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談書寫規范的文化傳承

2018-01-05 23:47李靚
語文教學與研究(讀寫天地) 2017年12期
關鍵詞:正體章法筆法

李靚

書法之“法”,是指書寫的規范,是對書法藝術規律的認識和總結。書寫的規范是書法藝術規律的外在表現。因此書法必然強調以書寫規范為根本。

書寫的規范既體現在正體字的確立上,也體現在各種書體書寫秩序的構建上。

正體字是指遵從某種選字規范,確立了官方地位的字,它代表了書寫的正統和規范,也可以說它是規范與優美的結合。正體字往往是在長期運用中最后由官府頒布認定的。它的確立明確代表著官方意志,使得漢字的書寫樣式得以定于一統,成為社會秩序的文化表達方式之一。如果一種字體能在莊重的場合被使用,則基本可以認為是被官方確認為正體。

周秦漢唐一脈傳承演進的常用字正體是大篆、小篆、隸書和楷書。歷代對于正體的確立與推行通常是通過這樣的方式進行:

一是官方的認定。西周時期到秦統一六國之前,各國通行的正體字為大篆,西周晚期宣王時的《史籀篇》對文字的規范起了重要的作用。從大量的王室作器題銘中就可以看出大篆具有極強的秩序感。至秦代,小篆成為正體。直至漢代前期及中期,小篆仍然占據著標準字體的地位。然而由于小篆筆劃不便書寫,很難滿足日常書寫的需要,于是便捷實用的隸書被用來處理繁多應急的日常事務并得以發展起來。東漢中后期,隨著隸書的定型化,隸書開始被官方所重視,官府用刻石紀工役、敘祀典、頌功德,樹碑之風特盛,石碑的形制和文體格式也有了一定之規。由于石刻的盛行,促使漢隸在桓、靈兩帝40多年里(公元146~189年)迅速臻于全面成熟,從而獲得官方正體地位??瑫抢^篆書、隸書之后被廣泛使用的正體??瑫暮x有二:其一指可做楷模的法書?!翱?,法也,式也,模也”。故楷書的本義是指遵循法規,可供??臉藴鼠w。其二指真書、正書。作為書體的楷書,大約產生于漢末魏初,至唐代臻于成熟。唐代政府在重視經學、校理典籍的同時,也對文字進行了一番較大規模的整理厘正。漢字字體發展到楷書,便不再向前演進了,就構字筆畫來說,楷書漢字已經發展到一個相當完善的程度,歷經宋元明清而沿用至今。

二是通過制度確立正體的使用。從文字演變的過程來看,歷代都是正體文字與俗體文字或異體文字并行。然而體現官方意志的制度確保了正體始終居于書法傳統的主線上。

對各種書體書寫秩序的規范體現在基本的筆法、結字和章法上。筆法是書法中最基本的構成部分,它包括執筆、運筆、點畫等內容。唐張懷瓘《用筆法》云:大凡筆法,點畫八體,備于“永”字。以“永”字的八個筆法作為正體的用筆法則,前人甚至認為:“昔王逸少工書十五年,偏攻‘永字八法,以其八法之勢,能通一切?!壁w孟頫“書法以用筆為上……而用筆千古不易”的觀點,強調了筆法在書法中的重要地位。結字是按照均衡、比例、和諧、節奏、虛實等美的造型規律安排字的點劃結構的法則,是書法構成的重要因素。結字的規范尤其講究分主次,講向背,明伸縮,辨虛實,論斜正。如唐歐陽詢的《結體三十六法》,對于如何使筆劃分布勻稱、偏旁部首組織協調、整個字重心穩當等作了具體說明。章法是謀篇布局的法則,規范著書法作品的整體形式設計與布置。唐孫過庭《書譜》:“一點成一字之規,一字乃終篇之準。違而不犯,和而不同?!辈煌淖煮w有不同的章法,也因為不同的章法才體現出書法的整體結構與意境之美。這既是書寫的法度,也是人們對書法藝術審美的自然選擇的結果。

書法所強調的筆法、結字、章法無一不表現出對書寫秩序的構建與遵循,是書法藝術自覺意識的體現。在書寫法度上,推崇絲絲入扣的轉折合法,在字的書寫過程中注意用筆的順序,不可倒錯。在字的結構中強調主筆,字中的主筆應極力舒展,張揚放開,而次筆應讓位于主筆,不可喧賓奪主、搶占空間,所以寫次筆時應抑制收縮。在整篇的章法中注重氣韻和諧。在一篇書法作品中,如果有一處書寫失范會導致書法作品的局部秩序被打亂而成為敗筆。書寫秩序以法書為載體得以完美呈現。法書乃書法作品之楷模,“規矩備具,而能出于規矩之外,變化不測,而亦不背于規矩也。是道也,有定法而無定法,無定法而有定法”。文字形體的規范和書法藝術的審美在法書中得到圓融的結合。

(選自《光明日報》)

猜你喜歡
正體章法筆法
《李思訓碑》筆法臨析(十)
例證段的基本章法
科技論文中正體與斜體格式簡介
從張大千看守正體詩詞創作的價值
筆法與臨摹
俱天成,極奇妙!——閑聊畫面石的獨特筆法
讓章法更好看的九個方法
助建腳手架 寫作顯章法
行書章法淺析(三) 章法創造完善字形
關于外文字母使用正體的常用場合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