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小學四年級語文素養養成

2018-01-04 21:23董喜蓮
求知導刊 2017年26期
關鍵詞:語文課程素養能力

董喜蓮

摘 要:語文素養是學生學好其他課程的基礎,也是學生全面、終身發展的基礎。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與發展,需要語文教師在平時的教育教學過程中,持之以恒地培養學生聽、說、讀、寫等方面的能力,要讓學生認真聽課,養成良好的聽課習慣,加強閱讀教學,提高閱讀能力,努力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

《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總體框架中指出,我們應該不斷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作為一名小學語文教師,通過學習,我知道了《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對語文課程提出的要求是“語文課程應致力學生語文素養的形成與發展”,并強調指出“語文素養是學生學好其他課程的基礎,也是學生全面發展和終身發展的基礎”。什么是語文素養呢?語文素養是一種以語文能力為核心的綜合素養,其要素包括語文知識、語言積累、語文能力、語文學習方法和習慣,以及思維能力、人文素養等,是語文能力和語文知識、思想情感、語言積累、語感、思維品質、品德修養、審美情趣、個性品格、學習方向、學習習慣的有機整合。要想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語文教師在平時的教育教學過程中加強努力。

一、課堂是主陣地,學會聽課

語文課堂對學生語文素養的培養有著不同凡響的意義。新課標要我們建立以自主、合作、探究為主的教學模式,激活學生的好奇心、探究欲,培養學生主動思考、質疑、求索以及善于捕捉新信息的能力,并把這種能力的培養定為課堂教學的終極目的。為創設科學高效的課堂教學,我會認真備課,使學生能夠認真聽課,不斷提高課堂效率,同時指導學生的聽課技巧,讓他們學會在預習時找出問題,帶著問題聽課并思考問題。學生通過預習能夠加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提高課堂上的學習效率。教師要指導學生預習,使學生在預習的過程中找出問題。學生帶著問題聽課,能夠把課堂聽課過程變得更有目的性。學生通過聽課找出問題的答案,不僅能夠增強對知識的記憶,而且能夠調動學習的積極性,提高課堂學習效率。

二、進行說話訓練,養成良好的聽話習慣

小學生是語言發展的最佳時期,是掌握語言的關鍵階段。教師要把握好這個時期,對學生進行說話訓練,這不僅是素質教育的需要,也是當今社會的需要。在實踐教學中努力培養小學生的說話能力,先要培養學生說話的興趣,激勵學生大膽說話,獨立說話。在實際的小學四年級語文教學過程中,結合教學進行說話訓練,我的具體做法有:①利用聽話訓練,進行說話訓練。利用聽話進行說話訓練是教學中一個應該重視并加以利用的必要做法。只有聽得清楚、細致、準確,才能說得全面、周到、深刻。②結合課本上的插圖,進行說話訓練。在小學低中段有許多插圖,教學這些圖畫時,教師要引導學生說出這些圖畫的內容,通過直觀、形象的畫面,讓學生不知不覺地訓練了說話。③在識字、學詞、學句中訓練說話,由字到詞、由詞到句不斷訓練,日積月累,學生的認字能力、造句能力、說話能力自然就提高了。④結合課文訓練說話。課文是訓練說話的依據和主要內容,在整個教學過程中,讓學生通過識字、識詞,通過朗讀課文內容,知道要認識的字出現在哪里,是什么意思,然后說一說課文主要講了什么。這樣從字、詞、句、段、篇的訓練過程中,使學生知道不同的字、詞,在不同的語言環境中可以表達不同的意思。

