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校思政教育與茶文學多元銜接的思考

2018-01-19 04:44王麗娜
福建茶葉 2018年12期
關鍵詞:文學作品茶文化思政

胡 寧,王麗娜

(石家莊信息工程職業學院,河北石家莊 050000)

茶文化在我國傳承上千年,其早已融入到華夏兒女的血脈之中。茶文化是由茶事活動等發展而來的一種特殊的文化范式,而文人雅士、墨客騷人對于茶的喜愛和對飲茶活動的推崇,在很大程度上促進了茶文化的形成與發展。不少古代文人愛茶,他們將茶視作自身精神的外化象征,他們將茶作為文學素材寫進詩詞歌賦之中,茶文化與文學也因此碰撞出奪目的火花。事實上,在我國古代有著數不勝數的茶文學作品,比如唐代茶詩、宋代茶詞、明清茶小說等,這些茶文學作品不僅體現了文人的思想感情,同時也在諸多方面再現了特定時代的茶文化細節。高校是培養人才的搖籃,而思政教育更是幫助大學生培養思想情操和健全自身人格的重要途徑,因而思政教育對于大學生的成長而言極為重要。但是,近年來的高校思政教育現狀并不樂觀,這從“大學生裸貸事件”、“高校投毒事件”、“大學生自殺事件”等現象中就可以反映。面對眼下不太樂觀的高校思政教育現狀,教師不妨從茶文學出發,將茶文學融入到思政教育之中,借此推動高校思政教育的革新。

1 茶文學及其思政教育功能概述

1.1 茶文學

廣義上,茶文學指代描寫茶文化的文學作品,其主要描述民間茶事活動場景、飲茶人的心理訴求、地域茶文化習俗等內容。從文學體裁出發,茶文學可以簡單分為茶詩、茶詞和茶小說三類。首先,就茶詩來講,唐代茶詩在歷代茶詩中最具有代表性,因為唐代不僅以詩聞名而且還是茶文化形成的時期。比如皎然的詩句“九日山僧院,東籬菊也黃,俗人多泛酒,誰解助茶香?”就將茶與禪聯系起來,傳遞出“茶禪一味”的美感;皇甫冉的詩句“采茶非采芽,遠遠上層崖”則再現了茶圣陸羽采茶的情形;白居易的詩句“不寄他人先寄我,應緣我是別茶人”則表達了自己對茶的喜愛和鑒別能力。其次,就茶詞來講,“詞”在宋代十分盛行,宋詞也被當代文學研究者稱之為“宋代文學最高成就”,因而宋代的茶詞在歷代茶詞中也有著較高的代表性。比如,北宋文人黃庭堅曾在《品令·茶詞》中寫道:“湯響松風,早減了二分酒病。味濃香永……口不能言,心下快活自省?!边@足以看出詞人對茶的喜愛,茶也成為了詞人精神的寄托。再比如,李清照的“當年曾勝賞,生香熏袖,活火分茶”、蘇軾的“覺涼生、兩腋清風。暫留紅袖,少卻紗籠”等茶詞也無不將我們帶回到彌漫著裊裊茶香的環境之中。最后,就茶小說而言,明清時期的小說作品中有不少涉及茶文化的描寫。比如《水滸傳》就描寫了宋代“茶坊”、“打茶圍”、“會茶”(一邊飲茶一邊交談)等內容;《紅樓夢》更是被譽為“滿紙茶香”,其中有多達279處對茶道進行了描寫,書中還出現了“老君眉”、“龍井茶”、“六安茶”等茶葉品種、“茶筅”、“茶格”、“茶碟”等飲茶用具、“奠晚茶”、“迎客茶”、“茶定”等茶文化習俗。由此看來,現代人可以從茶文學中更好地了解古代歷史、古人思想。

1.2 茶文學的思政教育功能

茶文學對于思政教育而言有著重要的作用,主要體現為三方面。其一,茶文學可以提升大學生的審美水平。茶文學使大學生可以透過文字感受到文人墨客的心跡,古人提筆寫詩詞小說無不反映了他們的內心世界,通過閱讀茶文學作品大學生能夠提升自己的詩詞審美能力、文學鑒賞水平,更能夠有效提升其整體的審美水平。其二,茶文學能夠拓寬大學生的知識面。我們知道,大學生在進入大學之后往往會選定一個專業進行學習,這就導致相當一部分學生在學習本專業知識時往往會忽視其他方面的知識,久而久之就容易成為一個目光狹隘之人。但是,將茶文學與思政教育結合起來,學生可以通過閱讀茶文學作品了解我國古代源遠流長的茶文化歷史,如曾一度盛行的“茶馬互市”、隨著朝代不斷變遷的制茶飲茶之法等歷史知識,同時還能夠認識不同的茶葉產地并在此基礎上了解當地的地理知識,當然大學生還可以借此了解茶俗、茶道等人文常識,這對于他們拓寬知識面而言是十分有利的。其三,茶文學作品能夠幫助大學生健全自身人格。茶文學事實上是茶文化發展到一定的高度的產物,當然茶文學也在較高程度上再現或反映了我國茶文化,因而茶文學作品中也蘊含著諸如“茶道四諦”、“天人合一”、“茶禪一味”等思想內涵,這些思想事實上是我國古人的智慧結晶,這對于大學生自身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的形成以及獨立人格的健全而言十分重要。

