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論小學語文教學如何以問題意識促學生創新能力培養

2018-01-17 21:01譚偉杰
教育界·上旬 2017年9期
關鍵詞:問題意識小學語文教學創新能力

譚偉杰

【摘要】《語文課程標準》在教學建議中指出:“重視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尤其要注重激發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發展學生的創新思維,培養想象力,開發創造潛能,提高學生發現、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語文綜合應用能力?!蔽恼聦πW語文教學如何以問題意識促學生創新能力培養進行了深入的探討,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關鍵詞】小學語文教學;問題意識;創新能力

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創新能力是語文核心素養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語文教學的重要目標之一。要完成這一目標,關鍵要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當下的語文課堂教學中學生的問題意識是比較薄弱的。

一、營造寬松民主的課堂氛圍

有的學生由于膽量小,不自信,不敢或者不愿提出問題;還有的學生由于教師在課堂上過于強勢,不會或者不善于提出問題。其實第一種學生不是不愿提問,只是他們的問題意識顯得內隱。因此,教師必須營造寬松民主的課堂氛圍,將學生內隱的問題意識轉化為外顯狀態,讓學生在積極自信的狀態下,愿意提問題,敢于提問題。

心理學研究表明,一個人的創新能力只有在他感受到“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時,才能最大限度地得到表現和發展。要營造這樣寬松的教育環境和氛圍,關鍵在于教師。教師一定要充分愛護和尊重學生的問題意識,讓學生知道課堂上只要有問題就大膽地表達出來,不要有任何的顧慮和戒備心。問題問得好,教師要表揚;問題問得不好,教師一樣要表揚。這樣的鼓勵會消除學生的心理顧慮,在這樣“心理安全”“心理自由”的氛圍中,學生才會激發問題意識,才能自由地思考和表達,各種奇思妙想才會不斷呈現出來。

比如教學《最佳路徑》一課時,有學生問:“時間對于格羅培斯來說太珍貴了,為什么他不立即調轉車頭回家,而是一定要去老太太的葡萄園買葡萄呢?”對于這個問題,我還沒有認真思考過,只是覺得學生問得好,一時間無法回答,表揚之后,我便按照“給人自由,任其選擇”的思路,讓學生自由討論,尋求答案。經過一番思考爭論,有位學生回答道:“格羅培斯是想通過買葡萄的方式感謝老太太,畢竟是老太太的做法讓他得到啟發的?!蔽覍λ幕卮鸾o予了肯定:“有道理,你說得好,這真是一個懂得感恩的格羅培斯?!庇钟幸晃粚W生說道:“大師是不是想要體驗一下這種‘給人自由,任其選擇的做法,看看究竟妙在哪里?”我在肯定并贊賞他的同時,追問:“大師僅僅是想去體驗一下嗎?”思考了一會,有學生說:“大師想去實地考察一下葡萄長得最旺盛的地方,被游客踩出的路是怎樣的,葡萄長得不好的地方,那路又是怎樣的?!绷硪粚W生接著補充說:“大師這種體驗,其實是進園觀察,通過觀察在頭腦中形成并完善迪士尼路線的方案,所以對他來說并不是在浪費時間?!蔽腋吲d地說:“你們真是一群善于讀書的孩子,敢提問,肯動腦,你們以后也會成為大師的!”

葉瀾教授說:“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學生時常會提出一些出乎意料的問題。教師若裝聾作啞,則將挫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若嚴詞斥責,將泯滅學生智慧的火花;若敷衍搪塞,將使學生疑竇倍增,如墜云霧?!弊鳛榻處?,我們不能“裝聾作啞”,不能“敷衍搪塞”,更不能“嚴詞斥責”。毫無疑問,如今的語文課堂,大部分教師給學生的“學”創造了良好的環境,遺憾的是部分教師對學生的“問”漠不關心,甚至出現不許學生求異、質疑的現象,認為那是學生在搗亂,浪費時間,從而扼殺了學生的創新思維。假如教師能允許學生“出格”,鼓勵質疑,營造有利于創新思維發展的民主和諧氛圍,不怕課上不完,不怕教師的預設無法順利進行,能與學生一起探討潛水艇和飛機各自不同的特點,結果一定會大不一樣的??梢?,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才能激發學生的問題意識,使學生從“不敢”到“敢”,從“不愿”到“愿”。

二、采用創新的教學方法

對于第二種學生,為了改變他們不會或者不善于提出問題的現狀,培養其問題意識,除了要營造寬松民主的課堂氛圍外,還要依靠科學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技巧引導他們提問。啟發式教學法不失為一種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好方法。采用啟發式教學,教師要精心設計問題,只有教師善于質疑,解疑,才能培養出善于質疑、解疑的學生。教學時,教師要告訴學生,可以從課題、文中矛盾處、細節處、結尾處設疑,還可以從語言表達的特別處設疑等。

(一)從課題入手提問題

許多課題都蘊藏著可供學生提問的有價值的問題。學習新課時,可以引導學生從課題入手提出一些問題,這不僅有利于培養學生提出問題的自信心,還有利于培養學生善于提問的好習慣。教師教學新課時設下懸念,讓學生帶著問題去文中找答案,久而久之,學生的問題意識就能形成。

