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網絡金融面臨的問題與對策

2018-01-13 08:19楊悅
合作經濟與科技 2018年4期
關鍵詞:網絡金融問題對策

楊悅

[提要] 目前大部分金融行業都是以互聯網技術為主,稱之為網絡金融。本文就是對當前正在猛速發展的網絡金融進行系統的研究和分析,并概括和整理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進行一對一的改良,為未來國內網絡金融發展奠定扎實的基礎。

關鍵詞:網絡金融;問題;對策

中圖分類號:F83 文獻標識碼:A

收錄日期:2017年11月22日

一、緒論

(一)研究背景。通過對近幾年金融行業的了解和研究,可以看出因為網絡經濟的快速發展,網絡金融的發展趨勢越來越明朗。除此之外,也帶動了互聯網公司、電子商務公司等機構的發展,帶來更有力量的金融創新力量。另外,因為傳統銀行業以及其他金融機構的發展,正在推動傳統金融服務的電子化以及網絡化等多元的服務體系,盡可能地滿足金融發展的需求,促進我國的網絡金融發展。盡管兩者在發展形勢上有著很大的區別,但是通過優勢互補,可以形成不一樣的跨越性發展。

(二)研究目的??偟膩碚f,網絡金融的出現有利也有弊,雖然給傳統的金融產業發展帶來一定的活力,但是也在發展過程中出現很多的缺陷,比如說技術落后、管理不到位、沒有足夠的創新意識等。想要保障網絡金融的穩定發展,就要實施以下幾點政策:給網絡金融的實質發展建立創新條件;構建科學的網絡金融監管體系;結合實際情況規劃網絡金融業務,要有品牌意識;努力實現網絡金融的技術升級;建立網絡金融的互助協調機制。

(三)研究方法和路線。筆者結合知網數據庫以及其他網站的資料,同時還大量查閱了學校圖書館的相關文獻和資料,通過對收集來的資料進行分析和研究,為本文研究提供了理論性的借鑒。

理論與實際相結合的方法。在瀏覽各種學術資料之時,整合現階段網絡金融弊端展開探究。以網絡金融相關理論等研究理論,與現階段網絡金融所面臨的問題相結合,提出完善對策。

二、相關理論概述

(一)網絡金融的概念。網絡金融是互聯網技術應用到金融領域后的產物,它作為一個新興行業,是以互聯網技術作為運營基礎,從事相關的金融活動,涉及到不同的金融機構與個人,它的本質是一種金融媒介及網絡金融活動的監管者等。

(二)網絡金融的特征

1、虛擬性。網絡金融具備虛擬性的特點,主要有以下幾個表現方式,如提供網絡金融產品的機構為虛擬化,進行具體的交易活動為虛擬化及使用虛擬化的交易貨幣。通過使用虛擬的網絡金融組織,如電子銀行等虛擬機構,不再過分依賴實體銀行,來從事一種虛擬化的金融活動;網絡金融活動中出現了所有服務類型、金融交易等均通過網絡來完成,實現了對金融業務的虛擬化;同時,不再使用傳統意義上的貨幣,而是將貨幣電子化,通過一些貨幣中介,比如電子錢包等,來作為網絡金融交易的工具來實現金融交易的虛擬化。

2、開放性。過去傳統的金融活動往往集中在固定的場所,但是網絡金融的誕生便極大地突破了這一限制,網絡金融不再受到金融機構業務地點的制約,可以通過網絡的便捷性,吸引更多的用戶,可以隨時、隨地向客戶提供服務。并且由于網絡交易貨幣的虛擬化,也擺脫了不同國家貨幣形式的制約,十分有利于金融業務的國際化發展。

3、透明性。網絡金融一般都表現出了透明性這一個特征,特別是在進行信息傳遞、交易指令執行等方面的時候就更是將這一特性展現得淋漓盡致。在如今的這個社會當中,網絡金融交易愈發的快捷、方便,其中所需要耗費的交易成本也呈現出了急劇下降的態勢,正是由于市場信息的充分性與公開性,才能夠讓金融市場在運行的過程中變得更加透明。

