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時代茶農市民化繼續教育體系構建研究

2018-01-19 04:07李友得
福建茶葉 2018年11期
關鍵詞:茶農市民化農民工

李友得

(天津職業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天津 300400)

1 前言

農民繼續教育可以形成農村人力資源優勢,對農民進行繼續教育尤為重要。通過繼續教育可以提高農民的文化素質,科技素質、把科技運用在田間勞作中,符合產業化經營的新時代需要。對茶農繼續教育方案進行優化研究,通過加強開展茶農科技繼續教育,可以進一步提高茶農的思想道德和科學文化素質,培養出一批覺悟高、懂技術、善經營管理的新型農民,從而進一步提高農業的科技含量和國際競爭力,為實現我國城鎮化建設具有重大的實踐意義。

2 新時代茶農市民化繼續教育作用分析

2.1 繼續教育提升茶農就業能力

當前的結構性供需問題體現出茶農繼續教育的缺乏。伴隨著國民經濟的不斷進步,不同領域對人員就業資格的要求逐漸嚴格化,一般服務行業也需具備對應的職業資格,造成農民工就業空間受到影響,學歷水平與技術能力逐漸變成妨礙其迅速進步的問題?!袄^續教育利用職業學校教育和培訓達到農民工對教育內容要求的多元化與層次性,提升就業優勢,讓他們擁有勝任城市當代職業的實力,不斷擴大工作空間,有助于他們收入水平的提升核”,有助于他們在都市的長期生存與發展。

2.2 繼續教育增強農民工對城市認同感和歸屬感

利用開展繼續教育,使廣大農民工更好地適應城市生活規律,使他們建立和城市居民相同的價值觀念與行為規范,使他們更好地掌握在城市長期生存與發展應有著何種素養,而且發現本身和城市需求之間有著的差別,使他們建立就業競爭認知,規律認知和人際交流認知。利用繼續教育發展心理健康與文化教育,不只是能夠降低他們的心理焦慮,還能夠促使他們在城市更好地生活與工作。

2.3 繼續教育培養農民工道德素養,樹立市民思想

如若茶農想要完成從農民朝著市民的發展,就需要建立公民認知與素質。按照相關的調查,相對于在鄉村的農民來說,大多數進入城市打工的茶農應有著較高素養,不過一些茶農法律認知較為低下,道德素養不夠,缺少對城市的認同感,如若這些茶農在城市中出現不法行為,那么必定會影響到都市民眾。利用繼續教育增強廣大茶農的專業素養,社會道德和法治教育,不只是能夠使他們形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和行為規范,還能提升他們的法律認知,讓他們更好地適應城市生活,對于推動茶農市民化來說有著十分關鍵的現實意義。

3 新時代茶農市民化繼續教育存在問題分析

3.1 當前繼續教育難以應對新時代需求

新時代的發展變化對茶農的生產技術、茶葉產品發展都有著新需求。傳統茶農主要掌握的技術為種植茶樹、采摘茶葉、制作茶葉等方面。而在新時代的發展背景下,市場的需求變化不僅要求茶農在生產技術方面提升,同時要求茶農能夠拓寬茶葉產業思維,探索茶葉品牌化路徑。如在生產技術方面,需要茶農生產的茶葉與品質、生態等方面相互結合。依托高品質茶葉創造更大的利潤空間。高品質茶葉、茶葉品牌化運營的發展趨勢,對茶葉產業農民(人才)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當前繼續教育的課程體系尚未完善,需要對各個教學、課程模塊進行優化,同時對課程資源進行及時更新,確保接受繼續教育的茶葉產業農民能夠充分掌握生產技術,同時能夠及時應對市場的新需求。

3.2 培訓經費不足

在各區域的培訓中,由于農民人口數量龐大,需求旺盛,政府相關撥款不足以支撐當地整個培訓所需的費用,有一些財政部門并沒有把農民培訓所需的費用劃為專項資金,因此,茶農繼續教育面臨的主要問題是資金問題,培訓費用不足,培訓名額自然受到限制,各縣區就會控制培訓的人員數量,在課程設置上,或者實訓以及參觀實踐等方面就相應減少,沒法滿足茶農的培訓需求。

