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思維含量的作文教學舉隅

2018-01-04 21:06郭毅
現代語文(學術綜合) 2017年12期

摘 要:有思維含量的作文教學是指向批判性思維和創新品質培養的教學,本文強調思想認知在審題立意中的先導地位,突出反思與修改在構思表達中的重要作用,并結合近幾年高考作文命題與寫作,闡述了實施充滿思維含量的寫作教學的具體運作過程。

關鍵詞:思想觀照 思維角度 構思表達 反思修改

思維能力是作文的核心能力。事情只有想到,才有可能寫出來;只有想清楚,想深刻,才有可能寫透徹、寫新穎。我們提出寫有思維含量作文,并不是說作文沒有思維,而是缺乏我們所期許思維品質,要落實到“含量”上。所謂“含量”即思維分量和質地,表現到作文中就是一種批判性思維和創新品質。相對于立意膚淺,雷同,情感虛假,結構程式化,表達媚俗化的淺寫作現象來說,我們尋求立意健康深刻,情感真摯樸實,構思簡約空靈,表達自然清新,富含理性底蘊的作文,最終旨向言語智慧的人格形成。新課標要求努力“在表達實踐中發展形象思維和邏輯思維,發展創造性思維”,豐富學生思維方面的核心素養,這是語文教學永恒的追求,寫作則是檢驗并提升學生思維品質的最直接體現。

從近些年高考作文發展看,人們越來越重視對思維品質的考査。2005年前多為標題作文、話題作文,給一段材料,限定明確,強調聚合思維。比如以“忘記與銘記”為話題的作文。2006年開始新材料作文,考生可以在整體理解材料基礎上作文,也可以選擇一個側面、一個角度,命題立意突出多元、多層、多樣、多角度,提倡發散思維,淡化審題,“不為考生寫作設置障礙”,為考生留下廣闊寫作空間,同時也為套作留下了發揮余地,難以甄別考生的思維品質,影響了考試的信度和選拔功能。2015年出現“任務驅動型作文”,突出情境性、思辨性和驅動性,進一步強化作文的思維含量,較好地做到思維開放性和限定性的統一,也有效地防止了宿構套作。2017年的9道作文題目,有人評價“滿地都是思考力”,比如全國一卷選擇“中國關鍵詞”“呈現你所認識的中國,幫助外國青年讀懂中國”,任務驅動明確,各關鍵詞之間存在豐富的思維張力和層疊的思辨空間,強調思維關聯性,體現了很好的思維價值導向。較明顯的再如天津卷,在任務指令中提到“十八歲的我們已經長大,今天的重讀,是成年個體之間平等的心靈對話、靈魂觸摸,是通往理性認知的幽徑。請結合自己的的生活閱歷深入思考,圍繞‘重讀長輩這部書寫一篇作文?!边@是一道“材料+話題”作文題目,材料要求中一再強調“理性認知”“深入思考”,同樣在突出思維能力在寫作中的核心價值。

可見發展學生思維力,已成為人們的共識。要使學生作文富有思維含量,在寫作中離不開思想觀照,理性引發,構思表達和反思修改等幾個階段,下面作分別探討。

一、思想與認知決定作文的境界,寫作文首先要練思想,提高認知力

王國維說“詞以境界為最上,有境界則自成高格,自有名句”,這里的“境界”是指一個人的思想覺悟和精神品位。作文立意體現的是學生認知能力,如果學生對自然、社會、人生問題缺乏獨立思考,深度探究,那么很難獨出機杼,寫出深刻的文章;如果對立德樹人的導向,對核心價值觀,傳統文化,創新能力和依法治國等方面缺乏理解,就很難把握今年高考作文命題的價值趨向,比如2017年全國二卷六個名句傳遞出的剛健有為,家國情懷,人格境界,責任擔當等主題,如果沒有對現實的觀察與思考,就很難凝練出這些主題,更不會有深刻的論證和形象的闡發??梢娨粋€人的思想決定他的站位,它是思維活動的導航器。有思想觀照的作文,字里行間自然會充滿理性的光輝。但是在日常寫作教學中人們更多地關注寫作技法、結構搭建,語言亮麗,形式新穎等外在的東西,而恰恰忽略了對學生思想的涵養與提升。

那么,人的正確思想是從哪里來的?毛澤東說:“是從天上掉下來的嗎?不是。是自己頭腦里固有的嗎?不是。人的正確思想,只能從社會實踐中來,只能從社會的生產斗爭、階級斗爭和科學實驗這三項實踐中來?!弊鳛閷W生的“社會實踐”,就目前來說,主要指學校生活與學習,包括閱讀、計算、試驗、社團及課堂上的一切活動等等,從這些特殊的實踐活動中,獲得感性認識,“這種感性認識的材料積累多了,就會產生一個飛躍,變成了理性認識,這就是思想。這是一個認識過程?!彼枷胄枰罘e累,更需要理性凝練。反映到文學作品、議論文體中就是文章的主題、觀點,這些都是博觀約取的結果。在教學中如何豐富學生感性認識,提升認知、凝練思想呢?

