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詩詞閱讀指津

2018-01-02 20:36胡梅發
語文教學與研究(讀寫天地) 2017年11期
關鍵詞:騷人鷓鴣天李清照

胡梅發

賞花本應色香并重,但世俗偏見,往往重外表之色而輕內在之香。百花之中最讓人為之鳴不平的要數桂花了,說到桂花,它的外表“暗淡輕黃”,遠不如那些“深紅淺碧”的名貴花卉受人追捧。如紅梅,如紅牡丹,如紅芍藥,如紅荷花,皆因其顏色紅艷而出名,連那些本應天賦良知的詩人們也不能免俗,他們的詩筆總是盡情贊賞那些淺碧深紅、色彩鮮艷的花卉,而忽略冷落了中秋時節那香沁心脾的桂花。所以李清照以其曠世才華飽蘸深情要為桂花唱一首贊美的歌,于是就有了這首《鷓鴣天》。

李清照贊美桂花,不是因為它的美麗,在世俗的審美情趣里,“暗淡輕黃”是要被排斥的。然桂花之美不在外表,而在于它內斂沉靜的品質,在于它永存特殊濃烈的芳香?!绑w性柔”,體質柔弱,性情和順;“只香留”,芳香濃烈,長留人間。和牡丹月季芍藥梅花比,桂花沒有綽約妖嬈的風姿,不惹人注目,人們對它感情疏淡,蹤跡遠離,但它并不因為人們的“情疏跡遠”而改變自己的品節,仍然把它特殊濃烈的芳香永留人間。在“情疏跡遠”的現實境遇中,能做到“只香留”,這太不容易了,這是怎樣的一種美德!今天的讀者,品味“情疏跡遠只香留”,極易聯想到馬克·吐溫的名言“一只腳踩扁了紫羅蘭,它卻把香留在了你的腳底”,一樣意思兩種表達,真可謂異曲同工。開頭兩句,正面著墨,直接描寫所詠之物桂花,“只香留”三字片言居要,全詞抒情說理皆由此生發開去。

接著三四兩句,詞人就緊扣“只香留”生出疑惑而不禁反問:花的美麗為什么一定要是“淺碧深紅”?對“淺碧深紅”的花,詞人并未否定它的美麗,但對“暗淡輕黃”的桂花,它能把芳香留給人間,也應當是眾芳中“第一流”的。顯而易見,詞人評論花的優劣,不僅注重其外在容顏,更注重其內蘊芳香。

下片依然由“只香留”生發出來,在芳香濃烈這方面,“梅定妒,菊應羞”,也就是說如果與桂花相比,梅花一定會心生嫉妒,菊花也應該會感到羞愧。這里,詞人運用擬人的修辭手法,把人所常有的心理情感賦予了梅和菊。嫉妒,本是一種極不健康的、氣量狹小而自私的心理狀態和行為,詞人這樣寫顯然有其強烈的比興意味,言外之意是在針砭現實,那些為國家民族做出卓越貢獻的英雄,那些事業上卓然有成的人,難免要招致一些居心叵測之人的嫉妒。因此,梅妒菊羞,一語寫盡世態人心,寄托了詞人憂憤深廣的慨嘆。

“騷人可煞無情思,何事當年不見收?”結尾以議論收束全篇?!膀}人”指的就是屈原,“可煞”是一種疑問口氣:可是,莫非是。結尾兩句意謂,屈原莫非是那種沒有情思之人?為什么當年他的詩歌中贊美了許多花,惟獨沒有寫桂花呢?不平甚至是抱怨之情可謂溢于言表,充分表現了詞人對桂花的鐘愛與贊美之情。

欣賞李清照這首《鷓鴣天》要特別注意其托物言志的特點,通過詠物來抒發懷抱。桂花,雖然沒有淺碧深紅的艷麗容顏,然其芳香濃烈,更難得的是它不因世人情疏跡遠而減其香,依然要把其特殊濃烈的芳香留存人間。而詞人在兩宋詞壇里“獨辟門徑,居然可觀”(《白雨齋詞話》)??梢哉f詞人是以“第一流”“冠中秋”的桂花自喻自勉,那“端莊其品”“清麗其詞”的詞人自然屬于人中“第一流”的女杰了。

其次要欣賞這首詞運用對比反襯手法寫桂花。上片“暗淡輕黃”與“淺碧深紅”在色彩上作對比,以突出桂花“只香留”的特點,下片借梅妒菊羞從反面襯托出桂花芳香濃烈。endprint

猜你喜歡
騷人鷓鴣天李清照
鷓鴣天·赤子賦
玉樓春·紅酥肯放瓊苞碎
點絳唇
詠紅楓
鷓鴣天二首
喝醉的李清照
盧華
陳何蘭
姜大同
鷓鴣天·六道輪回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