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論書畫藝術與中醫養生

2017-12-27 14:55申露明
新商務周刊 2017年24期
關鍵詞:書畫藝術書畫家長壽

文/申露明

論書畫藝術與中醫養生

文/申露明

河北省藝術研究所

書畫藝術不僅能給人以美的享受,還是養生保健的有效方法。漢字書寫藝術是中華民族千年智慧的結晶,從甲骨文、金文等書體到今天的簡體楷書字體發展近4000多年的歷史;書畫藝術亦是流派紛呈。所以發展到今天書畫藝術遠遠超出自身藝術的概念已經和形式與養生學、生命學緊密關聯。本文試圖從中醫養生角度來解析書畫藝術對書畫者的影響。

書法、繪畫、書畫藝術、中醫養生

祖國中醫學理論是建立在對宇宙和人體經絡宏觀認識的基礎上的。中醫理論認為“有諸內者,必行諸外”,即不同類型體質對疾病有不同的親和性,所以古代醫學家,利用陰陽五行學說辯證施治,并根據中草藥的藥性的君臣使佐來治療疾病。歷代書畫家在長期的實踐的基礎上,將中醫陰陽五行的理論運用于書畫創作領域,不僅對于書畫家本身而且也對于各個觀者也有很好的養生保健作用和效果。下面就書畫藝術與中醫養生的關系來具體說明。

一、書畫養生簡述

書畫養生是中國養生學的一大特色,歷史悠久,名家輩出。古人很早就認識到練習書畫可以養生與長壽。故有:“書畫者多長壽”?!皦蹚墓P端來”之說。在遠古時期就有伏羲畫八卦、倉頡造字及史皇作畫的記述。據考古發現距今六七千年的新石器時代,我國已出現了繪畫和書法相結合的作品,書畫作為一門藝術,從原始社會一直延伸到現代。這里所講的書畫養生就是指通過書法、繪畫的愛好,達到養生健康的目的。

根據醫學專家研究認為,長期能夠堅持書法、繪畫或讀書的人,大多數為長壽者。追溯中國書畫發展的歷程,我們可從以下古今書畫家的壽齡中不難看出,在我國長壽者當中書畫家占有很大的比例。如魏晉的鐘繇79歲,衛夫人77歲;隋唐:虞世南終年80歲,歐陽詢壽84歲,柳公權享壽88歲,賀知章壽85;宋陸游壽長85歲;元代的畫家黃公望享年86歲,曹知白享年84歲;明代的文征明去世時90歲,董其昌活到82歲。清代翁方綱壽高85歲,包世臣壽長81歲,吳昌碩壽84歲,現代書畫界名人于右任、齊白石、黃賓虹、何香凝、章士釗、郭紹虞、蕭龍士、蕭嫻均享壽90歲以上。百歲以上的還有朱屺瞻、肖勞、蘇局仙、孫墨佛。其中難能可貴的是孫墨佛在107歲時,還為參加奧運會的代表連寫了20幅字,并說:我的長壽之道就是寫字。以上僅是歷代部分有據可查的著名書畫家長壽的例子,至于名不見經傳的書畫家中的長壽者,更是不勝枚舉。由此可見書畫對人的健康長壽確實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書畫養生的中醫學原理

中醫認為內臟都有五行屬性,肺屬金,肝屬木,腎屬水,心屬火,脾屬土,心包屬相火。在我國不論書法與繪畫工具都是毛筆、也都用線條來表現內容。所以書畫當中線條的細與粗、墨色的潤與燥、布局的疏與密、紙張的白與墨的黑、景物的遠與近、大與小等等都是陰陽對立統一的關系,以上都暗合了中醫理論的陰陽動態平衡體系。

書畫當中的書法可以按照字體來分出五行,書法字體五行屬性:篆字屬金,草書屬火,隸體屬土,行草屬水,楷書屬木。中國傳統繪畫的五行品相,可以從題材、物象、色彩等方面入手來分出其五行屬性。色彩五行屬性:紅(火)、黃(土)、白(金)、黑(水)、青(木)。從內容題材分:如梅蘭竹菊圖都是屬木的;荷塘月色圖則為水生木之象;崇山峻嶺圖為土厚之象,雪景圖為水旺之象等等。書畫當中的這些五行屬性對于人體自身臟腑的調節以及心性的調理均有很好的效果。