1.善于擷取生活浪花,貼緊時代脈搏,提高思想鮮活度。今年全國卷的核心立場和價值導向,無不昭示我們,要關注時代,關注現實生活,“講好中國故事”。這就需要在教學中,有意識地用現實的活水、社會的風云、時代的旋律、自然的感發,來不斷充實“三點一線”單調的學習生活,有計劃,有策略地引導他們思考周邊發生的事情,拓寬生活境域。每周能夠拿出適當的時間觀看新聞述評,了解社會現象和熱點事件,關注國內外動態,開展專題討論。在教學內容上,或是按照“一點四面”進行素材整理,或是就某個社會話題開展班級辯論,或是走出校園開展各種專題采風活動等,讓學生近距離感受生活,感受時代變化。開拓視野就是開拓思想疆域,不斷豐富學生認知,提高他們辨別假惡丑、弘揚真善美的能力。特別是面對今天豐富而迅捷的各種資訊,學生已不是 “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圣賢書”的書呆子,需要放出眼光,充滿理性地思考生活,觀察社會,用敏感的觸角及時到感受時代變化和自我成長。高考作文在這方面就起到了很好的引領作用。向2017年全國一卷的12個“中國關鍵詞” (諸如一帶一路、廣場舞、共享單車、移動支付等),2016全國三卷小羽創業故事,2015年新課標卷中關于當代風采人物評選標準,無不傳遞著時代氣息,隱含哲理思辨。

葉圣陶先生認為,“作文原是生活的一部分。我們最當自戒的就是生活淪沒在虛空中。內心和外界很少發生關系,或者染著不正當的習慣,卻要強不知以為知,不能說、不該說而偏要說?!股钕蛑蟪鋵嵉穆?,有兩個致力的目標,就是訓練思想和培養感情?!边@里的“思想與感情”都來源于生活,但不是生活的原生態、時代的傳聲筒,是對生活的提純與凝練,是反思后的、充滿著生命氣息的生活圖景,也是塑造美好、傳播正能量的一種責任擔當。

2.善于站在他人的肩膀上,進行對比關聯,挖掘思想深度。一個人思想的形成離不開間接地生活體悟,論證觀點離不開強有力的論據材料。我們反對作文中“名人開會,名言薈萃”,但也不可能一概排除“名人”的言行事跡,畢竟他們就對生活、社會、自然、人生的體悟和思考是深刻的??梢砸龑W生學習借鑒,豐富生活體驗,內化為自己的價值判斷,從而不斷提升認知能力和遷移能力。比如考生面對2016年“小羽創業故事”,提出“分享也是一種美”,這契合了十八屆五全會提出的“五大”發展理念之一的“共享”思想。在論證過程中,考生聯想到國內明星企業格力集團董事長董明珠,與合伙人、合作公司分享紅利。我們還可以舉出馬云創辦“湖畔大學”,屠呦呦研發青蒿素分享世人,居里夫人提煉氯化鐳不僅不申請專利,還將提煉方法公之于眾等事例,都可以有力地證明“分享”的觀點;也可以“證偽”,舉出中國古代很多民間流傳的工藝、醫學秘方,因不愿分享而失傳的事例進行反面對比論證,深化觀點。如果沒有這些材料的積累,就不能觸發聯想,也就難以體現深刻的思考力。

思想的深度往往表現為文化的深度。向傳統文化回眸,從歷史古韻中尋求創新力量,在古今中外文化碰撞中感受時代的強音。這需要考生對一種文化現象要有深度閱讀,人們說“不怕千招會,就怕一招精”,用在素材積累上是受用的。2017年全國一卷作文,如果考生熟知對“一帶一路”的前世今生,就能實現古今連接,由“無數鈴聲遙過磧,應馱白練到安西”的美妙畫面,想到“九天閶闔開宮殿,萬國衣冠拜冕旒”的宏達盛況,再到今天中國攜手“一帶一路”,創建“亞投行”的大國風范。如果考生留意生活中“車子”的變遷,就可自然聯想到蘇童《自行車之歌》中的一段“黑色的老鳳凰”與“橘紅的的捷安特”的對話,將人們拉回到20世紀中國那個自行車王國的美好歲月,與當今的“共享單車”時代形成對照。再如有考生在用“美麗鄉村”與“廣場舞”組合時,與美國的“街舞”比較,從不同娛樂形式中感受不同的民族訴求和審美風格,彰顯文化自信和中國智慧。這些聯想對比使文章多了一層歷史的厚重感與思維的延展度。

