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茶文化下的儒家思想對大學生思想教育的作用探索

2018-01-19 04:07李小琳
福建茶葉 2018年11期
關鍵詞:儒家思想茶文化傳統

李小琳

(綿陽師范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四川綿陽 621000)

大學生,作為即將步入社會的新一代,其思想素質對社會的發展進步有著重要的影響。茶文化下的儒家思想與大學生思想教育的有效融合,可以有效地提高大學生的整體素質,提升高校大學生思想教育課程的質量與效率,促進社會的發展建設。但現階段,二者的融合還存在著很多問題,所以本文針對茶文化下的儒家思想對大學生思想教育作用的研究是很有現實意義的。

1 茶文化下的儒家思想

1.1 茶文化下的“自強不息”思想

茶文化所推崇“死而不朽自強不息”的精神,與我國傳統文化下的儒家文化思想不謀而合。二者都強調通過個人的努力來實現報效國家的愿望,從而實現其人生的價值。該思想是從社會的角度來進行個人功德的評判的。一個人,對于國家有利,對于社會有益,才可以被稱為有功德,才可以稱之為不朽。而此不朽是必須通過自身的自強不息才能實現的。從另一個角度來看,茶文化中的“自強不息”思想相對于傳統儒家思想更為淡然,在家國與社會的使命感下,更顯從容之貌,更多了一份寵辱不驚、泰然自若,這份思想也成就著功德之人的謙遜之態,引導著人們在從容之中奮發向上。

1.2 茶文化下的“仁愛禮義”思想

“仁愛禮義”是傳統儒家思想的重要體現,也是茶文化下儒家思想的核心之一?!叭室蕴幦?,有序和諧”、“有教無類”、“仁者愛人”、“推已及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等都是該思想的細化分類?!叭蕫鄱Y義”思想體現了人們的平等、禮教、仁愛等。而在我國茶文化中,茶道、茶藝的禮儀規范,與儒家的禮文化大同小異,禮儀要求,供茶人與品茶人,必須互相尊重,以禮相待,同一飲茶空間的所有人都要遵守茶道規則,既要謙遜有禮,又要相待坦誠。而茶文化中的“義”,與儒家思想也有著緊密的聯系,二者在某一層面上都是對個人價值的追求[1]。

1.3 茶文化下的“和”思想

茶文化下的“和”思想是茶道四諦之一,與傳統儒家思想中的“和”相通,都強調了萬物的和諧。即在交流處事的過程中,要時刻保持著謙恭之心,與人、物、自然和諧相處?!昂汀彼枷氲挠直憩F在“已所不欲,勿施于人”,以換位思考換取相處的和諧?!昂汀彼枷脒€表現在“以和為貴”上,以人、物、自然之間的調和,三者都是宇宙世界的一部分,沒有貴賤之分,當和睦同在。既要以“和”待人、待物、待自然,又要以“和”進行團隊合作,重視團隊的利益。茶文化下的“和”思想也是當代社會發展所必需的,同樣也是大學生思想教育中不可缺失的重要組成部分。

2 茶文化下的儒家思想與大學生思想教育的融合問題

2.1 道德意識淡薄

隨著經濟的發展與進步,人們的物質生活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但是精神文化的提高沒能滿足當下時代的需求。在某些高校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過程中,對于茶文化中的儒家思想的引入,通常旨在指導學生的良好就業,缺乏道德性教育。例如,某高校在進行茶學專業學生思想教育的過程中,為了讓學生更好地適應茶企市場的需求,對茶文化中的儒家思想進行了實用性選擇,忽視了儒家思想的德育價值。導致了學生對茶文化的掌握只在技能理論方面,忽略了道德方面的問題。此外,高校的思政教育對政治引導的重視程度往往高于道德教育,也是當下大學生思想道德教育所面臨的問題。部分學校認為,學生的政治思想正確,就不會引發嚴重問題,這一思想也直接導致了茶文化中的儒家思想的合理融入問題。

