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思想政治教育中優秀傳統文化認同機制
——以茶文化為例

2018-01-19 04:07李春梅郝小圓
福建茶葉 2018年11期
關鍵詞:視界茶文化實效性

李春梅,郝小圓

(陜西科技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陜西西安 710021)

進入21世紀以來,隨著社會的進一步發展,西方文化、網絡文化沖擊著人們的人生觀、價值觀,在極大程度上改變著人們的思維觀念、行為方式等,給思想政治教育實效性帶來前所未有的挑戰。而作為中華優秀的傳統文化中的重要組成部分,茶文化對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很大的價值。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彰顯著茶文化對倫理、價值、命運等的訴求,茶文化蘊含著豐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資源;另一方面,茶文化中是富有人性的文化和文化的人性,能夠為加深學生對傳統文化的學習,促進傳統文化繼承和發展,幫助學生養成全面價值觀念。因此,探究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認同機制,以茶文化為例,能夠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和效能。

1 茶文化滲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

首先,民族文化的傳承和發展關乎民族生存大計,而教育最可怕的事情就是學生對傳統文化缺乏了解和認知,一旦傳統文化出現了斷層,后果不可想象。目前,很多學生對傳統文化“一無所知”,而受日韓、歐美文化影響極大。由此,為了能夠讓學生對傳統文化有直觀上的印象和認知,將茶文化滲入思想政治教育中,可以促進傳統文化的繼承、發展,加深學生對傳統文化的學習,從而促進民族大發展。

其次,思想政治教育旨在培養學生正確看待、解決事情的能力和思維觀念,而這些問題的解決方法和認知觀點都與傳統文化具有很大的關系。目前,在我國的社會上,由于學生價值觀念的缺失,很多學生都會具有“缺少教養”、“動手能力差”等一系列認知。而茶文化蘊含著很多行為規范和社會禮儀,將茶文化滲入到思想政治教育中,能夠增強學生的傳統文化認知,幫助學生養成全面的價值觀念,掌握必要的社會行為規范[1]。

另外,21世紀是一個信息傳播極快的時代,很多學生都認為西方文化是最為先進的,具有“崇洋媚外”的思想詬病,具有“爭相模仿”的狀況。但與我國傳統文化相比,誠然西方文化有其先進性,但我國幾千年形成的傳統文化更具有內涵和價值。因此,通過構建中華傳統文化認同機制,將茶文化滲入思想政治教育中,能夠幫助學生理性地看待中西文化的差異性,能夠使學生更深的了解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內涵,了解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

2 構建優秀傳統文化認同機制的基本原則——以茶文化為例

茶文化具有淵源流長的歷史文明發展過程,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以茶文化傳承作為營造共享語境的平臺,從茶文化著眼,通過激活茶文化資源,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實效,幫助受教育者實現與思想政治教育內容的視界融合,并與教育者、受教育者進行有效互動。

2.1 遵循共享語境的可調節性原則

根據考察目標的不同,“共享語境”包括了社會語境、認知語境等。在復雜的環境中,共同語境能夠成為視界融合的基礎,能夠培養信任,提高溝通效率,促進觀念的流動和擴散,是闡釋和傳遞思想政治教育內容的“話語溫箱”,是背景環境的綜合,通過調節共享語境,能夠增強發思想政治教育內容傳遞的“溝通基礎”。而在共享預警中,以茶文化為出發點,能夠實現優秀傳統文化認同,促使思想政治教育內容得到更為有效地傳遞。另外,加深擴大共享語境不能代表認同程度的提升,如果對茶文化的挖掘取向不當,就不能回應社會發展中的問題,不符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那么所激發的共享語境也不能助力思想政治教育實效性。同樣,如果思想政治施教者沒有深入認識馬克思主義理論觀點方法,不能客觀看待個體差異,共享語境就無法助力認同的實現過程,就不能敏銳地找到接受者疑惑不解甚至存在誤解的問題。

2.2 遵循視界融合、“涵化”的原則

“視界融合”是一個內在運動的更大更新的“視界”,是由接受者“視界”與思想政治教育“視界”共同形成的?!耙暯纭笔侵肝覀兓顒佑谒季S意識層面中與我們一起活動的東西,在思想政治教育中,這個“視界”是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者理解思想政治教育內容的過程,能夠關照到“自己的現在”,超出既定界限而包含著接受者“自我意識”的歷史深度,是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者新、舊視界不斷融合的過程[2]。另外,涵化是指文化碰撞及文化碰撞所引起的全部文化變化。思想政治教育主體認同的變化過程是對認同對象于自身意義和價值的詮釋和建構過程,是向核心轉變的過程。因此,主體的態度立場影響著這一系列心理過程的趨向。

