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專業協同育人平臺實施策略研究
——以茶葉種植專業為例

2018-01-19 04:07卓春英
福建茶葉 2018年11期
關鍵詞:應用型茶葉協同

卓春英

(重慶水利電力職業技術學院,重慶 402160)

1 引言

隨著高等教育大眾化時代的到來,高校人才培養遭遇教育資源匱乏、實踐創新能力不足等發展瓶頸,在此背景下,整合校企政多方資源的協同育人平臺成為高校解決人才培養問題的新途徑[1]。茶葉種植專業作為一門具有傳統文化特色的專業,有著極強的應用性、實踐性和交融性。當前,隨著消費需求的提升和茶產業的不斷發展,茶葉種植專業在人才培養方面面臨諸多難題,因此,本文茶葉種植專業為例,通過對專業協同育人平臺的研究,為以技術型、應用型人才培養為導向的茶葉種植專業提供相關意見。

2 茶葉種植專業建立協同育人平臺的意義

2.1 有利于人才培養模式的改革

從高校層面來看,當前,很多院校專業的人才培養模式普遍呈現出一定的滯后性和不適應性等,導致其人才培養的效果并不理想,就茶葉種植專業來看,其教學模式現仍以灌輸式理論教學為主導,教學過程缺乏創新性、體驗性,這種單一枯燥的教學模式顯然不能很好滿足茶葉種植所需要的應用型人才。而建立協同育人平臺,通過聯合多方主體,整合各自資源,可為人才培養提供更多的機會和更廣闊的空間,使得人才培養模式更加豐富和多元。

2.2 適應茶產業發展的需要

從產業發展層面來看,信息化時代和消費升級環境下,茶行業對茶葉種植專業人才的需要和要求都日趨高漲,只有兼具一定文化理論和實踐能力應用型人才,方能在競爭激烈的就業市場中顯現優勢。例如,不同茶類崛起對傳統茶市場的影響,茶葉電商的發展等等,這些都是茶產業發展過程中出現的新現象,這其實也反映了人們對茶產業的消費需求變化情況,所以整合“學、研,產”各方資源為學生實踐創造機會,提升學生實踐能力,培養應用型人才是適應茶產業發展的需要。

2.3 為企業提供儲備人才,節約成本

從企業發展層面來看,茶葉種植作為一項實踐型活動,企業對其員工的要求除了需具備良好的文化素養,在專業技能,創新實踐能力方面也更為重視,協同育人平臺的構建,為企業提供了一個培養儲備人才的機會,企業可結合自身特點,有針對性的對學生進行培訓,這樣學生畢業后便可直接上崗,無需再進行培訓工作,從而節約了企業的成本。同時,企業還可利用高?,F有專業人才,來解決企業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以提升競爭力[2]。

3 茶葉種植專業協同育人平臺建設中存在的問題

一般而言,由于協同育人平臺的構建具有投入資金大、周期長、協調度高等特點,因此,在其建設過程中往往會面臨一定的難題,具體來看:

3.1 校企協調合作度有待加深

從當前專業協同育人平臺的構建來看,校企雙方在協調合作方面的關系并不密切,主要表現在:一方面,學校與企業合作多僅限于邀請企業方來校開展講座活動,組織學生前往企業參觀或聯合編寫教材,而缺乏更深入的合作,如制定人才培養方案、實驗種植基地建設等;另一方面,由于利益驅動力不強、校方重視程度不足等因素,企業對協同育人平臺建設的積極性不高,出現企業參與度不高的情況,從而影響了協同育人平臺構建的進程和效果,因此,現階段校企協調合作程度仍需要不斷加深。

3.2 協同育人團隊水平仍需提升

當前,協同育人團隊主要以高校教師為主導,聯合少數企業專業人士共同對人才進行培養,其中,教師隊伍的專業水平就成為了影響人才培養質量的重要因素之一。而相對其他專業,具有極強實踐性的茶葉種植專業,實際對授課教師有著更高的要求,但就目前來看,多數教師教學僅是為了完成既定的工作任務,普遍側重理論講解,缺乏創新性、互動性和實踐性,使得教學效果和教學質量難以提升,因此,要加強茶葉種植專業協同育人團隊建設,提升教師教學水平和教學能力[3]。

