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析通俗唱法聲音的特征及訓練技巧

2018-01-02 16:48趙洪波
文藝生活·下旬刊 2017年11期
關鍵詞:訓練技巧

趙洪波

摘 要:通俗唱法并不是如人們所說的那樣“無規律可循”,實質上,作為深得人們喜愛的演唱形式之一,其同樣有自己獨特的聲音特征和訓練技巧。為了使人們更加深入的認識通俗唱法,切實提高通俗唱法的演唱水平、促進通俗唱法的更好傳承;筆者結合工作實際,專門對通俗唱法的聲音特征和訓練技巧進行了深入闡釋和全面總結。

關鍵詞:通俗唱法;聲音特征;訓練技巧;流行唱法

中圖分類號:J61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7)33-0105-01

通俗唱法,又稱為流行唱法,是流行音樂領域發展速度最快、最具代表性的演唱藝術形式之一;由于其音質自然、甘冽,以及具有親切、隨性風格,深得廣大人民群眾喜愛。但通俗唱法決不如人們所說的那樣“無規律可循”,實質上,其同樣有自己獨特的聲音特征及訓練技巧;這就使得我們深入研究通俗唱法,切實提高通俗唱法的演唱水平、促進通俗唱法的更好傳承成為可能。為此,筆者結合工作實際,專門對通俗唱法的聲音特征和訓練技巧進行深入闡釋和全面總結。

一、通俗唱法聲音的主要特征

流行音樂具有鮮明的娛樂特質,這是由其自由、寬泛、無所拘束的創作手法決定的,也最終形成了流行音樂所特有的曲風。為了更好提高流行音樂的演唱效果,一代又一代流行音樂創作者、演唱者在創作與演唱風格上廣泛學習其它聲樂流派,逐步形成了當前流行音樂的包容、適應兩大風格;這也是通俗唱法的兩大風格。也正是因為有包容、適應兩大風格的存在,使通俗唱法的聲音更加質樸、韻味更加獨特,從而徹底與其它聲樂流派區別開來。所謂通俗唱法聲音的質樸特征,即通俗唱法不像其它唱法一樣,對演唱者聲帶有較高的要求,甚至對聲帶不做任何的類別劃分,越是有“個性”的嗓音越適合使用通俗唱法。所謂通俗唱法聲音的韻味獨特,主要體現在以下四個方面:第一,演唱中更加強調呼吸應用;要求演唱者能夠深切把握與靈活運用胸腹式呼吸和橫膈膜技巧,以強調、體現歌曲情感。第二,共鳴腔要求相對較低;與其它聲樂演唱形式相比,通俗唱法是同電能一起完成的演唱,并不需要刻意強調共鳴腔,以及音色的統一性,可以用電能替代共鳴用以擴音、潤色等美化音色。第三,在真假聲應用上更強調前者;由于使用通俗唱法演唱歌曲的音域都不是很寬,不像美聲唱法那樣強調要真假混音,通俗唱法更多使用真聲演唱;第四,對吐字清晰度要求更高,通俗唱法講究一字一節,演唱過程中口齒清晰、吐字清楚是最基本要求。

二、通俗唱法聲音的訓練技巧

(一)呼吸是通俗唱法聲音訓練的根本

對于一名使用通俗唱法的演唱者而言,只有懂得如運用呼吸,才會真正懂得如何歌唱,呼吸訓練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第一,氣息方法訓練;在通俗唱法中,很多演唱都需要利用“彈性氣息”才能實現,比如“顫音”,因此可以采用“伸縮性強”、爆發力大的腹部呼吸及胸腹式聯合呼吸。第二,呼吸能力訓練;主要有長音和彈性兩大練習,二者交替進行能夠更好幫助練習者學會“歌唱呼吸”;練習長音時,上腹部不能往外頂,感覺有一個向上趨勢即可,用‘哼鳴將氣送往頭頂、耳朵,后腰要有向外擴張感覺,胸的力量往后腰運行,后背力量往下墜到后腰,一直哼唱到把氣送完,之后吸氣、再哼唱,如此循環;而練習彈性時,則要切忌腰部僵硬,要有放松之感。第三,“嘆氣”的訓練;嘆氣同時發聲是專門不讓聲帶完全閉合,讓氣流通過沒有完全震動的聲帶,以及經過唇、舌、口、齒等不同程度的變化,使發出聲音帶有“氣流聲”。第四,氣息的訓練;我國著名聲樂教育家沈湘先生總結了四點,分別是嘆氣式吸氣、聞花式吸氣、驚訝式吸氣和注重氣息支持,所謂“氣息支持”不是生硬“鋼結構”,而是太極般的能屈能伸“支柱體”。

(二)通俗唱法中不同腔體的訓練技巧

人類共鳴器官主要有頭腔、口腔和胸腔三大構造部分,其中口腔、咽腔是最重要的發音部位,也是通俗唱法聲音訓練的重點。就通俗唱法中不同腔體的訓練技巧而言,主要表現為以下三點。第一,口腔訓練技巧,通俗唱法要求口腔后部不能大于口腔前部,簡言之就是要求演唱者口腔呈自然放松狀態,比平時說話稍微“夸張”一點即可。第二,咽腔訓練技巧,咽腔是通俗唱法的主要共鳴腔,主要用于弱化低音、突出高音,在訓練時無需過分調節聲道,只需橫向拉開舌頭,保持咽腔管道扁長狀即可。第三,胸腔訓練技巧,通俗唱法不要求胸腔全方位打開,橫膈膜向下墜壓程度要求也較低,在演唱時要求胸部有向前推的力量、支點有上提的感覺即可。

(三)通俗唱法中不同發聲的訓練技巧

通俗唱法中,發聲或者說是發音主要靠演唱者的聲帶完成,此外,演唱者聲帶還承擔著表達情感、呈現風格、體現韻味功能。在開展通俗唱法發聲訓練時,需要掌握以下幾個要求:第一、找準發音位置是前提,發音位置找不準也就再無訓練必要性可言。第二,保證聲音完全“靠在”聲帶上;對于此點,即我國著名音樂學者潘乃憲教授所說的“通俗唱法發聲就是要讓聲帶完全振動起來”。第三,中聲區是通俗唱法最重要的音區聲部;在進行發聲訓練時,一定要保持聲帶處于一種自然放松狀態,使之比較容易振動;接著就是深吸氣之后的呼氣,要保證呼氣自然、有彈力、有支持點,并且是連綿不斷的輸出,只有這樣聲音才能夠連貫、統一、圓潤。

參考文獻:

[1]章迪.通俗唱法的演唱與訓練方法研究[J].藝術品鑒,2015(05).

[2]夏俊穎.淺談通俗歌曲的演唱方法[J].北方音樂,2017(14).

猜你喜歡
訓練技巧
芻議群眾性合唱的訓練及其藝術表達方式
初中生英語作文訓練技巧
合唱音色諧和訓練芻議
高師聲樂教學中學生表演能力的培養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