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麥抗白粉病研究概況

2018-01-18 06:29靳帥霞蔣選利熊冬梅周國菊
種子科技 2018年10期
關鍵詞:白粉病抗病苗期

靳帥霞,蔣選利,熊冬梅,周國菊

(1.惠水縣農村工作局農業技術推廣站,貴州 黔南 550600;2.貴州大學農學院,貴州 貴陽 550025;3.惠水縣農村工作局,貴州 黔南 550600)

小麥白粉?。˙.graminis f.sp.tritici)是我國小麥生產中重要的病害之一,多發于潮濕多雨、氣候溫和的地區。全球氣候變暖和人為不合理種植,均是致使小麥白粉病發展越發嚴重的重要因素。目前,要有效地防控小麥白粉病,需結合當地環境特征,把握當地小麥品種與白粉病菌的親和情況及當地白粉病的發病特征和規律,進行合理管理,同時積極推廣抗病品種種植[1]。

1 小麥白粉病特征概述

1.1 病原特征

小麥白粉菌屬于子囊菌亞門真菌球針殼屬。白粉菌絲寄生于寄主體表,多為永久性生存,且有隔膜。其在寄主的表面和表皮細胞內蔓延,形成吸器吸收寄主的營養,侵染力可持續3~4 d。

1.2 小麥白粉病的發生規律

小麥白粉病菌在不同的地理環境下能夠形成不同的生理小種,毒性變異快。

研究表明,我國小麥白粉病病菌的越夏方式是在冷涼的高海拔地帶(越夏區)自生麥苗上,夏末秋初,隨著北季風的逐步增強,病菌孢子隨著氣流傳播到東、南部的秋播麥苗上。11月左右,越夏菌源開始在秋苗上繁殖,并借助氣流傳播到平原地區侵染秋苗,形成發病中心,而后成為越冬菌源;入春后,氣溫逐步升高,這時的平原麥區開始發病。越冬病菌首先在發病點周圍形成發病中心,然后依次以它為中心輻射擴展;4月為病害激增期,輻射擴展速率顯著提高,嚴重度、病葉率、病莖率的增長速率先后達到最大值;5月小麥白粉病病情基本穩定,但對于晚播麥,如果溫、濕度適宜,病害仍會繼續加重;5月中下旬,由于高溫和小麥漸趨成熟,發病部位大量閉囊殼產生,病害流行結束[2]。春小麥產區的發病時間略有差異。

1.3 小麥白粉病的病理特征

小麥白粉病多發病于小麥葉片,有時也發生在植株穗、莖稈和葉鞘上,在小麥的苗期至成熟期均可為害。一般來說,葉正面病斑較葉背面多,下部葉片較上部葉片病害嚴重。病部表面會附有一層白粉狀的霉層,發病部分最先出現白色絲狀霉斑,然后逐漸擴大并相互聯結,呈現為較大的長橢圓形狀霉斑,嚴重時葉片的大部甚至全部均可覆蓋,霉層厚度可達2 mm,呈粉狀。后期霉層會漸漸由白色變為灰色,上面附著黑色顆粒。葉面早期呈黃葉或卷曲枯死,重病株常常矮縮,影響抽穗,或抽穗卻籽粒不飽滿,千粒重與干重明顯下降,嚴重影響小麥產量。

2 小麥白粉病的發病原因

2.1 溫、濕度條件適宜

小麥白粉病的發生和流行主要受溫度和濕度影響。研究表明,小麥白粉病的發生流行與氣候條件的關系十分密切[3]。病菌在0~25℃均可發生,15~20℃為發病最適溫度。由于近年暖冬現象較為明顯,對小麥白粉病菌源基數的積累與侵染創造了有利的條件,為病害的偏重流行提供了充足的菌源與環境。

2.2 栽培管理措施不當

栽培管理措施不當也對小麥白粉病流行有不同程度影響。播期不當、播量過大,均能促進小麥白粉病的發生。在我國,農戶多在秋收完成后立即栽種,栽種時氣溫較高,導致小麥出現旺長現象,某些地區甚至在年前就會出現拔節現象;因為播量不均衡,可直接導致田間小麥群體密度過大,通風透氣性差,從而形成了病菌滋生蔓延的溫床;除此之外,因為機械化收割的加入,導致地塊留茬較高,病稈及病葉留在田內,造成田間病菌的大量積累;不合理施肥,高肥水特別是偏施氮肥田塊,病害發生較重。另外,管理過程中病害防治不到位,也易加重小麥白粉病的發展,如錯過了有效的防治時期、噴藥不到位等。

3 小麥抗白粉病品種的研究進展

研究表明,選育和推廣抗病品種是目前小麥白粉病最經濟、安全和有效的防治措施。國內外的育種研究都致力于將小麥及其野生近緣種的抗性基因用于抗病育種[4,5],但過度廣泛應用也易致使抗性基因逐漸喪失抗性[6,7]。

多年來,我國研究者們一直積極投入抗病品種及抗病基因的篩選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如盛寶欽等人[8]對我國8個省區的3 441份地方小麥品種進行白粉病的抗性鑒定,篩選出6個免疫至高抗品種和71個中抗品種。山西省農業科學院小麥研究所[9]采用自然誘發和人工接種相結合的方法,對871份小麥新品種(品系)進行苗期和成株期的抗白粉性鑒定,并篩選出農大015、冀麥3、晉麥32等9份農藝性狀突出、抗病性好的品種。曹世勤等[10]對甘肅省部分小麥資源品種(193份)進行了小麥對白粉病全生育期的抗性評價,其研究結果表明,苗期對參試白粉病菌E09表現抗病的品種為白春麥(庫75)、白春麥(庫76)等46份材料;成株期對自然誘發的白粉病表現抗病的主要是冰麥(庫136)、佛手麥(169)等15份材料;而全生育期表現抗病的僅有五乃龍(庫號339)、光頭川麥(庫號0467)2份材料。張小輝等[11]用國內白粉菌流行小種E09和E20,分別對99份小麥農家種和地方品種進行苗期抗性鑒定,篩選出6份材料可以作為有效抗源,應用于小麥抗病育種中。

猜你喜歡
白粉病抗病苗期
我國小麥基因組編輯抗病育種取得突破
避雨栽培模式下氣象因子對一年兩收冬季葡萄白粉病發生的影響
大同市朔城區:開展辣椒苗期田間檢疫工作
一到春季就流行 蔬菜白粉病該咋防
蔬菜苗期發生猝倒病怎么辦
茄子苗期怎樣蹲苗,需要注意什么?
高產優質抗病雜交油菜新品種婁文油99
草莓白粉病的發生與防治
玉米苗期注重管 豐收高產有基礎
植物細胞內存在“自殺神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