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三步走實現鄉村振興
——2017年中央農村工作會議傳遞六大新信號

2018-01-15 07:18侯雪靜
農村.農業.農民 2018年1期
關鍵詞:三農會議戰略

董 峻 高 敬 侯雪靜 胡 璐

2017年中央農村工作會議圍繞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的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這次會議全面分析“三農”工作面臨的形勢和任務,研究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政策并進行部署。權威專家對會議精神進行了全面解讀。

八個堅持:習近平關于“三農”工作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

會議指出,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就做好“三農”工作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論述,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這些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是我們黨“三農”理論創新的最新成果,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指導過去5年我國農業農村發展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的科學理論,也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做好新時代“三農”工作的行動指南。

“這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為新時代‘三農’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鞭r業部部長韓長賦表示。

根據會議精神,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三農”工作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包括:

——堅持加強和改善黨對農村工作的領導,為“三農”發展提供堅強政治保障;

——堅持重中之重戰略地位,切實把農業農村優先發展落到實處;

——堅持把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作為主線,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

——堅持立足國內保障自給的方針,牢牢把握國家糧食安全主動權;

——堅持不斷深化農村改革,激發農村發展新活力;

——堅持綠色生態導向,推動農業農村可持續發展;

——堅持保障和改善民生,讓廣大農民有更多的獲得感;

——堅持遵循鄉村發展規律,扎實推進美麗宜居鄉村建設。

首次提出: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鄉村振興道路

會議首次提出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鄉村振興道路,讓農業成為有奔頭的產業,讓農民成為有吸引力的職業,讓農村成為安居樂業的美麗家園。

中國特色體現何在?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農村經濟研究部部長葉興慶說,把“三農”工作作為全黨工作重中之重、作為關系全局的大事來抓,這是我國的體制特色。

“我們的鄉村振興,建立在土地這個最重要的生產資料集體所有制的基礎上?!彼f,“這樣的所有制結構有利于避免現代化過程中出現農民破產、農戶分化,避免大量小農被迫流離失所進城,這也是中國特色的體現?!?/p>

葉興慶還表示,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要建立一個高效的、可持續的、有競爭力的產業體系支撐鄉村振興,而不能單純靠高福利留住農村人口,這不符合我國國情,而是要通過產業興旺來支撐繁榮興旺的鄉村。

精準確定:鄉村振興戰略時間表確定

按照黨的十九大提出的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分兩個階段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的戰略安排,中央農村工作會議明確了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目標任務:

——到2020年,鄉村振興取得重要進展,制度框架和政策體系基本形成;

——到2035年,鄉村振興取得決定性進展,農業農村現代化基本實現;

——到2050年,鄉村全面振興,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全面實現。

中國社科院農村發展研究所研究員李國祥說,鄉村振興戰略的三個目標任務時間點,與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的目標是同步的。他對三個階段性目標的理解是:

在河北省灤縣小馬莊鎮北京二商集團蔬菜基地內,農民正在將采摘的西紅柿裝箱。資料圖 攝影/新華社記者 牟宇

重要進展是指鄉村振興戰略的體制機制建立起來,鄉村文明、社會治理、產業發展等成效初步顯現;

決定性進展是鄉村振興戰略體制機制進一步理順,城鄉要素流動障礙全面消除;

全面振興是整個鄉村振興的體制機制和政策都相當完善,城鄉之間實現良性互動并相互促進,中國的“三農”問題得到解決。

七條“之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鄉村振興道路這么走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鄉村振興道路怎么走?會議提出了七條“之路”:

——必須重塑城鄉關系,走城鄉融合發展之路;

——必須鞏固和完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走共同富裕之路;

——必須深化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走質量興農之路;

——必須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走鄉村綠色發展之路;

——必須傳承發展提升農耕文明,走鄉村文化興盛之路;

——必須創新鄉村治理體系,走鄉村善治之路;

——必須打好精準脫貧攻堅戰,走中國特色減貧之路。

對此,中國農科院黨組書記陳萌山談了他對以綠色發展引領鄉村振興的理解,認為要做到“三個綠色”:構建綠色發展的農業產業結構,增加優質綠色農產品供給;強化綠色發展的科技支撐,依靠科技引領推進農業轉型升級;健全綠色發展的政策支持體系,建立促進農業綠色發展的補貼政策體系。

同濟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教授程國強則對重塑城鄉關系談了體會:“這意味著在今后的城市和鄉村發展中,要拆除城鄉二元體制機制的藩籬,實現資源要素雙向流動,實現城鄉一體化發展?!?/p>

他同時提出,會議強調了創新鄉村治理體系,將鄉村治理上升到關系國家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高度,提出加快推進鄉村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新要求。

制度供給:從土地到財政金融全方位支撐

會議強調,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必須大力推進體制機制創新,強化鄉村振興制度性供給。要以完善產權制度和要素市場化配置為重點,激活主體、激活要素、激活市場,著力增強改革的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

中國社科院農村發展所研究員苑鵬認為,其中最核心的是要深化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能夠實現城鄉統一的要素市場,從而增加農民收入、縮小城鄉差別。

“農民收入為什么低?就是收入渠道少?!彼f,“農村建設用地改革、‘三權分置’怎么能落實下去,這是最根本的,需要繼續深化土地制度改革,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p>

“實施鄉村戰略必須以改革為根本動力。這既是我國農村改革近40年來的寶貴經驗,也是下一步農業農村發展的根本動力?!背虈鴱娬f,“會議作出了開拓融資渠道等一系列制度改革安排,目的就是要通過改革提高公共服務效能,破除城鄉融合發展的體制機制障礙,減少農業農村發展中的壁壘和束縛,撬動更多社會資本參與鄉村振興戰略?!?/p>

重中之重:農業農村如何優先發展

農業農村優先發展,是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時強調的。這次中央農村工作會議明確要求,各級黨委和政府要堅持工業農業一起抓、堅持城市農村一起抓,把農業農村優先發展的要求落到實處——

在干部配備上優先考慮,在要素配置上優先滿足,在公共財政投入上優先保障,在公共服務上優先安排。

財政部有關負責人表示,2018年中央財政將從多方面著力,探索建立涉農資金統籌整合長效機制,完善農業補貼制度,健全農業信貸擔保體系和農業風險分擔機制。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農科院院長唐華俊說,會議明確要求,造就一支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的農村工作隊伍。作為農業科研的國家隊,就是要堅定不移地落實中央要求,實施人才強農、科技興農戰略,深入推進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不斷改進人才培養支持機制。

猜你喜歡
三農會議戰略
《八七會議》
數說2021“三農”新變化
精誠合作、戰略共贏,“跑”贏2022!
商務部:多措并舉惠“三農”
2020年“三農”十大新聞
走好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三大步
會議通知
實施農村“黨建護航”戰略的創新實踐思考
40年,時光軸下的“三農”演進
會議通知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