3.善于博覽經典作品,關注人世百態,拓展思想廣度。杜甫說:“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前一句是后一句的必要條件,人們要在讀書中思索自然、思索社會、思索人生,真積歷久則入,唯此才能達到下筆有神的地步。讀書可以彌補學生“行萬里路”之不足,開拓視野,豐富見識,砥礪思想,充實精神底蘊。我們堅信一點,閱讀量和速度上不去,視野不能盡可能地拓寬,思維能力就上不去。讀名著是一項系統工程,可以有計劃地從起始年級開始,比如對《紅樓夢》研讀,從初識人物、把握情節到走進人物內心世界、了解人物情感價值追求,再到小說的意蘊層面美學品格,要歷經多個回合的品讀體驗和思考,也可借助大家的解讀,形成個人的階段性認識。當然讀書不可能立竿見影,一蹴而就,特別對緊張備考的高三學生而言,聽起來似乎奢侈。他們一般不會拿出更多的時間和精力研讀大部頭作品,只能求其次,用心研讀課本或短小精悍的時文美文,也可以有意識從歷年高考閱讀文本及各地模擬題中,提取思想素材,做好分類整理;而不僅僅建立在做幾套訓練題上,畢竟這些文本經過了出題者的千錘百煉,文質兼美,體現一定價值導向,有助于提升認知能力。比如2017年全國一卷《天囂》反映的“幫助別人,也是幫助自己”主題,同時也贊頌了科研工作者高度的責任意識,較好地體現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閱讀的過程就是對學生思想洗禮和引領的過程。如果遷移到“小羽創業”寫作中,就是“贈人玫瑰,手留余香”的分享精神。這也不失為提升思想境界的途徑。余黨緒老師為了鍛煉學生獨立思考能力和理性判斷能力,提倡學生讀富有思辨性、哲理性的雜文,“讓思想搖撼心靈”,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思想的煉成絕非一朝一夕,一招一式,讀書多并不意味著有思想,有思想并不意味著能契合語境寫出好文章。只有在現實語境下,把讀書與思考結合起來,生活與體悟結合起來,閱讀與練筆結合起來,經過自己反復質疑與思索、解釋與求證,轉化為個人“活”的資源,才能彰顯思想的高度與魅力。當然,學生思想的形成除課堂有效教學,課外大量閱讀外,還與社會生活實踐,家庭成長環境等息息相關,這一切又離不開學生個體觀察、體悟與情感,更離不開凝練思想的最小心智單元——思維——積極參與,特別是批判性思維。一篇文章的寫成,必然要經過理性思維的點燃與逗引。

二、審題與立意是理性思辨的過程,目的是尋求最適合的思維角度

作文有自命題和他命題兩種形式,前者有感而發,或是不平則鳴,不需要審題,可以率性而為,一氣呵成;后者有任務驅動,有形式限制,需要弄清寫作要求,在規定時間內完成,體現思維的強度與挑戰性,是作文測試的主要形式。近年來,材料作文一直是考查的主流。根據材料呈現方式不同,可分為敘述類、話題類、格言類、漫畫類、隱喻類、寓言類、自選關鍵詞(句)等,面對材料,要審題立意,如何理性考量,尋求適合的思維角度(這里的“適合”有兩層含義,一是適合命題含義,再是適合自己的素養積淀。)下面結合近幾年高考作文,談談審題立意的思辨過程。

(一)審清層次關系,明白材料含義

新材料作文一般有材料和指令兩部分構成,材料中每一句話都經過命題者反復推敲斟酌,都有明確或是隱含的意義指向,可以說“微言大義”。從2017年高考作文材料呈現看,與往年相比主題更集中,文字更簡練,指向性更明確。審題就是捕捉弄清句間邏輯關系,還原出題者思維路徑,準確進入命題者預設的彈性空間的過程,尋求“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的精彩。根據材料表述特點的不同,審題立意可從以下幾個角度思考。

1.起承轉合,挖掘思維拐點。比如2017山東卷作文。

①某書店開啟24小時經營模式。②兩年來,每到深夜,當大部分顧客離去,有一些人卻走進書店。他們中有喜歡夜讀的市民,有自習的大學生,有外來務工人員,也有流浪者和拾荒者。③書店從來不驅趕任何人,工作人員說:“有些人經??粗粗退?,但她們只要來看書,哪怕只看一頁、只看一行,都是我們的讀者;甚至有的人只是進來休息,④我們也覺得自己的工作是有意義的。(序號筆者所加)

①“起”交代話題,事件的起因,即“書店24小時經營模式”;②“承”話題的展開或蓄勢,書店24小時經營模式開啟后帶來的社會效果,這一做法符合實際需求,惠及民心。③“轉”,思路的轉換,這里往往體現命題者的意圖。對于“有些人”“有的人”的態度,我們要消除偏見,學會尊重、理解、關愛他人,提倡全民閱讀,構建社會和諧。④“合”預示結果或目的意義?!坝X得自己的工作是有意義的”,交代為什么這樣做、如何踐行人生意義等有關人生觀、價值觀的話題指向。

