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國藝術類高校畢業研究生就業工作對策研究

2018-01-18 05:16范文鵬
北方文學·上旬 2017年36期
關鍵詞:藝術類高校研究生

范文鵬

摘要:我國藝術類高校每位畢業研究生的就業工作關系到自身、家庭以及社會等多個層面,具有牽一發而動全身的意義,在整個藝術類高校研究生的教育環節中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本文從分析加強藝術類高校畢業研究生就業工作的現實意義入手,剖析我國藝術類高校畢業研究生的就業現狀,最后提出一系列操作性、針對性較強的對策。

關鍵詞:藝術類高校;研究生;就業對策

充分就業是黨和國家一直努力實現的目標,是讓廣大人民有獲得感的最真實的體驗方式和機會。高校作為社會主義事業接續發展的人才的輸出基地,人才智能的發揮,更多時候是投入到工作崗位中體現和得到檢驗的,培養人才的最終目的也是投入到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建設大潮中去,可見就業工作的終極性和方式性。藝術類高校研究生作為藝術學科教學鏈條中的最頂端,是藝術理論前沿知識的先覺者,是具有較成熟創作能力的群體,能否對其合理配置,自然事關我國社會主義文化發展的進度和效果。

一、加強我國藝術類高校畢業研究生就業工作的現實意義

(一)有助于形成藝術類研究生教育培養、產出的良性循環

藝術類研究生就業好壞,直接反作用于社會上對藝術類研究生的期望和評價,勢必影響生源的數量和質量。較高的就業率和較合理的就業布局,會給社會帶來利好信息,會鼓勵家庭、社會的長期、較高的投入,也才能保證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人才源源不斷,進而形成人才培養的良性循環。

(二)有助于藝術精品的出臺

充足的就業崗位是廣大藝術類研究生發光發熱的舞臺,是他們潛心研究和認真鉆研的后盾。只有廣大藝術類研究生進入到各類藝術企事業單位,才能將學校中習得的雄厚的理論知識、嫻熟的技能技巧投入的實踐中,才能后顧無憂的進行創作和研究,方可產出經得起時代和人民檢驗的精品力作。

(三)有助于社會的和諧、穩定

藝術類研究生作為高校研究生中個性鮮明,行事另辟蹊徑,易感性、缺理性的特殊群體,權益保障意識極強和處理方式簡單,一旦就業權益、機遇得不到保障和對待,消極情緒勢必在他們群體間蔓延和傳播,引起社會的波動,不利于社會的和諧和穩定。

二、我國藝術類高校畢業研究生就業現狀

我國藝術類高校畢業研究生目前的就業狀況大體是健康的,發揮著其肩負的配置人才、服務社會和造福人民的功能,但仍有不盡如人意的地方。

(一)培養的人才和社會所需脫節

傳播和弘揚中國優秀傳統,講好中國故事,是藝術類研究生的使命和職能,是我國藝術類研究生教育的規定動作。這必然決定研究中國傳統文化(如:書法篆刻)的專業不可或缺性。但是以“市場為導向”的人才培養方針,乃是培養藝術類研究生的內驅力,也是藝術類研究生教育能夠蓬勃發展的良劑。而我國目前藝術類研究生教育過多的強調了對歷史事件、歷史人物的研究,大有閉門造車之嫌,忽視了時代特征和社會發展的需求,長此以往,必然造就學校培養人才和社會所需人才的脫節,造成供需矛盾。

(二)就業政策的執行力度不夠

黨和國家出臺了諸多有關做好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的文件和規定,為高校研究生的就業工作開展提供了路線和方向。出臺了許多鍛煉高校畢業生能力的地域均衡發展的計劃,如“西部計劃”、“大學生村官計劃”等等,拓寬了高校畢業生就業的路徑和范圍。而具體到藝術類高校,由于宣傳不得力,就業工作隊伍的不健全等等原因,致使國家有關就業政策不能得到較全面的解讀和執行,沒有發揮出國家政策的導向、方向標的作用,也就讓研究生的就業工作變的不清晰。

(三)正確的就業觀的缺乏

高校研究生特別是藝術類高校研究生經過漫漫的近十多年的藝術教育和實踐,無論從投入產出角度講,他們認為多年的相對于非藝術類研究生的巨大的物質投入和勤學苦練的精神投入,還是從本身較高的知識位階上看,都希望能找到諸如高校教師、事業單位等工作崗位,而對于真正能夠創造較大價值的新型行業和業態則很少問津,根深蒂固的畸形的擇業觀,不利于藝術類研究生教育的發展,也與世界經濟大勢不一致。

