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論“不知”與“不知道”在口語中互相替換的條件及限制因素

2018-01-04 21:45儲瀟瀟
現代語文(學術綜合) 2017年12期
關鍵詞:口語

摘 要:在與留學生交流的過程中,我們發現他們在口語中不能很好地區分什么時候用“不知”、什么時候用“不知道”。針對這一實際交際問題,我們希望通過分析漢語母語者對這兩個詞使用情況,得出“不知”與“不知道”在口語中相互替代和不能替代的條件及原因。文章通過對CCL語料庫中共202條口語語料的分析,得出除了在一些固定結構中兩者不能替代外,“不知”和“不知道”在句中所扮演語義角色的輕重也是影響其能否替換的重要因素的結論。

關鍵詞:“不知” “不知道” 口語 互相替換 語義角色

一、研究綜述

(一)關于“不知”和“不知道”的相關研究

本文是通過對語料庫中相關語料的觀察分析來研究“不知”與“不知道”這兩個詞在口語中是否可以相互替代、替代的條件及內部語義特征和外部語法句式表現。迄今為止,還沒有關于這方面系統的對比研究,學者們對于“不知”和“不知道”的相關研究主要集中于句法語義層面和語用這兩個大的方面。

在句法語義層面,研究主要集中于對“知道”作為謂語的后續賓語的研究、對“不知”和“不知道”詞性的劃分、對“不知”的語義及句法語用的分類探討等。在對“知道”作為謂語的后續賓語研究中,學者們將“知道”作為一個可以帶賓語的多義動詞,但并未對賓語的地位做出解釋(孟琮,轉引自譚萌萌,2013),而陶紅?。?003)通過對“我不知道”“不知道”“你知道”等固化結構的分析在將“知道”作為一個可以帶賓語的多義動詞的基礎上進一步提出否定式是“知道”類的優勢句法格式。此外,陳振宇(2009)通過對“知道”“明白”類動詞后接賓語從句的研究著手,得出“知道”類句子屬于“非典型疑問句”的結論,“知道”有阻礙從句的疑問語氣上升到主句的功能。關于“不知道”和“不知”詞性范疇的劃分,不少學者都認為這屬于“插說”,即一種插入語(王力,1954;劉月華,1983)。此外,李人鑒(1961)認為這是一種“特殊的句子成分”,王健慈(1997)將“不知道”歸入評判動詞。

而對于“不知”的語義及句法語用的分類探討方面,研究者都依據句法和語義上的不同點將“不知”劃分成了幾類并分別進行探究。譚萌萌(2013)以“不知”為研究對象,依照“不知”兩類不同的語義特征和語法功能將其分為“不知1”和“不知2”兩種,從多個方面研究了它們的語義、所在句的句法及語用特點。此外,王小曼(2014)從歷時和共識的兩個角度探討了“不知”的語義功能分布情況及其歷史演變,將“不知”分為五大類,從句法特征、語義特征、功能特征、位置特征這幾個方面對五類“不知”做了詳細劃分,認為具有言說者主觀評論功能和話語標記功能的兩類“不知”在“不知”句總數中占有較大的比例,對功能句型分析有著很大的影響。

在語用層面,相關的研究主要集中于話語標記、語言主觀性等方面。學者們多認為包含“知道”類的結構已漸漸演化成一種話語標記,究其內部原因主要在于語言的主觀性。如劉艷麗(2006)通過對“你知道”的三種變體“你知道嗎”“你知道吧”以及“你知道”本身進行研究,總結出“你知道”從一個意義實體演變為意義虛化的話語標記的原因就在于語言表達的互動主觀性發揮了作用。此外,王小曼(2014)在劃分“不知”的類別時,也將第三類“不知”作為話語標記來處理,其語義特征表現為“語義虛化,存在與否不影響全句表達”。

