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來華景教徒與怛邏斯沖突之形成

2018-01-05 19:51王琚
歷史教學·高校版 2017年7期
關鍵詞:玄宗波斯

王琚

[摘要]怛邏斯戰役是大唐最遠的一次征伐,也是大唐唯一一次與阿拉伯國家的正面交戰,惜以大敗收場,是大唐外交史上的重要節點,影響極為深遠。作為推動大唐出兵征討大食的一支宗教力量,景教與此戰役的關系卻被史家忽視。本文采用文本細讀、文史互證的方法對來自波斯、拂菻以及昭武九國的景教勢力,通過攀附皇權取悅玄宗等一系列活動加以剖析,從而對怛邏斯一役背后的歷史脈動有個更貼切的認知。

[關鍵詞]景教,怛邏斯戰役,玄宗,波斯,拂菻

[中圖分類號]K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457—6241(2017)14—0052—06

天寶十年(751年),玄宗當政的大唐王朝與阿拉伯人建立的大食帝國,為爭奪昭武九國中石國的利益,在怛邏斯發生了一起遭遇戰,史稱怛邏斯戰役。自史學家白壽彝先生發表了《從怛邏斯戰役說到伊斯蘭教之最早的華文記錄》起,國內對怛邏斯戰役的研究碩果頗多。然多是從中國與大食、昭武九國的政治、經濟關系著眼,而忽略了當時大唐的外交局勢,即覆滅的波斯殘部和被大食所擾的拂秣對大唐出兵大食的促成有著重要影響。而景教在玄宗朝已成為了成功立足李唐皇室,并聯結波斯、拂秣在唐活動勢力的一支宗教力量。本文通過梳理歷史文獻、細讀景教經典及與相關史料等方法,搜尋景教在大唐,特別是在玄宗朝的活動軌跡,以圖還原波斯與拂菻等國如何借助景教勢力挑起大唐對大食的不滿,從而引起怛邏斯一役的歷史局面。

一、緣起波斯

景教即基督教的聶斯脫利派(Nestorianism),因其創立者君士坦丁堡教區牧首聶斯脫利主張耶穌神人二性論,且不諳紛繁復雜的政治與教會權力的斗爭,在431年以弗所公會議上被基督教公會斥為異端后,被革職流放,客死他鄉。聶斯脫利的追隨者將傳教重心轉至敘利亞、波斯、北非等地,特別是在451年卡爾西頓大會后,“敘利亞與敘利亞東部(波斯和阿拉伯)有相當比例的教會,不肯接受新的信仰宣言,并且脫離大公教會,另外組織他們自己獨立的聶斯脫利教會”。聶斯脫利派在當時的尼西比斯總主教巴索馬的扶持下,以尼西比斯學院為中心在波斯傳教,因以巴索馬為首的聶斯脫利派教徒采取攀附王權的策略,該教派在波斯取得了一定的發展,甚至一度成為了波斯教會的主導。

但好景不長,622年,穆罕默德帶領阿拉伯人在麥地那建立大食,進而開始侵犯波斯等國。636年,大食占領波斯首都泰西封,波斯王權自此傾覆。在此期間,時任波斯主教長耶書亞二世受波斯王室之托積極奔走,“率領由數名主要主教組成的和平代表團前赴君士坦丁堡求和”。并派遣以阿羅本為首的傳教團,東赴長安,面圣傳教。景教在唐的活動也一直與波斯的外交相呼應。在太宗下旨特令景教僧人傳教的同年,波斯也曾遣使來唐朝貢:“貞觀十二年,(波斯)遣使者沒似半朝貢。又獻活褥蛇,狀類鼠,色正青,長九寸,能捕穴鼠?!辈ㄋ惯@一外交活動無疑對景教確立、鞏固其在唐的地位起到了關鍵作用。

