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本熱捧助推中國AI崛起

2017-12-29 08:56
滬港經濟 2017年12期
關鍵詞:領域人工智能人才

AI(人工智能)并非新事物,但是最近幾年的發展卻是如日中天,資本對其青睞有加,熱浪一波高過一波。中國已成為該領域重要競爭者,并緊追美國這個領頭羊。多個研究機構近期發布的報告顯示,中國大量資金正流向AI,尤其是AI與其他行業的應用結合,中國企業的融資額已逼近美國。與此同時,中國企業還在人才爭奪方面投入重金“補足”,在應用層面與美國不相上下后,開始向核心技術領域進發。

大量資金涌入

2017年8月底,騰訊研究院發布報告稱,在AI領域,美國領先,中國次之。不過,中國企業在該領域的獲投率(企業獲得投資的比例)超過美國,呈后來居上之勢。報告也稱,2016年,中國人工智能的融資額與美國的差距縮短,但在2017年又被拉大。

不過,互聯網巨頭及活躍的VC(風險投資),PE(股權投資)正在加碼對中國AI領域的資本布局。清科集團私募通數據顯示,2010年到2017年5月,中國AI領域共有2218起投資,投資金額達668.42億元人民幣。

由京東金融、紅杉資本聯合主辦的首屆JD Discovery大會上,紅杉資本全球執行合伙人沈南鵬發表了對AI行業的看法。他表示,中國的AI市場正迎來大爆發。目前,全球科技巨頭在AI領域的年投入已達300億美元。同時,中國AI領域的外部投資總額超過80億美金,逾50%的投資活動都與AI相關,中國已經有1000家AI初創企業。

創新工場創始人兼CEO李開復說,大量的資金流入了AI企業。去年,中國政府的引導基金也出現了大幅增長。政府引導基金,是指政府成為創業投資基金的有限合伙人,并且愿意比其他有限合伙人獲得更少的收入,由此來幫助頂級創業基金花更少的時間募資,有更多時間做投資。這種方式是受到以色列及新加坡的啟發,是非常明智的。

自2010年以來,國內AI企業大量增長,一系列AI領域的創業公司和投融資機構進入大眾視野。2016年,中國AI市場規模達到239億元。據“2017中國IT市場年會”預計,2018年AI市場規模將達到381億元,復合增長率達26.3%,市場規模潛力巨大。

中國在多個領域“補足”

經過2016年的積淀與技術性突破,人工智能在2017年依然受到資本的高度關注。從行業分布看,機器學習、智能機器人、自然語言處理,是人工智能投資熱度最高的垂直細分領域。

從投資熱點來看,相比投資周期長、成本高、風險大的AI技術層面,智能投顧、醫療診斷、智能教育、智能翻譯等AI應用層的垂直領域,更容易吸引資本的目光。其中,AI在醫療行業的前景尤為美妙。

中金最新發布的一份報告稱,語音交互、計算機視覺、認知計算等技術蓬勃發展,助推醫療領域的快速突破。通過人工智能的手段,醫生診療、患者自診的效率可以大幅提升?!癆I+醫療”是人工智能應用中具備強大市場潛力的新興領域。

騰訊研究院的報告則稱,醫療行業已經成為AI應用最火熱的行業,中國592家AI企業中,業務涉及醫療的有近90家。

此外,在其他垂直領域,以BAT為代表的巨頭因為具備海量數據、算法和人才優勢,已經做出了不少探索。例如,百度推出了前端的對話式AI系統DuerOS和自動駕駛Apollo開放平臺,以及后端的百度大腦和智能云,能獲得搜索、定位和交易信息,用于營銷、提高搜索結果準確度、訓練百度大腦、公共輿論監測等;阿里巴巴主要獲得交易、物流、付費和社交網絡的數據,用于營銷、提高購物體驗、信用評級和云服務;騰訊主要獲得社交網絡、付費和交易數據,用于營銷、個性化訂閱建議等。

站在新一輪技術革命的風口,垂直應用之外,還必須掌握核心技術,突破尖端技術難題,才能持續不斷創新,掌握國際競爭的制勝權。在人才、數據、基礎設施優勢之上,中國也在補足。