(二) 關于“不知”和“不知道”的比較研究

從漢語母語者的整體感知來看,由于人們大多憑感覺認為“不知”多用于書面語中,“不知道”多用于口語中,且由于研究的視角和出發點不同,因此并沒有人具體去探究口語或書面語中“不知”和“不知道”的具體使用情況、它們之間的區別與聯系,以及互相替換和不能替代的條件及原因。目前在可以收集到的文獻中對于“不知”和“不知道”系統的比較研究幾乎處于空白狀態,僅有的一些相關評述主要都是作者根據統計數據提出的一些較籠統的觀念,未對其進行進一步的研究論證,如沈懷興(2005)通過對《醒世姻緣傳》中用“不知”“不知道”來表示對事物的不了解的數據統計中得到“不知”的使用為443次,占78.45%,總結其原因在于社會語言一直習慣于用“不知”。

此外的比較研究都是在碩博士論文中某一章節中作為附帶的研究順便提及的,如:譚萌萌(2013)在從多角度去研究“不知”的同時,根據“不知”在語義和語用方面的特征將“不知”分為“不知1”和“不知2”兩種,并分別比較了“不知1”和“不知2”與“不知道”間的區別聯系。她認為“不知1”在語義上與“不知道”沒有區別,一般情況下都可以互換,但當“不知道”作為一個凝固結構以及中間加入了表示意愿或能力的詞語時,兩者不可互換?!安恢?”作為插入語時,可以用“不知道”去替換,但由于音節短小的原因,“不知2”不可以像“不知道”一樣被逗號隔開獨立出來作為插入語,也不能和第二人稱連用,用逗號隔開放在句中。

以上是學者們在關于“不知”和“不知道”的本體研究以及二者之間對比研究的綜述。我們在本文開篇提到留學生在口語中會出現不知道什么時候用“不知”、什么時候用“不知道”的情況,對于這樣一種現象,我們首先統計了一下語料庫中兩者使用的總頻率以及在口語中出現的頻率。通過對CCL語料庫的檢索,我們得出“不知”一共有35976條語料,口語的一共101條,其在口語中使用頻率占其總使用頻率的0.3%;而“不知道”一共42167條語料,口語的一共380條,其在口語中使用頻率占其總使用頻率的0.9%。由此可見,“不知道”在口語中使用的頻率是高于“不知道”的,但我們并不能以此為依據說在口語中所有能用“不知”的地方都可以用“不知道”,如最簡單的“殊不知”就不可以,同樣也不能簡單地說“不知”就是“不知道”的省略形式。但前人對于“不知”和“不知道”在口語中使用的異同點以及是否可以替代、什么時候替代都未做出具體說明,由此本文希望能夠在語料分析的基礎上對“不知”和“不知道”間在口語使用中的相關情況做一個初步的系統研究。

二、基于語義和句法結構的語料分析

基于前人的研究,本文主要是從“不知”和“不知道”在句法和語用方面的特征進行對比研究。在語料分析中,將搜集到的“不知”和“不知道”的語料分別分為可以替換為另一方的和不可以替換為另一方的兩類,然后主要是通過觀察是否可以替換的語料在句法語義方面的特征來總結其中的規律。

在類型劃分方面,由于不是專門針對“不知”這一個詞做細致的語義分析,所以本文并未依據句法語義功能將“不知”或“不知道”明確地劃分為不同的類別,而是依據其在句中所表達和體現的實際意義將其置于不同的句法語義條目下。大部分“句子結構”這一欄的劃分標準如“主語+不知+完整句子成分”(完整句子成分指帶有完整主謂賓的從句)、“不知位于句首+完整句子成分”都是根據實際語料觀察所得出的,互相之間沒有交叉關系,但從橫向比較來看,四部分語料的分類中會有一些不同的地方。

