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綠色茶文化的高校生態文明教育教學改革探究

2018-01-19 04:07郝曉麗
福建茶葉 2018年11期
關鍵詞:茶文化文明綠色

郝曉麗

(青島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山東青島 266071)

伴隨環境問題惡化,生態文明建設的戰略地位日益突出。黨的十八大將生態文明建設納入“五位一體”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總布局,十八屆五中全會把綠色發展上升為國家發展理念,強調堅持綠色發展、促進綠色生產和綠色生活,十九大強調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建設美麗中國。

綠色發展,重在推進產業結構的綠色變革,其根本是人類價值觀念和生活方式的綠色革命,大學生是美麗中國建設的主要力量,大學生生態文明素養如何將直接影響美麗中國的實現。近年來,許多高校組織開展了一系列生態文明教育,但整體效果不容樂觀[1-2]。一方面,當代大學生資源憂患意識欠缺,生態文明意識和行為與綠色發展的要求有一定差距。另一方面,當前高校生態文明教育教育體系尚不夠完善,生態文明教育模式亟需創新。

我國是茶的故鄉,茶因生態自然、有益健康已經成為全國乃至全世界人們崇尚的綠色飲品,茶葉種植、采摘制作、泡制飲用過程中形成的尊重自然、順應自然、天人合一的綠色文化被廣大民眾認可、認同并傳播。尹習翠和江楊崗提出中國茶文化對當代大學生的生態價值觀產生積極的影響[3]。尚峰和王熙探索了將茶文化應用于大學生思政教育生態文明建設內容的方法[4]。本文調研生態文明教育現狀,提出將綠色茶文化融入高校生態文明教育教學體系的策略。

1 高校生態文明教育的必要性

1.1 生態文明教育為實現綠色發展提供重要保障

生態文明是人類文明進步與發展的必然趨勢和根本要求。綠色發展要求社會全體成員尊重自然、保護自然、順應自然,然而綠色發展理念和綠色行為實踐并非在人們頭腦中自然形成,在某種程度上由于綠色發展是一種新的發展理念,需要人們首先對以往形成的舊觀念、舊行為進行修正,生態文明教育則為綠色發展的實現提供重要保障。高校通過開展生態文明教育,傳播、普及生態文明知識,使綠色發展理念深入人心,價值觀念“綠色化”,同時教育、引導和監督廣大學生生活方式“綠色化”,做到綠色行為自覺,最終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發展。

1.2 生態文明教育是高校人才培養的重要使命

綠色發展作為國家五大發展理念之一,是馬克思主義生態觀與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實際的結合創新,為各行各業的發展指明了方向和路徑。高校是人才培養的重要陣地,用黨和國家發展的最新理論武裝大學生頭腦、培養能夠勝任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優秀人才是高校的重要使命和責任擔當。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明確規定環境保護知識是學校教育的重要內容[5]。新形勢下,把握綠色發展的內涵和要求,大力開展生態文明教育是高校貫徹黨的教育方針、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輸送高水平人才的應有之義。

1.3 生態文明教育是大學生成長成才的重要功課

大學生思想活躍、思維敏捷,處于價值觀形成的重要時期,他們受教育的內容、受教育程度將直接影響自身的成長成才,也必將影響社會的發展和文明的進步。扎實的專業知識和技能是大學生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的重要工具,但如果沒有綠色發展理念和綠色行為自覺為前提,則可能成為破壞生態、阻礙美麗中國建設的“殺傷武器”。高校大力開展生態文明教育,有助于大學生形成生態文明主流價值觀,樹立建設生態文明的責任感和使命感,不斷提升生態文明素養,實現全面、可持續的綠色成長。

2 高校生態文明教育教學的現狀

促進綠色發展扎實有效必須要強化生態文明教育,筆者從高校生態文明教育實施現狀和大學生生態文明水平兩個方面設計“高校生態文明教育現狀”調查問卷,在本校不同學院、不同年級學生中發放問卷250份,回收問卷241份,有效問卷232份,有效問卷率為92.8%。同時結合個別訪談,調查了解生態文明教育的實際狀況。

