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城鎮住宅建設用地使用權70年期限問題的研究

2018-01-12 11:51向肖
智富時代 2018年12期
關鍵詞:住宅建設續期有償

向肖

【摘 要】我國《城鎮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和轉讓暫行條例》第12條規定居住用地出讓最高年限為七十年,2007年《物權法》149條規定:“住宅建設用地使用權期間屆滿的,自動續期?!钡欠刹⑽磳m期的適用范圍、續期是否有償、續期的具體形式等問題明確規定,因此需要立足國情,借鑒外國經驗,建立無償為原則、無次數限制的自動續期制度,以平衡國家土地所有權和公民房屋所有權的關系。

【關鍵詞】城鎮住宅建設用地使用權;自動續期

一、引言

房屋產權由房屋所有權和土地使用權兩部分組成。房屋所有權歸個人,期限為永久;但是土地歸國家所有,個人享有的是土地使用權。根據《城鎮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和轉讓暫行條例》第12條規定,土地使用權出讓最高年限為居住用地70年。2016年,溫州首批20年住宅建設用地使用權期限到期,這一事件引起廣泛的社會關注和討論?!段餀喾ā芬幎?,住宅建設用地使用權期間屆滿后,自動續期。就此問題,存在立法漏洞,城鎮住宅建設用地使用權期限到期后的續期問題關乎公民的切身利益,關乎社會穩定發展問題,因此需要在實踐中探索適合中國國情的解決之道。

二、關于“自動續期”的理解

(一)“自動續期”蘊涵的特性

《物權法》第一百四十九條規定的住宅建設用地使用權期限屆滿后自動續期,結合相關條款以及實踐,應包含以下內涵:一是權利的自動性,自動續期即是指在期限屆滿后無需申請即自動順延;二是權利的不確定性,法律僅規定自動續期但是并未規定自動續期需要滿足的條件、續期的費用等問題,這屬于法律的空白點,當然使得權利處于相對不確定的狀態,需要加強立法和政策指導;三是權利的創設性,《物權法》明確規定宅基地使用權的用益物權屬性;依照《土地管理法》,宅基地使用權的取得、行使和轉讓,遵照無償、無期限的規則。由此住宅建設用地使用權是既不同于非住宅建設用地使用權,又不同于宅基地使用權的城鎮住宅用地使用權的獨立權利,法律僅規定自動續期這一特點。i

(二)“自動續期”中待解決的問題

由于我國法律僅規定自動續期,欠缺具體制度立法,對于“自動續期”的解釋和細化能夠體現出國家的價值追求和實踐的需求,關于住宅建設用地使用權期限屆滿后自動續期的規定,其中蘊含著兩對矛盾。第一對矛盾是國家土地所有權與公民房屋所有權之間的矛盾,所有權是一種排他性的權利。一方面法律規定土地的所有者是國家,所有權優于使用權,法律理應保護國家的所有權;另一方面居民對土地上附著的房屋享有所有權。因此,“自動續期”相關制度中關鍵是要處理好雙方之間的矛盾。

第二對矛盾是國家財產權與私人財產權之間的矛盾,一方面國家可以通過收取土地出讓金或者是稅金的方式行使土地所有權,保障自己的收益權;另一方面,在“房地一體主義”下,既要保護國家的土地所有權也理應保護公民對房屋的財產權,努力做到利益平衡,社會穩定和諧發展。

三、域外土地權制度分析

(一)德國的“一元主義模式”

德國堅持“一切建筑物從屬于土地”的思想,土地上附著的建筑物是土地功能價值的自然延續,是地上權或土地的組成部分。此外,德國強化了土地使用權人的支配范圍,創設了地上建筑物由地上權吸附的新原則,使房地產權結構獨立于土地所有權。ii地上權人在他人享有土地所有權的地表上構建建筑物,并享有建筑物所有權,在德國,土地所有權和使用權主體之間可以通過合意約定土地使用期限、是否有償、以及具體費用數額等相關事項。

在地上權期限屆滿后,土地所有權可以要求歸還土地使用權,地上建筑物由土地所有權人取得但是需要向地上權人進行補償,或者是在建筑物使用壽命期間主張延長期限以對抗地上權人的補償請求權。地上權人可以向土地所有權人要求補償,或者在所有權人與第三人另行設定地上權合同時行使續展優先權。

(二)日本的“二元主義模式”

日本法上采用的是土地所有權與房屋所有權分別主義,地上建筑物不依附于土地而存在,二者分別登記在不同的登記簿上。對于地上權存續期間、續期年限、續期次數、續期費用問題可以自行協商。地上權期滿后,地上權人和土地所有權人均可行使續期請求權,地上權人對地上建筑物享有取回權并負擔將土地恢復原狀的義務,地上權人申請續期被拒絕后享有買取請求權,土地所有權人也享有時價購買請求權并且地上權人不得拒絕。