以芯片為例,作為信息產業發展的核心基石,中國芯片一直處于跟隨狀態。在新一輪AI競賽中,全球IT巨頭包括英偉達、英特爾、高通都在加緊AI芯片的布局,中國公司同樣不甘落后。

今年8月,中科院計算所孵化的“寒武紀科技有限公司”,獲得了國投、阿里、聯想、國科控股、中科圖靈等機構的近1億美元融資,成為估值近10億美元的智能芯片獨角獸公司。

目前,寒武紀終端處理器IP產品已衍生出1A、1H等多個型號,在未來數年,全世界有數億終端設備可望通過集成寒武紀處理器,來獲得強大的本地智能處理能力。和英偉達相比,它擁有超過100多件專利和自己的指令集系統。所謂指令集,是存儲在CPU內部、對CPU運算進行指導和優化的硬程序。

寒武紀CEO陳天石認為:“從國家硬件實力發展角度來看,應當對業界進行引導和規范,把國產AI指令集樹立為產業的標準。只要國產AI指令集立住了,中國主導世界AI產業的機會可能就出現了?!?/p>

國家政策支持AI崛起

AI在2016年迎來了一次爆發,背后的原因是AI的“三駕馬車”——大數據、超級計算平臺和機器學習技術都取得了突破性進展。

在全球競相發展AI之際,我國同樣早已開始進行戰略布局。資料顯示,2015年7月,“人工智能”被寫入《國務院關于積極推進“互聯網+”行動的指導意見》;2016年3月,“人工智能”一詞被寫入“十三五”規劃綱要;2016年5月,國家發展改革委等四部門聯合下發《“互聯網+”人工智能三年行動實施方案》;2017年7月,國務院發布《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提出到2030年,AI產業競爭力達到國際領先水平,核心產業規模超過1萬億元,帶動相關產業規模超過10萬億元。endprint

這一系列戰略部署,表明了國家對新興產業的重視,拉開了我國AI高速發展的大幕。

當前,大量AI專業人士開始進入這一產業,將推動各行各業引入AI技術。從產業上來講,未來幾年也是人工智能在金融、醫療、教育等大數據行業以及感知交互領域全面滲透的時期,這些行業將會率先涌現出大量的AI場景應用。

沈南鵬表示,金融業是AI最好的一個應用行業,尤其是身份認證、風險控制、洞察運營或個性化運營。AI能夠讓金融企業大大節省人力,提高效率,有著巨大的商業和社會價值。

人工智能的四波浪潮

騰訊研究院研究員俞點分析說,中美之間的差距主要集中在技術層面,比如說芯片之類。從應用層面來看,中國的融資額度正在逼近美國,中國企業在人工智能應用場景上做得非常好。

“全世界只有中美兩國有如此大量的數據、大規模的計算和應用場景,在應用層面,中美基本處于同一起跑線?!钡仄骄€機器人技術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余凱表示。在他看來,中國擁有世界上最大的互聯網公司,且擁有搜索、社交、電商、互聯網金融等很好的應用場景,“大規模的計算平臺都需要大規模的應用場景,在小實驗室是做不了的,年輕人在這樣的工作環境中會得到持續的鍛煉?!?/p>

李開復日前發表了“The State of AI in China”主題演講,他分析說,人工智能的到來有四波浪潮。第一波是互聯網智能化,通過調用互聯網大量數據,讓互聯網網站、APP變得更聰明;第二波是商業智能化,把很多商業公司多年留存的數據激活并產生商業價值;第三波是實體世界智能化,把真實世界里很多過去非數字化的行為數字化;第四波是全自動智能化,無人駕駛、機器人等進入商業應用。

在第一次浪潮中,通過使用互聯網數據,中國的互聯網企業將會實現跨越式發展,超過美國互聯網企業。原因是大家都有手機,而且都會付款,這時新的創新產品就會出現。

在第二波浪潮中,由于中國企業不擅長創建數據庫,所以在商業數據方面,中國企業要遠遠落后于美國企業?,F在政府已經開始出手扶持他們,制定了優惠政策推動企業加快實現數據結構化。未來中國企業可能會在這方面趕上美國企業,但并不是現在。

