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供給側改革視角下的茶文化元素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化路徑

2018-01-19 04:07彭少斌
福建茶葉 2018年11期
關鍵詞:茶文化供給思政

彭少斌

(廣東機電職業技術學院,廣東廣州 510515)

1 供給側改革與高校思政教育

1.1 互補性內容

供給側改革與高校思政教育具有理論內容上的“互補性”,其理論相輔相成、互為補充性整體。供給側改革融入到高校思政教育改革中,是利用現階段的高校思政改革需求(即現階段的思政教育問題)來進行查漏補缺式的教育整改。從問題出發,以問題為目標進行教育理論上的創新。因此,供給側改革的融入,并非是在高校思政教育中構建單向的指導性理論,而是根據高校思政教育問題,互相構建新型的教育改革思路。在相互規范的過程中進行理論的融合性改革。比起單向灌輸,供給側改革是反向和雙向的理論融合,更有利于高校思政不在被限定好的大框架內迸發出新的教育活力。綜上,供給側改革理論與高校思政教育具有理論互補性。這種雙向互補性也有利于茶文化思想的深化融入。

1.2 協同性機理

供給側改革視角下的高校思政教育,具有運作機理的協同性。首先,供給側改革的本質同思政教育一樣,都是將我國社會主義積極思想,通過教育規律進行道德、政治和社會意識的滲透和弘揚。這種轉化方式基于個體的自身身心健康和教育方式的推進,因此,其目標理論的運作方式具有一致性。茶文化思想具有將文化、社會融為一體的優秀思想,其理論推進模式和思想內核也同供給側改革和思政教育一樣,具有協同性機理。其次,作為供需雙方,高校思政教育者是供應方,而高校學生是需求體。這種教育資源的配置本質上就是供需關系的配置。而供給側改革則是將這種供需關系運作的更加平衡,實現我國的思政教育資源的良好配置。最后,供給側改革理論中關于普遍性和特殊性相統一的理論,能夠在宏觀基礎上對思政教育進行微觀個體把握。其運作的細節和制約機制也具有協同性。

1.3 開放性邏輯

供給側理論是在經濟新常態后提出的改革性理論,具有強大的開放性邏輯。開放性邏輯作為其理念基礎性屬性,不僅代表了供給側改革理論的創新性,還促進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能夠突破傳統,進行開放性創新。在此開放性邏輯下,高校思政教育不僅僅是枯燥的理論知識總結,其理論融入了中國傳統優秀文化以及現代創新新型思想。例如中國傳統的茶道思維、茶藝文化,都能夠在高校思政教育中得到體現。而現代的科教興國、科技文化,也在思政教育上有所創新。在現代高校學生對現有思政理論知識需求增大的情況下,供給側改革利用其開放性邏輯將各類文化有機與思政教育融合,培養學生的多方創新思維和理論類比能力。因此,在供給側改革的視角下,茶文化思政在高校思政教育中,能夠體現出其真正價值,將傳統文化的內涵深化在課堂教學模式和教學管理的方方面面。

2 茶文化融入高校思政教育分析

2.1 思政課堂教學推進分析

信息化時代下,思政課堂將線上線下有機結合,并利用互聯網,為學生傳遞更多的知識容量。但增加了科技設備的教學,缺失了以往教師與學生之間的良性互動。并且互聯網作為機器思維,其中關于文化、道德的教育觀點,并不能同教師一樣,具有靈活的變通性和生活經驗的指導性。因此,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的地位和重要性,是現代創新類科技教學替代不了的。為加強學生的思政經驗類實踐習慣,教師將歷史上優秀的茶文化故事結合教學進行講解。并根據每個學生的不同個體需求,以不同的故事案例講解思政理論,加強學生的思維理解能力和生活代入習慣。然而,在思政課堂教學逐步推進和學生需求逐步加強的過程中,教師的茶文化思想知識和學生所接受的茶思維,其系統化儲備有所欠缺。

2.2 思政教研管理工作分析

供給側改革作為新型的改革手段和指導思想,在經濟上得到了成熟的體現,但在制度改革特別是教育制度上,并沒有成熟的運作體系和方式。在硬性理論基礎上,供給側改革可以在與高校思政理論的融合中,對其原有不足的細節進行補充考慮。但這些理論融合后的實施者是教師,而教師具有個體差異性。因此,思政教研的管理工作必須進行組織機構上的有機統一,在教材編寫、教師內容講解上做到少量的差異化,才能夠將供應者的作用體現出來。而現今的教研工作管理沒有統一的教材指標,教師的工作個體差異化較大,對茶文化的理解度不同也導致其講解的理念不同。

