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中生物教學與信息技術的整合探究

2018-01-04 21:55李萌華
求知導刊 2017年26期
關鍵詞:課件生物交流

李萌華

摘 要:現代信息技術的廣泛運用,使教學不再以單一的文本形式出現,教師也不用再照本宣科,而是可以采用多媒體教學,通過聲音、圖片和影像等多種形式進行展示,并結合傳統的教學模式,有效地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促進學生素質的發展,充分發揮學生的潛力,從而培養學生的學習和創新能力。

隨著信息技術的迅速發展的和日漸普及,我們在生物教學的不斷改革和創新的過程中,倡導教學新理念,探索教學新思路,創新教學新模式,應使用現代信息技術,改進生物課教學方法,以打破傳統的教學模式,逐漸改變灌輸式的教學模式,把往昔的語言說教,使用信息技術,把學生的道德行為、生活狀態和情感體檢,都通過一幅幅聲形并茂的畫面展現在課堂中,使原本枯燥乏味的課堂變得有聲有色。

一、將信息技術運用于生物教學中有助于擴展學生視野

當生物教學內容涉及社會、自然和環境有關的教學內容之時,學生可以憑借互聯網這一平臺,搜集與課題相關的內容,通過深入了解相關內容,面對現實中的情形,抒發自己的情感。教師必須將德育融入課堂教學中,因為在生物教學中,德育是其教學的終極目標之一,從而讓學生形成良好的思想生物素質,激發其責任感。為了進一步探究新知,教師可通過網絡,讓學生組成學習小組,并參與小組互動,深入觀察學生,了解學情,分析成果,以這種方式做學生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參與者、督導者和評估者,與學生打成一片,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

二、將信息技術運用于生物教學中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學習和創新能力

“三位一體”的多媒體教學通過對教學的文字、聲音、圖片以及視頻和音頻的處理和應用,形成圖文并茂、繪聲繪色的教學課件,從而優化教學過程,為學生提供多樣化的學習方式,誘發學生深入思考問題,多方面地理解問題,從而培養并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達到啟迪思維的目的。

然而,課堂教學的主體是人,是師生之間的互動和交流,信息技術只是一種手段,亦是一種輔助教學、服務教學的工具,不能顛倒主次。因此,要避免信息技術引領教師的教學思路,代替教師的主講作用。要突出教師的主導地位、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充分發揮他們的想象力和創造力,成為學習的主體,高中生物老師不僅要運用多媒體拓展學生的信息量,同時也要讓學生掌握基礎知識,不能讓多媒體演示取代教師的主講作用。所以,教師則要通過引導和講解,要講清楚講透徹,讓學生獲取知識,發現自己的問題,找出不懂的知識點。當然,也可以小組互動,通過討論探究,查詢資料,提出并解決問題。所以,要教會學生動手動腦,開啟自己的想象性思維。教師亦是如是,千萬不能讓信息技術完全替代教師的教學進程,教學思路和教學板書要取其精華、去其糟粕,以此優化教學過程,提高教學效果。

三、將信息技術運用于生物教學中有助于增強師生間的情感交流和溝通

古人云:“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庇捎诰W絡的虛擬性,網上交流可以消除現實交往的陌生與隔閡,從而消除膽怯心理,學生可以將自己平時在學習和生活中所遇到的困難通過網絡交流平臺告訴教師,以尋求教師的幫助和分析,與教師進行交流,以此增加師生間的情感溝通。而且通過網絡這一平臺,學生可以把老師當成自己推心置腹的朋友和玩伴,通過交流表達自己的觀點和情感,從而解決問題。當然,網絡為學生的學習帶來諸多便利,但也不能過分依賴網絡資源,要有效地利用信息技術,從而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

總之,使用信息技術教學只是一種手段,它只起到中介的作用,并不能代替教師的講解,也不能代替教師的思維和想法。在生物教學中,教師應將課本和多媒體課件有效地結合起來,要對知識點進行循循善誘的講解,再結合多媒體課件,并取其優點,摒棄其缺陷,只有這樣學生才能更好地汲取新知,獲取到更多的知識。因此,中學生物教師要不斷學習和探究,采用信息技術,改進教學方法,優化教學過程,從而提高教學效率。

參考文獻:

[1]何克抗.關于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理論思考[J].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2002(Z1).

[2]李新蓉.關于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理論思考[J].教學與管理,2004(3).

猜你喜歡
課件生物交流
如此交流,太暖!
第12話 完美生物
生物趣多多
《從“貞觀之治”到“開元盛世”》教學課件
初中數學教學中課件設計的重要性
交流平臺
隱藏在深海里的神秘生物
深海里的神秘生物
交流平臺
WEB課件開發系統的設計思路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