但是大唐對波斯朝貢的回應卻僅止于禮尚往來,對其最根本的目的——出兵大食婉言相拒。這可以從阿拉伯史家塔伯里記述的太宗答復中得到證明:“國王們之間互相幫助是對的;但我從你們的使者那里已了解到這些阿拉伯人是些什么樣的人,以及他們的習慣、他們的宗教及其首領們的品格。其人擁有如此之信仰、如此之首領,將無往而不勝。所以,爾等好自為之,爭取他們的寬宥吧!”波斯沒能等到大唐的援手,但亡國后出逃的波斯王室貴族并沒有放棄聯唐的打算。然而對以波斯亡國太子卑路斯為首的波斯使節再三告難,太宗、高宗均是以賜厚禮、拜虛銜加以安撫了之。其時,景教在大唐剛剛立足,根基不穩,還不能充分發揮作用,加之李唐王朝早期奉行無為而治、韜光養晦的國策,外交上也相應地采取遠交近攻的策略。

雖然聯合大唐復國的計劃毫無進展,但以卑路斯為首的波斯流亡王室與李唐貴胄的交往,不但使得自身在大唐的地位由“波斯都督府都督”“右武衛將軍”,抬升至“波斯王”“左威衛將軍”,更使得李唐接納了眾多波斯流民,才使“其國遂滅,部眾猶存”,卑路斯更是借此為景教爭取利益,《長安志》有載,波斯王卑路斯曾奏請高宗在長安再置波斯寺?!洞笄鼐敖塘餍兄袊灢⑿颉罚ê笪暮喎Q“景教碑”)的記載印證了此事:“高宗大帝,克恭纘祖,潤色真宗。而于諸州各置景寺,仍崇阿羅本為鎮國大法主。法流十道,國富元休,寺滿百城,家殷景福?!睆姴粺o夸耀之辭,但仍可見景教勢力在高宗朝不斷壯大,建寺傳教,鞏固了根基。

隨著時移世易,根基漸深的景教信眾卻也面臨著新的局勢:一方面要面對佛道兩教勢力的挑釁,另一方面也要在流亡到中土的祆教、摩尼教信眾的夾縫中擴大自己的影響。而波斯亡國的消息漸被唐人所知,波斯故國余黨的實力漸漸削弱,特別是在卑路斯病逝于長安后,漸曉唐音的景教教士開始其固本求源之道,并由此走上了聯唐外交舞臺的中心。

二、聯合拂菻

景教教堂由波斯胡寺更名為大秦寺一事,是景教在華傳播史上的重大轉折點,既標志著其身份被以玄宗為首的大唐皇權了解與認同,也標志著支持景教的外國勢力的基點由已滅亡的波斯轉向了正與大食膠著抗衡的拂秣。

改波斯寺為大秦寺詔見載于《冊府元龜》《通典》及《唐會要》。其中,《冊府元龜》與《唐會要》記錄頒詔時間為“天寶四載九月詔”,《通典》記為“天寶四年七月”。因《通典》為唐代典籍,其他兩種為宋代著錄,故從《通典》,內容如下:

至天寶四年七月,敕:“波斯經教出自大秦,傳習而來,久行中國。爰初建寺,因以為名,將欲示人,必修其本。其兩京波斯寺宜改為大秦寺。天下諸州郡有者,亦宜準此?!?/p>

詔書中并未見“景教”稱謂,而以“波斯經教”指代?!安ㄋ埂睘榈孛?,“經教”實為教名。此說在太宗準予阿羅本傳教的詔書中可得到印證,曰:“波斯僧阿羅本,遠將經教,來獻上京?!痹t書不僅指出了阿羅本來自波斯,而且指明了其所傳宗教為“經教”。由此,“景教”實為“經教”諧音,至于為何用“景”字,眾多學者進行了論證,多與“光明”之義有關。景教內部經卷中以“景教”自稱也甚晚,貞觀年間所譯的《一神論》和《序聽迷詩所經》并無一處“景教”字眼,其后有確切紀年的景教文獻即為《大秦景教流行中國碑頌并序》,即便是被斥為偽經的“小島文書”也是宣稱作于玄宗年間,教內外均無更早的記錄存留。而輯錄在西明寺僧圓照的《貞元新定釋教目錄》中的一段景凈協助般若譯經的佚事也可佐證,圓照在文中兩次以大秦寺指代景教,呵見即使在景凈執掌景教時期,景教之名還僅為教會內部的稱謂,不為教眾以外熟知,而“大秦”與景教之密切關系卻已被唐人廣泛認同。endprint

