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茶文化融入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時代價值研析

2018-01-19 04:07林春芳
福建茶葉 2018年11期
關鍵詞:飲茶茶文化政治

林春芳

(南京信息工程大學,江蘇南京 210044)

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樹人,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立德樹人的靈魂。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時而進、因勢而新,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規律,遵循教書育人規律,遵循學生成長規律,不斷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①。在校大學生進入“00后”階段,這一代人個性突出,更為自信,素質更高,表達欲更強,視野寬廣,價值多元,有更多的人生追求,學生的群體特征較之以前發生了根本變化。茶文化集理論與實踐于一體,其所蘊含的精神體現在茶道、茶藝、飲茶風俗等各方面。將茶文化融入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迎合了新時代在校大學生的求新求活的學習心理,是新時代下加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形式。

1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問題

教育部部長陳寶生在十二屆人大五次會議記者會上指出思想政治理論課抬頭率不高,人到了心沒有到,原因是內容不適應大學生的需要。他形容當前的高校思想政治“配方”比較陳舊,“工藝”比較粗糙,“包裝”不那么時尚,提出了教育部面臨的任務就是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思想政治工作,真正能夠為高校大學生的成長助力②。在教育內容上,當前我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內容的親和力、吸引力不足。這主要是由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論性、政治性過強,與學生實際生活存在著一定的脫離,學生對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感受性不強,教育效果也就自然呈現出了大打折扣的現象。在教學形式上存在著教學形式單一,變革緩慢的問題。21世紀是信息時代,互聯網以生活必需品的形式出現在了我們的生活中。作為接受新事物能力最強的大學生群體,是網絡的忠實使用者,大學生學習載體網絡化的需求迫切,而學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形式仍然停留在課堂上、書本中,思想政治教育現狀與大學生學習需要不相適應。

2 茶文化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時代價值

中國茶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茶的精神滲透在制茶、飲茶、詩詞、繪畫、書法、宗教、醫學等各方面,與生活聯系緊密,在潛移默化中對人們的觀念和行為產生著影響。將茶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可以突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刻板的教育模式,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質量。

2.1 茶文化是思想政治教育“活”的素材

茶文化作為特殊的具有極強的可實踐性教學素材,是理論聯系實際的載體,符合當代大學生社會化的學習需求。將茶文化與思想政治教育融合,讓學生在體驗采茶、制茶、飲茶的實踐活動中切身體會中國傳統的茶道精神,與此同時,也能使大學生更好地理解思想政治教育中晦澀難懂的理論內容,使思想政治教育更加生活化。茶文化與時俱進,隨著時代的變遷,其內容及形式也在不斷地發展。作為中國傳統優秀文化的茶文化是經過歷史的選擇和沉淀下來的精華,是中國歷代人民精神的體現,具有強烈的親和力和感染力。運用茶文化進行思想政治教育既是對中國傳統文化,中國精神的繼承,也是讓學生擯棄急功近利的浮躁心態,認真領會生活的哲理,樹立正確“三觀”的重要途徑。

2.2 茶文化是培育大學生文化自信的力量源泉

文化自信是民族自信的源泉,是民族振奮前行的基礎。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提到文化自信問題,反復強調文化自信是更基礎,更廣泛,更深厚的自信。當前我國發展進入新時代,大眾傳媒迅速崛起,社會信息化程度不斷加深,大學生面臨著多元文化的沖擊。大學生是民族的未來和希望,加強大學生文化自信是當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點內容。傳統文化是文化自信的強大基因,作為傳統文化的中國茶文化在數千年的發展中,涉及宗教、文學、民俗、藝術、經濟等生活的各方面,包含著博大精深的內涵,凝聚著中華文明及精神。茶文化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蘊,獨特的教化功能影響著大學生,茶文化中的茶道精神、飲茶禮儀、飲茶風俗體現著中國文化的本質,是構建大學生文化自信的文化力量來源。

