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故都的夏

2018-01-02 01:41劉美倫
現代語文(教學研究) 2017年13期
關鍵詞:日頭之夏采蓮

劉美倫

夏天,無論在什么地方的夏天,總是好的??墒前?,北國的夏,卻特別來的濕,來的潤,來的清新。我的不遠千里,要從合肥趕上天津,更要從天津趕上北京來的理由,也不過想飽嘗一嘗這“夏”,這故都的夏韻。

皖西,夏當然也是有的;但草木長得慢,空氣來得潮,天的顏色顯得淺,并且又時常梅雨而少風;一個人夾在六安阜陽亳州,或上海南京武漢的市民中間,渾渾噩噩的過去,只能感受到一點點悶熱,夏的韻,夏的味,夏的意境與姿態,總看不飽,嘗不透,賞玩不到十足。夏雖然不是名山,也并不是佳肴,那一種半險半飽的狀態,在品嘗夏的過程中,是不合適的。

出生十六年未曾逢過北國之夏。在南方,每年到了夏天,總要想起圓明園的荷花,房山區的葵影,延慶的水歌,海坨山的日出,天安門的哨聲。在北京即可不出去吧,就是在四合院中,租一間廂房來住著,早上起來,捧一杯酸梅湯。向院子里一坐,你也能看到很低很低的潔白的云朵,聽得到房檐底下自行車的鈴聲。從白楊樹底,朝風細數著一團團飄下來的楊絮,或在老奶奶的破花壇邊,靜對著勺子似的白玉蘭,自然而然地也能感覺到十分的夏味兒。說到玉蘭花,我以為以白色或淡紅色為佳,紫色次之,黃色最下。最好,還要在玉蘭樹腰,蹲伏看幾只昏昏欲睡的肥胖的且新的知了,便作陪襯。

北國的蓮,也是一種能使人聯想起夏來的點綴。它不似南方之蓮的嬌弱無力,而是自帶一種渾然天成的自在。像葉而又不是葉的那一種果實,夏末采蓮,會生的滿池。那便是只要泡茶用以清火潤脾的涼品——蓮蓬。船駛過去,聲音也沒有,氣味也沒有。只能看到一圈圈極微極細的晶亮的漣漪。采蓮的在池中一趟采后,水上留下來的一層層輕舟激起的水花,看起來既覺得可愛,又覺得清涼,潛意識下并且還覺得有點兒冷落,古人所說的“五月西施采,人看隘若耶”的寂寞,大約也就在這些細枝末節的地方。

知了的響亮的鳴聲,更是北國的特產;因為北國處處長著樹,房屋又低,所以無論在什么地方,都聽得見它們的啼唱。在南方是非要公園或郊外才能聽得到的。這啼叫的知了,在北方可和寵物貓狗一樣,簡直是老北京城里家家戶戶都養在家里的家蟲。

還有夏雨哩,北方的夏雨,也似乎比南方下得妙,下得神秘,下得更像樣。

在明晃晃的日頭底下,忽然來了塊云,便噼里啪啦的下起雨來。一層雨過,云漸漸地又散開了,天又晴了,日頭又亮了;穿著很薄的汗衫或背心的老爺子,提著電匣子,在雨后的山水畫板的斑駁墻皮邊,上街口去一立,遇見熟人,便會用了懶散清亮的聲調,微嘆著互答著說:

“噯!我說,天可真熱了——”

“可不是嗎?能夠下層雨來涼快涼快就好嘍!”

北方人念陣字,總老像是層字,平平仄仄起來,這念錯的歧韻,倒來得正好。

南國之夏,當然也“自然有一股風流態度”的。比如周莊雙橋的人潮,西塘的仙境,莫干山的清泉,南潯古鎮的桑樹等等,可是色彩單調,回味不深。比起北國的夏天,正像是溪水之與黃土,年糕之與面條,青苔之與干草,黛瓦之與紅墻。

夏天,這北國的夏天,若留得住的話,我愿把壽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換得一個三分之一的零頭,一個十三歲的北國之夏。

猜你喜歡
日頭之夏采蓮
九九采蓮
不如去采蓮
海島之夏 2
歡樂之夏
怕不怕?
海島之夏 3
蒲公英一樣輕盈的靈魂
《探親之夏》
煙臺日頭泊元代墓群
對門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