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茶思維教化下體育教學形式創新的方法研究

2018-01-19 04:07商海偉
福建茶葉 2018年11期
關鍵詞:茶友茶道體育精神

商海偉

(青島黃海學院,山東青島 266427)

1 茶思維教化方法概論

1.1 普適性茶道教化思維

茶道思維是茶文化思維中的核心思維,其思維涵蓋范圍較廣、思想深度較高,因此茶道思維的應用具有普適性。據調查研究,茶道思維在高校英語、語文、歷史文化甚至校企中都有應用。一方面,茶道“以人為本”的人本主義論,在當下各高校的教學中有明顯的體現。高校的教學以“學生為本”,著重考慮學生的需求。并且其教學理念從以往的成績論,轉為關注學生德智體美的全面發展。在茶道人本主義思維的滲透下,高校教師對學生的心理關注度和心理輔導方面有所加強。另一方面,從茶道場所思維的啟發中,教師在教學中利用場所情境代入法。通過營造情境場所的氛圍觀感,學生激發自身的情感體驗,提高學習積極性,從而提高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深入程度。除這兩大方面之外,茶道的樸素主義教化思維、自然主義教化體驗等,均在教學中有較多應用。綜上,茶道的教化思維具有普適性的特點。

1.2 滲透性飲茶文化思維

飲茶文化思維是茶文化思維中的實踐性思維,相較于茶道的理論性思維來講,飲茶文化思維更需要學生在親身實踐中進行感悟體驗。高校茶學興趣社、茶藝培訓班等茶文化項目的開展,是飲茶文化思維教化的一個良好平臺。許多體育類高校,更將飲茶文化滲透在課堂上,旨在讓學生以更加循序漸進、平心靜氣的心理觀,去對待高強度的體育訓練。飲茶文化思維通過茶食飲用習慣,潛移默化的對人的思想觀念、身心健康度進行影響。在高校各學科教學中,飲茶文化思維都能夠發揮自己的效用。將學生的心理建設根基打好,是飲茶文化思維的目標。而當學生心理建設強度大、三觀健康、積極向上的狀態下,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目的性更強。特別是對于體育教學這種肢體類教學形式來講,飲茶文化思維的滲透能夠提高教學效率、規范教學態度。

1.3 針對性茶友教育模式

茶友教化思維具有針對性,其針對性不僅表現在對特殊學生個體的針對性教育,還表現在對于教學模式細節元素上。首先,茶友教育模式意即“以茶會友”,將茶友模式滲透在師生關系中,能夠讓師生關系從以往的對立關系轉化為平等的友人關系。師生關系的有機轉化能夠促進教學質量的提高。特別是在體育教學這類互動性、實踐性較強的教學課堂上,師生關系的和諧友好更為重要。其次,茶友之間除了平等和諧的關系,還有在飲茶時互相分享知識的過程。古人飲茶時吟詩作對、探討學術的精神,滲透在教學思維中,能夠促進班級學生互相交流學習,取長補短,提高整體學生的知識儲備。最后,茶友的和諧共融,能夠培養學生的團體意識,促進體育集體式教學動作訓練的開展。

2 高校體育教學分析

2.1 剛性教學下運動精神

體育精神以“堅持、毅力、積極、健康”為主,為鍛煉培養學生的堅持品質與精神毅力,大部分高校體育教學形式都以“剛性教學”為主。一方面,剛性教學下的體育精神,如果過度,容易產生一定的身體損傷。在剛性教學下的課堂,茶道以人為本的思維滲透性不強,教師給集體學生布置的體育任務相同,不以學生的體質為考慮因素。因此,超過學生自身體質的過量高強度運動會適得其反。另一方面,剛性教化下的體育訓練,缺失了茶友思維的和諧平等,容易讓部分心理素質建設較差的學生產生排斥心理,減少課堂積極性。不利于師生關系的發展以及教師課堂教學的深化。在剛性教育下學生的態度和承受能力層次不齊,也不利于班級團隊精神的建設。但缺失了剛性教學的體育精神,并不能深層次的激發學生的體育素養。因此,必須利用茶文化思維,對體育教學形式進行創新,探究出在剛性教學下的適度柔性法則。

