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唐朝太子謚號及其釋義

2018-01-07 11:14喬鳳岐
中州學刊 2018年12期
關鍵詞:謚號唐代太子

摘 要:唐朝的太子謚是以儒家道德觀念為評價標準的官方行為。太子死后能否獲得謚號既與他們生前的品行有關,也存在在任皇帝對于他們的感情因素。謚號分三個類型,皇帝謚號者二人、太子謚號者五人,謚為王者二人。使用的謚號多為美謚或平謚,沒有惡謚的情況,表達的是對這些太子的褒揚、哀思或憐憫之情。每個謚號的釋義大致與受謚者的生平事跡相一致或略有溢美,這也是太子地位在古代國家政治活動中的一種體現。

關鍵詞:唐代;太子;謚號

中圖分類號:K242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0751(2018)12-0114-07

謚法既是古代禮制方面的內容,也是政治制度的一個重要方面。學術界關于唐朝太子謚法的研究成果不多,涉及太子謚號問題的研究成果更少?!疤瞥群髢粤⑦^二十八位儲君,其中包括一個皇太弟和一個皇太叔,二十六位太子中沒有繼承皇位的有李建成、李承乾、李忠、李弘、李賢、李憲、李重俊、李瑛、李寧、李永、李成美、李裕共十二人。李忠、李瑛、李成美、李裕四人雖然生前曾被冊立為皇太子,但并沒有得謚,獲得太子謚號者只有八位?!雹龠@八位太子中,李建成是先謚為息隱王,后來又恢復了太子名號,所以本文列出曾為太子者的謚號有九個。這些謚號可分為三個等級,第一種是皇帝謚號,有二人;第二種是太子謚號,有五人;第三種是追謚為王,有二人。這些太子的謚號等級不同,所使用的文字也不相同,所表達的涵義也不一樣。

一、追尊為皇帝者的謚號及其釋義

生前沒有做過皇帝但在死后獲贈皇帝稱號者,被稱為“追謚皇帝”。王溥《唐會要·追謚皇帝》中列出的有五位:“孝敬皇帝弘,殤皇帝重茂,讓皇帝憲,奉天皇帝琮,承天皇帝倓?!雹谑聦嵣?,《唐會要》的記述并不準確,因為生前沒有做過皇帝而死后被追尊為皇帝并獲得謚號者只有四人,殤皇帝李重茂生前曾登基做過皇帝。李重茂為中宗第四子,景龍四年(710)六月壬午,韋皇后弒殺中宗后“親總庶政”,第二天“立溫王重茂為皇太子”;丁亥,“皇太子即帝位于柩前,時年十六?;侍箜f氏臨朝稱制,大赦天下”。③李重茂繼位不久,李隆基發動了政變,“重茂遂遜位,讓叔父相王。退居別所。景云二年(711),改封襄王,遷于集州,令中郎將率兵五百人守衛,開元二年(714),轉房州刺史”④。七月,“房州刺史、襄王重茂薨于梁州,謚曰殤帝”⑤。李重茂雖然在位時間很短,但在韋皇后的操控下履行過登基大典并詔告天下,是曾經繼位為皇帝的太子。故趙翼云:“重茂本韋后所立為帝,后退封襄王,故薨而仍以帝號還之,尚不失為厚?!雹蘩钪孛皶r雖然為襄王,但他畢竟做過皇帝,玄宗給予的殤皇帝謚號應屬于恢復皇帝的名號,不同于其他太子或一般皇子的太子之謚。死后被尊贈皇帝稱號的皇族子弟有四位,只有李弘和李憲做過太子,所用的謚號中有一個為復字謚“孝敬”,另一個為單字謚“讓”,這兩個謚號所蘊含的意義是不一樣的。

1.孝敬皇帝

李弘是唐高宗冊立的第二位太子,得到了唐高宗的精心培養,暴薨之時年僅二十四歲,屬于英年早逝。唐高宗在追謚李弘的詔書中云:“皇太子弘,生知誕質,惟幾毓性。直城趨駕,肅敬著于三朝;中寢問安,仁孝聞于四海。自琰圭在手,沉瘵嬰身,顧惟耀掌之珍,特切鐘心之念,庶其痊復,以禪鴻名。及腠理微和,將遜于位,而弘天資仁厚,孝心純確,既承朕命,掩欻不言,因茲感結,舊疾增甚。億兆攸系,方崇下武之基;五福無征,俄遷上賓之駕。昔周文至愛,遂延慶于九齡;朕之不慈,遽永訣于千古。天性之重,追懷哽咽,宜申往命,加以尊名。夫謚者,行之跡也;號者,事之表也。慈惠愛親曰‘孝,死不忘君曰‘敬,謚為孝敬皇帝?!雹咛聘咦谫n予李弘的謚號“孝敬”屬于初創,是由“孝”和“敬”組成的復字謚。

