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傳播學理論對提高思政課教學實效性的作用探討

2018-01-02 18:34高宏
陜西教育·高教版 2018年12期
關鍵詞:教育部門傳播學思政

高宏

【摘要】傳播學是一門與其他學科交叉共生的學科?,F代傳播學理論對高校思政課教學實效性的提升有著明顯的支撐作用。本文首先分析了傳播學理論對提高思政課教學實效性的作用,探究了在高校思政課教學引入現代傳播學理論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最后圍繞上述問題提出了針對性建議。

【關鍵詞】傳播學理論思政課教學實效性作用

傳播學是研究現代人類傳播行為、傳播規律的學說?,F代傳播學重點研究如何運用恰當的文字、圖片、聲音、視頻等,快速進行傳播者與受眾之間的信息交流。傳播學理論與其他學科理論之間存在緊密的交叉之處,在高校思政課教學中,恰當地引入傳播學理論,借助現代傳播學的一些技術手段,可以更快地實現思政課程信息的傳遞,提高思政課教學的實效性。

傳播學理論對提高思政課教學實效性的作用

傳播學理論與高校思政課教學之間存在著天然的邏輯關系,思政課教學本身屬于廣義上的現代傳播學范疇,思政課教學過程就是信息傳播的過程。因此,思政課教學也需要考查傳播學理論所倡導的傳播內容、傳播手段與傳播受眾等因素。從傳播類型來看,把傳播學理論融入思政課教學之中,應當可以歸入大眾傳播、內向傳播與人際傳播等范疇。具體作用如下:一是傳播學理論可以創新高校思政課教學信息傳播手段。傳播學重視信息科技傳播手段的應用,強調傳播過程的立體化、實時化。在高校思政課教學中融入現代信息網絡傳播手段,這樣就可以提高傳播速度,增加受眾人群等。二是傳播學理論的一些成功做法可以直接為思政課教學所借鑒和吸收。三是傳播學理論能夠指導高校思政課教學一線教師開展有效的信息搜集、整理與上傳,能夠提高思政課的教學實效等。思政課教師可以借助傳播學理論更好地進行教學內容修訂與完善,設計更加符合時代發展需求、學生認知實際的教學課件等。四是傳播學理論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高校思政課教學成本,進一步盤活高校思政課教學資源,提高高校思政課教學資源的利用率等。如,在高校思政教育校本課程開發中,融入傳播學理論的一些成功做法,可以使思政教師更快速地對現有教學資源進行整合、分析,并快速融入更多其他教學資源??傊?,傳播學理論對我國高校思政課教學具有明顯的促進作用。

高校思政課教學引入傳播學理論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當前,我國高校思政課教學并沒有系統科學地引入傳播學理論,盡管一線思政教師在具體教學中直接或間接運用了一些傳播學技巧,但對傳播學理論的認知還相對不足,存在一定的問題。

1.高校思政教育部門對傳播學理論在思政課教學中的作用認識不足

高校思政課教學一般由思政教育部門負責,但高校思政教育部門側重于思政課教學內容、教學計劃、教學目標的設計與管理,對傳播學理論在思政課教學中的作用明顯認識不足。不少高校思政教育部門管理人員認為,思政課教學只要能夠提高學生思政水平,塑造學生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即可。目前,傳統的思政課教學模式仍然占據相對主流的地位,主要以借助思政教師講授為主,教學方式過于單一,不能激發學生參與思政課學習的熱情,不能有效實現教學互動性,不能彰顯“以生為本”的教育初衷。把傳播學理論引入高校思政課教學中,可以有效解決上述問題。但是,我國大多數高校思政教育部門管理人員并沒有看到傳播學理論引入思政課教學的優勢,有的高校思政教育部門管理人員即便看到了傳播學理論在思政課教學中的優勢,也缺乏可操作的引入方式。如有的高校思政教育部門管理人員提出把傳播學的一些技術、手段等引入思政課教學之中,卻不能制定科學完善、行之有效的引入方案等。