(四)藝術類研究生的主體性不強

廣大藝術類研究生是就業的主體。在這樣崇尚自由,法制逐漸健全和公民意識逐漸增強的時代中,主體性強弱勢必影響效果的豐盈與否。廣大藝術類研究生還沒有完全建立起獨立的主體性,沒有充分利用學生就業團體的組織力量,這勢必形成廣大藝術類研究生在就業市場中的弱勢地位的態勢,不利于他們今后的發展。

三、加強我國藝術類高校畢業研究生就業工作的對策

(一)貫徹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精神,培養出社會真正需要的藝術類高等人才

目前我國人力資源建設重點已由需求側轉變至供給側上來,這將是解決我國人力資源供給和需求矛盾的切入點和著力點。一是在確保優秀傳統文化得以傳承的基礎上做好基礎理論的研究和發展,此是基礎和前提;二是瞄準市場需求,并結合藝術本質,加快調頭和轉向,迅速培養出社會和市場所需要的藝術類研究生,如目前學術型研究生和專業學位研究生的分類并加強后者的分量,真正實現學校和社會的無縫對接,實現社會需要什么人才,我們就培養什么樣的人才的目標,達到產學研的深度融合,讓“需”引領“供”的發展。

(二)擲地有聲,切實發揮國家就業政策的撬動作用

國家就業政策具有極強的拉動效用,是做好高校研究生就業工作的路線圖和保障。要讓藝術類高校成為國家就業政策的典范。一是學校應承擔國家有關高校畢業研究生就業政策的主體責任。認識到做好研究生就業工作的重要性,讓國家就業政策結出碩果,而不是一紙空文,追究對就業工作領導不力的部門和人員的責任;二是大力宣傳國家有關高校畢業研究生的就業政策。結合藝術院校的特色,利用動畫藝術、專題文藝匯演等同學喜聞樂見的方式進行有關政策的深入淺出的講解和解讀,讓政策內化于心,外化于行,讓廣大藝術類研究生不再對就業政策感到冰冷和模糊,漸漸成為國家就業政策的力行者和宣傳員。

(三)加強疏導,助樹立正確就業觀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是金子總會發亮的”等等警句向我們揭示了擇業的樸素道理。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逐步完善,官本位思想在我國將逐漸的消解和退化,也必然為建立正確的擇業觀還一片藍天。一是因人而異。廣大藝術類研究生要根據自己的性格特征、儲備知識等認清自我,建立適合自己發展的職業道路,且不可因世人眼光、父母寄托等等原因隨波逐流,迷失自我;二是就業工作人員的引導作用。通過舉辦就業指導專題講座、重點對象的一對一深入談話等形式,消除研究生在就業工作的迷茫,幫他們建立起適宜的、新時代的就業觀,摒棄守舊的思想。

(四)尊崇法制,發揮畢業研究生的主體性作用

對等、獨立地位是就業雙方公平協議的前提和基礎。藝術類畢業生自由灑脫的特質要求他們更加應注重主體性的建設和培養。一是學會獨立和思考。要以積極的、自信的、十多年的知識積累和藝術類畢業生特有的魅力入世,學會和用人單位談判和協商,不驕不躁,逐步以獨立人格面世;二是學會充分利用研究生的就業團體等自治組織。組織內成員們,獻計獻策,互幫互助,形成強大合力,以強大的組織力量和就業單位面對,最大限度維護廣大藝術類研究生的權益。

四、結語

文化是綜合國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和精神族譜中的靈魂,藝術類研究生是我國文化建設的寶貴資源和財富。藝術類研究生的就業是整個藝術類研究生教育中的重要一環和“最后一里路”,如何有效的打通,至關重要。希望加強藝術類高校畢業研究生就業環節的頂層設計、舉措安排,為他們最終走上合身的工作崗位提供最佳的方案和定制,進而形成百花齊放的美好景象。

(作者單位:南京藝術學院)

猜你喜歡
藝術類高校研究生
伍小東研究生作品選登
蔡智及其研究生作品選登
沈銘存研究生作品選
湖南師范大學研究生作品
藝術類高?!洞髮W英語》課程教學改革的實踐探索
打造團隊促建設堅持創新彰顯專業特色
藝術類高校音樂專業學生學習動機調查研究
藝術類高校教師評價體系研究
藝術類高校輔導員與學生新型關系構建

北方文學·上旬2017年36期

北方文學·上旬的其它文章
做客浩罕村
海邊
我期待
吶喊者的心
溫柔
一夜思親淚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