書法的練習還可以改變人的氣質,陶冶心靈,比如唐皎然曾作詩:“濁酒不飲嫌昏沉,欲玩草書開我襟”。道出了書法有把人體臟腑內的污濁之氣排解出來,凈化人體使人積極向上的的作用。書法就是借助于漢字的書寫,來表達作者精神美的藝術。繪畫也是一門高尚的藝術,它與書法一樣,有凝煉神志,陶冶心情,排除雜念的作用。當繪畫者進入創作之時,筆下畫出的日月星辰,山川湖海,花草樹木,魚蟲鳥獸,人物形態,喜怒哀樂,躍然紙上,維妙維肖,使繪畫者的心靈得到升華,大有成仙脫俗之感。這對調節情緒,緩解焦慮,激發活力,提高人體免疫功能是十分有利的。

再者文房用具很多本身也是中藥材,比如墨錠當中含有冰片、麝香、珍珠、阿膠等,習書作畫需要研墨,呼吸墨的香氣當中就有補中益氣。的作用。還有朱液墨即朱砂也是很好的一味中藥材,有驅邪扶正之功效,故尤受到歷代書家的喜愛。

中醫理論認為人體內有氣血按大小周天來運行。書者在練習書寫之前,首先要排除雜念,凝神靜氣,物我皆忘。書寫時要“先運其心,次運其身,運一身之力,盡歸臂腕,堅如屈鐵,注全力于指尖。運之即久,俾指尖勁捷,運筆如飛……”。再有習字者臨帖時,需要在字帖和臨摹間不停轉換,脖頸的扭動也是很好的筋骨鍛煉之法。所以通過書寫不僅周身各部的肌肉得到有效的鍛煉,脊柱和關節達到了最佳的平衡狀態,還能激活大腦高級神經細胞,全身血氣通融,使書寫者心神高度統一,機體內外合諧,最終達到強身健體、延年益壽的良好效果。

古代畫家有“外師造化勤動腦”的說法,這就要求繪畫者要深入生活,深入社會,博取廣學,與時俱進,走萬里路,觀萬般景,立身書畫之外,存心書畫之中,收集素材,采風臨摹,進行創作。就如同華佗流傳下來的五禽戲養生功一樣,取法虎、鹿、熊、猿、鶴五種動物的運動姿態,練習導引之術,使人體內氣血貫通。而相同的是畫家把其主觀情思熔鑄到客觀景物中去,畫其所見、所感、所想,以期達到“遷想妙得,外師造化,中得心源”的境地,潑墨揮毫皆成天趣之能,潛移默化的達到了修心養性,鍛煉體魄的目的。

三、如何把中醫養生融入書畫藝術

有深諳書畫藝術的權威醫學專家從祖國傳統醫學的角度,探究過書畫養生的奧妙。書畫的練習和觀摩相當于中國傳統醫學上的五劑處方,可收到養心、安神、明日、理氣、寬中、調理脾胃、增進飲食,樂以忘憂、健康長壽的療效。專工書畫時凝神一致,排除雜念,一時的憂愁煩惱和不快,頓時煙消云散,這對心理健康非常有利。研習碑刻字帖,觀摩欣賞書畫展,這樣提高自身修養,陶冶情操的行為一旦在實質上有了進步,便會自得其樂,心情愉快。好的書畫應做到內容與形式的完美統一,才能相得益彰。人們可以從這些書畫當中汲取精神食糧。例如畫中的林、竹、山、云使人心靈升華在天地之間,有成仙脫俗之感,大大有益于心理健康。此外,研習書畫還可以求德、修德,使人具有高尚情操,樂于助人,與人和睦相處。調節了情緒,緩解了焦慮,從而有助于提高免疫力,所謂“德高者長壽”由此而來。

終上所述,中醫學的養生實踐提升了書畫藝術的境界,促進了書畫藝術的發展,最終形成了養生書畫藝術。中國書畫所體現的線條、形神、氣韻,與養生中的精、氣、神本質相同。在日常生活中大家多練練字畫,多參觀一些書畫展對于身心健康都大有裨益。

猜你喜歡
書畫藝術書畫家長壽
閱讀使人更長壽
書畫家任玉良的藝術人生
河北省書畫藝術研究院 首屆工筆花鳥畫初級、高研班招生簡章
長壽還是短命
植物蛋白有助于長壽
第二屆“瑯琊杯”全國詩書畫家精英賽征稿通知
李小寧 書畫藝術
郭群書畫藝術
世界最長壽的人
書畫家婁師白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