在第三次浪潮中,中國會實現跨越式發展并趕超美國。以共享單車為例,騎行過程中,共享單車傳輸了很多GPS信息數據。這些數據的傳輸,依賴于大量的傳感器。中國硬件的價格要比美國低得多。

第四波浪潮中,中美勝出的幾率各為50%。在無人駕駛汽車和機器人技術方面,美國要領先一些,在未來兩年還會繼續領先。但在政府的扶持下,中國企業也將會出現跨越式發展。

全球爭搶尖端人才

與投資熱潮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人才的緊缺,尖端人才已經成為全球AI公司爭相搶奪的對象。高盛最近發布的一份報告顯示,深度學習的商業化導致AI人才稀缺,一些行業巨頭正在全球范圍內設立實驗室,以吸引人才。比如,谷歌2016年在加拿大蒙特利爾設立了實驗室,臉書也于2015年在巴黎建立了實驗室。

中國企業方面,百度早在2013年就在美國硅谷設立了AI實驗室,騰訊在2016年也宣布成立AI實驗室,并且積極招募在神經網絡和機器學習方面的AI人才。

中國AI企業在招攬人才上不惜重金。據高盛統計,在百度、亞馬遜、谷歌、微軟、蘋果和臉書6家企業中,百度為機器學習方面的人才提供的年薪為 12.6萬美元,并不占優勢,排在第5位。位居第一的臉書年薪高達16萬美元。但是如果算上每年的分紅和權益,百度則多達22萬美元,躍居第三,僅次于臉書的27.3萬美元和微軟的24.4萬美元。

AI起源于美國,美國的高校開設AI專業時間較早,有些學校的AI課程多達20門,已經自成體系。而中國開設人工智能課程的高校較少,人才供應數量和質量都跟不上市場需求。

目前,AI人才主要來自國外,或者通過國內的計算機、物理、電機工程等專業轉型而來。不過,隨著開設AI課程或成立相關實驗室的中國高校越來越多,人才難招的窘境將會緩解。

“中國最大的優勢是人多,這種優勢體現在三個層面:人多意味著市場大,有更強的驅動力去把事情做好;其次針對社會服務層面,需要很多數據;第三,人才基數比較大,未來冒出的頂尖人才相對多一些?!钡谒姆妒絼撌既?、首席執行官戴文淵說。

投資熱的冷思考

前不久,AI企業商湯科技宣布的B輪融資總額高達4.1億美元。這個數字創下了全球人工智能領域單輪融資最高紀錄,由此引發各方對于AI投資“風口”的思考。

億歐智庫聯合阿里研究院、微鏈發布的一份報告稱,到了2017年,投資市場對于新興AI企業的投資決策日趨謹慎?!秷蟾妗窋祿@示,2017年前三季度,AI早期投資(種子/天使/Pre A輪)增長趨勢放緩,預計2017年全年的AI早期投資數據將低于2016年。2017年關注AI的投資人幾乎不約而同地發出了一個聲音:AI技術紅利期已日漸衰退,普適性的AI產品已不受資本青睞,AI必須與產業、剛需相結合,探索出屬于自己的商業模式。

有分析人士表示,當任何一家公司言必提AI的時候,AI行業就有出現泡沫的嫌疑。

當然,作為新興行業,AI的健康發展還需要更高層次的戰略布局。中國科技傳播中心副主任毛大慶認為,AI屬于國家戰略性產業,AI的發展要求的投入很高,需要國家在底層技術上進行鋪設和投入,僅靠天使、創投遠遠不夠。

科大訊飛輪值總裁胡郁也表示,要從全球歷史發展角度來看人工智能。美國政府把人工智能作為繼星球大戰計劃、核計劃之后進一步稱霸全球的戰略,是美國下一階段在全球保持霸主地位的支點。這絕對不是簡單做出一些智能化產品和硬件的事,而是AI理論和技術體系的形成以及在各行各業中的深入應用。endprint

猜你喜歡
領域人工智能人才
南岸:聚人才之智 建創新之城
2020 IT領域大事記
領域·對峙
多元需求 多元教育 多元人才
2019: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與就業
2018年熱門領域趨勢展望
數讀人工智能
下一幕,人工智能!
毛遂自薦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