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補陽還五湯對全膝關節表面置換術后腫痛的療效觀察

2017-12-28 14:52稅毅冬尹玲夏佳丁君李小婷
現代養生·下半月 2017年7期
關鍵詞:補陽還五湯腫痛療效觀察

稅毅冬 尹玲 夏佳 丁君 李小婷

[摘要]目的:探討補陽還五湯對膝關節置換術后疼痛、腫脹的療效。方法:選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間在四川省中醫院骨傷科行單側全膝關節表面置換術治療重度膝關節骨性關節炎的50例患者。按照隨機數字評分表將患者進行分組,分為A組與B組,各組25例。術后對A組按照傳統消腫鎮痛方案進行治療,B組在傳統消腫鎮痛治療方案基礎上聯合口服補陽還五湯治療,水煎服,日1劑,一日三次,7天為一療程。觀察兩組術后疼痛的VAS評分結果;術后膝關節腫脹評估表。結果:兩組術后疼痛在術后前3天VAS評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術后第4-7天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在測量髕骨中點周徑與健側對應部位的周徑差值術后前3天無統計學差異(P>0.05),術后第4-7天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補陽還五湯配合西醫常規消腫鎮痛A組與西醫常規消腫鎮痛B組在全膝關節置換術后消腫鎮痛方面臨床療效均有體現;B組對于全膝關節置換術后消腫、止痛療效優于A組;B組在7天的療程內,未出現顯著不良反應,有較好的安全性。

[關鍵詞]補陽還五湯;全膝關節表面置換;腫痛;療效觀察

當前我國已經進入老齡化社會,臨床上老年性重度骨關節炎患者越來越多,嚴重的膝關節病變造成膝關節疼痛、關節畸形、活動受限,甚至致殘,嚴重影響老年人的生活質量,當藥物及物理治療無效時,全膝關節表面置換術(TKR)則是非常有效的治療手段,人工膝關節假體的10~15年生存率約為85%~90%,目前該治療手段以其良好的治療效果正成為日漸成熟、普遍應用的一種外科技術,但手術后的并發癥,是國內外醫護工作者共同關注的熱點。本研究用補陽還五湯治療全膝關節置換術后關節腫痛,密切觀察患者術后患肢腫脹程度,術后患者肢體疼痛情況,探討補陽還五湯在治療全膝關節置換術后腫脹與疼痛的臨床療效和應用價值。

1資料與方法

1.1研究對象

按照診斷標準、納入標準、排除標準選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間在四川省中醫院骨傷科行單側全膝關節表面置換術治療重度膝關節骨性關節炎的患者50例。參考隨機數字評分表將病人進行隨機分組,分別為A組及B組,25例/組。A組男10例,女15例,年齡52-88歲,平均68.3歲;B組男12例,女13例,年齡52-88歲,平均65.9歲。按照1995年美國風濕病協會修訂的診斷標準,臨床加放射學檢查,必須有膝關節疼痛癥狀、骨贅2項及至少有下列3項中的1項:晨僵<30min,年齡>50歲,骨摩擦音;或必須有膝關節疼痛以及至少有下列6項中的3項:晨僵<30min,年齡>50歲,觸痛,骨摩擦音,骨增大以及關節無異常發熱。符合其中一項標準即可采用。如有下列情況之一:

(1)治療中使用過鎮痛藥或腎上腺皮質激素;

(2)有嚴重的藥物食物、過敏史患者;

(3)嚴重肝、腎功能不全者;

(4)孕婦或哺乳期婦女,皆不能列為觀察對象

1.2病例分組

按入院順序,應用隨機數字評分表將50例患者隨機分為A組25例和B組25例。A組術后常規運用傳統消腫鎮痛方案治療,B組在術后常規消腫鎮痛的基礎上,術后1d即開始口服補陽還五湯100ml(四川省中醫院藥劑室統一熬制),組成:生黃芪30g,當歸尾10g,赤芍15g,地龍15g,川芎10g,紅花10g,桃仁15g。

水煎服,日1劑,一日三次,7天為一療程。功效:補氣活血通絡。

1.3術后處理

患者術后返回病房,遵醫囑予心電監護儀監測生命體征,持續低流量吸氧,抬高患側肢體,持續患肢冰敷,妥善固定血漿引流管且低于傷口平面30cm,密切觀察并記錄引流液色、質、量,保持血漿管引流通暢。會陰護理2次/日,預防尿路感染。當日Q2h按摩骨突出,防止皮膚壓瘡。術后8小時即可開始患肢遠端關節功能鍛煉,有效預防深靜脈血栓。定時夾閉開放引流管,術后第一天醫生在無菌技術下拔出引流管,遵醫囑停止使用抗生素,拔除留置尿管,加強主動屈膝功能鍛煉術后第二天,拍片復查,繼續行患肢功能鍛煉,保證患者安全的情況下協助患者坐于床邊,雙足下垂,進行主動鍛煉屈膝及伸膝;術后第三天,依從性高且患肢功能恢復較好的患者,指導其正確使用助行器下床進行站立訓練。各期功能鍛煉均以患者能耐受為宜,囑其循序漸進,注意安全.