那么大秦寺中的“大秦”又所指何處?關于“大秦”所指,景教碑有一段描述:“案西域圖記及漢魏史策,大秦國南統珊瑚之海,北極眾寶之山,西望仙境花林,東接長風弱水,其土出火姥布、返魂香、明月珠、夜光璧,俗無寇盜,人有樂康,法非景不行,主非德不立,土宇廣闊,文物昌明?!北拿鞔_道出“大秦”之名是“案西域圖記及漢魏史策”。對比“景教碑”中所描述的“大秦”風俗地貌與《后漢書》所載,會發現兩者十分相契:“大秦國,一名犁鞬,以在海西,亦云海西國。地方數千里,有四百余城。小國役屬者數十。以石為城郭。列置郵亭,皆堊之。有松柏諸木百草。人俗力田作,多種樹蠶桑。皆髡頭而衣文繡,乘輜耕白蓋小車,出入擊鼓,建旌旗幡幟?!逼湮锂a描寫“土多金銀奇寶,有夜光璧、明月珠、駭雞犀、珊瑚、虎魄、琉璃、瑯珄、朱丹、青碧。刺金縷繡,織成金縷廚、雜色綾。作黃金涂、火浣市。又有細布,或言水羊毳,野蠶繭所作也。合會諸香,煎其汁以為蘇合?!币才c“景教碑”中提到的“火浣布,返魂香,月明珠,夜光璧”相合。至北齊魏收所撰的《魏書》,其中的記載就更加接近現實中的古羅馬了:“大秦國,一名黎軒,都安都城。從條支西渡海曲一萬里,去代三萬九千四百里。其海傍出,猶渤海也,而東西與渤海相望,蓋自然之理。地方六千里,居兩海之間?!?/p>

碑中所提到的另一典籍《西域圖記》已不存世,但在唐代成書的《隋書》中存有殘篇,其中并沒有提到大秦,代之的是拂菻。在新、舊唐書中也都指明拂菻即大秦。在怛邏斯一役后被大食俘虜的杜環在其所撰《經行記》中也提到“親聞大食人謂大秦在苫國西”,苫國即敘利亞的古名,地理位置與當時的拜占庭帝國相吻合。自耶書亞帶使團出使拜占庭帝國以來,說服了東羅馬皇帝接受波斯教會為正統,并與他們建立了聯系,使得聶斯脫利派與拜占庭皇權不再尖銳地對立;而在高宗朝也有景教中人、波斯國大酋長阿羅憾出使拂菻的記載,以上跡象表明彼時景教與拂菻的關系已日趨密切。隨著寄居吐火羅的波斯殘部勢力日漸衰微的事實在大唐盡人皆知,景教亟須一個強大的故國在傳教時以正本溯源,當時國力強盛的拂秣正是首選。

那么,既然大秦即是當時的拂秣,景教寺為何要更名為大秦寺呢?這與景教這個流落唐都的基督教群體漸趨復雜不無關聯,當時的景教未必只有聶斯脫利一派,極可能與其他來華的基督教派,以及改信基督的原祆教、摩尼教徒相聯合。這些景教僧人仍然是以波斯、敘利亞人為主,若改稱“拂秣寺”無異于數典忘祖,而在中國古籍中所描述的以大秦為名的羅馬古國一來富庶康樂,二來正是基督所有教派的起源地,正好契合了當時景教的需要。

玄宗頒布了準許景教寺更名為大秦寺的詔書,說明玄宗已了解其教義,認同其身份,這中間必然要經過景教與大唐皇權的多方接觸,這些活動客觀上對推動景教的外交使命的達成起到了關鍵作用。

