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營企業應如何進行制度創新

2018-01-12 11:51劉建
智富時代 2018年12期
關鍵詞:制度創新管理模式企業文化

劉建

【摘 要】我國現有大部分企業生產管理模式還不能適應時代發展的要求,制度創新是指創制新制度,否定、揚棄或改變舊制度(或舊制度結構)的動態過程。具體地說,民營企業制度創新是“以企業為主體,為更好地實現企業制度的功能,在收益與成本評價的基礎上,在制度供給的范圍內設計新的企業制度的過程”。制度創新主要涵蓋企業財產關系、治理結構、分配融資、運行機制、管理模式等方面的創新范疇,它與技術等其他創新既有共性又有個性和顯著特征。

【關鍵詞】管理模式;機制變革;企業文化,制度創新

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主線和目標是建立和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市場經濟的基本制度是所有制主體和利益主體的多元化,這一基本制度使我國民營經濟得到了很大的發展,并日益成為我國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民營中小企業是民營企業的主體,它與國有大中型企業、國有中小型企業、民營大企業都有著很大的區別,是一個具有特殊表征的新興群體。一個已經被普遍認同的觀點是,民營中小企業的發展狀況將直接影響到我國經濟未來的整體競爭力。

一、企業制度的重要性

1.1企業制度是企業賴以存在的體制基礎。正如我們上面所講的,企業作為各種生產要素的組合體,實際上就是通過制度安排來組織各種生產要素的,因而企業制度是對各種生產要素進行組合的核心紐帶和基礎。

1.2企業制度是企業及其構成機構的行為準則。因為企業本身的運行行為以及企業內部的各種組織機構的活動行為,都要受到企業制度的約束,所以企業制度決定了企業本身以及企業的構成機構的行為規則和行為規范。

1.3企業制度是企業員工的行為規范。企業員工作為企業的組成人員,無論是CEO,還是一般的普通員工,其行為都必須遵守體現企業制度要求的各種規則,也就是要按照企業制度的要求對員工的行為進行規范,而規范員工的行為的準則,就是企業制度。

1.4企業制度是企業經營活動的體制保證。企業的所有經營活動,無論是生產經營活動,還是資本經營活動,都必須要在一定的體制框架中進行,這種體制框架,就是企業制度。正是基于此,所以人們通常說,高效的企業經營活動實際上是有賴于良好的企業制度的。

二、中國民營企業存在的問題

目前,在民營企業管理中,一些民營企業已經走上科學管理的軌道,對此不能盲目樂觀,內部仍有股暗流在阻止著民營企業改革浪潮的向前發展。

2.1管理水平低下。我國目前的許多民營企業都選擇了家長式管理模式,管理體制主要表現為“家族”和“親緣化”特征,實行集權化領導、專制式決策,經營者既是資產所有者,也是資產經營者。當企業具備一定規模,家長式管理由于決策層和執行層界限模糊,缺乏“糾偏”機制,民營企業家的局限性、隨意性往往易導致企業經營決策失誤。

2.2人才機制不靈活。大多數民營企業家都非常重視人力資源,但現實條件下大多數民營企業卻面臨著嚴重的人才危機和信任危機,其根本原因就在于企業家落后的“資本雇傭勞動力”觀念和強盜邏輯,認為員工和企業的關系只是勞動力的雇傭關系,很多民營企業家認為只要有高薪,市場上多的是優秀人才,而沒有從思想意識上真正重視過人才和他們的人格尊嚴。加之民營企業用人唯親的任人方式,使優秀人才難以真正融入民營企業,因此,他們通常持打工心態,只關心眼前利益,對企業沒有認同感和長期扎根的觀念。

2.3企業生命周期過短。據統計,我國民營企業的平均壽命只有2.9年。北京中關村“電子一條街”5000家民營企業,生存時間超過5年的只有430家,其余91.4%的企業已煙消云散;生存期超過8年的企業僅占總數的3%左右。

2.4盲目決策使風險增加。民營企業的發展初期,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政府的支持和幫助,這在一個曾經長期以公有制為基礎的計劃經濟一統天下的社會經濟生活中是非常正常的,但卻使一部分成功的經營者因此而淡化了風險意識。四面出擊,盲目的多元化經營,過分的自信導致無法正確地評價自己,也無法正確地評價企業的成功。成功的經歷強化了個人英雄主義色彩,也導致了決策的經驗主義。

