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策略思考

2018-01-05 07:46孟平軍
讀與寫·教育教學版 2017年12期
關鍵詞:有效性初中語文閱讀教學

孟平軍

摘 要:對于初中生而言,語文是一門極其重要的基礎性學科。而在整體的語文教學當中語文閱讀彰顯出了其自身的重要性。在初中語文教學當中開展語文閱讀,既能夠較好的培養與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還能夠潛移默化地促進學生的審美意趣,讓學生在進行閱讀時,能夠感悟到我國博大精深、源遠流長的傳統文化,認知與了解到全球各國的不同的文化。而且高水平的語文閱讀能力,能夠有助于學生有效地學習其他學科知識。本文重點闡述了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策略。

關鍵詞:初中語文 閱讀教學 有效性

中圖分類號:G633.3 文獻標識碼:C 文章編號:1672-1578(2017)12-0058-01

有效地培養與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是初中語文教學的主要目的,借助于初中語文閱讀既能夠較好的培養與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還能夠潛移默化的促進學生的審美意趣,讓學生能夠認知與了解人類文明,并能夠認知到全球各國的文化特色以及民俗風情。另外,良好的閱讀能力,能夠有助于學生在今后的學習與生活當中更好的理解與掌握各種資訊與知識,但是在當前我國的初中語文閱讀教學,重點是運用傳統的“灌輸式”的教學模式,教師在教學的過程當中,要注重文章當中所具有的寫作特點、語言運用、思想情感等方面的因素,語文閱讀教學僅僅是流于形式,師生未能開展有效地互動交流,如此一來,就難以有效的拓展學生的知識視野,未能讓學生真正地感知到語文閱讀教學所具有的趣味性,因此也難以達成較好的教學效率與教學質量。

1 養成學生課前預習的良好學習習慣

通常而言,課前預習是科學合理、具有實效性的一種重要的學習方法,可是在學習當中,不少學生未能真正的重視進行課前預習流程,而重點是因為學生感到進行課前預習時,沒有具體的目標與內容。因此學生會感到難以尋找到預習的要點,而教師也難以檢查學生預習的情況。因此會造成學生較少會進行預習。但是在學習新課程之前,未能進行適時高效的預習,在課堂學習時就會感到沒有學習的方向感,因此未能有效地進行學習,從而形成了低效的初中語文閱讀教學。因此,教師必須要有效地培養和提升學生進行課前預習的良好習慣,教師應在學生學習新課程前安排學生進行課前預習,安排學生來寫作讀后感。例如,在學習《濟南的冬天》時,教師可精心創設問題來進行提問:“同學們在學習了課文之后,請列出濟南的冬天具有哪些特點,并請對比本地與濟南的冬天有哪些差異性?”通過這樣的開放性問題,可讓學生來充分開展想象,來回答出不同的答案,以此來有效地拓展學生的發散性思維,讓學生能夠較好地表達出自身的見解,讓學生能夠從中感到進行預習在學習當中所具有的重要作用,并有效地促進學生逐漸養成課前預習的良好學習習慣,讓學生經過有效的預習,來預先學習課文知識,在遇到自己不理解之處、以及學習的重點與難點,先要在預習時記住。在學習課文時帶著思考去進行學習,并通過向教師請教,與同學交流探討的學習形式來解決實際的問題,從而體現出預習在學習過程當中的重要作用。

2 在文本閱讀當中應有效的進行延展

在開展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時,教師應較好地發掘課文的思想內涵,并有效地進行師生的合作交流,使閱讀教學能夠形成教師、學生、文本“三位一體”的互動交流的主要的媒介。教師在開展閱讀教學時,應注重讓學生充分發揮出知識儲備的作用,借助于深入的認知與了解課文內容和寫作背景來有效地開展有效地閱讀教學,較好地拓展學生的發散性思維。例如,在教學《紫藤籮瀑布》時,教師可借助于多媒體的影音形式來播放課文當中所描寫的內容,使學生能夠真正的感知到課文的學習內容,使學生能夠充分調動視覺、聽覺等多種感官來共同參與,深入地感知到課文的思想內涵。同時,教師可借助于在文本閱讀當中有效的進行延展,讓學生能夠從課文當中獲得人生的正能量。例如在教學《成功》(蘇教版課文)一課時,教師可進行提問:“讓學生說出自身對于成功的的認知與見解,并可讓學生寫出對于成功的的一些心得體會?!痹侔才艑W生進行有效的的閱讀,深入地思考在課文當中所提出的獲得成功的各種因素當中,最為重要的因素是哪一種?并安排學生以學習小組的形式來討論從課文當中我們認知到了什么樣的道理。借助于對教學內容來進行有效的延展,讓學生從課文知識當中,緊密聯系現實生活,來讓學生獲得更多的生活化的實用性的知識。

3 創設有效的合作競爭學習模式

以往傳統的初中語文閱讀教學,較為注重學生閱讀教學方式,而忽視了有效地培養與提升學生自身的閱讀水平以及閱讀理解能力。傳統的“灌輸式”的教學方式,不注重發揮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未能有效地認知和了解學生在學習當中的實際需求。因此教師必須對語文閱讀教學方式進行創新與發展,在當前新課程改革持續深化的趨勢下,“合作競爭”作為一種全新的教學方式,既可讓學生通過合作競爭學習,來促進學生的合作學習的意識,有效地拓展學生的發散性思維。學生之間進行互動交流,能夠讓學生較好的進行交流與溝通,并較容易取得學習的共識。例如,在教學《論語》時,教師可將學生劃分為幾個學習小組,再安排每一個學習小組來進行朗讀,并用肢體語言來表演一句話。在學習“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這句話時,學習小組可讓一位學生來朗讀這句話,再讓另外的學生來表演“簞食瓢飲”的情景,如此一來,就能夠讓學生能夠較好的理解文章的內容,并可讓學習小組之間開展良性的競爭,從而構建起良好的學習氛圍,讓學生能夠深入地理解與掌握語文閱讀的技巧。

總之,語文閱讀在初中語文教學當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師在語文教學當中,應充分運用科學合理的教學方式,來為學生制定出明確的閱讀學習目標,在閱讀進行當中充分發揮出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有效地提升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效果。endprint

猜你喜歡
有效性初中語文閱讀教學
如何打造初中語文高效課堂
談閱讀教學中的快樂
船舶嚴重橫傾時應急行動的有效性
閱讀教學中的“追問”略說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