唐宋及其以前的謚法中,“慈惠愛親”只是“孝”字的諸多釋義之一,張守節《史記正義·謚法解》對此條的注解為:“周愛親族?!雹嗵K洵《謚法》引劉熙語:“以己所慈所惠之心,推以事親,孝之至也?!雹崂詈胧且晃淮然莸奶?,首先能夠善待親屬,《資治通鑒》記載:“義陽、宣城二公主,蕭淑妃之女也,坐母得罪,幽于掖庭,年逾三十不嫁。太子見之驚惻,遽奏請出降,上許之?!雹庠谥螄碚矫?,李弘也能為百姓著想。龍朔年間(661—663),高宗下詔:“征邊遼軍人逃亡限內不首及更有逃亡者,身并處斬,家口沒官?!崩詈肷媳磉M諫:“竊聞所司以背軍之人,身久不出,家口皆擬沒官。亦有限外出首,未經斷罪,諸州囚禁,人數至多?;蚺R遇病,不及軍伍,緣茲怖懼,遂即逃亡;或因樵采,被賊抄掠;或渡海來去,漂沒滄波;或深入賊庭,有被傷殺。軍法嚴重,皆須相傔。若不給傔,及不因戰亡,即同隊之人,兼合有罪。遂有無故死失,多注為逃。軍旅之中,不暇勘當,據隊司通狀,將作真逃,家口今總沒官,論情實可哀愍?!稌吩唬骸c其殺不辜,寧失不經。伏愿逃亡之家,免其配沒?!盉11李弘不僅愛護親屬,也能以寬容之心對待百姓,他生前的言行與“孝”字的釋義“慈惠愛親”一條基本相符。

唐高宗以“死不忘君”作為“敬”的釋義,但這條釋義不見于唐朝以前的《謚法》,大概取法于先秦時期的具體事例?!八啦煌币娪凇秶Z》,杜原款使小臣告于申生云:“吾聞君子不去情,不反讒,讒行身死可也,猶有令名焉。死不遷情,強也。守情說父,孝也。殺身以成志,仁也。死不忘君,敬也。孺子勉之!死必遺愛,死民之思,不亦可乎?”B12為了不使父親背上惡名,晉太子申生聽從杜原款的勸告而甘愿受死,成為后世推崇的典范。高宗可能據此用“死不忘君”作為“敬”的釋義,被此后的《謚法》典籍收錄,如王溥《唐會要·謚法》和蘇洵《謚法》中均有此條,但沒有做過多的注解?!靶ⅰ焙汀熬础币娪诓嚏摺兜壑u》:“慈惠愛親曰孝”,“夙興夜寐曰敬”。B13二字均屬于皇帝謚號用字。高宗對李弘寄予厚望,因李弘尚未即皇帝位無法使用《帝謚》中釋義,因而另創“敬”的釋義。高宗賜予李弘“孝敬皇帝”的謚號屬于上謚,既是對李弘生前慈惠忠孝行為的褒揚,也是其傷感和惋惜心情的流露。

2.讓皇帝

李憲的謚號為“讓皇帝”,是弟弟玄宗贈予的,屬于單字謚。關于“讓”字,先秦《逸周書·謚法解》中無此字?!墩f文解字》云:“讓,相責讓。從言襄聲?!盉14責讓是“讓”的本意,而在儒家經典中多用“退讓”“謙讓”之意。如《禮記·曲禮》云:“君子恭敬撙節退讓以明禮?!笨追f達《正義》云:“‘退讓以明禮者,應進而遷曰退,應受而推曰讓?!盉15又,《國語》載晉文公語:“夫趙衰三讓不失義。讓,推賢也。義,廣德也。德廣賢至,又何患矣?!盉16又,《尚書·堯典》:“帝堯,曰放勛,欽明文思安安,允恭克讓,光被四表,格于上下?!编嵭Α霸使Э俗尅弊⒔鉃椋骸安恍赣谖辉还?,推賢尚善曰讓?!盉17蘇洵《謚法》大概依次列出了“讓”的釋義:“推功尚善曰讓?!盉18以此而論,“讓”有推賢讓能之意,屬于上謚。