2結果

如表1、2所示。

3討論

3.1全膝關節置換術后疼痛、腫脹原因分析

術中特殊體位,手術過程復雜,需要充分暴露手術視野,松解軟組織,大面積截骨,損傷血管及周圍組織。術后因為傷口及傷口周圍軟組織創傷、術后患肢局部炎性情況、術中使用止血帶、術后脛骨與股骨髓腔內壓力的改變及患肢功能鍛煉等各種因素引起。膝關節置換術功能鍛煉最佳時期應是術后兩周內,早期行輕度功能鍛煉,為患者制定術后第1周使膝關節屈曲超過90°的鍛煉目標,鍛煉時注意循序漸進,不宜疲勞。因早期傷口未愈合,患者進行康復訓練時加快患側肢體血運循環,加劇周圍軟組織疼痛及關節腫脹。全膝關節置換術中將脛骨柄插入骨髓腔內,對周圍的骨質產生擠壓,造成骨膜張力增加,從而造成膝關節疼痛,進行患肢康復訓練時癥狀尤為明顯。

3.2西醫對術后疼痛、腫脹的治療

臨床治療中,骨科常規使用傳統治療全膝關節置換術后患肢腫脹的方法如:抬高患肢15-20°,膝關節屈曲5°、膝關節用彈力繃帶包扎、膝關節兩側置冰袋,間斷冰敷持續三天以及使用抗炎消腫類藥物;全膝關節置換術中常在膝關節腔周圍注射復合麻醉劑,其中含有腎上腺素來收縮毛細血管減輕術后出血,達到術后降低患肢腫脹效果;進行踝關節屈伸康復訓練,加速患肢血運循環,預防深靜脈血栓等并發癥發生,達到減輕術后關節腫脹的治療目的。

3.3補陽還五湯治療全膝關節置換術后腫脹、疼痛

對于全膝關節置換術后腫痛治療,《辨證論·瘺骨》“內治之法,必須以活血化瘀為先,血不能活則瘀不能去,瘀不去則骨不能瘺也”。中醫學者指出術后患肢出現腫脹、疼痛是屬于血瘀癥,氣機阻滯,血溢脈外,不通則痛。故治療應該遵循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原則進行。同時侵入性手術治療損傷氣血,氣虛失運,氣滯血瘀,瘀阻脈絡,不通則痛,通則不痛,故早期應遵循補氣活血、通絡止痛的原則進行治療。

中醫認為,全膝關節置換術損傷筋骨脈絡,筋脈受損,血液運行脈外,瘀血阻滯脈絡,氣血運行不暢,筋骨失濡養,屬于血瘀證,氣隨血耗,故總屬氣虛血瘀,故治療則宜選用補氣、祛瘀、活血類藥物,補陽還五湯具有補氣活血通絡的功效,符合中醫辨證施治的原則,將此方劑應用到全膝關節置換術后進行治療,對于患肢血腫的吸收及部分攣縮粘連的軟組織松解起到非常好的促進作用,有效減輕患肢周圍軟組織腫脹、疼痛癥狀,提高患者生活質量,減輕患者對于患肢腫脹、疼痛帶來的恐懼及焦慮感,因此不僅達到消腫止痛的治療效果,還增加患者滿意度,促進醫患關系和諧發展。

4結論

綜上所述,補陽還五湯配合西醫常規消腫鎮痛B組與西醫常規消腫鎮痛A組在全膝關節置換術后消腫止痛方面均有較好的臨床療效;B組對于全膝關節置換術后消腫、止痛療效優于A組;B組在7天的療程內,未出現顯著不良反應,有較好的安全性。

猜你喜歡
補陽還五湯腫痛療效觀察
改良中醫護理技術對血循毒毒蛇咬傷腫痛的護理效果
治疥瘡
補陽還五湯合增液湯治療糖尿病性便秘48例臨床體會
藏虱
探析腦血栓應用補陽還五湯結合針灸治療的臨床療效
中西醫結合治療兒童髖關節滑膜炎療效觀察
針藥結合治療偏頭痛療效觀察
補陽還五湯加味治療腎病綜合征38例
老年冠心病等采用補陽還五湯治療的臨床體會
關節腫痛可用鹽飯膏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