在“語義和語用”這一欄的分類劃分中,也主要是根據“不知”或“不知道”在句中所表達的具體意思或者所擔任的語義角色來劃分的。每一部分語料中會出現個別的具有特殊語義的項目,如在“不知可以替換為不知道”的語義語用比較中,有“反問句式,傾向于表達作者對此事的確定性”這一欄。其他的占主要部分的比較內容一方面是參考王小曼(2014)在《論“不知”的功能分布及其歷時演變—兼論漢語功能句型研究》一文中對“不知”所做的五類劃分,以及譚萌萌(2013)在《現代漢語“不知”的多角度研究》中對“不知”所做的兩類劃分,另一方面是參考該部分比較語料實際所表達的語義。通過觀察比較可以發現,雖然前人所做的是關于“不知”的語義分析,但其中很多條目對“不知道”來說仍然可以適用,這也是為什么沒有漢語語感的外國漢語學習者不容易區分二者的原因之一。表1摘錄的是王小曼(2014)對“不知”的五類劃分,譚萌萌(2013)對“不知”的兩類劃分是包含于這五類之中的,因此,根據具體語料中所呈現的語義特征,本文將語義語用比較一欄中的比較對象主要劃分為“表達主語的不知”“表達言說者的不知”“不知/不知道語義虛化,存在與否不影響整句表達、緩和語氣”“并非客觀陳述對方的不知道,而是提醒對方注意接下來要說出的內容”等幾大類。下文是對四部分語料的具體比較分析。

表1:五類不知語義功能特征表

(一)“不知”不可以替換為“不知道”

根據北京大學CCL語料庫中所有的口語語料檢索結果,我們一共得到了101條關于“不知”的語料,剔除掉其中的無效和重復語料,一共有76條包含“不知”的有效語料。在這些語料中一共有31條不可以替換為“不知道”的語料,從其本身的語法句式、語義語用來分析,主要原因有以下兩點:

1.作為固定表達、成語習語及古語(句式)引用

很多存在于固定結構中的“不知”雖然在語義上也是“知道”的反義詞,但是由于在長期使用中結構已經凝固無法拆開,所以不能用“不知道”來代替表達中的“不知”。如:

(1)夢里不知身是客

(2)有所不知

(3)殊不知

那么為什么“不知”可以出現在這些固定結構中,與其同義的“不知道”卻不可以呢?譚萌萌(2013)提到,從音節上來看,“不知”為兩個音節,“不知道”為三個音節,“不知”更為短小,具有更強的組配性。

此外,口語語料庫中會出現一些引經據典的例子,或者是采用古文的句式來表意,由于受古文句式的影響,所以這其中所包含的“不知”也是不能替換的。如:

(4)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

(5)人民不知參政權之寶貴者,何止一日里

以例(5)為例,這本是現代人所說出的一句話,由于句中使用了“之”代替“的”“者”代替“的人”,“之”和“者”都為單音節文言中常用的詞,如果前面使用“不知道”這個三音節的詞,一方面在韻律上會很不協調,另外一方面在語言風格上也會出現文白相混的感覺,所以在這種句式中是不能用“不知道”來替換“不知”的。

2.作為凝固的詞

在一些句子中,“不知”作為一個意為“不知情、不了解情況”的凝固的詞出現在與另一些同/近義詞平行的位置上,此時的“不知”不能換成意義較直白的“知道”的反義詞“不知道”。如:

(6)做為蘇洋鎮那幢別墅里的女主人,吳蘭是不知也是無辜的……

(7)劉招華的潛回,就像一尾魚在深處的不知和不自覺中觸碰到了專為他而下的魚鉤。

綜合上面的兩點發現,我們認為“不知”不可以替換為“不知道”的特征及規律還是比較明顯的,古漢語特征的遺留、固定表達以及作為凝固的詞都是“不知”本身的重要特征,也是其區別于“不知道”的一種標記。

(二)“不知”可以替換為“不知道”