李憲是睿宗的長子,文明元年(684)睿宗繼位之時,李憲被“立為皇太子,時年六歲。及睿宗降為皇嗣,則天冊授成器為皇孫,與諸弟同日出閣,開府置官屬”。景云元年(710)睿宗再次繼位,李憲堅辭儲君之位云:“儲副者,天下之公器,時平則先嫡長,國難則歸有功。若失其宜,海內失望,非社稷之福。臣今敢以死請?!崩盥』鶠轭W谌?,因李憲的退讓被立為皇太子而繼承皇位。李憲數十年身居高位,于開元二十九年(741)去世后,唐玄宗在追謚詔書中云:“故太尉、寧王憲,誕含粹靈,允膺大雅。孝悌之至,本乎中誠;仁和之深,非因外獎。率由禮度,雅尚文儒。謙以自牧,樂以為善。比兩獻而有光,與《二南》而合德。自出臨方鎮,入配臺階,逾勵忠勤,益聞周慎。實謂永為藩屏,以輔邦家。曾不憖遺,奄焉殂沒,友于之痛,震慟良深。惟王,朕之元昆,合升上嗣,以朕奉先朝之睿略,定宗社之阽危,推而不居,請予主暢,又承慈旨,焉敢固違。不然者,則宸極之尊,豈歸于薄德。茂行若此,易名是憑,自非大號,孰副休烈,按謚法推功尚善曰‘讓,德性寬柔曰‘讓,敬追謚曰讓皇帝,宜令所司擇日備禮冊命?!盉19唐玄宗采用儒家經典中對“讓”的注解,賜李憲謚號“讓皇帝”,褒揚其推賢讓能的行為。

以上兩位太子的謚號為皇帝,所用謚號無論是單字謚的“讓”還是復字謚的“孝敬”,均不見于隋朝以前的《謚法》著述,屬于唐朝首創。唐高宗將單字謚的“孝”和“敬”組成復字謚,雖然屬于上謚但也流露出了他對李弘早逝的傷感之情。玄宗創造的單字謚“讓”,在一定程度上是對兄長讓位之情的表達。

二、太子的謚號用字及其涵義

生前曾被冊立為太子而沒能繼承皇位,死后保留或恢復太子名號者有六人,其中唐玄宗的第二子李瑛只恢復了太子名號而沒有獲得謚號;獲得謚號者有隱太子建成,章懷太子賢,節愍太子重俊,惠昭太子寧,莊恪太子永,共五人。這五位太子中只有李寧是病死的,其他四人均死于宮廷斗爭之中,其謚號用字各有深意。

1.隱太子

李建成是唐高祖冊立的太子,也是李世民的兄長,按照古代繼承制度屬于法定的皇位繼承人。為了爭奪皇位,李世民發動了玄武門政變。李建成被誅殺以后,唐高祖冊立了李世民為皇太子,隨后登基為帝?;侍永罱ǔ杀粴⒁皇码m然隨著李世民登基在貞觀時期漸漸淡去,但在宋代理學興起之后依然受到史家的批評。范祖禹說:“建成雖無功,太子也;太宗雖有功,藩王也。太子君之貳,父之統也,而殺之是無君父也。立子以長不以功,所以重先君之世也。故周公不有天下,弟雖齊圣,不先于兄久矣。論者或以太宗殺建成、元吉比周公誅管蔡。臣竊為不然?!盉20范祖禹認為李世民的誅殺太子有違綱常倫理,司馬光則云:“立嫡以長,禮之正也。然高祖所以有天下,皆太宗之功;隱太子以庸劣居其右,地嫌勢逼,必不相容。向使高祖有文王之明,隱太子有泰伯之賢,太宗有子臧之節,則亂何自而生矣。既不能然,太宗始欲俟其先發,然后應之,如此,則事非獲已,猶為愈也。既為群下所迫,遂至喋血禁門,推刃同氣,貽譏千古,惜哉!夫創業之君,子孫之所儀刑也,彼中、明、肅、代只傳繼,得非有所指擬以為口實乎!”B21司馬光雖然試圖為李世民誅殺太子進行了辯解,但也只能感慨萬端,類似的批評或多或少也見于其他學者的著述中,可見玄武門政變的影響之深。

李世民誅殺太子畢竟有違倫理綱常,為了消除不良影響,繼位之后追封李建成為息王,贈謚號為“隱”。謚號“隱”字的涵義是后來改謚的,在下文“息隱王李建成”條下有相對詳細的解釋。貞觀十六年,唐太宗又恢復了李建成的皇太子稱號,并頒布了《息隱王追復皇太子詔》,詔書云:“昔戾園敗德,西都表其號謚;楚英干紀,東漢錫其湯沐。斯皆屈邦國之禁,申骨肉之恩也。故息隱王,地乃居長,守器運初。自貽伊戚,陷于禍難。日月逾邁,松槚成行。朕嗣守鴻基,緬尋遺烈,何嘗不陟彼岡而靡覿,瞻同體而疚懷!思備哀榮,式加禮命,可追復皇太子。謚仍依前?!盉22詔書顯示,唐太宗恢復李建成太子稱號是模仿西漢戾太子的故事,說明他貞觀初年的改謚和貞觀十六年的追復只不過是政治權術而已。

