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試析采茶樂在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運用

2018-01-19 04:07陳俊伊
福建茶葉 2018年11期
關鍵詞:心理健康音樂大學生

陳俊伊

(山東藝術學院,山東濟南 250014)

大學生自殺與大學生犯罪早已不是新聞,關于此類案件的曝光率還在持續上升中。大學生作為我國社會主義事業的接班人,承載著整個國家的希望也是祖國建設的中堅力量,如若沒有一個健康的心理怎能托起民族的未來呢?因此,從這一角度來說,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至關重要。然而,我國并不重視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很多高校將心理健康教育與思想政治教育相混淆,進而使得心理健康教育流于形式,難以真正發揮心理疏導排解的作用。其實,心理健康教育對于大學生的不良心理狀況有著輔助治療的作用。據心理學家研究,舒緩的音樂可以紓解心中的抑郁,促進不良情緒的消化。采茶樂作為傳統音樂文化的一種,清麗的曲調、悠長的韻律以及亦莊亦諧的歌詞等對于大學生心理的調節具有積極意義。

1 采茶樂在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

1.1 調節消極的不良情緒

大學生由于心智尚不成熟,面對棘手的問題時容易陷入不良情緒的消極循環中,進而可能將極端的方式作為事情解決的唯一途徑。例如,馬加爵殺人案中,馬加爵本可以通過向老師或者輔導員求助的方式排遣郁積的憤懣,卻在一怒之下掄起了罪惡的“復仇”鐵錘先后殺害了四名同學。大學生一直處于溫室中,特別是當代的大學生多是獨生子女,浸潤在蜜罐里的他們難以獨自應對生活與學習的挫折,考試失利與戀愛分手等都可能會成為壓倒他們的“稻草”,假若這種心理不及時進行調節則極有可能成為其步入歧途的誘因。而采茶樂作為我國傳統音樂文化中特有的一支,悠遠的樂曲中潛藏著豁達的人生態度、幽默的方言襯詞中包含著樂觀向上的思想,而采茶樂與心理健康教育相結合則意味著學生能從昂揚的采茶樂中汲取奮進的力量并化不良情緒為積極情緒。

1.2 塑造健全的人格

音樂是一種特殊的“語言”,具有“潤物無聲”的效果,優秀的音樂不僅能使人身心愉悅還能鍛造品格。大學生心理健康與否不僅關乎著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而且還同“中國夢”的實現息息相關。因為,接受了高等教育的大學生,擁有較高的智力水平,一旦心術不正人格不健全,將會對社會構成極大的威脅?,F實中很多疑難雜案都是由高智商分子所為,曾震驚全國的“南京大學碎尸案”,時隔20年之久依然沒有破案,被認定為是“高知分子”的兇手一直逍遙法外。大學生一旦失控其高智商行為所產生的破壞力難以想象,所以,采茶樂引入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堂,能使學生在美妙采茶樂的漸染中塑造健全的人格。例如,大學生在課堂上學習演唱采茶樂時,為了適應高昂的采茶樂曲調必然會以飽滿的情緒投入到和聲的演唱中,而這一過程調動了學生的亢奮之情,并使其從中體會到了采茶樂的精妙,從而在無形中引導學生走上積極陽光之路。

1.3 培養正確的美學觀

音樂是一種反映人類情感的藝術形式,所有的音樂作品不僅包孕著思想感情更具備了獨特的美學理念,其能以音聲的形式直接作用于人的思想意識,使人在共鳴中心生暖意忘卻塵世的不快。正如高雅的音樂能給人美的享受一樣,采茶樂在傳遞美時也在不經意間傳遞著美好的理念。我國采茶樂是在傳統優秀的民間文化藝術基礎上生發而成的,其采用的是傳統“宮商角徵羽”的譜曲方式,運用音階的變化闡述音樂的美學內涵。我國采茶樂在走進了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課堂后,很多學生反映“采茶樂是一種有魔力的音樂藝術,似乎具有化腐朽為神奇的超能力,每次郁悶低落時只要聽到采茶樂便會覺得一切充滿希望”。柏拉圖也說“節奏與樂調有最強烈的力量浸入心靈的深處,如果教育的方式合適,它們就會拿美來浸潤心靈”。不同風格的采茶樂以變幻多姿的形式為學生帶來立體化的聽覺盛宴,使學生在直擊心靈旋律中發現生活的美好,進而在采茶樂的熏陶中提升美學品味。