在起承轉合的敘事類材料中,一般更注重“轉”的意蘊,它往往透露著命題者情感態度價值觀。如上文中的“但”“哪怕只”“都是”“甚至”這些詞語都隱含著出題者的價值取向。很多情況下“轉”與“合”在層次上往往合成一句話。再如2015年湖北高考作文題目:

①泉水在地下蓄積。②一旦有機會,它便驕傲地涌出地面,成為眾人矚目的噴泉,繼而匯成溪流,奔向遠方。③但人們對地下的泉水鮮有關注,其實,正是因為有地下那些默默不語的泉水的不斷聚集,才有地上那一股股清泉的不停奔涌。

③句中“但”“其實”“才”,命題者的抑揚褒貶,盡在其中。如果不考慮這一句,從①②句看,可以論證量變與質變、積累與飛躍、厚積與薄發、機遇與準備的辯證關系,但是有③的轉折,立意方向更為明朗或是單一,可以論證人生只有在歲月中不斷積蓄,經受歷練,才能在積淀中升華,實現人生的華麗蛻變,也就是“十年寒窗無人問,一舉成名天下知”“不吃苦中苦,難為人上人”一類的話題。

從思維訓練的效果來說,材料中設置拐點,命題預設性加強(甚至有時命題者站出來直接挑明),利于迅速確定思維角度,不利于拓展學生思維空間。對此上海閱卷負責人周宏比較上海與法國的命題后,表達了這樣的看法:“上海卷從材料和寫作要求中體現的是‘我要你思辨,而法國卷是‘我要思辨;上海題的限制太多,而法國是盡量開放;上海的導向很明確,但法國卻隱去導向?!睆?017年全國卷的三套作文題的材料看,這種“轉”的意味明顯減弱或是淡化,為考生留下較寬的思維空間。

2.分項列舉,確定思維意向。分項列舉式是指在一個話題或一種情境中,對事件的判斷,舉出不同人的態度和價值取向,暗示不同的思維寫作空間。它是對并舉式材料作文(比如2014上海卷關于“自由”的命題)的發展,立意呈現對話多元性,理性思辨復雜性等特點。比如2017年全國卷Ⅲ作文:

今年是我國恢復高考40周年。①40年來,高考為國選材,推動了教育改革與社會進步,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②40年來,高考激揚夢想,凝聚著幾代青年的集體記憶與個人情感,飽含著無數家庭的淚珠汗水與笑語歡聲。③想當年,1977的高考標志著一個時代的拐點;④看今天,你正與全國千萬考生一起,奮戰在2017的高考考場上……

在“高考”話題下,材料中①②句用句號斷開,①側重從對社會功能角度談高考,為國選才,推動改革,成就矚目;②側重個體奮斗,家庭期許,凝聚記憶、情感,充滿豐富的人生體驗。③④句放到歷史長河中,“想當年”“看今天”,從今昔對比中生發對高考的感慨與豪情。這四句話雖然在形式上構成并列的幾個思考維度,但實際上是緊密關聯的一個思辨整體,字里行間暗示思維的生長性和正面的價值取向。結合任務指令,以“我”的視角,可以概括為國選材與社會進步,時代拐點與國家走勢,個人奮斗與家庭期許,歷史沉思與當下使命,集體記憶與個人情感,今昔對比與感慨生發……

分項列舉,提供多個思維角度的材料作文,近年來漸趨走俏。再如2017年上海卷“談預測”,浙江卷“人要讀的三本書”,2016全國二卷有關“語文素養”提升的三個途徑,2015年全國卷Ⅱ當代風采人物中大李、老王、小劉,等等。這樣的命題思維含量大,思考角度突破了非此即彼的二元模式,有碰撞,有比較,有整合,有著廣闊的表達空間,為思維提供了橫向拓展與縱向深入的廣泛可能性。審題立意時要注意結合自己的素材積累,積極調動生活經驗,在擁有豐富論據前提下確定自己的寫作走向。

3.自由組合,突出思維關聯。命題者提供幾個關鍵詞或名言警句,要求考生結合給定的情境,在整體把握所有材料的基礎上,進行歸類整理,自由選擇其中的兩三個詞或是句子,搭建思維聯結,確定立意方向,努力使名言內涵與自己的思考熔為一爐。這種命題形式,突出思維關聯性(相似、相關或對照),邏輯性和張力彈性。命題者在引領價值觀的同時,“鼓勵關鍵詞搭配組合的創造性,為批判性思維的發揮預留了很大空間”。比如2017全國二卷:

從所給出的6個古詩句選2個或者3個,自行立意,確定文體,自擬題目。

①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吨芤住发诼稄慕褚拱?,月是故鄉明。(杜甫)③何須淺碧深紅色,自是花中第一流。(李清照)④受光于庭戶見一堂,受光于天下照四方。(魏源)⑤必須敢于正視,這才可望,敢想,敢說,敢做,敢當。(魯迅)⑥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毛澤東)

以上來自不同時期的中華名句,涉及到個人、社會、國家等不同層面。審題時要理解每句話的內涵及角度,激活聯想力,尋求各句間因果邏輯,還原積極向上的生命圖景,論證傳統文化化育后人的作用。如選擇①②⑤三句話為基礎進行相關性組合,它們分別就自強奮發、家國之愛、敢于擔當來說的,以此作為立意基礎。其因果聯系是因為有愛,所以擔當;因為擔當,所以要有奮發有為的素養與行動??忌鷮⑦@樣的“感觸與思考”,通過理性思維描繪故事畫面或是展開思辨論證,表達敢于舍棄近景著眼遠方,舍棄私利謀求大局的“大我”形象。當然每兩三句組合,都會呈現出不同的邏輯框架和思維愿景。這與全國一卷選取“中國關鍵詞”不同在于,不僅僅是思維連接與寫作導引,更加強了具體語境中語言運用能力的考查,同時名句的合理引用,也是意境點燃和思想境界的提升。

4.事件評述,著眼辯證分析。材料有事件敘述和評述兩部分組成,評述一般是指事件的影響。如2015年全國一卷:

因父親總是在高速路上開車時接電話,家人屢勸不該,女大學生小陳迫于無奈,更出于生命安全的考慮,通過微博私信向警方舉報了自己的父親,警方核實后,依法對老陳進行了教育和處罰,并將這起舉報發在官方微博上,此事贏得眾多網友點贊,也引發一些質疑,經媒體報道后,激起了更大范圍、更多角度的討論。

對于以上事情,你怎么看?請給小陳、老陳或其他相關方寫一封信,表明你的態度,闡述你的看法。要求綜合材料內容及含意,選好角度,確定立意,完成寫作任務。明確收信人,統一以“明華”為寫信人,不得泄密個人信息。

先是敘述“小陳舉報父親”的經過,評述部分為“此事贏得了眾多網友的點贊,也引發了一些質疑,經媒體報道后,激起了更大的范圍、更多角度的討論?!睂忣}首先弄清事件的前因后果,然后重點看評述部分人們對事件的態度,“點贊”者有之,“質疑”者有之,不僅如此還有“更多角度的談論”,命題者設置了尖銳的沖突與思辨,這意味問題并非非此即彼的簡單,其中有私情也有公理,有道德倫理,也有法制規則,需要結合具體問題辯證分析。無論站在小陳,老陳,還是其他角度(比如網友、媒體、交警等),都要綜合材料,就事說理,觀點明確,服務于要論證的觀點。比如下面是考生的一個作文片段:

之所以有一些爭議和質疑,是因為他們沒有將心比心,沒有同情的理解,而是一個湊熱鬧的看客和冰冷的旁觀者。當這件事成為一個大眾話題時,你成了被消費的熱點。大眾傳媒從這條新聞中各取所需:網友需要的是倫理沖突和情法爭議,媒體需要的是勁爆新聞和反常故事,評論員需要的是噱頭和談資,交警需要的是普法案例,律師需要的是以案說法,道學家需要的是道德高地,微博需要的是能增加點擊的熱點,微信圈需要的是能刷屏的溫暖雞湯。而這一切,與你的需要沒有關系。作為一個曾一直努力想讓父親改掉抽煙習慣的我知道,作為女兒的你,要的只是父親能改掉這個開車陋習,要的是父親免于被這種陋習所傷害,要的是開車的父親平平安安回到家中和你一起吃晚餐。從新聞看,你的目的已經達到,父親后來領悟到“覺得女兒確實說的很有道理,她是在對家人的生命負責,也是對家人愛的一種體現”?!赣H理解了你的良苦用心,讀到了你的愛,那就足夠了。

這段文字觀點很明確,支持小陳的選擇。從現象到本質分析了事件造成影響的原因,作者站在各大眾媒體的角度,指出他們這樣做是追求各自的需求。并告訴小陳,這些都可以完全不顧,堅持自己初衷,做應該做的事情。文章結尾最后寫到“小陳,這一次事件你可能已經感受到了輿論的多元與復雜,當你走向社會,會更多接觸到這種輿論生態,請堅守自己強大的內心,堅守自己內心崇高的愛與原則?!痹u論他人的事,展示自己的思維判斷。從這段文字看,作者立意深刻,是基于對材料的整體把握和辯證分析。這類材料特點往往將對立矛盾的事物并列,富有沖突性的言論并置,讓讀者在紛爭的情境中辨別、推斷、確定自己的價值取向,成為由讀轉為寫的恰切的思維角度。充滿思維含量的寫作不是肯定或否定任何一方,而是從雙方乃至多方中辯證地挖掘思想根源,尋求合理因子,成為支撐、營養自己觀點的骨架與血肉。