2.章懷太子

李賢是唐高宗冊立的第三位太子,勤奮好學、容止端雅,深得高宗喜愛。高宗曾向李勣稱贊說:“此兒已讀得《尚書》、《禮記》、《論語》,誦古詩賦復十余篇,暫經領覽,遂即不忘。我曾遣讀《論語》,至‘賢賢易色遂再三覆誦。我問何為如此,乃言性愛此言,方知夙成聰敏,出自天性?!备咦谝仓ε囵B李賢,令其監國處理政務,“處事明審,為時論所稱”。李賢在政事之余,“招集當時學者太子左庶子張大安、洗馬劉訥言、洛州司戶格希玄、學士許叔牙成玄一、史藏諸、周寶寧等,注范曄《后漢書》,表上之,賜物三萬段,仍以其書付秘閣”。然而,李賢卻經常受到武則天寵信之人明崇儼的詆毀,調露二年(680),明崇儼被人暗殺,李賢因為受到武則天的栽贓被廢黜太子之位,兩年后被貶于巴州。武則天臨朝稱制以后,李賢又在邱神勣的逼迫下“自殺”。B23李賢是一位勤奮好學、知書達理之人,因為宮廷斗爭而被冤殺。

唐睿宗追贈的謚號“章懷”屬于復字謚,二字的釋義有著不同涵義。謚法中,“章”字屬于上謚,李賢曾組織一班學者注解《后漢書》,輯錄《括地志》等書,具有較高的學術成就,“章”字可能取其釋義“出言有文”B24,是對生前文采出眾的恰當評價。謚法中,“懷”字有多種釋義,總體而言屬于中謚或平謚。李賢被逼自殺時年僅三十二歲,屬于英年早逝、含冤而死,他的一生既符合“懷”字釋義中的“慈義短折”,孔晁注云:“短,未六十;折,未三十?!盉25也符合“懷”字釋義中的“失位而死”,蘇洵注云:“古有晉懷公圉,樂懷子盈,楚懷王槐,皆以失位而其民悲之,故謚曰懷。未有以能懷來而謚曰懷者,則人主以‘懷謚為懷思之‘懷也?!盉26唐睿宗是李賢的弟弟,追謚的“章懷”二字既是對李賢出眾才華的肯定,也是對其失位而死的哀痛和思念。

3.節愍太子

李重俊是唐中宗冊立的太子,卻受到武三思的嫉恨?!叭甲映缬柹邪矘饭?,常教公主凌忽重俊,以其非韋氏所生,常呼之為奴?;騽窆髡垙U重俊為王,自立為皇太女,重俊不勝忿恨。三年七月,率左羽林大將軍李多祚、右羽林將軍李思沖、李承況、獨孤祎之、沙咤忠義等,矯制發左右羽林兵及千騎三百余人,殺三思及崇訓于其第,并殺黨與十余人。又令左金吾大將軍成王千里分兵守宮城諸門,自率兵趨肅章門,斬關而入,求韋庶人及安樂公主所在?!盉27因唐中宗出現在玄武門樓,李重俊率領的兵將臨陣倒戈,兵敗后為左右所殺。

李重俊起兵誅殺武三思等人,這種行為與西漢時期的太子劉據誅殺江充有些類似,李重俊應該得到河中評價,在較大程度上取決于皇帝的看法。唐中宗認為李重俊是起兵叛亂,廢黜了李重俊的太子名號,將他貶為庶人,“令梟首于朝,又獻之于太廟,并以祭三思、崇訓尸柩”。睿宗則認為李重俊起兵屬于正義之舉,繼位后很快恢復了他的太子稱號。因為從高宗后期開始,武則天就不斷地貶責、誅殺李唐皇室子弟,中宗在位時期武姓子弟與韋皇后依然跋扈,經常凌辱李姓皇族子弟,這是李重俊誅殺武氏的重要因素。睿宗在追復李重俊皇太子的制書云:“朕聞曾氏之孝也,慈親惑于疑聽;趙虜之族也,明主哀而望思。歷考前聞,率由舊典。重俊,大行之子,元良守器。往罹構間,困于讒嫉。莫顧鐵鉞,輕盜甲兵,有此誅夷,無不悲惋。今四兇咸服,十起何追,方申赤暈之冤,以紓黃泉之痛??少浕侍?,主者施行?!盉28制書的用詞說明,睿宗對李重俊的行為持贊賞態度。

