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多元化教學法在兒科護理學教學中的應用體會

2018-01-05 07:41余凡
讀與寫·教育教學版 2017年12期
關鍵詞:護理學兒科多元化

余凡

摘 要:兒科護理學是一門實踐性非常強的學科,為了讓護理學生真正認識到這門學科的重要性,增強學習的主動性與自覺性,教師必須改進教學理念,運用多元化的教學方法,以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為此,本文主要介紹了幾種常用的教學方法,以期進一步提高兒科護理學教學的實效性。

關鍵詞:兒科護理學教學 多元化教學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1578(2017)12-0043-01

作為一門臨床護理學科,兒科護理學所面對的護理對象較為特殊,因此,對護士的要求也更高,不僅要掌握扎實的理論知識,還應具有良好的臨床思維評判能力[1]。這對兒科護理學教學也提出了新要求,教師必須樹立以生為本的教學理念,運用多元化的教學方法,以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1 多元化教學法分析

1.1 系統講授法

這是傳統教學方法,由教師講解知識點,具有簡單直接、重難點突出等優點。但不足之處在于教學模式呆板,枯燥,學生容易失去學興趣。因此,在教學中不能單一使用,而應結合其他教學方法來輔助教學,以幫助學生構建起相應的知識體系。

1.2 案例導入法

該教學法是選取合適的案例,讓學生進行討論分析。這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分析研究能力與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同時,這也是理論聯系實際的教學手段,能幫助學生將理論知識轉化為實踐能力。運用這種教學方式能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增強學習的主動性,培養自學能力。在兒科護理學中運用案例教學,能讓護生對理論知識理解得更透徹,也能培養他們的合作能力與創新能力。

1.3 多媒體輔助教學法

多媒體技術集文字、圖像、音頻、視頻為一體,圖文并茂,生動形象,能極大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通過動靜結合的方式,將復雜的知識形象化、動態化,便于學生理解,提高教學效果。比如,在講解先天性心臟病的血流動力學變化時,借助動畫展示心臟缺損的血液流向變化與心臟雜音,學生理解起來就更容易了。

1.4 PBL教學法

這是以問題為基礎的一種新型教學方式,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通過各種渠道去解決實際問題,在此過程中獲得知識。由于兒科護理對象的特殊性,要求護理人員必須具備更強的發現與解決問題的能力。因此,教師要注意培養護生這方面的能力。在教學實踐中筆者發現大多數學生喜歡傳統講授法,理由是課前無需做太多準備,上課時不需要動腦,聽老師講就行了。但是在遇到病例分析時,很多學生就不知從何下手了。為糾正學生重知識記憶,輕解決問題的現狀,引入PBL教學法是很有必要的。該教學法是以小組合作學習為主要模式,各小組圍繞探究任務進行合作學習,最后由小組代表在課堂上匯報學習成果,教師給予評價。這不僅避免了教學方式的單一性,而且還能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與合作能力。不過,該教學法也存在一些不足,比如,知識系統性不強,費時費力,有時不易抓住重點。因此,建議將PBL教學法與其他教學法結合使用,以提高教學效果。

1.5 角色扮演法

兒童是兒科護理對象,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患兒不配合,家長過于擔心,護患關系比較緊張。因此,要求護士必須具有較好的獨立思考能力、溝通能力以及批判性思維。目前,由于師資力量、醫學院辦學條件、學生素質、教育體制等諸多因素的制約,護生很難在學習期間真正感受到臨床氛圍。角色扮演法通過模擬典型病例情景,讓學生自主選擇角色扮演,自己編寫臺詞。這能讓他們對臨床實踐有更真實的體驗,進一步增強對患兒的同情心與責任心[2]。此外,在練習過程中學生之間能指出對方的不足,讓學生逐步養成良好的職業習慣。

2 多元化教學的效果分析

筆者通過將上述方法應用于兒科護理學教學后,學生期末理論考試成績明顯提高,理論考試平均成績為(84.5±8.2)分,臨床實踐能力平均成績為(84.8±7.3)分。未實施多元化教學法之前學生期末理論考試平均成績為(77.8±8.3)分,臨床實踐能力平均成績為(80.2±7.1)分。學生對教學方法的認可度也很好,認為多元化教學能調動自己的學習興趣,也能培養自己自主學習能力與團隊合作能力。比如,在PBL教學法與案例教學法中,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自行查閱收集資料,探討分析問題的解決方法。角色扮演法能讓學生進入到接近真實臨床情境中,明白按照患者病情的輕重緩急來確定護理工作的先后順序。圍繞臨床實踐中的問題,結合患者的具體需要實施護理工作。這有助于培養學生綜合性臨床思維。此外,多元化教學法還有助于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與合作能力。很多時候需要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學習,組員之間各有分工,學習不再只是個人的事兒,而是團隊的事。因此,組員必須具備包容心態[3]。研究結果顯示,這有助于培養學生的溝通表達能力,也能促進學生間的合作交流,為將來與患者之間的良好溝通打好基礎。

3 結語

總之,多元化教學法并不是對多種教學方法的簡單疊加,而應根據兒科護理學的學科特點、教材內容以及護生的學習能力等,合理搭配組合這些教學方法,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啟迪他們的智力,提高課堂教學效率。這要求教師必須加強學習,提高個人的教學水平。同時,還應積極探索,將這些教學方法合理應用到日常教學中,以期進一步提高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 莫江萍,韋桂姬.多元化教學法在兒科護理學教學中的應用[J].護理研究,2014,28(1):101-102.

[2] 黃玉蘭,張莉芳,趙小平,等.角色扮演法在護理學基礎實驗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右江醫學,2010,38(1):504-505

[3] 艾素梅,須玉紅,賀偉.多元化教學法在兒科臨床護理教學中的應用[J].護士進修雜志,2012,27(7):641-642.endprint

猜你喜歡
護理學兒科多元化
德國:加快推進能源多元化
兒科專欄
《護理學雜志》稿約
《老年護理學基礎》
——老年護理學的日常生活護理要點研究
兒科常見病,貼敷更有效
滿足多元化、高品質出行
圓夢兒科大聯合
兒科醫聯體的共贏思路
婦產科護理學實踐教學探討
仲景護理學思想初探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