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企業納稅籌劃法律風險及其規避策略

2018-01-12 11:51杜思思
智富時代 2018年12期
關鍵詞:規避策略法律風險納稅籌劃

杜思思

【摘 要】本文主要針對企業納稅籌劃法律風險及其規避策略展開深入分析,先闡述了企業納稅籌劃法律風險的成因,然后制定了完善的規避策略,比如制定完善的納稅籌劃制度、加強與主管稅收部門之間的交流、規范稅務代理等,以此來將企業納稅籌劃法律風險保持在合理范圍內,從而促進健康發展。

【關鍵詞】企業;納稅籌劃;法律風險;規避策略

對于稅收籌劃來說,主要是指企業納稅人在國家相關法律法規的影響下,結合稅收政策法規,選擇出最為適宜的納稅方案,進而促進企業相關經濟活動的順利進行,比如企業日常生產和經營等,并且將企業籌劃行為進行規范化。一般來說,企業利益和經營風險是共同存在的,在帶來經濟效益的同時,極容易引發潛在風險,其中,不可忽視的一項就是法律風險。因此,在企納稅籌劃過程中,必須要高度重視法律風險,采取配套可行的措施來予以治理,進而將法律風險保持在合理范圍內。

一、納稅籌劃的法律風險分析

(一)采用稅收的優惠政策

對于企業納稅人來說,主要利用國家稅收方面的優惠政策,以此來開展相應的籌劃活動,將稅負壓力降至最低,并獲得更多的經濟效益?;诖?,與我國相關立法原則具有較高的契合性,借助國家相關稅收政策,將籌劃行為進行規范化和有序化,法律效益顯著。而對于稅收的機關部門而言,也可以予以一定的扶持。但是,在稅收籌劃實施過程中,加強稅收優惠政策的應用,與法律精神出現了極大的差異,稍有不慎,極容易導致法律風險的出現。這主要是因為:對于國家相關產業政策,出現的變化較為顯著,所推行的稅收優惠政策存在著差異。而在這類政策文件中,交叉、重復等現象經常出現,而且還存在著較多變動性因素,進而不利于稅收優惠政策的高效利用。因此,納稅人在納稅籌劃過程中,沒有對相關政策內容進行深入分析,難以將稅收籌劃行為進行規范化、有序化,偷稅、漏稅行為出現的概率較高。

(二)利用轉讓定價籌劃法

這在跨國家和跨稅區經營的關聯企業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在關聯企業中,在相關經濟活動中,比如銷售貨物和轉讓無形資產等方面,結合稅收法律法規,繳納相應的稅款,其繳納稅款的數額和合同定價的聯系性較緊密。要想滿足企業整體稅負最低化要求,關聯企業要結合各個征稅區的稅率,對其合同價格進行統籌調控,爭取與企業利益最大化目標相契合,這就是轉讓定價的稅收籌劃方法。這往往是:如果某企業的所在地屬于高稅率區,而其貨物和勞務等要輸送到低稅率區,在輸出價格方面,該企業就定低價。

在關聯企業交易形式中,轉讓定價是重要的表現形式之一,可以有效控制企業運行成本。比如。A企業,在與存在關聯關系的母公司進行產品轉讓過程中,對轉讓定價方法進行了廣泛應用,對企業整體銷售額進行了有效控制,而且也大大降低了繳納的所得稅。對于轉讓定價是否為違法行為或合法行為這一問題,必須要分析其轉讓定價是否與交易原則相符合。在相關法律法規中,比如《稅收征稅管理法》等,如果需要確定關聯交易的指導性原則,要重點包含正常交易這一原則,進而讓明確界定關聯企業間轉讓定價方法和原則等,所以在這一呀u逆轉的影響下,企業具有顯著的稅收籌劃權力,政府不能過于干涉,以免違背稅收法定原則,進而出現濫用權力這一問題。而對于關聯企業的轉讓定價行為,難以滿足正常交易原則,稅收機關要發揮出自身的職能,進行相應的處罰。結合稅法規定,A企業的稅收籌劃行為會受到稅務機關的反避稅價格調整。