3.3 培訓結束后的相關信息反饋評價缺失

茶農繼續教育不是單獨進行,它與社會的很多方面都有關系,繼續教育體系的諸多因素會受到影響,茶農繼續教育監督評價是需要監督管理部門在既定的繼續教育期限、對于某個項目,以相應的標準和程序為依據,指出繼續教育機構在繼續教育過程中存在的各種問題進行定量和定性評價,對茶農繼續教育的實際效果進行評價,測評茶農在接受繼續教育產生的效果是否達到標準,并未對繼續教育經費進行實時的監督和審查,在實踐過程中找出存在的問題,并給出解決問題的措施和建議,實現茶農繼續教育質量的整體提高。目前,我國茶農繼續教育的監督評級還有待完善,在政府主導的繼續教育項目中,投資體系不健全,而繼續教育是由相關主管給下級下達任務,下級相關部門或者二級機構組織負責開展,使茶農繼續教育項目處于完全沒有競爭的形態,出現壟斷的情況。

3.4 實踐學習有待加強

當前茶農市民化的繼續教育中,在課程設置方面以理論學習為主,加上由于資金上的限制,在對課程進行設置時,考慮實踐學習的相對比較少,只是繼續教育學時的五分之一,繼續教育機構對這環節的關注也不夠,缺乏規范,因此,學員也沒從心理上加以重視,大多只是走馬觀花,過后也沒做任何的經驗總結和提煉。實用技術也是學員們必須重視的重點之一,但是在開設的繼續教育課程中,針對于實踐類的課程相對比較少,同時也沒有針對性產業進行設置。

4 茶農市民化的繼續教育體系設計

4.1 完善茶農市民化繼續教育課程體系

繼續對茶農繼續教育的課程體系進行完善。首先,結合茶農繼續教育的培養目標完善繼續教育管理體系,在課程體系方面,設置與市場需求相關的課程,包括茶葉生產技術、茶葉品牌化包裝等課程;在繼續教育組織結構層面,由領導層推動繼續教育課程的實施,同時積極引進專業技術人才,從多方面為茶農提供技術教育與指導。在教學資源體系方面,結合新時代下的市場需求,開發生產高品質茶葉、多元化茶葉產品的課程,同時注重課程內容的時效性、教學資源的趣味性,不斷開發和完善茶農市民化繼續教育課程教學資源,并實現茶葉繼續教育教學資源之間的聯動,打造相應的課程體系;結合課程資源的實施,建立相應的考核體系,包括對教學內容實施效果的考核、教師授課教學質量的考核等,通過建立起可觀察的課程評估指標,確保茶農接受繼續教育的課程體系得到有效評估。此外,還需要建立起反饋與改進體系,結合課程內容實施效果的評估,需要制定對茶農接受繼續教育的課程實施反饋方案,通過提出課程實施優化對策,實現茶農市民繼續教育課程實施的優化。

4.2 政府建立層級管理新體系

對各項法律規定加以健全,確保各級政府在農民工繼續教育過程中的職能和農民工接受教育的權利。建立各項規則章程限制農民工繼續教育系統中各大利益相關體的活動,構建完善的激勵制度,讓他們接受的教育更加標準化,出臺一系列優惠方針,加強他們參與繼續教育的熱情與能動性。

構建科學、完善的資金保障制度?!坝烧?、用人公司與農民工一起承擔繼續教育費用,這是為了更好地緩解教育資金不夠的問題”。政府需盡量帶動各方參與熱情,構建針對農民工的教育專門資金,專門款項專門使用,而且逐漸擴大資金規模與補貼范疇。政府從財政部撥款,所以,必須增強對經費使用的監督與管理,尤其是對培訓部門從業資質的管理,對于達到要求的優良教育機構,應適當增加投入經費。

4.3 注重培訓效果的評價

對有關繼續教育信息進行處理后和運用的過程就是繼續教育效果評價,通過評價可以對行為的好壞進行判斷,好的行為保持下去,不好的行為在反饋之后,及時改造,可以在整個繼續教育的過程中,不斷改進和完善。因此,繼續教育評價在整個繼續教育過程中尤為重要,在項目管理方面,項目執行需要進行科學的管理,重要環節決定了項目的成敗,是項目好壞的最終評價

5 結語

總而言之,當前我國對于茶農市民化的繼續教育還有著很大的提升空間,當前存在培訓經費不足、培訓結束后的相關信息反饋評價缺失、實踐學習有待加強三個方面的問題,要使得茶農市民化的繼續教育取得更好的效果,還需建立管理保障機制,構建多層次的管理新體系,注重培訓效果的評價,并豐富培訓內容。

猜你喜歡
茶農市民化農民工
老黨員“賣”茶忙
2021年就地過年農民工達8 700多萬
“點對點”幫2萬名農民工返崗
茶農創業培訓現狀及創新發展對策分析
以農民工欠薪案“兩清零”倒逼發案量下降
“早春茶”開采
農民工市民化精準轉化的大數據分析
農民工市民化精準轉化的大數據分析
茶鄉人家
農民工市民化研究綜述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