2.2 運動主體論考核模式

現階段的體育教學形式以室外課堂為主,期末考核也以固定的某一體育運動為考核基準?!斑\動主體論”的考核模式,使得教師對學生的運動基礎訓練格外重視,學生的運動項目能力也都普遍有所提高。然而,這類單一運動主體論的考核方向,不利于學生的全面發展,也限制了學生對體育精神和體育運動的理解?,F代的高校體育教學,不能單單的以運動主體為考核基礎,而應該加強對奧林匹克精神的深入、體育文化的了解考察?;诖?,高校開始選定體育教材,并以《體育與健康》作為體育必修課程的基本教材。學生經過“理論+實踐”的教學課堂模式,對體育訓練時的健康注重度、體育精神的理解度都有所提高。目前體育教學的理論與實踐分配度正在逐步調整,但體育理論方面的考核目前還尚未完善。

2.3 師生分離式教學關系

傳統“灌輸式”教學課堂,以教師教、學生聽的模式為主,這類分離式的教學關系,無法滿足現代高校的教學理念。在茶友思維的影響下,教師開始轉換分離式的教學關系,尋找方法將師生關系從分離式轉為和諧友人式。教師與學生不僅在課堂上是良師益友,在課下也依然能夠保持緊密聯系,對體育問題、體育精神有所探討。這樣的良性關系有利于提高學生在應試文化教育的背景下,提高對體育教學的重視度。為擺脫分離式的教學關系,部分茶鄉高校在體育課后開展飲茶活動,提高師生互動度,促進師生關系及教學質量的提高,從而促進學生的全身心發展。

3 體育教學改革的創新策略

3.1 柔性教學觀念轉換

基于剛性體育教學中的部分短板問題,必須將茶道以人為本的柔性教學思維融入到目前的剛性教學思維之中。首先,轉換以高強度體育訓練來鍛煉學生體育精神的課堂教學模式。要將不同學生的體型、體質進行分類,在學生身體可承受的范圍之內布置訓練任務,以免過度訓練損害身體。以學生為本,注重不同學生的特殊性。其次,轉換部分教師“教官式”的集訓模式,營造輕松和諧的“快樂課堂”,在嚴謹、寓教于樂的融合中,提高體育課堂的質量。甚至可以建立翻轉式課堂,讓學生對熟練的體育動作、運動進行教學,提高學生在課堂上的參與度。最后,在體育課堂的學生管理中,采用柔性管理方法。利用“適度懲罰、獎勵機制”等策略,對學生進行收放式柔性管理。

3.2 理論教育豐富實踐

在茶道知行合一的思維教化下,高校開始注重體育教學的理論知識教育。一方面,除目前已有的體育教材外,教師還應對體育文化、歷史,和體育運動史上的著名故事進行講解。只有加強體育教學的理論教育,學生在實踐中,大腦才能對所做訓練、事件和場景有情感反應。另一方面,必須對體育理論知識進行考核,才能促進體育理論知識教育建設的前期質量,以及學生對體育課程的重視程度??己诵问娇梢杂孟噍^于其他科目而言,更加靈活的方式去處理。主要針對學生對體育精神、體育健康注重事項的理解進行考核,而非對硬性的知識點進行背誦式考察。

3.3 心理教育體質基礎

在剛柔并濟的體育教學形式下,加強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建設至關重要。體育運動本身作為提高人們心理強度的課程,更要注重學生在體育訓練課程中的心理變化。情緒是影響人體體質機能的重要因素,學生心理和意志的加強,是體質加強的基礎。在體育教學中,基于茶友思維和茶道思維,教師要對學生的特殊情緒狀況給予開導、關心和扶持。體育課堂可以定期開展師生交流會,加強教師對學生的了解,以便其更好的輔導學生,做好學生的心理疏通工作。在體育訓練開展之前,教師可以教學生愉悅身心的茶舞動作。茶舞作為除體育課程設置之外的內容,適當的開展可以愉悅學生身心,提高學生的興奮度,是課堂教學的輔助性項目,也是拉近師生關系、提高教師心里輔導能力的重要環節。

4 結論

在茶思維的柔性機制、茶友理論、茶道知行合一思維等多種茶思維的教化滲透下,體育教學形式產生了質的發展和飛越。不僅在體育實踐教學上,拉近了師生關系,提高了教學質量;在體育的室內課堂教學上,教師還對體育歷史文化以及體育精神有了更深入的講解。高校體育教學在茶思維的影響下,逐步走向全面現代化的高質量教學模式,并對其他科目的教學創新有所影響和借鑒。

猜你喜歡
茶友茶道體育精神
真正的體育精神
The true sportsmanship 真正的體育精神
尋跡萬里茶道
論新時代中國茶道精神
意大利:一盞清茗酬知音
上海:與一席茶悅然相對
茶道人生
《茶道六百年》
真正的體育精神
真正的體育精神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