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師范類測繪工程本科人才培養模式探究

2018-01-16 00:44陳炳乾
資源導刊(信息化測繪) 2018年11期
關鍵詞:師范類測繪課程體系

陳炳乾

(江蘇師范大學 地理測繪與城鄉規劃學院,江蘇 徐州 221116)

1 目標定位

據教育部高等教育司統計,截止到2017年底,有150所高校(包括獨立學院)開設了測繪工程專業,其中師范類高校有13所。師范類本科人才培養模式與非師范類本科不同,其主要目標是為地方經濟發展和基礎教育培養適應新時期教育改革需要的優秀中小學教師和職業教育師資,在人才培養過程中堅持從實際需求出發的原則,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秉承育人為本,以強化實踐能力為核心,注重師范類本科人才的實踐,以及自覺學習、終身學習的意識與能力培養。同時,圍繞基礎教育改革和發展對教師人才培養的需求,優化理論課程體系與實踐課程體系,改進教學方式與方法,完善實踐育人環節,探索和構建師范性與學術性相統一、專業教育與師范教育相融合、理論素養和實踐教學技能相促進的教師教育新體系,彰顯專業辦學優勢和教師教育特色[1]。

而作為應用性較強的測繪工程專業,其培養目標為:培養面向生產、建設和服務一線的應用型高級測繪人才,畢業生能從事國家基礎測繪建設、陸??者\載工具導航與管理、城市及各類工程建設、礦產資源勘察與開發、國土資源調查與管理等方面的測量工作,還能從事地圖與地理信息系統的設計、實施工作,以及為環境保護與災害預防和地球動力學等領域的研究提供測繪保障[2]。事實上,測繪工程專業的培養目標與傳統師范院校的人才培養模式有明顯差異,因此,針對師范類測繪工程本科的人才培養模式進行探討。

2 人才培養模式

人才培養過程是培養模式的組織性要素,是培養模式的核心,一般包括教學模式、管理模式、課程體系、實踐教學、教師隊伍等[3]。

2.1 教學模式

在教學方法上,把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模式轉移到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模式上來。首先應做到課堂講授與啟發式提問相結合,提高學生對測繪學習的積極性,避免“滿堂灌”現象。在教學過程中,應根據教學大綱的要求,重點講解教學內容中的重點和難點,以及測繪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同時,為了活躍課堂氣氛、促進學生對知識的理解,給學生留下思考的空間,可結合實際進行提問,比如,建造房屋時施工放樣的過程與地形圖繪制的區別。增強學生的主動參與意識,培養學生積極探索、主動思考、力求創新的精神。對于某些前沿的測繪理論,還可采用討論的方式,讓學生主動思考,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4]。

其次,在教學過程中,重點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學習能力。向學生傳授和提供專業文化的最新知識,有意識地指導學生養成創新學習方法,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樹立創新教育的觀念,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自主精神和選擇性要求,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

再次,將現代化的教育手段引入教學過程,增加信息量,提高教學效果。一方面可使用計算機輔助教學軟件制作精美生動的多媒體教學課件,幫助教師提綱挈領地傳授教學內容,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更容易接受,有利于學生課后對知識點的鞏固溫習。另一方面使用計算機多媒體現代教學手段,能增強實驗教學的可視性、可聽性、直觀性,化抽象為具體,化平淡為生動,通過計算機多媒體模擬實驗操作突破重難點。同時,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網絡教學有效地擴展了學生學習課程的空間,豐富了學生學習的手段,使教學從課堂延伸到課外,加強了課內與課外、教師與學生的互動。

2.2 管理模式

普通本科高校學生管理一般分為行政管理和教學管理兩個方面。在行政管理上,要始終堅持以人為本,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培養學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尊重學生的權益,鼓勵學生的自主創新,教育學生學會做人做事、學會求知、學會合作和自我保護[5]。在教學管理方面,實行本科生校內外雙導師制。在前三年的培養過程中,學生除了參加正常的公共課學習外,同時安排相應的校內導師負責指導其專業理論學習。第四年進入企業學習、實踐,由校外企業導師負責提高學生的創新意識、測繪專業素質和實踐能力。同時校外導師可充分利用其所在單位資源,幫助學生通過工程項目進行測繪專業的體驗和學習,積累實踐經驗。

2.3 課程體系

現代測繪科學研究的主要對象是空間信息,而以空間信息理論為核心的測繪學科,與地學、生態、環境、城建、土地管理等學科都有密切聯系?,F代測繪的高新技術,往往是多種專業技術的綜合系統,因此只有將各類知識融會貫通,構成有機的知識網絡,才能適應現代科技相互交叉、滲透、移植的特點。同時,由于現代高等教育為適應社會對不同層次人才的需求,對本科專業的基本要求是“寬口徑為主,專業覆蓋面廣”,這就要求在專業課程教學內容上不宜過深、過專,在有效時間內,只能講授測繪領域最基本最重要的理論、業務知識,而具體的專門知識和技能,更多則是在未來的工作中根據需要繼續學習、培訓,進行補充和加深。