三、加強閱讀教學,提高閱讀能力

《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提出:“培養學生廣泛的閱讀興趣,擴大閱讀面,增加閱讀量,提倡少做題,多讀書,好讀書,讀好書,讀整本的書,鼓勵學生自主選擇閱讀材料?!?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閱讀水平也是學生終身發展所需的能力之一。少年時期是人生中最寶貴的時期,教師應該培養學生愛閱讀的習慣,采取多種方式刺激學生樂讀、善讀、愿讀的興趣,采取多種活動鼓勵學生保持閱讀的好習慣并成為他們的生活習慣。新學期,我都會利用第一節語文課,開一個新學期閱讀動員大會。學生沉睡了一個假期的閱讀夢,被我這一呼吁,個個興趣盎然,紛紛制訂新年學期閱讀計劃。有的說,這學期我要看五本書,有的說這學期我要看十本書。當他們宣讀完自己的閱讀計劃后,我順勢將自己本學期閱讀計劃展現在學生眼前,學生個個張開大嘴說,“老師你也有閱讀計劃啊”。我和學生相視一笑,閱讀動員大會在我們的笑聲中結束了。接下來,我每天都會給學生布置一項作業,課外閱讀半小時。每月制作閱讀卡成了學生分享、展示自己閱讀情況的平臺。每學期快結束的時候,我都會在班上開一個隆重的讀書分享和總結大會,讓學生談談本學期閱讀的心得體會,我還對學以致用的學生大力表揚并頒發獎狀。通過以上四個環節,一學期下來,學生逐漸養成了閱讀的好習慣,聽、說、讀、寫的能力也提高了很多。

四、努力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

《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對小學生作文提出了全新的要求:提倡自由表達、提倡想象作文、提倡表達個人的獨特感受,注重培養學生寫話和習作興趣、自信心和創新能力。①重視多讀。書讀得多,語言積累到一定程度,文章就會寫得好,筆下就會生花。②重視仿寫訓練。主要是指導學生在理解原文的基礎上用自己親身經歷的事情或者真實的感受,借鑒別人的某些寫法,寫出富有個性的文章。教師精心地通過詞、句、段、篇的教學和朗讀訓練培養學生欣賞文字的興趣和能力,通過學習作者怎樣觀察、思考、表達,學生掌握表達技巧和布局謀篇,滿足學生模仿課文表達生活,激發學生寫作興趣。我在教學《記金華的雙龍洞》后,讓學生仿寫,寫家鄉的美景,以《中彩那天》或《萬年牢》,用真實的事例寫發生在自己身邊的事,聯系自己的心理、情感等寫出獨特的體驗。③多觀察。我告訴學生只要他們平時留心觀察、認真思考,便會發現鄉土題材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觀察對作文而言是智慧能力的重要來源。大自然的日出日落、小河田野、蔬菜瓜果……都盡可能讓學去看一看,摸一摸,聞一聞。如:我在設計四年級下冊語文園地《走,我們春游去》一課時,我帶領孩子走出課堂,走進大自然。我們來到草坪、田野、小河邊,讓孩子通過看一看,找一找,聞一聞,踩一踩等感知活動來觀察春天、感受春天的美。學生了解春天是一個生機勃勃的季節,把課堂擴展到豐富多彩的大自然,讓孩子們不僅學會了很多書本的知識,以及許多新的體驗和感悟,而且激發了孩子們的想象力和好奇心,開啟了智慧探索的大門,活躍了思維,學會了熱愛大自然、熱愛家鄉、熱愛生活,同時提高了學生的寫作能力。

總之,在四年級的語文教學實踐中應始終著眼于學生的自主發展,持之以恒地去培養學生聽、說、讀、寫、思等方面的能力,以實現培養學生語文素養的終極目的,這就需要我從自身做起,加強學習,提高素質,以愛促學,指導學生扎扎實實走好語文學習的每一步,讓學生憑借著堅實豐富的語文素養,不斷進步,不斷成長。

參考文獻:

[1]李成權.以小學四年級為例淺談如何提升小學生語文素養[J].新課程(小學版),2013(9):129.

[2]柯美德.如何提高小學四年級學生的語文閱讀素養[J].教育(文摘版), 2016(4).

[3]韓齊齊.新課改背景下小學生語文素養的調查研究——以江蘇省徐州市C學校四年級學生為例[J].新課程研究(上旬刊),2016(10).

猜你喜歡
語文課程素養能力
抓住本質重理解基于素養活應用
新文科背景下《語文課程與教學論》教學改革研究
多思少箅彰顯素養
一節踐行核心素養的數學拓展課
你的換位思考能力如何
以端午節為例談傳統節日作為語文課程資源的開發與實施
追本溯源提升素養
你的溝通能力很好嗎?
站在語文課程的高度教學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