唐宋時期的謚法中,“節”字屬于上謚,王溥《唐會要》中列出的釋義有二:“好廉自克曰節,巧而好度曰節?!盉29唐睿宗在李重俊的謚號中使用“節”字可能取其釋義“好廉自克”;也可能取義于漢代賈誼對“節”“勇”“敢”“誠”等字的解釋:“伏義誠必謂之節,反節為罷。持節不恐謂之勇,反勇為怯。信理遂惔謂之敢,反敢為揜。志操精果謂之誠,反誠為殆??诵兴旃澲^之必,反必為怚?!盉30睿宗君臣認為李重俊起兵是為了鏟除朝中奸佞,李乂《節愍太子哀冊文》云:“邪臣作蠱,匹夫知惋,不顧身尤,將夷國難;忠義期杖,謀猷是斷,獲戾宮朝,歸魂霄漢?!盉31睿宗在謚號中用了“節”字,說明他將李重俊視為為國捐軀的忠勇之人。謚法中,“愍”為中謚,表達的多是對亡故之人的哀憐之情。李乂《節愍太子謚冊文》云:“頃以讒邪浸潤,恩禮疏薄,外迫伊戾之謀,中啟驪姬之譖。彼則兄計斯甚,搖動元良。爾乃誠信密運,掃除悖德;興晉陽之甲,以罪荀寅;擁漢闕之兵,而誅趙虜。嗚呼!逆首雖殄,兇黨未清,屬投杼生疑,亂兵旋及?!盉32以此而論,李重俊是在受到讒言誣害之后死于兵禍之中,“愍”字可能取其釋義“在國逢難”,孔晁注云:“逢兵寇之事也?!盉33睿宗追謚的“節愍”謚號屬于褒美,一是要使李重俊“全節之名長存”,二是要表達對其不幸的“痛悼良深”。B34謚號議定以后,太府少卿韋湊認為李重俊“實行悖逆,不可褒美,請稱其行,改謚以一字”B35。李重俊行為雖然過激,在行動上有擅自發兵、威逼中宗之嫌,但對于鞏固李唐皇朝的政治統治還是有利的。睿宗盡管承認韋湊言之有理,但以謚號已定不便更改為由堅持追謚為“節愍太子”,實際上將李重俊與武三思等人的斗爭看作是剛直強悍、忠心奉國的壯烈之舉。

4.惠昭太子

李寧是唐憲宗長子,母親為紀美人?!柏懺荒晁脑?,封平原郡王。元和元年八月,進封鄧王。四年閏三月,立為皇太子,改名宙,尋復今名。其年有司將行冊禮,以孟夏、孟秋再卜日,臨事皆以雨罷,至十月方行冊禮。元和六年十二月薨,年十九,廢朝十三日?!盉36李寧的生平史籍記載較少,是唐朝病逝于太子之位的皇子。

唐憲宗賜予的謚號“惠昭”屬于復字謚,唐宋時期的謚法中,“惠”的釋義有三:“愛民好與曰惠,柔質慈民曰惠,柔質受諫曰惠?!盉37李寧在太子位上不足兩年,文獻中也沒有他參與過重大政治事件記載,“惠”的釋義與其生平幾乎聯系不到一塊?!罢选钡尼屃x較多,大概只符合“容儀恭美”,注云“有儀可象,行恭可美?!盉38在謚法中,“惠”和“昭”均屬于上謚,“惠昭”二字與李寧的生平事跡相去甚遠,唐憲宗賜予的謚號“惠昭”屬于溢美之詞,屬于對愛子年少而亡的傷感之情的流露。

5.莊恪太子

李永是唐文宗的長子,母親為王德妃。大和四年(830)正月,封魯王?!傲?,遂立為皇太子?!盉39唐文宗本意是冊立唐敬宗之子晉王李普,因李普于大和二年(828)夭亡,才冊立了李永。李永被唐文宗冊立為太子之后,長期受到賢妃楊氏等人的誣陷。開成三年(838),文宗“以太子稍長,不循法度,昵近小人,欲加廢黜,迫于公卿之請乃止”。真正原因可能是:“太子德妃之出也,晚年寵衰。賢妃楊氏,恩渥方深,懼太子他日不利于己,故日加誣譖,太子終不能自辨明也?!崩钣离m然沒有被廢黜太子之位,但已經失去了唐文宗的信任。李永不明不白地暴薨于少陽院之后,文宗非?!白坊凇?,賜予李永“莊恪太子”B40的謚號。

在唐宋謚法中,“莊”的釋義有三,一是“威而不猛曰莊”B41。二是“嚴敬臨民曰莊”。三是“履正志和曰莊”。B42李永屬于性格懦弱之人,也沒有參加過軍政事務的記載,“莊”的釋義與其生平均不相符?!般 笨赡茉谔扑螘r期才被列入謚法之中,蘇洵給出的釋義有三條:“敬共官次曰恪”,“威儀端儼曰恪”,“溫共朝夕曰恪”。B43李永在面對誣陷之時不能自辯,大體與“溫共朝夕”相符。謚法中,“惠”和“莊”均為上謚,唐文宗賜予李永的謚號“莊恪”雖然屬于溢美之詞,但也是對李永蒙冤而死的追悔。

三、追謚為王者的謚號用字及其釋義

曾為太子而被廢黜,降封王爵者有唐敬宗第六子李成美和唐昭宗長子李裕;死后追封王爵者有唐高祖的長子李建成,唐太宗長子李承乾和唐高宗的長子李忠。五人之中追贈謚號者只有二人,分別是李建成和李承乾。