三、攀附玄宗

武德年間西突厥來請婚時,權臣封德彝曾言:“當今之務,莫若遠交而近攻……待之數年后,中國盛全,徐思其宜?!辈涣弦徽Z成讖,當時“遠交近攻”的外交政策符合國力尚未恢復的初唐時期主政者崇尚韜光養晦、無為而治的心態,而玄宗登基后,政治昌明,經濟富庶,文化多元,大唐國力達到鼎盛。玄宗的心態也漸與前朝不同,對外政策變得更加開放包容,軍事上也更加有恃無恐,離強合弱之姿盡顯。而此時以大德僧羅含、及烈為首的景教勢力,一方面聯合波斯殘部與拂菻王室向大唐加緊進行正面的外交朝貢,另一方面在文化交流上投玄宗之所好,側面向李唐權貴甚至學士武將滲透其思想主張,最終導致了大唐與大食兵戎相見的結局。

景教與拂菻、波斯兩國的遣唐活動交集的軌跡可以通過下列表格一窺端倪。

而波斯、拂菻的多次出使大唐都與大食的擴張侵略息息相關:

通過表1與表2對照可知,拂菻與大唐的交往具是穿插在其與大食的交戰之間,且自開元起始有大德僧來朝,也就是說來自拜占庭的基督教徒是在玄宗朝開始與中國的景教密切往來共同擔負外交使命的。對此,景教碑有明確記載,天寶三載大秦國即拂菻國有僧估和來朝,玄宗詔景教僧羅含、普論等17人與估和在興慶宮修功德。這證明了中國景教確曾與來自拂菻的基督教徒有互動聯系,且其言論主張已上達天聽,被玄宗聽取接納。并且“天題寺膀,額戴龍書”,對景教的“寵賚比南山峻極,沛澤與東海齊深”。與此同時,波斯殘部雖已式微,但對唐交往還依然活躍。據《冊府元龜》記載:“開元二十年,八月庚戌,波斯王遣首領潘那蜜,與大德僧及烈來朝。(玄宗)授首領為果毅,賜僧紫袈裟一副,及帛五十匹,放還蕃?!?/p>

拂秣、波斯頻繁朝貢投玄宗之所好,不僅貢獻奇譎稀有之物,還進行文化輸出,以舞樂漸染玄宗視聽,養其好胡獵奇之心。開元二年,景教波斯僧及烈等協助市舶使右衛威中郎將周慶立,廣造奇器異巧以進貢給玄宗。被柳澤上書勸諫,認為“(周)慶立雕制詭物,造作奇器,用浮巧為珍玩,以譎怪為異寶,乃治國之巨蠹,明王所宜嚴罰者也。昔露臺無費,明君不忍;象箸非大,忠臣憤嘆。慶立求媚圣意,搖蕩上心。陛下信而使之乎,是宣淫于天下;慶立矯而為之乎,是禁典之所無赦。陛下新即位,固宜昭宣菲薄,廣示節儉,豈可以怪好示四方哉!”率宗雖納諫,但柳澤有一言甚中要害:“‘不見可欲,使心不亂,是知見可欲而心必亂矣?!钡搅颂鞂氈?,面對大唐物阜民豐,玄宗奢欲漸增,獵奇心理尤盛,對奇巧物品、胡風文化愈發迷戀。所謂“上有所好,下必甚焉”,白居易在《胡旋女》一詩中寫道:“天寶季年時欲變,臣妾人人學圓轉。中有太真外祿山,二人最道能胡旋?!泵枋龅谋闶翘鞂毴旰L正勁的情況。