“不知”不可以替換成“不知道”的情況相對而言比較簡單,主要是由于句式和語義的凝固所造成的。但“不知”可以替換為“不知道”的情況在句式和語義上都更為復雜一些。根據對CCL口語語料庫檢索結果的分析得出,一共有44條包含“不知”的語料可以將句中的“不知”替換為“不知道”。在這些語料中,從語法句式方面來看,無論主語有沒有出現,“不知”后面接完整主謂賓式句子結構的情況是最多的(44條語料的所有的句子結構情況較復雜,并未完整呈現在表2中),而這種情況下,“不知”并非整句話的語義重心,因此表現在語義上,這部分語料除了表達主語的不知,還有另外兩大部分分別是表達言說者的不知以及只是起到緩和句中語氣,阻礙賓語從句中的疑問語氣上升到主句的作用。此外,還有一部分語料是“不知”位于句中,后面加上名詞性短語作賓語以及加上動詞性的從句和“怎么、為什么”的結構。對于這類結構,王小曼(2014)認為,這些“不知”與“怎么、為什么”組成了一個相對固定的結構,處在謂語動詞前和句首位置,構成了一個類似于副詞成分的狀語格式。我們認為在句中“不知”后面的名詞性短語、動詞性從句在語義上都要比“不知”本身更加重要,而相當于副詞成分的狀語格式之后的成分也要比其本身更加重要,在這些情境中,“不知”都可以替換為“不知道”,由此我們可以初步推導出在句中不擔任重要句法成分、語義弱化條件下的“不知”在句中基本上都可以被“不知道”所替換。

表2:“不知”可以替換為“不知道”的語料分析[不知]可以替換為[不知道]的語料分析

比較類別 比較內容 數據統計 例句

句子結構 主語+“不知”+完整句子成分 18 我不知我該怎樣表達我的憤怒

“不知”位于句首+完整句子成分 9 不[知]附近誰家的狗突然狂吠起來

主語+“不知”+名詞性短語 2 鄉人也不知劉招華這大名

“不知”+動詞 4 不[知]羨煞多少老男人

“不知”+怎么/什么/為什么 3 更有意思的是朝鮮國王不[知]怎么回事看上了袁世凱

語義和語用方面 表達主語的“不知” 26 老教授并不知他在試制冰毒

“不知”的語義虛化,存在與否不影響整句表達;緩和語氣 8 我心里暗想,不[知]這是否就是劉招華人生的最后一場宿命

反問句式,傾向于傳達作者自身的對此事的確定性 1 他并不[知]“大毒梟”跟他有什么關系吧…?

言說者的“不知”,具有評論性 9 他大哥的兒子不[知]什么原因死了

(三)“不知道”不可以替換為“不知”

通過對CCL口語語料庫中“不知道”的檢索,一共得到380條語料,為了保證與“不知”語料數量相當,經過等距抽取選取了其中的101條關于“不知道”的語料,其中關于“不知道”不可以替換成“不知”的有效語料一共53條,“不知道”可以替換成“不知”的有效語料共41條。

我們將這些不可以替換為“不知”的語料在句子結構、語義和語用以及在句中的位置及其后接詞方面做了如下統計,發現不可以替換為“不知”的句子的突出特點在于當“不知道”在句中充當成分的時候后面基本不再接其他成分,這在句式及后接詞情況上表現為“不知道”多位于句末,即使被列入位于句中的范疇,其后面接的也只是一些語氣詞及“了”“的”之類的助詞,少數情況下會在簡短的答句中出現后接名詞或代詞做賓語的情況。此外,類似于“你知道不知道?”之類的平行對稱結構以及單個的答句也是控制“不知道”不可以替換為“不知”的重要句式因素。

在語義方面,不可以替換為“不知”的語料中“不知道”所指向的基本上都是句子的主語,少數的“不知道”語義有弱化傾向,目的是為了提醒聽者注意接下來的話語內容。

表3:“不知道”不可以替換為“不知”的語料分析[不知道]不可以替換為[不知]的語料分析

比較類別 比較內容 數據統計 例句

句子結構 簡單主謂結構(“不知道”在主語后充當謂詞) 30 我也不知道

主語省略;“不知道”充當謂詞 3 但是這字兒不是這字兒不知道

平行結構 4 你知道不知道?

