,逐步將護理改革成果推廣到其他城市、中西部地區和農村地區。同時,對低收入或特困、有長期護理需求的老年人,實行低費或免費的護理服務,以實現社會公平。

2.3保障資金來源多元化

我國可以借鑒日本、德國的經驗,并結合我國國情,建立多元化的籌資方式,發展成政府、企業和個人為主的資金渠道?!拔锤幌壤稀钡奶厥鈼l件決定了我國應借鑒國外發展的先進經驗,但并非全盤照搬。政府為此新保險品種提供一定財政支持,并通過監督機構對資金進行使用管理。在此之上,致力于護理保險的市場化、商業化,激勵并帶動社會組織或團體加入相關市場,促使資金來源廣泛化,從而緩解基層政府的經濟壓力,保障相關基金的平穩運行。

2.4多元化的護理保險給付

借鑒上述三國的經驗,我們可以同樣采用引入現金、實物給付等不同手段,為被保險者提供挑選空間,從而保障被保險者多樣化的護理需要。同時通過津貼和補助的發放鼓勵家庭護理,緩解專業護理機構的壓力,實現老人居家養老的也愿。要學習制定護理保險的給付級別,如德國分為三個不同的級別,日本分為七個不同的級別。我國可通過長期護理需求研究和評估后,準確、科學地對此項服務的需求級別展開區分,依據級別規定更加清晰明確的為被保險者提供金額或服務。

2.5健全護理人員的培養管理制度。

中國的老年服務政策與日韓實施護理保險之前的政策有些相似,都是依據選擇主義原則,通過資產調查,對特殊群體提供公共服務。隨著護理服務需求的增加,中國也應該逐漸放寬確定護理服務對象的標準,結合中國實際,開發科學合理的護理服務資格評定條件,如以是否計劃生育家庭、失獨家庭為條件,不斷擴大護理服務范圍。其中大眾媒體也要發揮作用,大眾媒體應弘揚護理員的正面典型,更新人們的觀念,提髙人們從事護理的意識。此外可以采用多種方式加強護理人員的后備力量建設,通過加強護理從業人員的考核力度。

[1]P.G.Peterson.世界人口老齡化[J].國外社會科學文摘.1999.

[2]沃爾夫岡?格拉策爾.德國的社會結構——解構與多極化[J]社會學研究,2001.

[3]RothgangH,IglJ.Long-term care in Germany[J].Japanese Journal of Social Security Policy,2007.

[4]戴衛東.以色列長期護理保險制度及評價[J].西亞非洲,2008.

[5]高春蘭,班娟.日本和韓國老年長期護理保險制度比較研究[J].人口與經濟,2013 .

[6]戴衛東.國外長期護理保險制度:分析,評價及啟示[J].人口與發展, 2011.

[7]李光宰.老年護理保險制度的理解[M].韓國京畿: 共同體出版社,2007.

猜你喜歡
保險制度以色列德國
以色列家喻戶曉的“中國奚”
伊拉克立法反對以色列
以色列發現前年雞蛋
我們在德國怎么扔垃圾
在德國喝啤酒
“夢夢”“嬌慶”德國行
我國存款保險制度研究與國外保險制度借鑒
存款保險制度破冰
開始敲門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