案例:某一企業(母公司)基于開拓市場這一目的,2016年在內地設立了A公司,A公司產品主要往海外進行銷售,公司產品諸多都是由母公司銷售到相應的地區。稅務機關在稅務稽查過程中,發現了A公司以較低價格向母公司轉讓產品的行為。比如A公司在2017年,向非關聯企業銷售了8萬件產品,平均售價為2美元,而就相同質量和規格的產品轉讓給母公司時,售價演變成為單價0.85美元,而且轉讓數量達到了10萬件。稅務機關認為A公司在關聯企業和非關聯企業之間區別定價的行為,與公平公正的商業原則是嚴重相悖的,而且也沒有嚴格遵守國家的稅收管理政策。結合稅收管理的相關規定,稅務機關要求,A公司在向其提供購買產品原材料時,廠家要開具發票,以此來對該產品的公允價格進行確定,同時稅務機關還要求,A公司要提供母公司向其他非關聯企業轉讓產品時的價格。但是母公司沒有予以提供,市稅征收機關要結合相關法律法規,對可比非受控價格法進行廣泛應用,以此來調整母公司和A公司交易的轉讓定價,在調整以后,其銷售收入為10×(2-085)×8.53≈98.10萬元。

二、納稅籌劃法律風險的規避策略

(一)制定完善的納稅籌劃制度

1.完善稅制,將立法技術提升上來

對于稅收法律中法律用語,必須要進行嚴格明確,并進一步規范,不斷提高稅法條款的可操作性和合理性,將稅收執法彈性進行有效控制。同時,還要不斷提高立法技術,明確界定課稅要素,而對于征收管理和其解釋權,也要進行合理化區分,制定出維護納稅人的相關法律法規。

2.規范稅收優惠政策

納稅人在納稅籌劃過程中,要深入分析稅收優惠政策,確保納稅人遵守法律,避免出現偷稅漏稅行為,所以必須要嚴格歸餐相關稅收優惠政策。在現階段的經濟環境中,必須要為市場主體創建公平、公正的競爭氛圍,并促進產業機構的改革和建設。

(二)加強企業和主管稅務機關之間的交流

在經濟產業發展和現實立法技術的影響之下,我國各項法律在執法過程中,執法者具有過大的自由裁量權,法律解釋的彈性也較為顯著?;诖?,在納稅籌劃過程中,必須要對相關稅收法律法規進行深入分析,必要時還要加強與稅收征管機關之間的交流。針對某一籌劃的具體問題,要善于征求稅務機關的意見和想法,制定完善、可行的籌劃方案,與稅收征納機構的要求保持高度一致【3】。在具體溝通過程中,如果稅務機關沒有正確使用自己的權利和義務,納稅人必須要正確行使納稅籌劃權利,爭取獲得法律的公力救濟的幫助。比如:納稅人,要向機構提出行政復議,進而來維護好自身的合法權益。

(三)規范稅務代理

一般來說,在納稅籌劃中,具有極大的復雜性和繁瑣性,而且還具有極大的專業性,所以諸多納稅人會邀請專業人士來予以處理?,F階段,要想促進納稅籌劃工作的順利進行,必須要制定完善的行業標準。國家要積極修訂和完善稅務代理相關的法律法規,進而滿足稅收籌劃要求。在納稅籌劃過程中,對于納稅人和稅務中介的權利、義務等,必須要進行明確,并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特別要加強對稅務中介的準入、執業以及監督等管理。結合嚴格的服務標準和較強的代理能力,可以將稅務中介作用充分發揮出來。

同時,還要給予稅收中介一定的權利,并明確其法律地位,實現與稅務部門的完全獨立。要制定完善的稅務代理評定等級制度,規范稅務代理市場。而且相關行業協會還要對稅務中介人員來自一系列的培訓活動,進而約束行為,不斷提高稅收代理執業機構和人員的服務能力。

三、結束語

總之,加強企業納稅籌劃法律風險防范是至關重要的,可以不斷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規范企業納稅籌劃行為,貫徹落實好相關法律法規的各項規定,進而避免法律風險的出現。

【參考文獻】

[1]劉聰.淺析企業納稅籌劃風險管理存在的問題及改進措施[J].金融經濟,2018(22):209-210.

[2]張璇.納稅籌劃過程中可能面臨的風險及風險應對研究[J].中國管理信息化,2017,20(23):14-15.

[3]亢勇.企業增值稅納稅籌劃存在的問題及發展建議[J].內蒙古電大學刊,2016(06):11-13.

猜你喜歡
規避策略法律風險納稅籌劃
電費回收風險預測及規避策略
新媒體背景下“新聞反轉劇”現象的成因與規避策略
中小企業納稅籌劃探析
“暗訪廣告”的危害及規避策略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