單個答句 9 不知道,這不知道。

其他(在句中與“的”構成定語成分) 2 我就能推測出來你喜歡什么你不知道的東西

在句中的位置及后接詞情況 句末(包括小句末) 29 這我也不知道

句中 后接語氣詞 6 往上我不知道哈

后接“了” 8 解放前那我就不記事不知道了

后接“的” 2 你說在禮節上方面,我有知道有不知道的

后接代詞/名詞 2 不知道這個

語義和語用方面 表達主語的不知 40 我那會兒歲數小,我也不知道

詢問對方是否知道 2 你知道不知道?

并非客觀陳述對方的不知道,而是提醒對方注意接下來要說出的內容 3 那陣兒困難,你們可不知道呢

言說者的不知,具有評論性 1 不知道他到哪兒去

(四)“不知道”可以替換為“不知”

將語句中“不知道”可以替換為“不知”的語料從句子結構和語義語用方面進行分析時,發現語料中“不知道”其后經常會接一些意義實在且重要的成分,如謂詞“是”、動詞性短語成分如“有錄音機”及在語料中出現比率最高的有完整主謂賓的句子結構;或者是其本身來充當比較重要的句子成分,如謂語。在這些情況下“不知道”這個詞本身在句中承擔的語義角色的分量就會減輕,它除了表達句子中主語的不知外,還有較大的一部分用來緩和句中疑問語氣,或者說用來強化言說者的主觀感受,句子的焦點集中于疑問的部分,“不知道”的語義虛化,存在與否并不影響整句的表達。王小曼(2014)指出,“不知道”作為一個與“不知”語義相同的狀動結構,雖然有少量主觀性功能的存在,但由于語音結構所限,其粘合成詞的趨勢尚未產生,所以語法化的條件并不具備。因此,當句中的“不知道”有語義虛化的傾向時,在很多情況下已經語法化的“不知”就可以在此替換“不知道”。在句法結構上,幾乎所有可以替換為“不知”的語料中,“不知道”都是位于句中,并充當句子成分。

表4:“不知道”可以替換為“不知”的語料分析[不知道]可以替換為[不知]的語料分析

比較類別 比較內容 數據統計 例句

句子結構 “不知道”位于句中+謂語“是” 5 其中有一支呢,就不知道是做什么的

主語+“不知道”充當謂語+動詞性短語 5 他不知道有錄音機,該說什么說什么

主語+“不知道”+完整句子結構 23 我不知道你是否也在別處聽過這說法

“不知道”位于句中+名詞性短語 2 一般人的問題,在于不知道人與我的關系

主語+“不知道”+疑問代詞“怎么”+動詞 3 我們現在都不知道怎么處理好了

“不知道”位于句中+介詞 1 這外地人也不知道從怎么知道

語義和語用方面 表達主語的“不知” 25 現在我不知道新的,新的詞怎么說了

“不知”的語義虛化,存在與否不影響整句表達;緩和語氣 9 不知道您是否同意?

并非客觀陳述對方的不知道,而是提醒對方注意接下來要說出的內容 4 你永遠不知道,下一個旋律將會給你何種不同的感受

言說者的“不知”,具有評論性 3 一個遠在山區的人平時想要買到自己想要的書,[不知道]有多難

三、結論及對對外漢語教學的啟示

(一)“不知”與“不知道”是否可以互相替換的標準

綜合上文對“不知道”不可以替換成“不知”和“不知道”可以替換為“不知”的分析,我們可以在語義方面作出如下解釋:當“不知道”在句中只是扮演充當謂語這一簡單且明確的角色,其語義指向明確的句子主語(主語多為第一人稱代詞),主要是表示主語對某人某事的不知曉的意義時,我們多使用“不知道”,而不使用“不知”;當“不知道”后接了一些意義實在且重要的成分,像從句和動詞之類的,“不知道”本身語義虛化,可用來緩和語氣,甚至在句中可以直接去掉時,我們可以使用“不知”來代替“不知道”。