2 我國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所面臨的問題

2.1 課程設置缺乏科學性

我國心理健康教育正處于起步階段,基本的課程體系尚未建立,不僅教學目標不明確而且課程設置不合理甚至連教學內容都是五花八門。最重要的是,高校對于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持有的是不甚重視的態度,教師忙于科研評職稱而以草草了事的態度進行心理健康教學,學生則只求考高分得學分而鮮少思索心理健康教育的內容是否合理。所以,很多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完全形同虛設。同時,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教材沒有形成統一的意見,各大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所使用的教材質量參差不齊,某些高校所選用的教材明顯缺乏實用性,晦澀難懂的理論知識與學生的接受能力不相符合,生硬的理論教學也使得學生對于心理健康教育這門課程的好感喪失殆盡。

2.2 教學師資力量薄弱

我國心理健康教育發展緩慢最主要的原因是師資力量的匱乏,優秀教師的奇缺使得心理健康教育體系極為孱弱。當前,我國高校的心理健康教師直接源于心理專業畢業生,而剛從象牙塔里走出來的畢業生其實踐經驗幾乎是一片空白,缺乏科學的規范操作能力。沒有經過系統訓練的他們難以勝任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學工作,因為社會經驗不足使得其難以從全面的角度分析和處理學生所遇到的心理障礙。例如,某音樂專業的大四學生,在臨近畢業時還未確定工作,一心想去大城市追逐自己的歌手夢,但是父母卻只想讓其留在老家當一名音樂教師,父母的威逼使得該學生陷入了極度的抑郁之中,而實踐經驗淺薄的心理健康教師難以設身處地地對此提出有效的治療方案的。

3 采茶樂在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具體運用

3.1 建立完善的采茶樂心理健康教育體系

我國早就推行了“德智體美育”全面發展的素質教育,但是教學理念卻依舊沿襲了應試教育的“有用論”,所有的學科建設都是以“有用”為目的。而心理健康教育對于經濟的發展沒有明顯的推動作用,就被排除到了必修課程之外,很多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課是以選修課程的方式而存在,學生完全可以憑借自己的意愿選擇學或者不學,這就導致某些學生可能整個大學期間都不會接觸到心理健康教育知識。所以,高校應當結合學生的心理教育狀況改革心理健康教學機制,將采茶樂心理健康課程納入必修課程的框架之中,并在教學理念中樹立明確的教學目標,將教學任務與教師的職責相關聯。而后,高校也應當轉變觀念,加強對采茶樂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視,以采茶樂為立足點完善心理健康教育的形式與內容,統一訂購權威的心理健康教育課本,將采茶樂中的音樂元素注入到心理健康教育之中,使得實踐教學與理論教學在協調中實現同步發展。

3.2 加強同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

心理健康教育與思政教育是兩門不同的課程,雖然具體教學內容有所差異,但二者依然存在相通之處。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在引入采茶樂時,應當以高校的整個教學體系為落腳點,將心理健康教育與思想政治教育進行有機結合,利用深化的思想政治教育推動心理健康教育的發展。首先,高校應該積極改進思政教育工作使其能與采茶樂心理健康教育進行相得益彰的融合,通過發揮采茶樂的潛移默化作用來增強學生的道德意識觀念,并使其形成良好穩定的心理素質。其次,高校應當在采茶樂心理健康教育中引進“德育”概念,借鑒思政教育建立心理健康教育體系,加大對采茶樂心理健康教育的投入力度,購買教學所需要的音響以及其他設備,及時建立采茶樂心理健康教育基地,為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必要的交流互動場所,至少使學生在面臨心理障礙時能有尋求幫助的固定空間。

4 結語

大學生是我國未來社會建設的主力軍,心理健康教育對他們而言是必不可少的課程,特別是當前網絡文化盛行的時代里,信息辨認篩選能力的缺乏以及脆弱的心理防御機制使得很多大學生在不良信息的誘導下走向了違法犯罪之路。因此,高校應當切實地將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上日程,借用音樂藝術對心理健康的積極作用,將心理健康教育與優秀的采茶樂進行緊密結合,為采茶樂心理健康教育體系的構建提供大量的物力與人力支持,從而促進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朝著有序化科學化推進。

猜你喜歡
心理健康音樂大學生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帶父求學的大學生
音樂
讓大學生夢想成真
2013年第三屆大學生演講比賽圓滿落幕
他把孤兒院辦成大學生搖籃
音樂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