新材料作文不論怎樣表述,都需要化整為零的理性分析和歸類概括的聚合思維,目的是選準角度,準確提取關鍵詞,確定寫作重點。向2016年全國卷Ⅲ“小羽創業”的關鍵詞可提取為“小羽”“創新”“規范”(“標準”)“致富”,由此確定立意,反映小羽的優秀品質,或論證繼承與創新等;2016年全國卷Ⅰ漫畫作文,根據畫面內容可提取關鍵詞為“分數”“獎懲”,寫作范圍指向教育或是單位績效考評。

審題立意,讀懂材料的同時不可忽略作文指令部分的關鍵字眼。為了防止宿構,新材料作文由原來話題作文的“四自”( 自選角度,自擬題目,自定立意,自選文體),增加了限制因素,任務更加明確,寫作情境性更強,思維角度也更加靈活。比如2017年全國一卷,核心任務是“呈現你所認識的中國”“幫助外國青年讀懂中國”。這里強調“你所認識的”,意在激活你的生活體驗和獨立思考,“外國” 寫作指向“中國關鍵詞”,體現中國特色的,也可以外國對比?!扒嗄辍?,提示寫作對象是同齡人,要善于換位思考,關注共同喜歡的關注。寫作的目的是“讀懂中國”,這就意味要從不同側面的展示你心中的中國,讓外國青年有一個比較全面的了解。避免宏大敘事,一味贊歌,這樣反而達不到寫作的目的。因此在審題時,要“問而辨之”,密切關注任務驅動中的關鍵字眼,基于自己的認知背景、思想境界和素材積累,篩選整合歸類,并緊扣材料內涵,建立思維框架。

(二)避開審題誤區

對新材料作文的審題立意,要防止以下幾個思維誤區。

1.先入為主。不認真閱讀材料和任務指令,未能準確把握概念,看似相識,就按照慣性思維,想當然地就確定了作文立意,忽略了材料的情境性和思維多元性特點?;蚴菍Τ跏剂⒁馊鄙儋|疑思辨,缺少比較判斷,導致立意膚淺,脫離材料,歪曲命題意圖,結果偏題跑題。

2.斷章取義。從整體上未能把握材料,沒有弄清邏輯關系,偷換概念,忽略任務要領,抓住一點,不及其余?;蚴前巡牧现皇钱斪饕?,然后按照自己的思路天馬行空,游離話題,脫離了材料暗含的指向。

3.畫地為牢。新材料作文思維角度多元,立意要建立在論據豐富的基礎上??墒菍忣}時忽略了這些,確定了立意角度,結果沒有相關的典型論據支撐。這就是人們說的“有想法無素材”,只得羅列拼湊,泛泛而談。

三、構思與表達:構筑思維的點線面,轉化思考的語言意味

寫作過程是按照立意指向邏輯展開的過程,為了感染讀者、說服對方,就要選擇典型形象或用有力的論據構筑文章的點線面,搭建思維框架,進行謀篇布局。這里的“點”是思維切入,“線”是敘事線索或是論證結構,“面”是場面或是材料運用?!包c線面”可以縱式、橫式、縱橫交錯展開或是采用蒙太奇連綴成文,其實質體現了思維的思辨性、邏輯性和批判性。因為在構思過程中,學生總是帶著自己隱秘的經驗,尋求與作文任務內在邏輯上的合二為一,唯此才能暢快地抒寫立意,闡釋觀點,把思考力轉化為有意味的語言形式。

作為敘述類文體,借助鮮活形象,使文章充滿生活氣息和生命情調,這離不開發散思維。魯迅先生講的“雜取種種,合成一個”,前一句強調思維發散,后一句強調在分析、比較、判斷、綜合基礎上的思維聚合?!墩Z文課程標準》中指出:“激發學生展開想象和幻想,鼓勵寫想象中的事物?!毕胂竽芰κ撬季S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創新的源泉。一切聯想與想象都是建立合規律合目的基礎之上的。雖然形象繽紛,但也需要選擇思辨;雖是文采斐然,但需要理性推敲;雖然情感濃郁,但需要反省過濾。

下面是熊芳芳老師拍案叫絕的一個作文片段:

我所認識的中國,首先是一個絕美的中國,詩化了生活的中國。在“書藏絕妙畫,月賞無聲詩”的情調中,人類世俗世界的滔天利欲同滿地蕪穢皆如落葉般紛紛而下,留下的是母親溫暖的手痕與翰墨詞曲的淡香。不信?且聽我細講:

京劇生旦凈末丑,講究的無非是八個字:無聲不歌,無動不舞。以程派程硯秋大師的表演來講罷,那鳳眼傳神,柳眉入鬢,說不盡的“瑣窗風雨古今情,夢繞云山十二層”,看不夠的“綺羅人物,薄透凝脂”,程先生是乾旦,且身材高大,如何能如李碧華所言“一笑萬古春,一啼萬古愁”?個中關竅,便在“情境”之中,是以雖非鶯鶯小姐,亦能為閨房之秀;雖無草滿花盈,勝似萬紫千紅。

《管子》曾言:“巧目利手,不如拙規矩之正方圓也?!蔽宜J識的中國,又是一個長幼有序、溫文有禮、有分有寸的中國。

河南考生 《苦辣酸甜神州味,生旦凈末華夏情》

以上片段以具有中國特色的京劇和美食為關鍵詞,以形象詩化的語言向外國青年描繪了生旦凈末丑的曼妙身姿、含情萬種,表演絕妙給人豐富的想象和無窮的韻味。層次過渡自然,思路清晰。多用并列對稱式思維,體現在文脈上,關鍵詞并列呈現,標志詞(“首先”“又是”)次第展開;句式運用整散結合、長短相間,體現著作者高超的語言運用能力。在整體結構上呈現框架式特點,使用小標題、過渡語或標志性語句。再如河南考生《中華文化,絢麗如花》中用“‘一帶一路,正唱響中國國際新篇章”“共享單車,正點亮國內創新指路燈”“中華美食,正掀起中國文化世界熱”三個句子架起全文,體現考生很好的擒題能力和謀篇布局的思維力。

作為議論性散文,是高考作文中最常見、最能體現思辨的體裁。觀點明確,分論點清晰,論據充足,論證過程嚴密。確定立意后,搭建論證思路,應注意以下幾點:

1.列提綱。古人講“意在筆先”“胸有成竹”,都在強調行文之前的構思,即列提綱或是打腹稿。提綱是思維的線索,文章的骨架。列提綱有助于學生理性地組織文章,使整篇文章“秩序、聯絡、統一”?!鞍阉械牟牧吓帕谐蛇m宜的次第,這是‘秩序;從頭至尾順當地連續下去,沒有勉強接榫的處所,這是‘聯絡;通體維持著一致的意見、同樣的情調,這是‘統一”(夏丏尊、葉圣陶《文心》267)但有很多同學不善于列提綱,提筆就寫,缺少整體規劃,腳踩西瓜皮走到哪里滑到哪里,出現偏題離題現象。因此在教學中要教給學生列提綱的一些程序性知識。比如議論文體,要扣緊材料,運用“頭腦風暴法”和“問題支架法”生成思路,按照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方式展開。特別在分析問題環節,分論點是分為幾個方面并列展開,體現思維的周密性;還是遞進深入,體現有表如里思維的深刻性;抑或縱橫交織,開合有度,體現思維的彈性和張力,都要提前做好運思。

2.想素材?!皩懯裁础笨偙取霸鯓訉憽敝匾?,提綱之下必有實例材料,素材是思維的面料,其豐富新穎關乎作文的創新品質。分論點要選用哪些素材作為論據,要心中有數。選用鮮活豐富而又典型的論據材料,是體現思維創新的一個重要方面。寫作展示了一個人的閱讀面和理解事理的深度,滲透著個體反思和省察意識。我手寫我心,“心”即對外界的認識判斷和批判創新。比如有這樣一個作文題目:

島嶼矗立在海上,當茫茫海水退去的時候,卻發現自己與大海緊密相連。

這是一道隱喻型作文,思維容量大,思辨性強,“島嶼”“大陸”“海水”寓意是開放、多元的,寫作空間很大。有學生列舉古代隱士陶淵明,《魯濱遜漂流記》的魯濱遜,他們看起來與世隔絕,其實與社會都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這個素材運用的很巧,一定經過了作者反復的質疑和思索、解釋與求證。

素材運用要簡約靈活。當思路一旦打開,各種意象、素材紛至沓來,需要剪裁而絕非湊數羅列?;蚴巧钊朐u述,或是點到為止,或是由點到面,運用貴在精道。當然在寫作過程中對預設素材是可以調換的,在符合邏輯的基礎上,選用在論證過程中臨時“冒出來”的素材或是想法,也是很常見的現象。

3.扣材料。新材料作文任務驅動明顯,要求考生就事說理,在一定的情境中分析解決問題,材料是構思的“把線”,無論思維的風箏如何飛揚,都要在材料牽動下展開。而不是開頭點一下材料,便信馬由韁,甚至云山霧罩。事實上給限定作文,有利于學生思辨性和思維深刻性的培養;相反,脫離了材料和限制語,作文也就失去了針對性和說服力。