2.高校思政教育人員缺乏傳播學理論素養與教學技巧

高校思政教師是直接開展思政課教學的人力資源保障。高校思政教師在思政課教學中,普遍缺乏傳播學理論素養與傳播學教學技巧,盡管很多思政教師在教學實踐中不自覺地運用了一些傳播學理論,但是效果并不明顯。缺乏專業系統的傳播學理論知識,不了解現代傳播學理論的最新發展現狀,不能掌握現代傳播學的一些最新技術手段等,已經成為當前制約傳播學理論引入高校思政課教學不可忽視的重要問題。傳播學理論下的教育教學方式更加強調受眾的重要性,希望通過傳播內容、手段的創新,更快地讓受眾所接受。但是,我國大多數高校一線思政教育人員,并沒有看到上述傳播學理論給思政課教學帶來的技術推動優勢,不少一線思政教師仍然采用單向的授課方式,學生接受度相對不高,教學實效也不明顯。2016年,國內某高等教育研究機構對四所高校思政課教學現狀進行了抽樣調研,結果顯示,58.96%的受訪學生認為思政課教學內容過于枯燥,不能激發學習興趣;82.72%的受訪學生認為思政課教學方式過于傳統化,不能有效地實現教學互動;65.28%的學生認為思政課教學實效不明顯。因此,高校思政課教師應創新教學內容、教學手段,把傳播學理論引入思政課教學是非常有必要的。

3.高校思政課教學尚未構建傳播學理論下的教學軟硬件環境

要發揮傳播學理論對高校思政課教學的積極推動作用,高校就需要構建傳播學理論下的思政課教學軟硬件環境。但是當前我國高校思政課教學并未構建出與傳播學理論相適應的教學軟硬件環境。從硬件來看,我國高校普遍缺乏傳播學理論所要求的高端傳播硬件設施,如電腦、網絡、多媒體終端等。高?,F有的相關信息化、數字化教學設備與傳播學硬件要求還存在明顯的差距。如,傳播學理論要求構建實時互動的在線傳播平臺,高?,F有的硬件設備不能有效支持上述平臺的開發與運行等。從軟件來看,我國高校思政課教學盡管也采用了一些較新穎的信息化教學軟件,但上述教學軟件與傳播學理論的要求仍然存在不小的差距。如傳播學理論要求傳播內容能夠實時更新,要采用能為受眾所接受的傳播方式等,這就要求高校思政教育部門必須要能夠開發與之適應的、更加專業的教學軟件。同時,傳統的課堂教學模式在一定程度上也制約了傳播學理論教學軟件的應用與開發等。缺乏傳播學理論下的教學軟硬件環境是當前影響傳播學理論引入高校思政課教學不可忽視的客觀問題。除此之外,將傳播學理論引入高校思政課教學中,還存在教學管理評價機制不配套、不協調等問題。因此,現有的思政課教學管理評價模式,不適應傳播學理論下思政課教學改革的新要求。

依托傳播學理論提高思政課教學實效的建議

結合上述傳播學理論引入高校思政課教學存在的問題,筆者認為高校必須從理念、師資、教學環境、評價管理機制等多角度出發,真正把傳播學理論應用于思政課教學之中,從而提高思政課教學實效,具體做法如下。

1.提高高校思政教育部門對傳播學理論應用于思政課教學的重視度

提高高校思政教育部門對傳播學理論應用于思政課教學的重視度,是發揮傳播學理論對思政課教學實效作用的主觀條件。只有高校思政教育部門管理人員充分認識將傳播學理論引入思政課教學中,對思政課教學實效有著強大的理論與技術推動作用,才能為傳播學理論融入高校思政課教學提供保障。具體做法如下:一是高校思政教育部門管理人員應當重視傳播學理論知識的學習,掌握傳播學理論的一些最新發展情況,明確傳播學理論在思政課教學中的應用優勢。思政部門管理人員只有具備一定的傳播學理論,才能更好地推進傳播學理論在思政課教學中的應用。二是思政課教學一線人員也需要重視把傳播學理論融入思政課教學之中。高校思政教育部門需要加強教學一線人員的傳播學理論培訓,讓他們充分認識傳播學理論在思政課教學中優勢,主動、積極地在教學實踐中融入傳播學理論等??傊?,高校思政教育部門管理人員必須要重視傳播學理論在思政課教學中的應用,才能真正構建更加高效有序的傳播學理論下的思政課教學新體系,進一步提高思政課教學實效。