2.3 校園茶德品行監測分析

在經過全國26所高校學生德行跟蹤調研報告可知,部分思政理論成績以及思政思維掌握較好的學生,并沒有將思政融入到生活中的潛意識。學生思政實踐基礎不足,是現階段校園思政教育的短板。而加入了茶事例講解的思政高校,其高校學生對德行的敏感度更高。經過專家測評可知,對學生進行跟蹤監測式的硬性管理,并不能起到真正的作用。只有對學生進行潛意識的全面滲透,才能夠提高學生的德行實踐能力。

3 供給側改革視域下茶元素融入深化路徑

3.1 “知識儲備效能”下茶歷史背景學習

供給側理論最重要的基礎性要求便是“供給者”自身的知識系統的完備性。只有供給方(即教學方)能夠有完備、廣泛的思維系統,才能夠正確引導學生,解決學生的不同問題。因此,必須在“知識儲備效能”理論要求下,對教師和學生同時進行茶歷史的背景性學習。一方面,讓教師進行茶歷史的思維性學習,讓其能夠在課堂運用中,以正確的教學方式推進教學。從而引導學生對教學內容有思維性的理解。另一方面,讓學生進行茶文化的基礎知識學習,例如茶道、茶藝、采茶戲的理論概念和經典事例。這些故事性的學習了解,可以作為背景鋪墊,便于學生在課堂上,更容易接受教師關于茶文化思想與思政教育的結合性理論。在供給側視角下的知識儲備效能學習中,供給方和需求方能夠達到教學效率的有機融合,教師的回課質量和學生的理解力都能夠有所提高。茶文化也能夠更加專業、具體的深入到思政教學中。

3.2 “精準供給需求”下茶故事教材編寫

作為供給者,教師應當提供出優質的“教學菜單”,能夠滿足不同學生的需求。為激發學生對思政教育的自覺追求以及對這類必修課堂的興趣度,教研組應當結合茶文化思想及故事,將思政理論進行擴展式編寫,創造出更加豐富的思政教育類教材產品。首先,根據思政教育的重難點進行精準編寫,將不同的茶文化思想有機結合到不同的重難點之中,并添加出各類茶故事,以滿足不同學生的興趣需求。其次,編寫的思政理論并不僅僅是表面的背誦式理論,對于思想的背景以及茶文化的內涵,都要有所體現。即在高校學生需求價值越發提高的情況下,教師供應的理論,必須能夠結合流行、時事,以全球化的觀點引導學生進行學習。綜上,“精準供給需求”下茶故事教材編寫,滿足了茶文化思想的深化路徑,提高了學生的課堂興趣和理論接受能力。

3.3 “意識形態滲透”下茶生活微型貫徹

思政教育的形式是書本理論教學和課堂講解,但思政教育的目的是要將美好的品德和高尚的社會思維,反作用于社會生活上來,由此可見,實踐是思政教育的最終落腳點。為提高學生的思政道德實踐意識,做到茶德思維下的知行合一理念,在供給側改革的視角下,高校必須為學生供應相對應的生活設施。只有在好的生活環境場所下,學生才能夠通過這類設施的提醒,潛移默化地培養自身的生活習慣。茶德作為茶人的美好品質,往往是在飲茶中感悟出來的。為在培養學生思想道德的同時深化茶文化思想,高??梢栽谛乳_設茶興趣班、茶社、茶微型商店等等,將飲茶習慣滲透在校園生活之中,不僅能夠促進學生的身心健康,還能夠從習慣意識方面培養學生的道德實踐意識。

4 結論

通過供給側改革下的知識儲備效能以及精準供需平衡意識,茶文化思想能夠以更加專業、全面的形式滲透在高校思政教育的改革之中。通過教育供給者對供給內容的不斷完備,學生作為需求個體,能夠在提高自身思維邏輯能力的基礎上,優化思政教育的實踐性思維,培養其實踐意識。

猜你喜歡
茶文化供給思政
思政課只不過是一門“副課”?
關于國企黨建與思政宣傳有效結合的探討
Cosmetea新型美妝茶文化品牌店
中國茶文化中的“順天應時”思想
茶文化的“辦案經”
世界各地的茶文化
思政課“需求側”
思政課“進化”——西安交大:思政課是門藝術
一圖帶你讀懂供給側改革
一圖讀懂供給側改革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