對于低年級學生,教師要教會他們從課題入手提出問題的方法,做到循序漸進,穩步提高。比如教學《小鷹學飛》(蘇教版二年級上冊第八課),教師板書課題,學生齊讀課題之后,可引導學生思考:“讀了課題你有什么疑問?”剛開始,學生只會提出“小鷹是怎么學飛的?”這樣的問題,此時教師進一步引導學生,像這樣的課題還可以提出“小鷹向誰學飛?”“學了幾次?”“學的結果怎樣?”這樣的問題。當學生學會了從課題入手提問的方法后,再學習《青蛙看?!罚ㄌK教版二年級上冊第九課),學生讀完課題之后,就會很自然地提出“青蛙是怎樣看海的?”“青蛙都跟誰去看海?”“青蛙看到了海沒有?”“青蛙路上都遇到了誰?”這樣的問題。

隨著年級的升高,如果學生僅僅滿足于提一般性的問題,提不用花費太多時間進行深入思考的問題就完全不夠了。比如,學習《厄運打不垮的信念》(蘇教版五年級上冊),如果還只是滿足于引導學生提出諸如“厄運是什么?”“信念是什么?”“誰有厄運打不垮的信念?”這樣相對浮于表面的問題,那么學生的思維就得不到有效的訓練,更談不上創新思維的培養。根據學生、教材以及學段的特點,在引導學生提出以上問題的基礎上,還要教給學生依據自己對課題的第一感覺,或者依據預習抓住文本特點提問題。比如,在教學本課時可以教學生提“本文運用了大量的數據,有什么作用?”等這樣的問題,能抓住文本的特點,更具有思考性,更有益于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和語文核心素養的提高。endprint

(二)從課文矛盾處提問題

要找到課文的矛盾之處,必須在學生深入閱讀文本的基礎上進行。比如教學《我的戰友邱少云》(語文S版五年級上冊)一課,可以引導學生抓住文中的兩處看似矛盾的地方質疑,展開教學,引導思考,學會質疑的方法。第一處是:“我們趴在地上必須紋絲不動,咳嗽一聲或者蜷一下腿,都可能被敵人發覺?!钡诙幨恰拔液鋈宦劦揭还蓾庵氐拿薏冀刮?,扭頭一看,哎呀!火燒到邱少云身上了!”“必須紋絲不動”與“扭頭一看”顯然是矛盾的,這又是為什么呢?是作者寫作上的疏忽嗎?一石激起千層浪,學生通過合作討論,發表了各自的觀點。有的認為:“只要小心點扭頭,敵人是不會發現的?!庇械恼J為:“課文中寫火苗趁風勢亂竄,說明當時是有風的,扭頭一看就算荒草輕輕一動,敵人也會以為是風吹草動的?!边€有的認為:“炮彈爆炸,加上燃燒彈燃燒,敵人的前沿陣地肯定是煙霧迷蒙,‘我扭頭一看敵人是發現不了的?!蓖ㄟ^這樣問題的提出,這樣積極的思考,學生不僅學到了提問的方法,思維也得到了鍛煉。

(三)從課文結尾處提問題

有些課文的結尾處別具特色,可以引導學生在深入思考,提出有價值問題的同時,訓練創造性思維。比如教學《田園詩情》(蘇教版四年級上冊)時,課文結尾是:“這就是真正的荷蘭?!笨梢砸龑W生質疑:“那真正的荷蘭又是什么樣的呢?”學生興味盎然,就會帶著這個問題讀課文,進行語文實踐,在文中尋找答案,并在多次的語文讀書實踐中,觀賞荷蘭和諧、優美、寧靜、悠閑的田園風光圖,感受作者熱愛大自然的情懷。

(四)從語用特別處提問題

小學語文教材中有許多課文在表達方式上很有特點,可以引導學生在質疑的基礎上進行語用訓練。比如《月光曲》(人教版六年級上冊)第九自然段:“皮鞋匠靜靜地聽著。他好像面對著大?!ば晨纯疵妹?,月光正照在她那恬靜的臉上,照著她睜得大大的眼睛。她仿佛也看到了……”先讓學生讀一讀這一自然段,然后引導學生思考:“這段文字的文本呈現方式有什么特點?”接著通過小組討論交流發現,這段文本都是先寫實在的事物,再寫聯想。在發現了文本的奧秘之后,要求學生運用“從看到想,再從看到想”的表達方式遷移寫一段話。

總之,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方法有很多。教師要在課堂上精心設計問題情境,處理好問題材料,從增強學生質疑的自信心開始,運用多種方法讓學生的問題意識從無到有,從有到多,從多到優。當學生掌握了這些方法,有了問題意識之后,他們提問題的能力也就提高了,創造性思維也會得到培養。

列夫·托爾斯泰說過:“如果學生在學校里學習的結果是使自己什么也不會創造,那他一生將永遠是模仿和抄襲?!彼f的“創造”,正是當前語文教學的核心之一。我們只有緊緊圍繞著這個核心,創造條件鼓勵學生大膽質疑,讓其問題意識不斷涌現,才能使他們的創新能力得到很大的提高。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

[2]柳俊.創設心理安全的創新環境[J].成才,2001(10):31-32.endprint

猜你喜歡
問題意識小學語文教學創新能力
拓展探究實驗 培養創新能力
高中數學課堂教學中創新能力的培養
強化師生互動, 保持課堂活力
問題意識與專題化教學研究
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
小學語文教學要返璞歸真
淺議學生問題意識培養策略
多媒體技術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試論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
問題意識,個性化閱讀的原動力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