2.加強思政課教師傳播學理論教育

傳播學理論從一定程度上來看,可以給當前高校思政課教學很多的創新啟示,對高校思政課教學內容和呈現方式的改革也有一定借鑒意義。一線思政課教師如果不能掌握更加完善的傳播學理論知識與技巧,就不能真正從根本上推動思政課教學的發展,思政課教學實效也會大打折扣。因此,加強高校思政課教師傳播學理論教育,讓他們掌握傳播學理論下思政課教學的新技巧、新手段,才能進一步提升思政課教學實效。具體做法為:一是必須加強思政課教師傳播學理論教育,讓思政課教師看到傳播學理論在思政課教學中的應用優勢。二是加強思政課教師傳播學理論下思政課教學技巧的培訓,讓思政課教師掌握傳播學理論的一些最新傳播技術與傳播手段。三是要鼓勵一線思政課教師定期進行傳播學理論知識與技能的自我“充電”,不斷掌握最新的傳播學理論知識與技能,能夠及時把最新的傳播學知識與技能應用于思政課教學實踐之中??傊?,要想提高高校思政課教學實效,必須對思政課教師進行系統、完善的傳播學理論培訓,讓他們掌握最新的傳播學技巧。

3.構建傳播學理論視域下思政課全新的教學軟硬件環境

傳播學理論非常重視信息網絡技術的應用,借助網絡媒體開展更加深入廣泛的信息傳播,是當前和未來傳播學發展的重要趨勢。因此,高校思政課教學要想引入傳播學理論,必須要具備較強的信息化、網絡化和數字化軟硬件條件。從硬件環境構建來看,高校思政課教育部門必須要結合傳播學對傳播硬件的要求,不斷更新計算機、網絡、多媒體終端等硬件設備。從軟件環境構建來看,高校思政教育部門應當加大傳播學理論下思政課專業軟件的開發力度,構建傳播學理論下思政課教學軟件環境。同時,高校要想提高傳播學理論下教學硬件軟件的應用效率,還需要不斷加強一線思政課教師的培訓力度,讓他們掌握相關傳播學理論下教學硬件軟件的應用技巧等。當然,構建傳播學理論下思政課全新的教學軟硬件環境,不是短期內能夠完成的事情,高校必須立足自身思政課教學實際,制定科學完善的現代傳播學理論下的思政課教學軟硬件環境長期構建方案,才能發揮傳播學理論對高校思政課教學的助力作用,進一步提高思政課教學實效。

除此之外,未來我國高校思政課還需要不斷進行教學管理評價機制的創新,構建與傳播學理論下思政課教學體系相適應的管理評價機制,是保障思政課教學實效的重要客觀條件。

結語

傳播學作為一門綜合性學科,對高校思政課教學工作的開展具有明顯的理論與實踐助力作用,把傳播學理論應用于高校思政課教學中,教學實效將有著明顯的提升。我國高校思政教育部門必須充分看到傳播學理論在思政課教學中的應用優勢,依托現代傳播學理論,不斷進行思政課教學實效性的理論與實踐層面的探索。

參考文獻:

[1]甄紅菊:《基于傳播學視角的高校思政課教學策略的創新》,《中國校外教育》2014年第S1期,第171、175-176頁。

[2]張北坪、潘清泉:《融合傳播學理論提升思政教育實效》,《中國高等教育》2016年第7期,第57-59頁。

[3]李禮、梁茜茜:《從新聞傳播學視角看思政教育工作》,《新聞戰線》2014年第6期,第132-133頁。

作者單位:咸陽師范學院政治與社會學學院陜西咸陽

猜你喜歡
教育部門傳播學思政
思政課只不過是一門“副課”?
關于國企黨建與思政宣傳有效結合的探討
淺談內部控制在教育部門財物管理中的重要性
思政課“需求側”
思政課“進化”——西安交大:思政課是門藝術
大學生就業創業機制創新策略分析
2016央視春晚“咻一咻”的傳播學解析
傳播學視閾下新一代“四有”革命軍人的培養研究
相遇中的“傳播”:傳播學研究反思
大數據的傳播學解讀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