4、對稱性。在這一種傳統的融資模式之下,金融機構獲得小微企業的信息成本其實是比較高昂的,收益與成本這二者呈現出了并不匹配的狀態。在網絡金融模式之下,交易雙方之間的信息溝通更加充分之后,風險管理和信任評級才能夠顯現出完全數據化態勢。將交易數據庫利用起來之后,就能夠更好地了解到企業或者是個人的具體情況。一旦企業公然違約,那么此時所需要耗費的違約成本也是巨大的。

5、直接性。傳統融資模式下,資金供求雙方信息本就是不對稱的,資金需求方常常無法得到必要的資金支持,自然而然的,好的開發項目也就無法落實。而在互聯網金融模式之下,資金供求雙方能夠完全實現面對面的匹配、定價和交易,去中介化作用已然十分明顯。

三、現階段網絡金融面臨的問題

(一)發展速度雖快,但創新能力不足?,F如今,我國的網絡金融市場的業務模式主要包括傳統金融業務在互聯網市場的延伸以及現代化的網絡技術在金融業務上的應用這兩種,除此之外,依靠網絡技術和金融業務融會貫通的實質性創新業務幾乎就沒有涉及到。但是,我們都應該知道,網絡金融發展的核心動力應該是創新,借助先進的互聯網技術優勢將優質化的產品或服務創造出來。目前來說,我國網絡金融機構在這一方面還存有留白。只有朝著這一方面努力,金融企業才能夠在激烈的競爭中突出重圍。

(二)監管不當,制約網絡經濟安全運行。監管力度的欠缺對網絡金融的發展是一種極大的阻礙。其實從某種程度上來看,網絡金融同實體金融相比在運行方面所承受的風險更高,因為網絡金融主要是依賴于信用和數據這些無實物資源所發展的,因此對于有形資產的抵押監管力度較為欠缺,但這樣的業務模式也會帶來極高的運營風險。網絡金融的運行風險極大,盡管社會各界都為防治網絡風險制定了很多的措施,但絕大部分的措施都無法得到落實。所以,網絡金融的風險雖高,但是監管力度不足的問題也一直存在著。網絡金融要想更好更快的發展,那么健全網絡金融機制則勢在必行。

(三)網絡金融存在品牌聲譽問題。當下的中國金融市場中存在一少部分的機構為了吸引更多的投資者將資金交予他們,利用一個較高的預期收益來獲得消費者的信賴。但是,這些機構在與投資者溝通時,大多都只注重收益而忽視風險,通過這樣的強調方式讓投資者產生一種收益極高的錯誤認知。但是,這種不透明規則從某種程度上來說相當于是網絡金融機構方面對于投資者的一種欺詐,如果過分依賴于這樣的短期盈利方式,那么網絡金融機構的聲譽將會受到極大的損毀。而且在投資者不可能永遠都受此蒙騙,如果投資者一旦發現了這些騙局的真相,那么對于金融機構的信賴也會瞬間消散。所以,任憑網絡金融機構肆意發展,對于該行業的聲譽等方面都存在著較大的威脅,而且嚴重的情況下還會影響到行業的可持續發展。

(四)技術問題制約網絡金融的發展質量。網絡安全大致可分為系統和信息安全兩個方面。其中,信息安全即網絡金融信息在傳輸等過程中的安全性和保密性,信息安全的保障依賴于健全完善的監管機制;但是,系統安全方面需要較強的技術性,假設技術水平較低的情況下,那么再完善的系統和機制也無法發揮其相應的作用。從調查數據結果來看,國內絕大部分的網站都存在一定的安全問題,大約占據了網站數量的80%,不過按照海外的相關經驗來看,受到黑客攻擊的網站中,金融網站數量大概占據了40%,但是中國的比例攀升至60%。而比例攀升都是因為中國技術同國際相比還存在較大的差距。