具體課程設置可以參考武漢大學測繪學院的人才培養方案[6]:一、二年級階段不分專業和方向,實行基礎教育。學生在這一階段主要學習公共基礎課(包括政治、人文、計算機、體育等各類基本素質教育的課程)、專業基礎課(如測繪學概論、數字測圖原理與應用、誤差理論與測量平差基礎、專業英語閱讀等)。三、四年級階段,主要學習專業課(培養學生的專業核心部分)。新培養方案中的測繪工程專業分四組方向(大地測量方向、工程測量方向、攝影測量與制圖方向、衛星應用方向),專業必修課相應地分為四組選課方向,學生可根據自己的特長和興趣選擇發展方向,從而進一步確定專業必修課和選修課;專業任選課設置靈活多樣,即使是同一類選修課也可以是多層次、多范圍的,學生可視自己的興趣、基礎條件和能力自由選課。

2.4 實踐教學

對于應用型測繪工程本科專業實踐教學體系的構建,其總體思路是以學生的測繪實踐能力培養為中心,使學生能適應社會需要、職業需要和專業需要。按照“循序漸進、因材施教”原則,樹立“優化課內、強化課外”意識,采用“理論教學—實踐教學—實踐應用”及“課內課外相結合、重視能力培養、理論與實踐相融合”的實踐教學方式,形成“低年級重基本技能,高年級重工程實踐”的實踐教學模式;建立“課內與課外相結合、校內與校外相結合、虛擬與現實相結合”的實踐教學體系。在實踐教學過程中,讓學生自己思考設計實習實驗方案和形式,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創新實踐教學內容與形式,從而達到全面提高學生創新實踐能力的目的。把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的培養貫穿于整個實驗教學過程,一方面能夠加深學生對理論知識的理解和實踐對象的認識,另一方面有利于學生基本技能、動手能力、社會實踐能力和掌握新技術應用能力的培養,讓學生在實踐中磨煉意志,提高其承受挫折的能力,培養其百折不撓的進取精神。

具體措施有:(1)建立校內校外雙實習基地。在校內建立實習基地,可方便學生獲取、處理與分析空間數據,快速掌握儀器操作與內業數據處理方法;在校外建立實習基地,能夠培養學生的吃苦耐勞精神和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2)加大實驗室開放力度。實驗室應全面開放課程體系中的實驗儀器,學生除了參與正常的教學實驗活動外,還可通過網上預約到實驗室領取相關儀器進行自主操作練習。(3)鼓勵學生進行自主創新型實驗。如進行數字測圖實驗,老師除了講授儀器操作外,剩下的測區控制網設計、控制網平差計算與碎部點繪圖由學生自己根據檢索的文獻資料自主完成,最后由指導老師指出其缺陷和不足。(4)增加實踐教學學時,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同時開設當前新技術的應用實習,如增設無人機地形圖繪制實習、激光雷達和三維激光掃描實習。

2.5 師資隊伍

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離不開指導教師的工程實踐綜合素質。目前從事測繪工程實踐教學指導的教師大多從學校到學校,不少人沒有接受系統的專業訓練,缺少工程實踐綜合素質,從而影響實踐教學的質量。而評估指標體系中對師資隊伍的要求,也沒有考慮研究型與應用型人才培養的實際情況,導致學校在引進人才上追求高學歷,有較強實際工作能力的人才很難引進[7]。

因此,應加大實踐教學師資隊伍的建設力度。一方面積極引進實踐能力強、理論水平高的教師,另一方面支持和鼓勵青年教師參與實際工程或到生產單位掛職鍛煉,積累實踐經驗,提高實踐能力。同時實施“客座教授”和“高級講師團”制度,從國內外著名大學、研究機構和企事業單位聘任有豐富實踐經驗、有高級職稱的人員為客座教授,為學生開設相關課程與講座。

3 結語

師范類測繪工程本科人才的培養與傳統的師范類本科專業人才的培養模式有所不同,需要對傳統的師范類本科人才培養模式進行完善,包括教學模式、管理模式、課程體系、實踐教學、師資等方面,以提高測繪人才的培養質量,滿足當地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的需要。

猜你喜歡
師范類測繪課程體系
測繪工程質量管理與控制測繪質量的措施
三維視角構建勞動教育課程體系
教師資格證國考背景下師范類??企w育教學優化研究
測繪新技術在測繪工程中應用的常見問題及對策
高職Java程序設計課程體系建設思考
構建優質學前健康教育課程體系促進幼兒健康成長
工程測繪中GNSS測繪技術的應用
“三位一體”課外閱讀課程體系的實施策略
師范類專業將實行三級監測認證
無人機在地形測繪中的應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