1.息隱王李建成

李世民登基之后,曾追封李建成為“息王”,謚號為“隱”?!半[”字是經過官員多次討論并且在數年之后才確定下來的:“貞觀二年(628)三月,有司奏謚息王為戾。上令改謚議。杜淹奏改為靈,又不許,乃謚曰隱?!盉44關于李建成的謚號“隱”是后來的改謚,因為李建成墓志顯示“隱”字是后來改刻的,在此之前為哪一個字學術界尚有爭論。伏海翔、李超對李建成的墓志研究后認為:“唐太宗確實曾經將的謚號定為‘靈字,出于不能完全表達太宗的意圖和心理上釋然,終改為‘隱,遂下葬??梢娞谠诙⒅u號過程中猶豫不定,左右顧盼的心態?!盉45賈二強認為:“墓志本已制竣而復依太宗旨改字,剜磨當為原謚之‘戾字?!盉46墓志上的謚號原字因年代久遠已難以找到直接的證據,但改謚是可以肯定的,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唐太宗的復雜心理和內心糾結。

太子被謚為“戾”字已有前例,漢武帝的太子劉據因經常受到江充的誣陷發兵將其捕殺,被漢武帝以謀逆罪處死。漢宣帝是劉據的孫子,繼位后下詔:“故皇太子在湖,未有謚號,歲時祠,其議謚,置園邑?!睗h宣帝出于血緣親情關系提出了前皇太子劉據的謚號問題,掌管謚法的官員建議:“故皇太子謚曰戾,置奉邑二百家?!盉47韋昭云:“以違戾擅發兵,故謚曰戾?!盉48謚法中,“戾”為惡謚或稱下謚,釋義為“不悔前過”B49,臣瓚云:“太子誅江充以除讒賊,而事不見明。后武帝覺寤,遂族充家,宣帝不得以加惡謚也。董仲舒曰:‘有其功無其意謂之戾,無其功有其意謂之罪?!盉50因為玄武門之變是李世民發動的,將擅自發兵一事加在李建成身上明顯與事實不符,過低評價李建成可能會激怒朝中的原東宮舊臣,不利于穩定政權,這可能是唐太宗否定“戾”字的因素之一。杜淹建議的謚號“靈”字為中謚,雖然無褒揚和貶責之嫌,但用在李建成身上也顯然不妥??赡苋∑溽屃x“不勤成名”,張守節注云“任本姓,不見賢思齊”。B51這一謚號意味著李建成是一個身居太子之位的無能之人,也意味著李淵是一個不能知人善任的糊涂皇帝,這大概是李世民否定這個謚號的重要因素。

先秦《逸周書·謚法解》中,“隱”有兩個釋義:一是“不顯尸國曰隱”。朱右曾注云:“顯,明。尸,主也。以闇主國,若邾隱公?!倍恰半[拂不成曰隱”??钻俗⒃疲骸把云潆[拂改其性也?!迸苏褡⒃疲骸胺髦^逆理也。隱藏逆理之事,不成惡名,如隱疾然?!标惙旰庾⒃疲骸叭玺旊[公欲傳位桓公,將營菟裘而卒見殺,可哀痛也?!盉52王溥《唐會要·謚法》中“隱”的釋義有三條,其中有兩條與《謚法解》的釋義不完全一致:“明不治國曰隱,懷情不盡曰隱?!盉53按照陳逢衡的注解,“隱”字欲讓位之意,唐太宗改謚號為“隱”是否暗含李建成有欲讓位于他之意已不可知。謚法中,“隱”屬于中謚也稱為平謚,說明唐太宗“不想因為建成和玄武門事件而影響深遠,在政治上‘隱表明態度,凡事歸隱、蔽去,既往不咎,以江山社稷為重,以民眾福祉為重”B54。這一謚號不僅隱含了對誅殺兄長一事的愧疚,也是李世民矛盾心理的展現。

2.恒山愍王李承乾

李承乾以嫡長子身份被立為皇太子后,唐太宗對次子魏王李泰卻偏愛有加,“承乾恐有廢立,甚忌之,泰亦負其材能,潛懷奪嫡之計。于是各樹朋黨,遂成釁隙”。隨著二人的矛盾加深,李承乾“召壯士左衛副率封師進及刺客張師政、紇干承基,深禮賜之,令殺魏王泰,不克而止。尋與漢王元昌、兵部尚書侯君集、左屯衛中郎將李安儼、洋州刺名趙節、駙馬都尉杜荷等謀反,將縱兵入西宮”。B55李承乾企圖謀反屬于謀大逆之罪,按律當誅。唐太宗因其為皇子而法外施恩,只是廢黜其太子之位貶至黔州,死后按照國公之禮安葬。