而這幾年景教也正趁勢加緊活動,其勢力已浸染到盛唐皇權的各個層面。景教碑記載:“玄宗至道皇帝,令寧國等五王親臨福宇建立壇場。法棟暫橈而更崇,道石時傾而復正?!边@五王皆為玄宗手足,《舊唐書》詳細描述了五人分院同居,宅第相望,且環于宮側?!靶谟谂d慶宮西南置樓,西面題曰花萼相輝之樓,南面題曰勤政務本之樓。玄宗時登樓,聞諸王音樂之聲,咸召登樓同榻宴謔,或便幸其第,賜金分帛,厚其歡賞。諸王每日于側門朝見,歸宅之后,即奏樂??v飲,擊球斗雞,或近郊從禽,或別墅追賞,不絕于歲月矣。游踐之所,中使相望,以為天子友悌,近古無比,故人無間然?!睂巼跽穷W诘拈L子李憲,“二十八年冬,憲寢疾,上令中使送醫藥及珍膳,相望于路,僧崇一療憲稍瘳,上大悅,特賜緋袍魚袋,以賞異崇一”。據考證,僧崇一即為景教僧,可見景教與五王來往之密切,而五王嘗與玄宗共享聲色犬馬,也可助景教在御前得勢。endprint

四、挑起爭端

如前所述,隨著代表著波斯、拂秣等國利益的景教與大唐皇權交往的日益深入,看似偶然爆發的怛邏斯之戰其必然性已經漸顯,其實質是對玄宗旨意的貫徹。

玄宗對大食的不滿積怨已久,從大食對玄宗的第一次朝覲已現端倪:“開元初,(大食)遣使來朝,進馬及寶鈿帶等方物。其使謁見,唯平立不拜,憲司欲糾之,中書令張說奏曰:‘大食殊俗,慕義遠來,不可置罪。上特許之。尋又遣使朝獻,自云在本國惟拜天神,雖見王亦無致拜之法,所司屢詰責之,其使遂請依漢法致拜?!贝笫硜沓瘜掖尾话创筇频亩Y數向玄宗行禮,雖有張說求情免于治罪來使,但玄宗的不悅可以想見。史書中“大食”這一稱謂都是來自波斯語,可知唐人對大食的見解多出自信奉景、祆的波斯人之口,書中筆觸也對大食多有微詞,加之景教中人在御前的多次進言,當朝者對大食的態度可見一斑。

大食與大唐邊境小國多次上表,力陳大食的覬覦之心直接損害了大唐在安西一帶的利益,則是玄宗決心除去大食的最重要原因。開元年間,玄宗冊立了烏長國王、骨咄國王、俱位國王,“三國在安西之西,與大食鄰境。大食煽誘為虐,俱守節不從,潛布款誠于朝廷。帝深嘉之”。此舉表明玄宗已對大食誘三國叛唐有所警覺,冊封之舉實是為對抗大食。而后康、安、吐火羅、石等國皆曾上表請大唐出兵大食,而這些昭武九國中多有景教信徒。其中安國王篤薩波表中所言具有代表性:“自有安國已來,臣種族相繼作王不絕,并軍兵等并赤心奉國。從此年來,被大食賊每年侵擾,國土不寧。伏乞天恩慈澤,救臣苦難,仍請敕下突厥施,令救臣等,臣即統領本國兵馬,計會翻破大食。伏乞天恩,依臣所請?!敝档米⒁獾氖?,表中陳列了其進貢給玄宗的物品,是波斯駿馬和拂秣氍毹,可見安國與這兩國多有往來,甚至就是在這兩國勢力的鼓動之下上表陳情的,而與這三國都密切相關的景教不可能超然世外,必定奔走其間穿針引線。

開元十五年,吐火羅葉護的上表中提到“天可汗(即玄宗)處分突厥施可汗云:‘西頭事委你,即須發兵除卻大食?!北砻髁诵趯Υ笫骋哑饸⑿?,曾詔令突厥首領對抗大食。吐火羅是波斯殘部的據點,又是拂秣的附庸,與景教自然淵源頗深。而“安西大都護府是唐朝支持波斯薩珊王朝余裔復國斗爭,以遏制大食政策的具體執行機構”。時任安西節度使的高仙芝自然首當其沖。高仙芝本是高麗人,自幼隨其父駐安西,對胡風民情了然于心,且少年得志,開元末年即被封為安西副都護、四鎮都知兵馬使。天寶六載,玄宗特詔高仙芝征討吐蕃,大獲全勝,被玄宗加封為鴻臚卿、四鎮節度使,聲威遠播,“諸胡七十二國皆震懾降附”。當時吐蕃于西部諸國的情狀與大食跟昭武九國很是相似,王維在當年為此役所作的《兵部起請露布文》中對此有生動的描述:“而犬戎小鬼,蝸角偷安,動搖遠邊,遮漢使之路;脅從小國,絕藩臣之禮?!笨梢哉f征吐蕃為隨后與大食之戰的一次預演,對大食有敲山震虎之功,也使被大食所擾的中亞諸國看到大唐破大食的實力及決心。

