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聲色人間

2018-01-02 10:34閔弱靜
現代語文(教學研究) 2017年13期
關鍵詞:聲色吹笛琵琶

閔弱靜

十年前,子聞韶樂,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圖為樂之至于斯也?!?/p>

我合書,目光遠眺,耳放八方,仿佛聽見隨歷史長河一波一波推來的樂聲,沉浮著一派盛世光景。

從古至今,人們對音樂的熱愛從未停息。斫木為琴,鉆孔成笛,擊缶而歌——不斷演變的樂器在文人墨客的詩詞間驚艷留影,鐫刻人與自然,人與生活的完美和鳴。

不知多少癡人,因聲見色,由色生情,傳情入色,自色悟聲。

只道是,樂里藏春秋,聲色滿人間。

琴·雨過天青

“泠泠七弦上,靜聽松風寒?!?/p>

“古調雖自愛,今人不多彈?!?/p>

我以為,這是對古琴最深的寫照。

現代人常浸淫金屬搖滾的耳朵,會嫌之寡淡,于是將之奉作高閣古物。

像習慣了碎片化閱讀一樣,我們的心越來越不能張開所有毛孔去接那傳來之音,所以要求樂音本身易燃易爆炸。然而琴自閑雅疏狂,按掃之間,余音裊裊千年。

此非易事,王朝多少更迭翻覆,瓊樓玉宇化殘垣,尊榮富貴作飛灰,而今時今日的我仍能撫一把古琴,心中低吟“長相思摧心肝,美人如花隔云端”,要想談著當年風姿,美人當年風華,有情人當年相思。

野火燒不盡的是我們的文化,包裹著琴、披荊斬棘穿越古今的,是對一個民族而言,比什么都寶貴的文化。

“伏羲見鳳集于桐,于是象其形,削桐以制琴;神農結絲為弦,舜作五弦之琴以歌南風,文王、武王加二弦,以合君臣之恩?!?/p>

“宮、商、角、徽、羽、文、武”,如臺上的戲角兒,演守義刺客,家國深仇,或擬山巍巍水洋洋斧伐丁丁,從詭譎激烈的廣陵散到瀟灑快意的漁樵問答,從古演到今,觀眾上了座,如何舍得離開?

相傳,有一種瓷,出窯之時恰逢天空雷雨轉晴,會呈現出絕美的青,流轉著淡淡的光華。如果古琴聽得懂,我會告訴它,你和這種瓷很像。

電閃雷鳴之后,烏云作雨散,天空呈現寧和純凈的青情,大片琤琮琴音傾灑,應和著萬物的心顫。

箏·遠山含黛

遠山黛是女子眉妝,這名字起的太妙,把渺遠山水,引至眉間眼里,若箏音有色,我覺得,也該是如斯山色。

一排碼子如仰沖琴弦的大雁,凝成分隔兩端不同音域的山嶺,右手勾托抹托,左手吟按彈撥,似蓮花開落——琶音流轉,曳人神思到幽微靈秀地;搖指輕起,牽人心魄到無可奈何天,大撮收尾,恍驚山下已千年。

古箏上平易,弦多音好找,什么也不會的人,用指尖輕輕劃撥,都如流水潺潺,然而靈獸溫馴易近,并不意味著你能輕易駕著它排空馭氣奔如電,上窮碧落下黃泉——那么多弦那么多指法那么多悄然移動的碼子那么多藏在揉按中的不同余韻,是無限膨脹的排列組合,必要指與心都經多年苦修,方能游弋于世間萬象。

一曲大師演奏的春江花月夜,便能讓人見春滿江,江浸月,月憐花,花照人,人望相思樓,江水流春愁。

取一張紙,碾上純白的天色,瞧著它慢慢涌起山意,有芽的噴薄,蕊的爆裂,龍潛水底,雛鳳清鳴——作畫的不是任何一個畫師,是箏。

你朝遠山望去,層層疊疊的黛藍,最遠處氤氳成若有還無的水墨,仿佛也有細不可聞的箏音,在那里回蕩。

笛·杏花疏影

莫對著梅花吹笛,仔細驚起一場風雪。

莫對著月亮吹笛,仔細它掉入江心和影兒成雙。

在人間給笛覓一個好去處?自然是玉人唇邊,燈火闌珊,杏花影里。

笛子一橫,仙姿便出了,《瑯琊榜》里胡歌飾演的江左梅郎,吹笛之姿真讓人想到“郎艷獨絕,世無其二”那類形容,這還只是表面功夫,把笛子做了個道具罷了。若說真正見到笛音可以改天換日到什么程度,是路遇一個被風霜磨得無比粗礪的老人——他坐在臺階上,腳邊放著一個碗,里面放幾張淺綠的毛票,拿起笛子時周遭的空氣突然靜定下來,他如一位遺世而立的帝王,來往行人,世間塵埃皆不見,唯有那遏云笛聲,與我目光交纏——我差點掉下淚來,默念著三毛在無人劇場聽著交付了生命的魔笛發出的慨嘆:“不死的鳳凰啊,你怎么在這兒?”

“憶昔午橋橋上飲,坐中多是豪英。長溝流月去無聲。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p>

景致這樣好,吹笛人也是極生動的一道景,有人說流露出吹到天明也無人聽的寂寥,我亦妄自揣度下吹者心意——“無妨,此時此刻,我有笛子就夠了?!?/p>

終究人生如逆旅,遇到的絕大多數人終須散,最終留下的,大抵只有一片如夢似幻的杏花疏影。

這樣的唯美與孤清,是對很多風流客一生的寫意。

琵琶·酒醉酡顏

耳聞著珠玉撒了,錦帛裂了;

眼見著羅裙翻酒污,司馬青衫濕——

唉,要什么銀篦擊節,嘆什么輕離別,

咱只愿醉臥琵琶,長夢不起!