(三)德日土地權制度對我國的借鑒意義

第一,要尊重土地所有權人與地上權人之間的合意,意思自治能夠更好地避免糾紛和更好地解決問題,民事法律關系中應當以意思自治為原則,法律規范承擔的是最后一道防線的功能。第二,盡可能平衡地上權人與土地所有權人之間的利益關系,在法律關系中賦予雙方對等的權利義務。

四、對使用權期間屆滿后果的建議

(一)自動續期為原則,有償續期為例外

就自動續期是否有償存在不同的觀點,一種觀點認為住宅建設用地使用權應當有償續期,理由在于土地所有權屬于國家,因此國家對于土地享有收益的權利,國家以外的個人或者其它組織使用土地都需要支付相應對價,體現土地所有權國有的特點,同時有利于增加財政收入。另一種觀點認為住宅建設用地使用權應當無償續期,理由在于首先城市居民在購買房屋時已經支付高額的土地出讓金,具體反映在房屋價格中;其次無償續期是“自動續期”應有之義,如果是有償續期就喪失了其自動性。

所以筆者認為,應當堅持無償續期為原則,有償續期為例外的做法。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的規定,公民享有財產權和住宅權,國家要保護公民的房屋所有權、住宅權。從我國的國情來看,購房一般都是出于基本生活需要,“炒房”的情況為少數,而且一般人很難一次性付清購房款,“按揭購房”、“房奴”是比較普遍的現象,如果在住宅建設用地使用權到期后堅持有償續期會加重人民負擔,不利于社會穩定。同時,如果堅持有償原則,在到期后房屋所有權人不繳納費用該如何處理,也是需要考慮的問題。例外情況在于對于富人居住的別墅,他們本身就占用更多的國有土地、消耗更多的社會資源,所以在期滿后可以堅持有償續期的做法,適當征收相關費用,這也有利于縮小社會貧富差距和社會穩定。

(二)自動續期應有年限、無次數限制

對于自動續期期限的確定方式及次數有以下不同觀點:第一種觀點是固定期限說。該說認為自動續期應當是原期限的延長,iii即住宅建設用地使用權期限為70年,到期后自動延期也應當是70年。第二種觀點是建筑物剩余壽命說。該說認為自動續期應續期至房屋使用壽命終止時,土地使用權因房屋壽命終止而滅失。iv第三種觀點是無限制說。該說認為在任何情況下都可以無期限限制自動無償續期。

對于此問題采用建筑物剩余壽命說更為合理,因為續期更應該考慮的是建筑物的安全性、居民的住宅權。同時,如果采用無限制年限的做法,居民可以一直對房屋的住宅建設用地行使使用權,在房屋坍塌后甚至能夠重建,這種做法將侵害國家的土地所有權、不能保證國家對于土地享有的收益的權能,同時也容易導致國有土地私有化。所以采用建筑物剩余壽命說更為合理,它既能保證憲法賦予公民的住宅權,體現國家對公民的保護,亦能保障國家的所有權。同時自動續期應當采用無次數限制的續期方式,自動無償續期主要是為了保障公民的安居樂業和社會穩定,申請有償續期則已經支付對價,因此都應當是無次數限制。

注釋:

i生青杰. 住宅建設用地使用權自動續期解釋學研究[J].平頂山學報,2017(12)

ii 崔麗瑩.利益沖突視角下住宅建設用地期限制度研究[D].廣西師范大學,2017

iii 參見王利明: 《物權法研究》( 下冊) ,第 170 頁。

iv 李婧怡: 《對城市國有土地使用權期滿問題的探討》,《國土資源》2012 年第 2 期。

【參考文獻】

[1]房紹坤.物權法用益物權編[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7.

[2]王崇敏.住宅建設用地使用權續期問題探析[J].社會科學,2017(05)

[3]崔麗瑩.利益沖突視角下住宅建設用地期限制度研究[D].廣西師范大學,2017

[4]生青杰.住宅建設用地使用權自動續期解釋學研究[J].平頂山學報,2017(12)

[5]仲相.土地使用權續期如何頂層設計[N].法制日報,2016-04-21

猜你喜歡
住宅建設續期有償
BIM技術在工業化住宅建設中的應用
企業排污步入“有償”時代
住宅建設用地使用權期滿后續期法律問題研究
青海:對中小學在職教師有償補課“零容忍”
實行工業企業取水權有償取得勢在必行
遲緩的善后 ——帕特里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