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茶道感悟高校教師專業情意的培育之道

2018-01-19 04:44瓊,梁
福建茶葉 2018年12期
關鍵詞:情意茶道高校教師

李 瓊,梁 偉

(紅河學院,云南蒙自 661100)

我國傳統茶文化中的茶道思想,經歷了千年的文化沉淀擁有非常深厚的哲理和內涵。茶道感悟主要以寂、清、真、怡、和這五大真諦為核心表現,并隨著歷史變遷一起流傳至今。因此,茶道以其豐富的思想內涵,在許多領域被感悟、被拓展。高校教師的專業情意培育,猶如茶道一般,需慢慢浸泡、細細品味,方能醇香四溢,感染他人。高校教師專業情意的培育,可以借鑒茶道思想的豐富內涵和哲理,運用茶道思想的五大真諦來完善和提高。

1 茶道思想簡介

茶道思想是基于茶文化所延伸出的一種思想,其中包含了我國儒、道、釋各大家的哲學理念。茶道思想的核心之所以能夠在各地得到廣泛傳播,主要是茶道思想所推崇寂、清、真、怡、和五大真諦。其真諦能有助于陶冶人們的情操,并能夠在其思想感悟下感受到茶道精神的核心內涵。人們可以從中體會到先古人民的積極生活態度,從而能夠以此態度來感悟生活。比如:以儒家茶道思想為例,茶道思想中的謙和以及中庸之美,都可以促進人們和諧人格的養成。同時,在開展各種茶事活動過程中,均需要表現出“和”的寓意,泡茶與飲茶都非常注重謙和之儀。再比如:佛家非常注重在飲茶時來參禪悟道,在此過程中能夠更好地讓自身的心性得到修行。而道家推崇的茶道精神,主要是以寧靜、淡泊為核心,最大化地體現出了道家所追求的返璞歸真的人生哲理。

2 以茶道思想感悟高校教師專業情意培育的可行性分析

以茶道思想悟教師專業情意培育之道。在高校的校園文化和高校教師群體職后教育中融入茶道思想,具有以下兩個方面的可行性。(1)在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以及地方高校轉型發展的改革中,高校教師作為當事人,首當其沖成為改革的先鋒,面對繁重的職業發展壓力,部分高校教師在教學中表現出了缺少責任心、教學態度不嚴謹、教學常規工作敷衍了事等問題,職業發展進入瓶頸期,產生了職業倦怠。此時,應通過正確的引導和排解,幫助教師正視職業發展中的職業倦怠,加強專業情意的培育和熏陶,重新燃起職業發展的熱情。茶道思想恰恰可以應用在幫助教師成長的策略之中,通過茶道使高校教師悟道,提升高校教師的道德修養和專業情操。(2)茶道五大真諦所蘊含的豐富思想內涵及哲理,每一“道”都能幻化出無窮的魅力,借以促進高校教師的專業理想、專業情操、專業性向和專業自我多個方面的全面發展。因此,茶道思想在高校教師專業情意培育中的運用具有很強的可行性和可實踐性。

3 茶道思想在高校教師專業情意培育中的應用策略

3.1 通過茶道思想中的“清”促進專業性向發展

教師“專業性向”,指的是教師持續一貫的適應于教師職業的人格特征和魅力。簡單而言,就是教師適合教職的一種個性傾向。對于茶道思想中的“清”,可以將其理解為“清潔”、“清廉”、“清靜”之意。也可以將其理解為內心的幽靜并具有廉恥之心。高校教師群體是一個文化教育程度較高的群體,其思想活躍、富有創造性,教師在傳授知識和與學生的溝通中,其個性特征、德行品質會對學生產生較大的影響。高校教師隊伍數量龐大,教師的育人方式也各有千秋,有溫和舒坦之人,亦有急躁癲狂之士;有一心悟道傳道之師,亦有追名逐利之徒。將茶道思想中的“清”的哲理融入到高校文化建設中去,還高校一方凈土,讓教師明確自身的責任,在教學活動中突顯教師的人格魅力,為學生樹立學習的榜樣,言傳而身教。在教學活動中,可以圍繞茶道思想中的“清”來端正教師的言行,淡泊名利,追求真知,讓學生得到高尚情操的教育。此外,高校教師還應發揮自身知識積累的優勢,以正確、清晰的教學理念開展教學。為此,必須要在日常工作、學習中不斷總結教學經驗,結合自身特點構建一套科學化、合理化的育人方式。通過先進的教學方法,帶領學生不斷積累基礎理論知識并開展實踐探索。當在教學中發現學生錯誤時,需要給予學生明確正確的學習指引。同時,通過茶道思想中的“清”,還可以讓高校教師保持高度的政治敏感性,精準地掌握新時代高校教師思想政治的教育目標,并樹立起堅實的信念,不斷提高自身道德修養,以茶道思想中的“清廉”、“清雅”作為師者的處世態度,修身之道。