2.1 高校對生態文明教育教學的重視程度不夠

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國務院出臺了一系列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頂層設計和具體部署,但如何謀劃、實施生態文明教育尚未列入高校的重點工作。首先,與理想信念等主題教育相比,高校對生態文明主題教育重視程度較低。調查結果顯示69%的同學認為學校對生態文明教育的重視程度“明顯低于”和“低于”理想信念、誠信教育等主題教育。其次,與環境熏陶等隱性教育相比,高校對生態文明顯性教育的重視程度較低。目前我國高校生態文明建設成效多體現在校園生態環境建設上,大多數高校校園環境優美,如廈門大學、武漢大學等高校被譽為最美校園,成為特色旅游景點。調查中92%的同學認為學校開展生態文明教育的主要途徑為“校園環境建設”。

2.2 高校生態文明教育教學體系不健全

生態文明教育尚未列入國民教育體系,與陸續出臺加強生態文明教育實施方案的中小學相比,高校的生態文明教育普遍滯后,遠遠不能滿足當代大學生提升生態文明素養、國家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需求。

2.2.1 生態文明教育的課堂教育環節薄弱

筆者調研學校12個學科門類的105個本科專業培養方案,除環境科學和環境工程兩個專業外,其他專業設有《綠色包裝》等與生態文明相關專業選修課僅6門。近五年來,學校通識教育選修課設有《低碳生活與環境保護》等與生態文明相關課程僅7門,占課程總數的3%。大學生接觸生態文明教育大多在形勢政策等思政類課堂,相關內容較少,且多為簡單的政策宣講。

2.2.2 缺乏生態文明教育專業師資

在授課內容涉及生態文明內容的教學中,專業課教師以傳授專業理論知識為主,很少關注學生是否樹立綠色發展的價值觀及形成綠色的生活方式。思政課教師由于自身沒有生態文明相關理論和實踐經歷,很難把生態文明教育講深講透,往往一帶而過。同時,教師整體的生態文明教育意識不夠,大多數教師坦言自身生態文明知識不足,綠色發展理念尚未融入自己的課堂教學。

2.2.3 高校生態文明教育的校園文化活動匱乏

高校校園文化活動中與生態文明相關的主題教育活動較少,筆者調研一年來學校團委及30個學院團委校園文化活動開展情況,各級校園文化活動1000余項,與生態文明相關的主題教育活動僅12項,主要為環境學院、材料學院開展的環保宣傳活動。

2.3 當代大學生生態文明素養總體不高

當代大學生以“95后”、“00后”為主,成長在中國經濟快速發展期,受社會經濟環境和多元文化的影響,大學生的生態文明素養水平與綠色發展的要求尚有一定差距。

2.3.1 大學生生態文明意識淡薄

在調查中,同學一致認為生態文明建設非常必要,但另一方面,同學們對生態文明建設和綠色發展的內涵和要求卻知之甚少,大多數學生把生態文明建設等同于單純的環境美化和環境保護,認為生態文明建設是國家和環保部門的事情,缺乏投身生態文明建設的責任感和主動性。

2.3.2 大學生生態文明知識匱乏

在高校生態文明教育體系尚不完善的情況下,大學生缺乏生態文明自我教育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大部分同學基本的生態常識匱乏。在“您對綠色發展的了解程度”一題中,選擇“非常了解”的同學僅有12人,選擇“聽說過但不了解”和“沒聽說過”的同學達62%。所有同學都“非常贊同”實行垃圾分類,但能正確回答分類標準的僅有8人,在現實生活中做到正確分類處理垃圾無從談起。

2.3.3 大學生綠色生活方式尚未形成

隨著物質生活日益富足,“個人中心主義”思想嚴重影響當代大學生日常生活。大學生宿舍的衛生情況較差,生活中鋪張浪費、過度消費嚴重,追“名牌”、追“新款”、追“享受”的情況普遍存在。調查中92%的學生表示只要經濟條件允許,自己會經常更新電子產品,71%的同學購買日常用品時更傾向名牌和新款,18%的同學有過“一次性衣物”的消費經歷。