3 構建優秀傳統文化認同機制的策略——以茶文化為例

進入21世紀以來,思想政治教育亟需面對的問題是從文化根源尋找應對時代問題的深邃探尋,豐富思想政治教育資源,立足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而以茶文化的滲入,能夠從實際問題出發,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效能的認同機制的構建。

3.1 確立新標準、新象征,建構認知認同、情感認同

認知是一種內化,能夠促進傳統文化的踐行成效。因此,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需要加強每一位社會主義公民自身的錘煉,樹立和增強全體社會成員的認知認同,將茶文化在社會成員中徹底內化,使每一位社會成員都以新時代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標準,主導每一位社會成員的社會行為方式和交往方式,并不斷反省、檢查、審視自己,牢固樹立茶文化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另外,作為優秀傳統文化中的組成部分,茶文化是構成我們身體的DNA的文化表達,是人民群眾主體創造的結果,是中華民族的象征。因此,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將茶文化不斷強化為文明、高雅的時代新象征,弘揚這些優秀的民族傳統文化,建立情感認同,能夠使人產生集體歸屬感。同時,妥善保護茶文化相關的資源,大力維護和弘揚茶文化,能夠強化思想政治教育效果,促進中華優秀傳統的繼承和發展。

3.2 結合中國當下的經驗,挖掘茶文化并進行創造性思考

思想政治教育旨在通過教化資源與教化手段的有效運用獲得受教客體的認同,其內容與接受者的關系是理解對象與理解者的關系。因此,我們要重視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者面臨的問題與訴求,客觀看待個體差異,從整體把握教育環境,尊重并利用認同規律,通過整合教育資源,賦予茶文化要素新的時代含義和精神氣質,并將其融入到社會主義道德教育中。茶文化中蘊涵這豐富的理性,能夠促進思想政治教育理論在實踐中的知行合一,能夠在現實的社會秩序中,為人們尋找合法性依據、尋找價值支點,幫助人們進行思考。這就要求所挖掘的茶文化要密切回應時代和中國發展中出現的重大問題,具有現實意義,能夠將遵循外部規律與人才成長規律相結合,極大限度地減少“精致的利己主義者”和“有能無德的危險品”,通過茶文化“自強不息”“仁義禮智信”等優秀元素,將“自省”“慎獨”和“踐行”等要素結合起來,使德才兼備、內外兼修者獲得重用,提升教育的實效性,通過茶文化的滲入,增強教育的實效性[3]。

3.3 加大宣傳,運用多學科資源輔助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實效性

開展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傳播我國社會主義國家,培養和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F代社會是一個“互聯網+”的社會,互聯網的信息過于冗雜,囊括了衣食住行各方面。思想政治教育應綜合整治互聯網環境,引導學生對茶文化等優秀傳統文化內容的關注,開設茶文化等優秀傳統文化專欄,加大茶文化等優秀傳統文化宣傳推廣,使廣大學生在上網的同時,激發學生的民族熱情,時刻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培養他們產生發自內心的民族情懷,關注、了解茶文化等優秀傳統文化;通過宣講茶文化內涵和歷史,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使學生成為一名合格的社會主義接班人和行動者。另外,在實踐過程中,文化認同機制必然會面對多種綜合性、整體性的實質對象,這是學科對實際問題的回應,也是現代性發展對學科提出的理論要求。思想政治教育是開放的、發展的、整體的,因此,我們要從思想政治教育實踐問題出發,實現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秉著實事求是的態度,通過利用其它學科的概念、方法、理論,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實效性。如:經濟學可以幫助教育主體更好地理解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方向;人類學可以幫助思想政治教育主體了解人類及其活動,社會學能夠影響思想政治教育主體的行為選擇,能夠解答大數據時代、經濟全球化所增加的文化差異性等問題。

猜你喜歡
視界茶文化實效性
小學德育工作實效性的提高
Cosmetea新型美妝茶文化品牌店
中國茶文化中的“順天應時”思想
茶文化的“辦案經”
怎樣增強人大專題詢問的實效性
世界各地的茶文化
視界
視界
視界
視界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