2 高校思政教育與茶文學的多元銜接

雖然思政教育被作為高校大學生的必修課,但事實上高校思政教育仍舊存在不健全之處。比如,高校思政教育一直沿用數年前的教材,但社會的變化速度不斷加快,社會熱點事件也層出不窮,一層不變的教材很顯然是無法適應新的教學需要的。當然,除此之外,高校思政教育中還存在很多不容忽視的問題或漏洞,教育工作者有必要站在大學生的立場上對思政教育進行革新,以確保大學生能夠順利成長為祖國未來建設的接班人。茶文學是我國文學領域的瑰寶,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可以嘗試將茶文學與思政教育結合起來,借此推動思政教育工作的優化。

2.1 在思政教學中導入茶文學內容

思政教師可以將茶文學作品作為素材融入到思政教學之中,這樣可以使整個思政教學更加吸引學生的興趣。比如,思政教師在講解人生觀、價值觀等內容時,可以將古代茶詩詞作為例子向學生傳遞質樸、積極向上的生活態度和處世哲學。另外,思政教師也可以安排一部分時間(大約5-10分鐘)留給學生進行自行閱讀茶文學內容,并在學生閱讀完后提出相應的問題供學生討論,接著教師可以從這些問題逐漸過渡到思政教學內容的講解上,這樣學生就能夠將茶文學與思政教學聯系起來看待,而這對于茶文化傳承以及思政教育革新等都大有裨益。

2.2 在思政課堂上進行茶文學情境模擬

茶文學作品描述了特定的茶事活動場景、茶文化習俗等內容,思政教師不妨讓學生發揮創造力和想象力,將茶文學中的特定情境或場景還原出來。比如,學生可以模仿紅樓夢中的飲茶者,并將原文中的相關臺詞進行提取和改編,最后在課堂上公開表演出來,這樣不僅可以提升學生之間的凝聚力、團隊意識,還能夠培養學生對于茶文學的興趣。當然,思政教師的最終落腳點還是在思政教育內容上,因而教師在整個情景模擬活動結束后需要將學生的學生的現場模擬與待講內容聯系起來,這需要教師提前準備。

2.3 將茶文學內容融入到課外活動之中

為了引起學生對思政教育以及茶文學的興趣,高校思政教師不妨在茶文學的基礎上多創設了一些課外活動。比如,思政教師可以組建茶文學閱讀沙龍,并定期要求不同的學生就不同的茶文學作品談談感想,從而使學生能夠就茶文學相互交流。當然,思政教師也可以將茶文學與大學生辯論賽結合起來,并就此提出較為新穎、深刻的辯題以供學生參考。參與辯論賽的學生為了提出論點就需要事先對茶文學加以研讀,這樣也在無形中提升了他們自身的審美水平。除此之外,他們為了能夠找到足夠支撐論點的論據,需要查找各類茶文化內容,而這有助于使他們成長為茶文化的合格傳承者。

2.4 將茶文學與校園文化建設結合起來

校園文化是整個學校特有的文化環境,其向全校師生明確了共同的行為規范(比如校紀校規)、價值理念(比如校訓、校歌)等。校園文化對于整個高校的發展、大學生的鍛造與培養而言有著不言而喻的意義。高校思政工作者可以通過校園廣播、校園網等平臺向學生播放茶文學內容,使學生在閑暇時間也能接受到茶文化的熏陶和洗禮。另外,相關人員也可以面向全體師生組織“茶文學征文大賽”,要求參賽者圍繞“茶文化”和“思政教育”寫一篇1000字以上的文章,這樣可以喚起學生對于茶文學的熱情,同時還能夠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

猜你喜歡
文學作品茶文化思政
當文學作品扎堆影視化
思政課只不過是一門“副課”?
為什么文學作品里總會出現“雨”
關于國企黨建與思政宣傳有效結合的探討
Cosmetea新型美妝茶文化品牌店
中國茶文化中的“順天應時”思想
茶文化的“辦案經”
世界各地的茶文化
思政課“需求側”
思政課“進化”——西安交大:思政課是門藝術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