天寶八載,吐火羅國王以其鄰國朅師扼小勃律至箇失蜜的商道之由,借機上表請求玄宗出兵,表中陳情道:“自高仙芝開勃律之后,更益兵二千人,勃律因之,朅師王與吐蕃乘此虛危將兵擬人,臣每憂思一破兇徒。若開得大勃律已東直至闐焉耆臥涼瓜肅已來吐蕃更不敢停住,望安西兵馬來載五月到小勃律,六月到大勃律,伏乞天恩允臣所奏,若不成請斬臣為七段?!蓖禄鹆_正是假借請兵征討朅師國實際上卻是企圖包抄大食,從地理上看筒失蜜處于現在克什米爾南段吉德特拉爾(chi-tral)一帶,朅師應在巴基斯坦北境,對當時的大食處合圍之勢?!绊椙f舞劍意在沛公”,玄宗自然明了,但出兵一來有經濟利益可圖,二來以景教為先遣的波斯、拂菻勢力采取的攻心之戰已見成效,玄宗自然應許,高仙芝也就心領神會地開始圖取大食。

此時正值大食內亂,阿拔斯王朝取代倭馬亞王朝,《舊唐書》記載為“末換以前謂白衣大食,自阿蒲羅跋后改為黑衣大食”。說明大唐對此了如指掌。高仙芝抓住了這一戰機,天寶九年,誘降石國國王,翌年取道長驅直入,殺到怛邏斯與大食正面相遇。只可惜玄宗輕殺了石國國王,高仙芝又貪圖石國的財力,大肆掠奪,引起了石國人的激憤,石國王子奔走于昭武諸國,聯合親善大食的力量,使唐軍腹背受敵,以致慘敗。此后大唐不敢再輕犯大食,并且放松了對西域諸國的把控,隨后安史之亂爆發,唐王朝不得已向大食借兵,更使拂菻看清了大唐國力上的疲勢不再來朝,波斯殘部與中國的景教徒也將視角轉向了與大食的經貿往來,重構了絲綢之路的商業、文化生態。

綜上所述,景教自波斯傳人中國,始終奔走于大唐皇權與波斯故舊之間傳教,拂菻諸國也多有借景教之力籠絡大唐,以打擊大食的舉動。至玄宗朝景教成功獲得了皇權的認同,成為了引起大唐與大食在怛邏斯一戰的一個因素。大唐與大食這一次角力,既是各國利益的紛爭,又是中華文明與以基督教文明、伊斯蘭文明為主的西方文明的深度碰撞與融合,自此商貿上中國通往拂菻的絲綢之路被大食阻斷,而文化上大唐的文明被戰俘帶到了大食,伊斯蘭教也開始在唐傳播,景教則因失去了故國的支持與大唐皇權的聯系漸疏,由盛轉衰,至武宗滅佛時暫時消歇于中原。

(本文在寫作中得到南開大學歷史學院陳志強教授、清華大學人文學院歷史系張緒山教授的指教,謹此感謝。)

【責任編輯:楊蓮霞】endprint

猜你喜歡
玄宗波斯
雷沃阿波斯農業裝備
雷沃阿波斯農業裝備
雷沃阿波斯農業裝備
雷沃阿波斯農業裝備
雷沃阿波斯農業裝備
睿宗時期太平公主勢力發展探析
離奇消失的波斯遠征軍
李白《清平調詞三首》析論
唐韋津墓志考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