3.2 通過茶道思想中的“寂”時刻鞭策專業自我的發展

教師“專業自我”,是教師對整個教育工作的體會而形成的肯定、認同的態度。要促進專業自我的發展,可以圍繞茶道思想中的“寂”這一思想內涵,保持對所生活的空間持有空靈的心境,并從品茗之中來體會茶香所帶來的虛靜。從而可以讓自身意識得到進一步的升華,形成特有的眼光來看待自我。簡單而言,高校教師的職業發展面臨很多的壓力,往往不是一帆風順的,這些壓力對于個人發展存在一定的阻礙。想要緩解這些壓力,則可以通過茶道中“寂”的感悟來不斷地激勵自我。在內心中形成保持冷寂之心、完善自我的心態,樹立圣潔育人的教育信念。此外,茶道中的“寂”還具有另一層意義,既是一種人生修行的準則,同時又可以在“靜”中尋求到創新。在這個價值多元化的社會中,高校教師群體需要“靜”的感悟來不斷反思,讓自身保持“靜心”,過濾掉任何來自外界的不良影響,在內心中生出智慧,感悟個體專業自我的發展。此外,高校教師通過茶道思想中的“寂”來領悟其所蘊藏的“精”。通過茶道思想不斷提升自我,并感悟“精”的最高境界,在教學工作中,時刻保持精心、細心和用心的嚴謹態度,以精益求精的教育理念對所教學科開展科學的批判性解讀,讓教學工作達朝著精致、創新、務實的效果發展。

3.3 通過茶道思想中的“怡”提高專業情操

茶道思想中的“怡”,主要是以在不同類型茶事活動中,體會對事物的美,從而可以對不同層面的事與物形成一種精神層面的意境與審美感知。通過不斷地探索茶道思想中“怡”的哲學理念,可以讓高校教師進入到明心養性的思想境界,讓自身的專業情操得到最大化地升華。同時,借助茶道思想“怡”的理念,還可以為高校教師形成一定的啟示,規范教師行為,認真做好本職工作,保持樂于奉獻的精神,兢兢業業,潛心育人?!扳钡姆諊?,可以為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并在和諧、輕松的學習環境中收獲更多的知識。高校教師需要將教學工作與自身的價值追求以及情感進行有機整合,確保自身能夠保持積極的教學態度,發揮出教師的責任心和愛心,幫助學生迅速成長。這也是高校教師體會奉獻快樂的一種途徑,并在整個育人過程中不斷提高自身的專業情操,“怡情”、雅致。

3.4 通過茶道思想中的“真”促進專業理想的發展

茶道思想中“真”的理念,寓意在待人接物中應該保持真心與真誠。這是一種高尚的思想境界,更是一種人生處世的理想狀態。在進行高校教師專業情意培育過程中,可以圍繞茶道思想中“真”的理念,讓其保持對教育事業的真心,并以真誠的態度來對待每一名學生,真正熱愛教育事業,在學校發展、學生成才的過程中實現教師專業的發展,積極構建學校、教師、學生共同體,讓教師與學校、與學生共同成長。

3.5 通過茶道思想中的“和”嚴格要求自己

千年沉淀,茶道思想中“和”的理念形成了“度”、“宜”、“當”三個維度的思想。這些思想所表達的是一種中庸的態度,更是茶道哲學理念的核心所在。特別是我國正處于社會轉型的關鍵時間,高校教師在這個時代背景下面臨著多元文化思潮的影響。想要切實提高教學實效性,鼓勵教師愛崗敬業,“和”的理念不可少,以茶道思想中的“和”來確保自身保持平和的心境、積極的態度。在教學工作中以健康、和悅來嚴格要求自己,協同學校一起為校園的安全、和諧與穩定作出積極的貢獻。發揮茶道思想中“和”的中庸之美,促進自身道德修養和專業水平的不斷提高。

4 結語

綜上所述,茶道思想在經歷幾千年的沉淀之后,形成了“寂、清、真、怡、和”的五大真諦。將這些滿含哲理的思想融入到高校教師專業情意培育過程中,可以有效地促進高校教師道德修養的不斷提升,調動教師自我發展的內驅動力,促進我國高等教育改革不斷向前推進。

猜你喜歡
情意茶道高校教師
尋跡萬里茶道
論新時代中國茶道精神
論高校教師的法治素養培育
談談高校教師的教學學術
基于主觀幸福感的高校教師工作績效提升策略
文字讓情意輕舞飛揚
茶道人生
李忠憲:“綠葉”對“根”的情意
心愿之選
《茶道六百年》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