2.2 缺乏傳統文化認同感

隨著全球化的深入,國家間的文化交流越來越頻繁,部分學生對于文化的優劣沒有清晰地分辨能力,導致了某些學生的功利主義、拜金主義、享樂主義傾向,使得傳統茶文化下的儒家奉獻精神、勤奮刻苦以及艱苦卓絕思想教育愈發困難。越來越多的大學生對傳統文化的學習愈發不重視,甚至對傳統文化的認同感缺失,導致了對傳統文化抵觸的情緒。使得茶文化下的儒家思想生存空間愈發狹隘,很難在大學生思想教育課程中發揮其應有的作用。綜上所述,高校學生對茶文化中的儒家思想的認同感的缺失,直接導致了高校思政教育中茶文化儒家思想的教學效果低下,甚至有些學校的思想道德教育完全忽視了茶文化下儒家思想的教育,加劇了茶文化儒家思想在大學生思想教育課程中的傳播難度[2]。

3 茶文化下的儒家思想對大學生思想教育的作用

我國的茶文化思想是儒家思想的重要體現,是我國傳統文化哲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加強大學生思想教育過程中的茶文化下的儒家思想教育,對我國大學生的思想素質完善,思想教育課程水平的提升有著非常重要的影響。主要可以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3.1 教學內容的充實

茶文化下的儒家思想可以充實大學生思想教育的教學內容。茶文化下的儒家思想的“仁”、“義”理念,可以極大地充實傳統大學生思想教育的課程,完善大學生思想教育的體系。茶文化下的儒家思想所強調的尊重他人、提升自己等觀念,正是當代大學生所需要的品質,此文化的滲入,有利于當代大學生品質的培養。茶文化下的儒家思想中的“禮”對人行為、處事的理論,為當代大學生提供了更為完善的行為準則。行為準則的規范也是當代大學生思想教育的重要內容。茶文化下的儒家思想可以為當代大學生提供更深的思想理解,使其對思想道德的遵守更加到位。綜上所述,茶文化下的儒家思想為當代大學生思想教育提供了豐富的素材,拓寬了教育內容,完善了內容體系,促進了大學生素質的全面性與健康性。

3.2 教學方法的完善

中國茶文化下儒家思想中的“言傳身教”可以為大學生的思想教育提供科學的教學方法。教師,不僅要“傳道受業解惑”,還要學會“以身作則”,通過自身道德思想的完善,進行示范教學,推動課程質量的提升。例如,在進行誠信的教育過程中,某高校教師以身作則,嚴以律己,把每一堂課程的學生要求以及自身承諾都記錄了下來,有效地提高了自身的誠信履行能力,樹立了良好的教師形象,促進了課堂誠信的教育。中國茶文化中的儒家思想也同樣要求學生的自身完善。此外,儒家思想所倡導的“因材施教”也是當下思想教育需要注意的地方,只有根據學生的不同特點,實施差異化教育,才能更好地提升教學品質。

3.3 教學目標的明確

中國茶文化中的儒家思想,對于愛國、人格、心態、人際、精神的倡導以及培養方向,為當下大學生思想教育課程教學明確了方向。儒家思想的內涵深刻,意義深遠,可以很好地指導人們的生活、工作以及學習?;诓栉幕寮宜枷氲拇髮W生思想教育就可以根據其思想的先進性,結合學生的現狀,開展教學,指導學生的成長與發展。而明確的教學目標往往更能推動教學的體系化、系統化、清晰化,更能促進學生學習效率、成果的提高,增強學生的知識掌握以及運用能力。例如,同樣一堂思想教育課程,如果教師課程教學目標不夠明確,就很容易導致學生學習的盲目性,進而影響學習成果,甚至產生厭惡心理,而反之,則會使得學生的學習體系更為完善,促進其思想素質的提高[3]。

4 結束語

綜上所述,茶文化下的儒家思想中的“自強不息”、“仁愛禮義”、“和”等思想對大學生思想教育課程影響深遠。但是目前茶文化下的儒家思想與大學生思想教育的融合還面臨著道德意識淡薄、缺乏傳統文化認同感等問題,認清茶文化下的儒家思想對大學生思想教育的作用,針對現存的問題,尋找相應的策略,才能實現茶文化下的儒家思想對大學生思想教育的最大價值。

猜你喜歡
儒家思想茶文化傳統
飯后“老傳統”該改了
Cosmetea新型美妝茶文化品牌店
中國茶文化中的“順天應時”思想
茶文化的“辦案經”
同樣的新年,不同的傳統
劉元堂:顏魯公是一位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
世界各地的茶文化
鄭國明 立足傳統 再造傳統
從“三吏”“三別”看儒家思想在杜詩中的滲透
論儒家思想在中國傳統法律中的體現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