而當我們將“不知”和“不知道”這兩組數據分析放在一起時,我們發現,除了“不知”不可以替換為“不知道”的兩點比較突出也易于分辨的標準外,“不知”可以替換為“不知道”在語義和句法方面的原因與“不知道”是否可以替換為“不知”的原因是幾乎一致的。針對這一發現,董秀芳(2003)在《“不”與所修飾詞的粘合現象》一文中的部分闡述對本文的觀點也起到了支撐作用:當“不知”后又出現一個新的動詞時,信息的焦點便轉移到了新的動詞上,“知”變得次要。在反復使用的過程中,如果語言使用者不再去深究“不”與其后中心詞的關系,而把它們看做一個集體起作用的單位,這兩者就有可能粘合成為一個詞。由此意義趨同的“不知”和“不知道”便可在此互相替代。因此這里可以總結出一條規律:

1.當“不知道”或“不知”在句中后接一些意義較重要的句法成分而自身語義弱化時,兩者是可以互相替換的。

此外,從兩者在句中的搭配位置以及其他自身的突出特征,我們也可以歸納出“不知道”與“不知”是否可以替換的幾條標準:

2.“不知”作為固定表達或出現在特殊結構(古文句式)中時不能用“不知道”來替換。

3.“不知道”位于句末或者后面不帶有充當句子成分部分時,“不知道”不可以替換為“不知”。

4.“不知道”作為答句出現時,“不知道”不可以替換為“不知”。

5.“不知道”出現在平行結構中與“知道”對稱時,不可以替換為“不知”。

(二)研究結論對對外漢語教學的啟示

基于上文得出的結論,我們可以得到一些關于“不知”和“不知道”在對外漢語教學中的一些教學方法和啟示意義。針對上文總結的第一條規律,我們當然無法直接跟留學生解釋“不知道”或“不知”在句中的“語義弱化”是什么意思,這時我們就最好借助于句式的外在表現來作出解釋,即當其后接有一個句子或其他動詞時,我們通常就可以用另外一個詞來代替“不知”或“不知道”。針對第二條規律,最好的辦法就是讓學生記住一些固定的搭配和句式,這樣在使用中就不容易出錯。而第三、四、五條規律是從句中可以直接看出來的,在口語中也很容易就領會到,在留學生第一次接觸這個問題的時候可以明確提出來,對其以后的口語表達也會有較明顯的效果和作用。

參考文獻:

[1]陳振宇.“知道”“明白”類動詞與疑問形式與[J].漢語學習,2009,(4).

[2]董秀芳.“不”與所修飾詞的中心詞的粘合現象[J].當代語言學,2003,(1):12-24.

[3]劉麗艷.口語交際中的話語標記[D].杭州:浙江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05.

[4]劉麗艷.話語標記“你知道”[J].中國語文,2006,(12):423-431.

[5]李思旭.從詞匯化、語法化看話語標記的形成——兼談話語標記的來源問題[J].世界漢語教學,2012,(3).

[6]李人鑒.一種比較特殊的句子成分[J].中國語文,1996,(2).

[7]沈家煊.語言的”主觀性”和”主觀化”[J].外語教學與研究,2001,(4):268-275.

[8]沈懷興.“知不道”和“不知道”[J].語言研究,2005,(3).

[9]陶紅印.從語音、語法和話語特征看“知道”格式在談話中的演化[J].中國語文,2003,(4).

[10]譚萌萌.現代漢語“不知”多角度研究[D].武漢:華中師范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3.

[11]王小曼.論“不知”的功能分布及其歷時演變——兼論漢語功能句型研究[J].語言研究集刊,2014,(13).

[12]王健慈.漢語評判動詞的語義類[J].中國語文,1997,(6).

[13]王力.中國現代語法[M].北京:商務印書館,1945.

(儲瀟瀟 北京大學對外漢語教育學院 100871)

猜你喜歡
口語
小學低年段口語交際訓練之我見
參考答案
Kiss and Ride
口語步步高
口語對對碰
灰的重量
口語對對碰
名師支招:初學者如何練習口語
看影視學口語
練習口語的一些小提示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