2.3 茶文化是提升大學生素養的重要載體

新時代下提高大學生的綜合素養,培養大學生的全面發展是高校人才培養的目標。隨著市場經濟的深入發展,功利主義、金錢至上等價值觀讓社會處在一個浮躁的狀態下,飲茶可以使人靜心養性。品茶所處的環境大都是需要寧靜的,在這樣的環境中,慢慢的去感受茶的味道,可以陶冶情操,讓人去除處浮躁的心態會變的平和安靜,提高自己的修養和素質。茶文化底蘊深厚,包括茶葉品評、藝術鑒賞、以及在品茶過程的美好意境,茶的形式與茶的精神在這些過程中結合了起來。中國自古以來就有以茶待客、以茶會友的習慣,飲茶禮節是對傳統文化以茶敬意,以茶示禮,以茶睦氛圍禮儀的實踐和傳承,有利于提高人文素養。茶文化以德為中心,注重修身養性、講究天人合一,在茶文化的學習中,學生在體會到傳統文化的魅力時,也無形中在提升著自身的素養。

3 茶文化融入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徑選擇

當前高校對大學生進行茶文化教育的舉措還較少,搭建校園茶文化網絡平臺,舉辦大學生茶文化實踐活動,建立大學生茶文化社團是推進茶文化與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深度融合的重要舉措。

3.1 搭建校園茶文化網絡平臺

當前時代下,網絡成為了人們生活的必需品。根據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的調查報告,截至2017年12月,我國網民規模達7.72億,互聯網普及率達到55.8%,超過全球平均水平4.1個百分點。對于學校思想政治教育而言,要緊跟時代步伐、適應學生學習特點,搶占互聯網教育陣地。校園網為學生自主學習提供了便利,突破了傳統教學模式的時空局限性。茶文化通過校園網傳播符合學生學習網絡化學習的需求和習慣,在校園網中開辟茶文化教育專欄,定期更新茶文化內容,可以讓學生更多的了解茶文化,了解中國傳統優秀文化。

3.2 舉辦大學生茶文化實踐活動

實踐是認識的目的和歸宿。茶文化在中國源遠流長,根植于中華民族傳統文化之中,在形成與發展過程中,融合了自然科學、社會科學、人文科學,逐漸由物質文化上升到精神文化的層面。我國地域廣博,不同地域種植的茶葉各具特色,在生產和應用茶葉的過程中形成了一套習俗。茶藝、茶道、茶德都體現在采茶、制茶、飲茶的實踐過程中,例如飲茶時,飲茶器具的選擇,泡茶的時間、水溫,飲茶的禮儀等都要細心學習。辯茶,品茶,邀請專家講解茶文化知識、講述茶人的故事,織學生去茶景點參觀采茶、制茶過程、學習茶藝茶道,學生從中可以深切感知到茶文化內涵,從而有效增進學生對茶文化的了解和熱愛,提高學生實踐能力。

3.3 建立大學生茶文化社團

“人的本質不是單個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現實性上,它是一切社會關系的總和?!雹叟筝呏g年齡相仿,成長環境相同,通常有著相同的價值觀,互相影響性大。20世紀六七十年代,美國心理學家開始意識到朋輩教育的意義,并開始在高校設立團體培訓這種類型的教育形式,來提高學生教育效果。大學生社團是有相同愛好興趣的學生組織的團體,在社團中,同學相互交流學習,優勢互補,互相促進。茶文化社團的成立,可以讓學生享受茶文化,傳播茶藝,加深學生對茶藝知識了解,增進交流和情感溝通,更好地將茶文化在同輩中進行傳播。

茶文化的思想內涵契合思想政治教育內容,豐富多樣的形式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發展革新的必然選擇。學生對茶文化的學習是對傳統文化和民族精神的傳承,通過對茶文化的學習和感知,能體會到我國傳統文化的魅力,增強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茶文化能在無形中影響著學生的價值觀和行為選擇,是新時代下培養社會主義人才的重要途徑。

注釋:

①習近平.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開創我國高等教育事業發展新局面[N].人民日報,2016-12-09.

②陳寶生.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抬頭率不高 [N].中國日報,2017-03-12.

③馬克思恩格斯選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60.

猜你喜歡
飲茶茶文化政治
Cosmetea新型美妝茶文化品牌店
中國茶文化中的“順天應時”思想
“講政治”絕不能只是“講講”
飲茶養生De四季區別
茶文化的“辦案經”
世界各地的茶文化
“政治攀附”
“政治不純”
政治不過硬,必定不可靠——政治體檢不能含糊
花下飲茶,光陰含香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