3 綠色茶文化融入高校生態文明教育教學改革的策略

3.1 專業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融入綠色茶文化

教師是教育教學的主要力量,課堂是教書育人的重要渠道,發揮專業教師的作用,通過把綠色茶文化融入課程設計、課程內容和課堂講授的方方面面,起到潛移默化的生態文明教育效果。

3.1.1 健全生態文明教育課程體系

高校作為人才培養的主陣地,有必要將生態文明教育納入高校公共必修課,編寫系統化的生態文明教育教材,規范教育內容,突出教育效果,不斷提高大學生生態文明素養。

3.1.2 發揮教師課堂教學優勢

教師在泡茶飲茶的過程中的體會感受綠色茶文化,加深對天人合一思想的理解,修心養性,一方面提升教師自身的身體健康狀況、知識內涵和人格修養,更重要的是在所承擔課程的設計、備課、授課等環節中運用、傳播綠色茶文化,引導學生樹立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天人合一的生態觀。

3.2 管理人員在管理服務中融入綠色茶文化

輔導員、班主任是大學生日常管理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力軍,也是生態文明教育的主要力量。通過主題班會、談心談話教育引導大學生樹立“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生態文明主流價值觀,把茶文化的求真求儉與規范大學生日常行為相結合,教育廣大學生養成勤儉節約的良好生活方式、綠色低碳的消費模式和文明健康的行為習慣,從而激發大學生參與生態文明建設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學校的教室、食堂、宿舍、圖書館等部門將茶文化融入本部門的管理和服務,為廣大學生提供免費的茶水,促進學生養成喝茶的習慣,制定“勤儉節約、循環利用、低碳環?!钡壬鷳B文明行為規范,張貼茶文化和生態文明宣傳海報,引導學生時刻約束和規范自身行為,不斷促進生活方式綠色自覺。

3.3 強化以綠色茶文化為主題的校園文化和實踐活動

校園文化和實踐活動是大學生生態文明理念外化于行的重要環節,充分挖掘茶文化和生態文明教育的內涵,組織開展二者互融互通的“綠色”校園文化和實踐活動,大學生通過參與實踐活動,接受茶文化熏陶,驗證生態文明理念認知,培養綠色發展能力。

3.3.1 創新“綠色”校園文化活動

在傳統的“水周”、“環境日”、“地球日”等環保主題紀念日中,融入茶文化的“綠色”元素,加強茶知識的普及宣傳、環境和國情的宣傳和教育,創新活動形式,提升學生生態文明素養。

3.3.2 成立大學生“綠色”社團協會

在學校、學院等多個層面成立大學生“綠色”社團和協會,發揮朋輩教育優勢,推動開展茶文化傳播和生態文明自我教育。

3.3.3 積極開展“綠色”實踐和志愿服務活動

組織大學生走進茶種植示范園區、茶生態旅游基地,體驗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內化綠色情感。組織大學生走進制茶企業,重點考察企業在茶葉制作、節能減排等方面的創新舉措,強化綠色生產意識。組織大學生開展茶文化主題調研活動,為弘揚茶文化獻計獻策,增強綠色發展的責任感。

4 結語

生態文明建設是一件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偉大事業,生態文明教育是一項長期的系統工程,茶文化是中華民族優秀的傳統文化,高?;诰G色茶文化從課堂教學、管理服務、實踐活動等方面開展生態文明教育教學,從而弘揚茶文化,提升學生生態文明素養,為美麗中國建設培養綠色人才。

猜你喜歡
茶文化文明綠色
綠色低碳
請文明演繹
Cosmetea新型美妝茶文化品牌店
中國茶文化中的“順天應時”思想
茶文化的“辦案經”
漫說文明
世界各地的茶文化
綠色大地上的巾幗紅
對不文明說“不”
文明歌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