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改善大班幼兒水墨活動中退縮行為的策略

2018-01-05 12:46蔡靜芳
讀與寫·教育教學版 2017年12期
關鍵詞:大班幼兒改善水墨畫

蔡靜芳

摘 要:在幼兒教學中,繪畫是一個基本的課程 ,幼兒們都非常的喜歡。他們可以自由的展開想象,用五彩的畫筆描繪出來。但是在我們的大班水墨畫教學中,有的幼兒卻退縮了,不敢下筆。針對這一現象,本文中筆者分析了原因,并提出了三個策略:以審美感知為基礎——準備階段;以自信表現為核心——創作階段;以多方反思為支柱——評價階段。

關鍵詞:大班幼兒 水墨畫 改善 策略

中圖分類號:G612 文獻標識碼:C 文章編號:1672-1578(2017)12-0193-01

5-6歲幼兒處于前圖式期。這個時間段是他們開始真正地用繪畫的方法有目的、有意識地再現周圍事物和表現自己的經驗的時期,也是兒童繪畫最富有想象、最充滿活力的時期。然而在我們傳統的美術活動中,我們更講究的是畫面最后呈現的效果。在實際的大班水墨畫教學中,即使幼兒已經掌握了一定的作畫技能和方法之后,有的幼兒仍會表現出害怕、退縮、逃避、依賴等有退縮現象:有的猶猶豫豫、不敢下筆;有的死盯著范畫,如果沒有就不知從何下手;有的非要老師幫忙,依賴于成人的指導和幫助,形成機械的活動模式。這些現象,不僅使我們的教學活動陷入困境,而且不利于孩子們養成敢于大膽嘗試,勇于克服困難的習慣。

大班幼兒的精細動作已經發展到一定階段,能夠比較熟練自如地進行手指活動,如果教師能提供給幼兒符合他們年齡特點、生活經驗和美術能力的內容,不僅能激發幼兒參與水墨畫活動的欲望,而且能在水墨畫活動中,不斷積累有關活動的經驗,逐步產生要玩想畫的興趣和能力。

1 以審美感知為基礎——準備階段

在水墨畫活動中,作畫是一個由感知美到表現美再到創造美的活動過程,如果沒有感知美和體驗美的過程,就不會有表現美的需要和動機,也不會有生動、真實、豐富的藝術表現內容和形式。只有積累豐富的感知經驗,才能創造出新穎獨特的視覺藝術作品。

1.1 欣賞自然景物

欣賞自然景物主要是培養幼兒的審美直覺,是一種較高質量、較快速的審美理解力。審美直覺能力是一種以理性認知能力為核心,并聚合著審美變形能力、審美想象能力的綜合性什么思維能力。自然美以其獨特的色彩、音響、材質和線條給人以美的享受,能夠在潛移默化之中培養人的審美直覺。大量的、豐富的自然景物的欣賞,可以給幼兒美的意會,美的悟解,并在此過程中積累幼兒的表現素材。

大班的幼兒已經有了一定的欣賞能力,當他們來到大自然中, 面對眼前的美麗景色,能自然而然的去判別,產生強烈的審美直覺,從而在某種程度上理解審美對象。但這個過程的實現是短暫而又迅速的,需要教師在欣賞過程中加以組織引導,強化審美感受。教師需要對欣賞、觀察對象的基本特征、結構關系等做出明確的觀察要求和重點,同時提一些比較開放的、啟發性的問題,幫助幼兒獲得最大的審美體驗。

1.2 欣賞大師名畫

大班幼兒既然有了一定的欣賞能力,我們就要讓他們多多接觸好的畫作,并能與大師們直接交流,這樣幼兒的知識面就廣闊,對美的知覺和選擇也會更敏感。與此同時,還能使他們吸收藝術大師們的構圖、線條、作畫方式等,培養幼兒良好的語言表達能力、自信心和積極的情感態度,提高他們的綜合藝術素養。幼兒通過這些有益影響而得到的提高,也必然會在他們今后的作品中有意無意地體現出來。

在此之中,中國畫作為我國一項風格獨特的繪畫藝術,也應加入到大師名畫的欣賞范疇。中國畫的意境、氣韻、形神無不體現自己獨特的藝術魅力。教師在引導幼兒欣賞的時候,應注意幼兒的個體感受,用自己的眼光感受中國畫的用筆、用墨、用色,并通過自己的語言描述感受,即在虛實結合中誘發聯想與想象,是觀察者受到感染,領會景外之意,意外之妙。

2 以自信表現為核心——創作階段

欣賞是為創作打基礎的,在大量累積現實素材之后,幼兒如果在作畫過程中仍然表現為遲疑、不敢下手,那就應該考略是否存在心理問題。藝術體驗比藝術技巧在幼兒的全面發展中更為重要,我們要的不只是一個“基本功”扎實的技師,教育對我們來說,培養技藝與創造并存、感受與操作并重的藝術家才是真正的目標。

2.1 積極的信任是作畫的基礎

自信心是孩子成長過程的精神核心,也是促使幼兒發展的內在動力。每個幼兒都希望得到他人的關注與肯定。因此教師要堅持從孩子在水墨畫活動中,尋求好的一面并加以肯定和表揚。對幼兒來說,藝術感受比藝術技法重要;對老師來說,想象力、創造力比畫得像不像更重要。在每一次水墨畫活動中,教師都應積極關注有美術退縮行為的幼兒,努力挖掘他的閃光點,當他拿起筆作畫時,給他一個微笑,當看到他的眼神閃爍不定時,給他一個建議,幼兒的眼中會放射出自信的光芒。

2.2 成功的體驗是作畫的動力

教師應根據孩子發展特點和個體差異,提出適合其水平的水墨畫任務和要求,確立一個適當的目標,使其經過努力能完成。成功的體驗能激發幼兒的作畫熱情,從而增強自信心,對作畫產生濃厚的興趣,就會越畫越多,越畫越好。

3 以多方反思為支柱——評價階段

我們知道,畫畫也是一種抒發情感的渠道。因此幼兒的畫中也有他們的獨特情感,我們老師在評價他們的作品時要引導幼兒說出自己或對同伴的作品感想,讓每個幼兒對作品的感想都能與大家一起分享,這樣不僅能提高幼兒們的作畫水平,也能獲得豐富的作畫經驗,從而能積極主動的投入到作畫中。

水墨畫作品是幼兒自己對所命題的內容真實反映和特有認識,應該說蹣跚學步的每個腳印都是讓人欣喜的。在欣賞作品的過程中,不要將“像不像”“好不好”作為唯一標準,而應對畫作中的象征意義、情節、形象、線條、形狀、色彩、構圖以及技法等多種表現方式、表現手法進行綜合評價,我們不能用成人的理解標準要求幼兒達到同樣的理解水平,幼兒有他們自己獨特的對美的理解和表現方式。教師應多用建議、商量的口吻提出改進意見,對不同能力水平的幼兒都提出合理化建議,盡可能正面評價每一位幼兒,這樣,幼兒才能在沒有壓力的環境下盡情表達自己的藝術感受,呈現獨一無二的作品,真正做到“心中有數,下筆有神”。endprint

猜你喜歡
大班幼兒改善水墨畫
牡 丹 (水墨畫)
“中國畫”與“水墨畫”——小議“水墨畫”稱謂在20世紀90年代的盛行
安靜的水墨畫
大班幼兒感恩教育實踐與探討
增強大班幼兒美術欣賞課有效性的幾種策略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