3.3 缺乏足夠的實踐教學實習基地

實踐教學基地作為學生專業實踐的基本硬件保障,對學生實踐能力和綜合素養的提升至關重要,對于茶葉種植專業,更是如此。在目前的協同育人構建過程中,雖然通過各方資源為人才培養提供了一定的實踐基地,但實踐基地和實踐教學環節的落實仍是大部分茶葉種植專業面臨的主要問題[4]。究其原因:一是,實踐教學基地資源分配有限,茶葉種植專業往往需要更大的實踐場地;二是,實踐教學基地持續運營難度大,由于茶葉種植專業的實踐基地多為茶園等,其日常管理和維護均需以相應的運行制度和資金作為保障,否則教學實踐將難以開展;三是,合作基地穩定性缺乏保障,由多方主體構建的協同育人模式其實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實踐合作基地的不穩定性,各方的不確定因素都會影響實踐方案的落實。

4 茶葉種植專業協同育人平臺實施的策略

4.1 構建全面合作的互動機制

對于校方而言,其首先應對協同育人平臺給予足夠重視與支持,其次可通過協議的形式明確各方的任務,加強各主體間的協調合作關系,將培訓課程項目、課程開發、實驗種植基地建設等內容真正得以落實。而對于企業,可通過國家層面的激勵機制,如給予參與茶葉種植專業協同育人平臺企業一定的稅收優惠,以提高他們參與的積極性和熱情度。此外,為了保證合作關系的維持和效果,保障協同育人平臺的順利運行,平臺各方應共同成立專門的監管機構,做好組織協調和監督工作。

4.2 改變教職員工的態度和能力,提高協同育人團隊的水平

教師作為人才培養的重要影響因素,其授課態度和能力直接影響了學生專業技能的水平。對于應用型較強的茶業種植專業,其教師隊伍不僅要有扎實的理論知識、思維創新性,還應具有一定的實踐經歷,因為只有具備多重素養的應用技術型教師隊伍,才能在授課育人過程中,更好結合茶葉種植專業的基礎狀況和學生元素進行針對性、系統化的教學,從而使人才培養效果得到全面提升。因此,校方應通過相應的獎勵措施,如優先評優,對協同育人平臺有突出貢獻的教師給予激勵,鼓勵青年教師不斷創新,豐富自身實踐經歷等,并積極引進應用技術型教師,以改變教職員工的教學態度和能力,形成一支具有創新性、理論性和技能型素質過硬的教師隊伍,為茶葉種植專業協同育人提供良好的師資條件。此外,還可充分利用協同育人平臺各方人才資源,提升師資團隊水平,如邀請茶葉種植相關技術專家參與到育人教學活動中,切實提高學生茶葉種植專業能力和水平。

4.3 充分整合各方資源,積極構建實踐教學體系

為了更好地保證茶葉種植專業人才實踐能力和技術水平的培養,應充分整合并優化協同育人平臺上各方的資源,解決好實踐基地和實踐教學環節落實不到位的問題。一方面,在進行實踐教學時,教師可以通過聯系參與協同育人平臺的茶葉種植企業,讓其為實踐教學提供茶葉修剪、種植等基礎性崗位,這不僅為茶葉種植實踐教學提供了場地,還幫助學生更好學習并掌握茶葉種植的相關知識和技巧,為其實踐能力的提升提供更多機會。另一方面,積極推進實踐教學體系的構建,整合平臺各方資源,為茶葉種植專業人才培養提供技術設備和實踐場地,增強學生的實踐技能[5]。例如,武夷學院茶專業就通過“產教融合、協同育人”的人才培養模式,充分利用當地茶產業集群發展這一特點和優勢,建立了多個校外實踐教學基地,擁有“武夷山茶資源綜合利用實驗室”、“茶學科教園”等開放共享實踐平臺,為實踐教學提供了良好的基礎保障,提升了應用型人才的培養效果。

5 小結

綜上所述,當前教育階段和社會消費環境下,通過專業協同育人平臺,培養出高技能、高素質的實踐型茶葉種植專業人才是更好滿足茶產業發展需要的有效途徑。因此,各方應積極推進專業協同育人平臺的構建,以提升學生的技能水平和實踐能力,為促進行業經濟發展提供必要的應用型人才。

猜你喜歡
應用型茶葉協同
《茶葉通訊》簡介
輸入受限下多無人機三維協同路徑跟蹤控制
家校社協同育人 共贏美好未來
關于應用型復合人才培養的教學模式探討
蜀道難:車與路的協同進化
藏族對茶葉情有獨鐘
“四化”協同才有出路
基于應用型人才培養目標的《園林生態學》實踐教學改革探索
香噴噴的茶葉
應用型本科院校商科教學改革與實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