開元后期,李承乾之孫李適之的才干得到了唐玄宗賞識并身居高位,二人都為唐太宗的后人,關系可能也較為融洽?!斑m之以祖得罪見廢,父又遭則天所黜,葬禮有闕,上疏請歸葬昭陵之闕內?!痹诶钸m之的周旋下,玄宗下詔追贈承乾為恒山愍王,“葬禮甚盛,仍刊石于墳所”。B56李承乾因謀反罪被廢為庶人,死后將近百年得道追封和改葬,這種情況在歷史上是不多見的。李承乾墓已經得到發掘,但墓穴和陪葬物品都十分簡陋,“透過今天所能看到的承乾墓的遺跡和遺物,實難想象當年‘葬禮甚盛的樣子??梢娝^‘葬禮甚盛,實屬官樣文章”B57。又,孫逖撰寫的《贈廢太子承乾恒山愍王制》云:“理天下者,必弘于在宥;厚仁德者,莫尚于追遠。故廢太子承乾,昔在先朝,嘗陷深過,因是殛竄,至于淪沒。雖臣子之罪,義則不私,而骨肉之親,情則無絕;況年代浸遠,典憲宜寬,言念往時,已申公葬。將崇后命,是錫王章,式遵仍舊之封,更表易名之謚??少浐闵巾??!盉58這些情況說明,唐玄宗對于李承乾的追封、賜謚和改葬并非出自內心,可能是礙于李適之的情面。謚法中,“愍”字屬于中謚,王溥《唐會要》給出的釋義有四:“在國遭憂曰愍,禍亂方作曰愍,在國逢難曰愍,使民悲傷曰愍?!盉59唐玄宗追贈的謚號“愍”字可能取其釋義“禍亂方作”,既是對李承乾謀圖造反的指責,也是對其貶死異鄉的哀傷。

四、小結

唐朝有十二位曾被冊立為太子而沒能繼承皇位者,有八人死后獲得了太子謚號,其中有兩人被追謚為皇帝,五人為太子謚號,一人被追謚為王,所使用的謚號各有深意。八個謚號中,有三個單字謚,分別是“隱”“讓”和“愍”;復字謚有五個,分別是“孝敬”“章懷”“節愍”“惠昭”“莊恪”。復字謚是由單字謚“孝”“敬”“章”“懷”“節”“愍”“惠”“莊”“昭”“恪”這十個字組合而成。無論單字謚還是復字謚,表達的多是褒揚或是哀思之意,沒有惡謚的情況。每個謚號的釋義有著不同的文化內涵,大致與受謚者的生平事跡相一致或略有溢美,這也是太子地位至高無上在古代國家政治活動中的一種體現。

還有四人曾被冊立為太子但在死后沒有獲得謚號,分別是唐高宗的長子李忠、唐玄宗的次子李瑛、唐敬宗第六子李成美、唐昭宗長子李裕,他們被廢黜太子之位以及沒有獲得謚號的原因相當復雜?!皼]有獲得謚號的四人盡管可能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但也說明他們生前的事跡沒有值得贊賞或者懷念和憫惜之處,也可以說是對他們一生的否定。曾為太子而不能獲得太子謚號無論是出于何種原因,其后人則會因為謚號一事而深感遺憾,也就出現了李承乾死后將近百年之時他的孫子李適之向唐玄宗討要封謚的之事,足見謚法制度在古代社會中的影響之大?!盉60唐代太子死后能否獲得謚號既與他們生前的品行有關,也存在在任皇帝對于他們的感情因素。

謚號屬于古代禮制的一個重要方面,具有很強的社會功能。程頤云:“古之君子之相其君,而能致天下于大治者,無他術,善惡明而勸懲之道至焉爾。勸得其道,而天下樂為善,懲得其道,而天下懼為惡,二者為政之大權也。然行之必始于朝廷,而至要莫先于謚法。何則?刑罰雖嚴,可警于一時,爵賞雖重,不及于后世,惟美惡之謚一定,則榮辱之名不朽矣,故歷代圣君賢相,莫不持此以厲世風也?!盉61太子獲得的謚號會隨著史書、碑刻等載體流傳于世,是對宗室子弟的較為有效的一種教育手段,有利于引導他們和睦相處并遵守皇權至上的禮儀制度。