2.5設備科技含量低,技術改造的相對滯后,導致企業發展后勁不足。民營企業大多為勞動密集型生產企業,這種生產模式注定了企業不可能擁有高科技含量的生產設備和先進的生產技術。與此同時,民營企業由于其先天的原因,較低的員工素質也制約了企業技術更新的速度。

2.6發展環境有待進一步改善。在融資環境方面,民營企業發展的一個重要瓶頸在于融資渠道的不暢通。民營企業多是中小企業,有迫切的融資需求,但是針對他們的金融產品和融資渠道還很有限,還沒有建立和中小企業的發展相適應的投融資體系。

在行政環境方面,在某些行業和某些地方,仍然存在著行政透明度低、行政效率不高、行政制度不健全等問題,導致不少地區民營企業處于商業信息缺失的劣勢地位。

在自然環境方面,許多民營企業高速、高耗、低效的生產方式受資源瓶頸硬性制約,已難以為繼。不僅如此,由于生態環境的破壞,我國企業尤其是民營企業將在今后的發展中付出更加沉重的代價。

三、民營企業制度創新的幾點方向

3.1培育企業家精神。由于企業家的素質決定了我國廣大中小民營企業的素質和發展,企業家精神能對民營中小企業的經營哲學、價值理念產生極大的影響,因而培育企業家精神是民營中小企業制度創新和企業家創新的核心內容。進一步強化企業家的實干精神、創新精神、不屈不撓、逆流而上的精神,對民營中小企業的可持續發展十分重要。

3.2進行產權制度創新。清晰合理的產權制度是企業制度創新的突破口,產權不清會導致人們熱衷于瓜分企業而喪失關注企業效率的責任心。我國民營中小企業產權制度創新的重點是:第一,明晰企業產權。明晰民營中小企業產權包括兩方面的內容,一方面要在法律法規和有關政策的框架下逐步實現與公有產權的分離;另一方面是逐步實現企業產權與企業家或家族財產的分離,為引入家族外部投資、鼓勵人才以技術和管理才能入股、實現企業形態的進一步轉變創造條件。第二,實現產權多元化。實現產權多元化,是民營中小企業做大做強的必由之路。第三,實現企業內部產權結構合理化。通過在企業內部合理分配股權,吸納職業經理人和技術骨干的股份并適當送股,進行股權激勵,能使其增強主人翁意識;實行員工持股,能使員工獲得勞動收入之外的資本收益,增強企業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企業家或家族則能在相對股權降低的同時增加股份的絕對份額,從而提高收益的絕對額度。

3.3健全企業運行機制。真正優秀的企業是依靠讓企業家、經理人各司其職的企業運行機制;健全的企業運行機制,能使中小民營企業更換數代企業家而經久不衰。健全機制有兩方面內容,一方面要健全企業內部運行機制,通過董事會、職代會、監事會等機構強化對企業家的約束,提高決策的科學性,并健立一整套適應現代市場經濟發展的企業管理機制,如財務機制、技術創新機制、人力資源管理機制等;另一方面要健全企業外部約束機制,包括產品市場、要素市場、資本市場等,加強對企業的約束。有效的市場機制能迅速反映企業任何合理或不合理的行為,并對企業進行“糾錯”,增強企業實現可持續發展的能力。

3.4改善企業經營的外部制度環境。政府應積極采取措施為中小民營企業的發展消除外部制度障礙。實行公平的行業準入政策、減輕民營中小企業的稅費負擔、改善民營中小企業外部融資環境,加強企業的內部控制和管理,不斷進行科技開發和創新,以提高企業的信用能力,推進企業的內生性信用建設。

四、結束語

如能根據各個民營企業的組織結構不同,充分運用經營戰略管理、營銷管理、生產過程管理、生產要素管理、技術創新管理,可使民營企業上升到一個新的臺階。針對不同的民營企業,管理方法也是不同的,制度也要隨著改進。

【參考文獻】

[1] 王克忠、劉曉華.《私營企業產權制度和管理模式創新》,上海改革,2003;

[2] 徐善長.《體制創新與民營經濟發展》,上海改革,2003;

[3] 于劉軍.中小私營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問題及對策分析[J],人口與經濟,2008,4:61-63。

猜你喜歡
制度創新管理模式企業文化
校園文化與企業文化綜合研究
企業文化與人力資源培訓的關聯性分析及闡述
淺談高校圖書館隨書光盤的編目與管理作用
工程應用型本科機械專業學生考研管理模式探索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