四、完善建議

(一)為網絡金融實質性的金融創新創造條件。促進網絡金融發展的相關政策涵蓋:(1)強化技術優勢,讓網絡金融真正的成為我國金融體系中的一個重要部分,推出更多有別于傳統業務的新型服務;(2)網絡金融想要不斷的創新,明確自己的發展定位和發展方向,有針對性地推出個性化定制產品或者服務,減少資源的浪費;(3)中國網絡金融如果想要實現可持續發展,那么實現產學研三者的有機結合則顯得非常重要,而且通過科研機構等的人才培養途徑,為網絡金融機構行業提供更多的發展支持。

(二)構建科學的網絡金融監管體系。當下的網絡金融機制還不完善,依舊存在較大的運行風險,建立起一個較為完善的監管機制,更好地保障網絡金融安全。而想要快速達到這個目的可以從以上幾個方面入手:(1)將網絡金融的監管范圍做一個明確的劃分,將其劃入已有的監管機制中,全面貫徹監管措施,如信用以及流動性監管等;(2)將國家征信機制同網絡金融互相結合,健全市場的信用評估以及相關的法律法規,同時要注意劃分業務違約的具體權責細節,為監管網絡金融機構的相關部門提供相關的依據。

(三)規范網絡金融業務,樹立網絡金融機構品牌聲譽。要實現網絡金融的有序發展,信用則是最為關鍵的一個樞紐,而品牌則是信用的最佳載體,要想在該行業中實現可持續發展,那么對于機構的聲名要給予足夠的重視。而建立一個良好的聲譽形象可以從以下方面入手:(1)大力整治虛高收益率,避免違約現象的多次出現;(2)提升產品或服務的透明度,客觀的介紹產品和服務,讓網絡金融產品可以獲得更高的社會公信力;(3)相關產品的操作不可過于復雜,應該盡可能的簡化,便于投資者更好地了解該產品,并且做出正確的評估,提升網絡金融行業的信譽度。

(四)實現網絡金融的技術升級?;ヂ摼W技術水平對于網絡金融的發展而言非常重要,如果沒有強有力的技術支持,那么再好的構思也是紙上談兵。但是,目前我國的網絡技術同發達國家相比還存在較大的差距,應該向發達國家學習,升級相關的技術設備,更好地滿足我國金融行業的發展需要,如果網絡金融希望得到更好的發展機遇,那么僅僅依賴于我國已有的網絡技術是遠遠不夠的,一定要按照自己的實際情況來個性化定制專利技術。同時,升級相關設備;排查當前所潛藏的系統漏洞;及時糾正在日常交易中所出現的錯誤。

五、結論

網絡金融是基于傳統金融而產生的新興事物,但是其實質仍舊與傳統金融息息相關,相應的服務功能也沒有較大的改變。但是網絡金融的出現不可否認的帶動了傳統金融業的再發展??偠灾?,當下的網絡金融仍舊處于一個早期的發展階段,相關的管理機制和市場信息都不夠完善,存在較大的風險。同時,網絡金融的人才缺失等的問題也是不可忽視的一種發展阻力,這些都需要企業和有關部門聯手共同解決。尤其是企業的管理層,一定要加強自身的社會責任感,更好地服務于社會,迎合時代的發展需求,積極創新產品和服務。

主要參考文獻:

[1]狄衛平,梁洪澤.網絡金融研究[J].金融研究,2000.11.

[2]紀玉山,王倩.我國網絡金融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經濟縱橫,2002.6.

[3]侯婷艷,劉珊珊,陳華.網絡金融監管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中國財政,2014.2.

[4]徐亮.論網絡金融的法律規制——網絡金融立法構想[J].河北法學,2005.8.

[5]李春燕,俞喬.網絡金融創新產品的市場擴散——針對銀行卡產品的實證研究[J].金融研究,2006.3.

[6]李虹.網絡金融特殊風險深化——網絡金融危機的產生與防范對策研究[J].浙江金融,2007.11.

[7]彭涵祺,龍薇.互聯網金融模式創新研究——以新興網絡金融公司為例[J].湖南社會科學,2014.1.

猜你喜歡
網絡金融問題對策
診錯因 知對策
對策
面對新高考的選擇、困惑及對策
防治“老慢支”有對策
演員出“問題”,電影怎么辦(聊天室)
韓媒稱中俄冷對朝鮮“問題”貨船
“問題”干部“回爐”再造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