注釋

①B60喬鳳岐:《唐朝太子謚述論》,《鄭州大學學報》2017年第5期。

②王溥:《唐會要》卷二《追謚皇帝》,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第21頁。

③劉昫:《舊唐書》卷七《中宗本紀》,中華書局,1975年,第150頁。

④劉昫:《舊唐書》卷八六《殤皇帝李重茂傳》,中華書局,1975年,第2839頁。

⑤劉昫:《舊唐書》卷八《玄宗本紀》,中華書局,1975年,第173頁。

⑥趙翼:《廿二史札記》卷一九《唐追贈太子之濫》,中華書局,1984年,第403頁。

⑦B11劉昫:《舊唐書》卷八六《孝敬皇帝李弘傳》,中華書局,1975年,第2830、2829頁。

⑧B38B51司馬遷:《史記》附《史記正義·謚法解》,中華書局,1959年,第26、20、29頁。

⑨B18蘇洵:《謚法》卷三,中華書局,1985年,第27、35頁。

⑩司馬光:《資治通鑒》卷二〇二,高宗上元二年(675)四月條,中華書局,1956年,第6377頁。

B12左丘明撰,鮑思陶點校:《國語》卷八《晉語二·反自稷?!?,齊魯書社,2005年,第141頁。

B13蔡邕:《獨斷》卷下《帝謚》,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第20頁。

B14許慎:《說文解字》卷三上《言部》,中華書局,1975年,第56頁。

B15孔穎達:《禮記正義》卷一《曲禮》引陸德明音義,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年,第17—19頁。

B16左丘明撰,鮑思陶點校:《國語》卷一〇《晉語四·文公問元帥于趙衰》,齊魯書社,2005年,第187頁。

B17孔穎達:《尚書正義》卷二《堯典》引鄭玄注,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年,第29—30頁。

B19劉昫:《舊唐書》卷九五《讓皇帝李憲傳》,中華書局,1975年,第3009—3013頁。

B20范祖禹:《唐鑒》卷一《高宗》,三秦出版社,2003年,第21頁。

B21司馬光:《資治通鑒》卷一九一,武德九年六月條,中華書局,1956年,第6012—6013頁。

B22宋敏求:《唐大詔令集》卷三一《息隱王追復皇太子詔》,商務印書館,1959年,第123頁。

B23劉昫:《舊唐書》卷八六《章懷太子李賢傳》,中華書局,1975年,第2831—2832頁。

B24蘇洵:《謚法》卷一,中華書局,1985年,第7頁。

B25B33B52黃懷信等撰:《逸周書匯校集注》卷六《謚法解》,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第715—716、729—730、725頁。

B26B49蘇洵:《謚法》卷四,中華書局,1985年,第40、46頁。

B27劉昫:《舊唐書》卷八六《節愍太子李重俊傳》,中華書局,1975年,第2838頁。

B28宋敏求:《唐大詔令集》卷三一《贈重俊皇太子制》,商務印書館,1959年,第123頁。

B29B37王溥:《唐會要》卷七九《謚法上》,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第1723、1727頁。

B30賈誼撰,閻振益校注:《新書校注》卷八《道術》,中華書局,2000年,第304頁。

B31B32宋敏求:《唐大詔令集》卷三二《節愍太子哀冊文》,商務印書館,1959年,第129、127頁。

B34宋敏求:《唐大詔令集》卷三二《節愍太子哀冊文》,商務印書館,1959年,第127頁。

B35劉昫:《舊唐書》卷一〇一《韋湊傳》,中華書局,1975年,第3145頁。

B36劉昫:《舊唐書》卷一七五《惠昭太子李寧傳》,中華書局,1975年,第4533—4534頁。

B39歐陽修:《新唐書》卷八二《莊恪太子李永傳》,中華書局,1975年,第3633頁。

B40劉昫:《舊唐書》卷一七五《莊恪太子李永傳》,中華書局,1975年,第4542頁。

B41王溥:《唐會要》卷八〇《謚法下》,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第1738頁。

B42蘇洵:《謚法》卷二,中華書局,1985年,第12頁。

B43汪受寬:《謚法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第380頁。

B44B53B59王溥:《唐會要》卷八〇《謚法下》,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第1736、1736、1737頁。

B45伏海翔、李超:《新見李建成墓志管窺唐太宗的政治主張》,《文博》2013年第6期。

B46賈二強:《釋唐李建成及妃鄭觀音墓志》,《唐史論叢》2014年第1期。

B47班固:《漢書》卷六三《戾太子劉據傳》,中華書局,1962年,第2748頁。

B48B50班固:《漢書》卷八《宣帝本紀》顏師古注引,中華書局,1962年,第235頁。

B54伏海翔、李超:《新見李建成墓志管窺唐太宗的政治主張》,《文博》2013年第6期。

B55劉昫:《舊唐書》卷七六《恒山王李承乾傳》,中華書局,1975年,第2648—2649頁。

B56劉昫:《舊唐書》卷九九《李適之傳》,中華書局,1975年,第3101頁。

B57陳志謙:《唐李承乾墓發掘簡報》,《文博》1989年第3期。

B58宋敏求:《唐大詔令集》卷三一《贈廢太子承乾恒山愍王制》,商務印書館,1959年,第123頁。

B61胡廣:《性理大全》卷六七《謚法》,文淵閣四庫全書電子版,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

責任編輯:王 軻

猜你喜歡
謚號唐代太子
當太子你可以住幾間房?
春天的太子灣
太子一胖毀所有
漫話謚號
唐代銅鏡中的設計美學初探
唐代前期的文學理論初探
遼太祖尊號謚號考辨
說“謚號”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