關于琵琶有太多色彩鮮麗的夢,潯陽江的秋月白,明妃冢的黑風沙,十面埋伏中霸王卸甲,陽春白雪里飛花點翠,葡萄美酒夜光杯,娘這琵琶聲,眾賓客一杯一杯下肚,聽著那低眉信手續續彈,嘴里咂巴一下,有味兒,比嘗了百道佛跳墻都有味兒,萬千滋味在舌尖匯聚成一點癢,撓不著,只盼著這仙樂永遠別?!悴耪f佛聞葷香跳墻,我說,佛該再聞琵琶,始解煙火人間。

想想琵琶最盛時期,要數唐朝,膚若凝脂的豐腴女子,如嬌花依次旋開,素樂一撥,便是半個盛唐;含情眼風從琵琶上挪開,往席間一掃,便酥倒整個時代,何等風光旖旎。

敦煌還未消失的壁畫,琵琶出現了六百余次,懷抱豎彈,揮臂橫彈,昂首斜彈,傾身倒彈,其中第一百二十二窟的“反彈琵琶”最為聞名于世,舞者與樂器奇異相融,成永恒之美的標志。

大約游客散去,壁上人要鮮活起來,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琵琶也活過來,一夜又一夜,歌盡華章。

磬·回風從雪

風化千縷,與之激蕩;雪碎萬魄,粹其冰涼。endprint

若說前幾種樂器,在今時還能“飛入尋常百姓家”,磬這一族基本上仍是“舊時王謝堂前燕”,只有在紀錄片或舞臺演出時才可見其風姿,穿著漢服的女子,蓮步輕移,裙裾漾開漣漪,手直小槌,在神秘的石片上敲打,叮叮咚咚,仿佛催生了一樹又一樹的花開。

試著想象磬的聲音,大約是極清,又不過分亮,像在水面投個小石子,水紋從圓心勻勻擴開;另一片磬被撞擊,又散開一重波紋,與這廂交疊,消融抑或助力著一齊擴遠……

姑洗、蕤賓、林鐘、夷澤、南呂、無射,一律一律,念起來口齒噙香。數不盡的歲月里靜若處子的石片,在被敲打之時便有了這等好聽的律名。石經雕琢被打磨成樂器,器奉妙音,音不成律,不足傳千古,古人捕捉其靈,鄭重編排、鄭重賦名,故而史載現驚鴻。在活過的痕跡里,賦予萬物以靈,想來古人之雅,古人之癡,今人少不得自嘆弗如。

滄海桑田覆如此宮廷雅樂以黃土,重見天日時,一套編磬已碎裂大半,其形雖毀,其魂仍存,再以青石、玉石容其魂,復聞風雪琳瑯,不減昔年端莊。

有人以磬比君子,譽其聲為德音,君子如琢如磨,清氣長存。

余音

有些聲和這些聲衍生出來得色,仿佛同某些特定的時代一起沉落,成為詩詞間的心馳神往。腦海中勾畫美景易,然而要復制躍動的音律,確實非親耳所聞,譜之傳之不可。從前,沒有刻錄機,沒有唱片,所有聲色,都以文字的形式保留下來,沉淀著中華民族的部分精魂,火種一般,燃在懂得的人心里,而不斷改變著形態的樂器,便是托舉火焰的火把。

聽過回環往復、聲部如戀人般亦步亦趨直至融合在最后一個和弦的卡農,聽過爵士樂中薩克斯、小號、鼓對整首曲子的攥奪與放任、滿溢的沖突與妥協,聽過唱詩班的管風琴,聽過鄉村的布魯斯,我依然忍不住偏心地想,只有華夏土地上成長的樂器才能綿延一波三疊,悠長婉轉,余音繞梁的韻,在“韻”字一事上,中華樂器,登峰造極。

警幻仙姑為寶玉演十二曲時,曾道:“若不先閱其稿,后聽其曲,反成嚼蠟也?!睂氂癞敃r不解釋文意,越聽越無趣。若是經歷完人間劫數回頭再聽,必是感慨萬千罷?我待語文課,曾似寶玉待紅樓夢曲,很多詩篇文章過口不過心,不解其中味,以為學不學它們我的人生也不會多一分少一分,然而它們讓我被音樂打動時能吟“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昆山玉碎鳳凰叫,芙蓉泣露香蘭笑”,而不是大叫“媽呀!好聽!”,感謝那些語文的輕柔陶冶,不知不覺化為我靈魂的一部分,讓我出聲色人間而不眼盲心盲,耳口喑啞。

走進燈紅酒綠,又是一番聲色人間。八十年代的挽歌,聲嘶力竭地釋放著熱情,九十年代的民謠,半露不露地起伏著小情緒,一個是大戈壁上的突起,一個是江南水鄉的瓦房。不管音樂的車轍滾向何方,脫不開的,總是綿綿華韻底色。

(參考教材:《大學語文》<第二版>)endprint

猜你喜歡
聲色吹笛琵琶
El instrumento predilecto de la música folclórica china La pipa es una combinación perfecta entre herencia e innovación
馬奈和《吹笛少年》
報紙秒變紙袋
“御享聲色-海信4K激光電視品鑒會”體驗官 帶你認識海信LT100K7900UA
窈窕淑女琵琶妹
《嘉絨譯語》研究:“聲色門” 及“身體門” 校釋
我的“反彈琵琶”
琵琶絕
紙上聲色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