扣材料就是扣觀點、抓意蘊,而不是機械地把材料抄一遍。向2017年浙江卷作文“人要讀三本書”,都有所指代,“有字之書”即各種經典書籍,“無字之書”指生活本身需要領悟的書,“心靈之書”是促進內心反思成長的書。寫作時緊扣“這三本書”,既可以由淺入深,闡明關系,體現層次性,也可以從一點切入,辯證分析,體現內在關聯。不管怎樣,都要在“三本書”隱喻的范圍內建構謀篇布局。

4.有意味。意味來自情趣和理思,表達的上有意味表現為藝術的陌生化處理和思維的更進一層,體現對生活的審美觀照和理性思考,引發人們深入探究的欲望。這是語言表達追求的境界。比如全國二卷寫作命題,考生在《折桂送月》中的作文片段:

也曾道“花市光相射”不抵“桂華流瓦”,也曾言車馬駢闐不勝“耿耿素娥欲下”。但在燈花輝煌的誘惑下,現代人依然拋棄了月光。似乎是應了“受光于庭戶見一堂,受光于天下照四方”的話,自從選擇了燈火,人心便失卻了照四方的豁達崇高,真的只講一堂之光了。

承天寺的月光“如積水空明”造就蘇軾的明凈。長安的月色伴著搗衣聲,一點一點顫動李白的憂心。塞外的月走了八千里鋪滿九州的皓影,征人們知道該要回家。

可是中國的月光與自然的山盟海誓都打破。白居易若想“月中尋桂子”,怕是只能找到航天局測繪的月面地形圖。

文段的意味體現在一是作者引述詩句、點化詩歌意境,給人豐富聯想的空間;二是在明朗、浸潤著生活氣息的文字表述中,滲透了作者對現代文明之痛的理性憂思,比如文中的“塞外的月走了八千里鋪滿九州的皓影,征人們知道該要回家”“怕是只能找到航天局測繪的月面地形圖”等句子,都能看出文辭干凈利落與雅致深刻。

如果把列提綱作、扣材料看作構思的“線”,想素材是思維的“點”,記憶中的素材多以點狀存活,需要盤活、篩選與整合,那么“有意味”就是信息轉化后的“面”,即構思的成果。這里的“點線面”完成了構思與表達,使作文成為完整“體”的存在。

四、反思與修改:潤色思維,凝練思想的必由之徑

考場作文是急就章,卷面上不允許修改,但是反思要貫穿寫作始終。反思即“回問自己”。比如選材是否符合題意,是否與觀點一致,還有沒有更好的材料,等等;反思就是與隱含的讀者對話,“這樣寫讀者是否讀明白,能不能被打動”“閱卷老師能否看到我的亮點,怎樣規避不足”等。這種批判性思維有助于寫作者一直保持在“慎思”中展開創造,舍棄一些膚淺的想法。但這種寫作心態不是考場上一時形成的,需要平時的歷練,讓反思與修改成為潤色思維,凝練思想的必由之徑。

善于修改是一種良好的思維品質,但并不是每一個學生都能做到。主要責任在教師,因為很多教師舍不得給學生提供修改思維的機會。作文教學中,往往是有批少改,有講評少升格訓練,或是簡單打一個分數;學生關注的也是分數,很少揣摩或是理會教師的評語,寫一次作文,得一個分數,聽一次講評,便了事。至于為什么得這個分,教師缺乏可操作性強的評分標準,往往是籠而統之,大而化之。專家講作文來源于現實生活,要抒發真情實感,此話不虛,但是老師向學生這樣講就等于隔靴搔癢,無濟于事。關鍵是引導學生怎樣閱讀生活、讀懂生活、構建生活,建立理性訓練思路,激發寫作興趣。正如著名美學家朱光潛先生說的生活是“享受”,是“領略”,是“培養生機”。這需要還原學生真實寫作場景,即在寫作中學會表達自己,在寫作中學會反思、省察生活,尋求自己應有的生活圖景和生命狀態,并能夠負責任地表達出來。在具體操作層面學會推敲立意、結構和語言,也就是推敲思想、思路和思維,看它是否緊貼材料、符合寫作要求,真正表達了自己的思考。一篇好的文章看似妙手偶得,實際上要經過千錘百煉的打磨和潤色。這就是修改的功夫。

修改需要系統全局性考慮,更需要批判性思維。修改的過程就是一種閱讀梳理、質疑解惑、分析綜合、觀點生成、深度思考的探究過程。教師要側重對修改的程序性知識的指導和要求,而不是大撒把,或是頭疼醫頭,腳疼醫腳,今天訓練開頭,明天訓練結尾,今天訓練并列式,明天訓練遞進式。比如對于一篇議論文來說,修改需要經歷調準立意,理順思路,激活思維,辯證思考,潤色表達幾個環節,每個環節都要在立意的統帥下建立一種聯系和思維框架,這種聯系或關系又是在“舊我”與“新我”的批判性對話中,呈現出的新的生命圖景和思維品質。

(郭毅 山東省德州市樂陵第一中學 253600)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