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品茗與清代新疆文人的休閑美學

2018-01-19 04:07
福建茶葉 2018年11期
關鍵詞:茯茶品茗文人

徐 溪

(1.浙江大學文學院,浙江杭州 310000;2.廣東科學技術職業學院,廣東珠海 519000)

清代,茶飲文化在北方少數民族地區得到進一步普及和推廣,雖然新疆茶的品、色、味無法同內地的茶相媲美,但總體喜飲程度已不遜于江南及中原地區?!八枵呶┎铻樽睢?,尤其蒙古族、哈薩克族更是“以茶為養命之源,一日不可斷絕”。清代中期以后,新疆政治、經濟、文化及城市化變遷為新疆休閑文化提供了良好的基礎條件。清代新疆的綠洲可謂物產富饒,而且隨著經濟的發展,物品運輸與制造業日益繁榮,人們的日常生活逐漸從物質層面上升到休閑的精神層面。

品茗一直被古代文人視為寧靜清雅的閑趣。飲茶是文人日常飲食所需,也是文人待客之道,更是琴棋書畫般怡情與賞閑的方式。文人素喜品茗,甚至出外游賞也隨身攜帶茶事器皿,賞景、飲泉、品茗,品味閑居之趣、山居之樂?!笆咳说巧脚R水,必命壺筯……余欲特制游裝,備諸器具,精茗名香?!鼻宕陆奈娜穗A層,流放文人眾多,既有皇親國戚、王公貴族、封疆大吏,也有各級衙門中下等的官員。其中,代表人物有紀昀、洪亮吉、祁韻士、徐松、裴景福、林則徐、鄧廷楨、張蔭桓、劉鶚等人。新疆各地都有喜歡飲茶的風俗,加之新疆多民族雜居,飲茶的方式和內地有所不同。從京城一帶流放到新疆的文人居內地時多飲用綠茶、紅茶,流放到新疆后入鄉隨俗,也嘗試飲用最受本地域歡迎的茯茶。

“西北游牧諸部咸視茶為第二之生命”,這是因為飲食結構所致,“蓋以其日食膻酪,甚肥膩,非此無以清營衛助消化也”,并且新疆的水性偏寒,飲用“茯茶”是暖胃消食的養生之道。茯茶是黑茶的一種,屬于后發酵茶?!霸弦话爿^粗老,采摘時多為一芽五六葉,葉粗梗長,加工時要經過高溫殺青、揉捻、堆積作色、干燥等工序,其中堆積發酵時間較長,因而葉色多呈黑褐色,故稱黑茶?!薄败虿琛倍指鶕C音,有多種寫法。關于茯茶的由來,說法不一,大致分三種:1.茯茶是由陜西涇陽地區人首創,故有“涇陽茯茶”、“涇陽磚”之稱;2.此茶是在伏天加工而成,具有土茯苓的功效,形似磚塊,故稱“伏茶”、“茯茶”、“福磚”;3.紀昀《烏魯木齊雜詩》載,“附茶者,商為官制,易馬之茶,因而附運者也”。商人承運官茶(賣給新疆的軍隊作為易軍馬的或官府的茶葉)時,官府允許商人按比例增運一部分商茶,這部分政府許可附帶銷售的茶即“附茶”,又稱“府茶”、“官茶”。

紀昀發現福建等地的名貴茶葉運至新疆并不受歡迎,“閩海迢迢通道路難,西人誰識小龍團。向來只說官茶暖,消得山泉泌骨寒?!贝种Υ笕~的茯茶反而因為驅寒暖胃的功效,更受新疆各民族的歡迎。祁韻士也喜歡飲用茯茶,專門作詩寫茯茶:“水寒端合飲熬茶,大葉粗枝亦足夸。隨意濃煎同普洱,龍團不重雨前芽?!弊宰ⅲ骸安枭醮?,名為府茶?!避虿璨簧蹙?,宜采用煎煮法,“初煎之色如琥珀,煎稍久則黑如”。用茯茶熬制奶茶是新疆特色的飲茶方式,也是利于健康的養生之法。新疆的少數民族喜歡在茯茶中加入牛奶和鹽,煎煮成奶茶。祁韻士品嘗過用茯茶熬制的奶茶,有詩“羊肝下酒沙壺暖,牛乳烹茶木缽溫”記之。祁韻士喜愛奶茶的醇香,特作詩稱贊:“濃酥到口滑如油,犝飲家家養牛。一飯誰知終日飽,茶香微沁黑瓷甌?!?/p>

新疆飲用茯茶方式是多種多樣,除了清飲,熬制奶茶,還會是在滾燙的茶水中放入方塊白砂糖,煮成甜茶。清朝末年,芬蘭人馬達漢記錄在新疆考察,曾記錄了在喀什道臺家飲茶的情景:桌上放著各式茶點,袁鴻耀“親手在茶杯里放了兩塊糖,把一杯熱氣騰騰的茶端給我”。從芬蘭人馬達漢《馬達漢西域考察日記》書中記載來看,袁道臺身著官服,用甜茶和點心招待馬達漢,甚至摘下官帽也禮貌征求客人意見,可見他十分注重待客禮儀,也說明用茯茶和方塊糖沖泡甜茶是當時喀什比較盛行的待客之道。新疆文人也品嘗過新疆本地自產茶,謝彬贊美烏蘇特產的“柳花茶”,花尖泡茶,色綠清香,清熱祛火?!傲楸揪程禺a,是老柳叢生,結花,入夏碧綠,花小榻疊,似含苞之菊,味苦,瀹可當茗,性至涼,能解暑,中熱宿醒者,宜之,人稱‘柳花茶’?!遍L期飲茶,能夠促進調節新陳代謝,增強人體體質、延緩衰老,對人體起著有效的藥理保健和病理預防作用。因為南疆的水質問題,清代喀什噶爾、葉爾羌等地很多維吾爾人患甲狀腺腫大。據清末英國駐喀什噶爾總領事的妻子龔琳娜·馬嘎特尼《外交官夫人回憶錄》記載:當地的漢族人不得這種病,“這里的漢族人從來不喝生水,他們喝茶,喝的茶用滾燙的開水泡好”。茯茶的確有很好的養生保健作用,茯茶的特殊功效也得到了醫學、茶學方面的證實。

焚香品茗是古代文人不可或缺的休閑方式,也是邊塞文人喜怒哀愁的寄托,文人往往借品茗釋放心靈,獲得精神的解脫。文人寓情于茶,寄情于詩,許多文人的一生甚至可以稱為詩茶生涯。清代新疆文人在閑適品茗中找到“以茶修身”的情趣,這是一種休閑美學的生活體驗。以“品茗”為觀照,清代新疆文士階層的休閑美學呈現出三個特點:

1.簡樸雅致,重在心靈世界的豐富

文人的休閑源于一種清雅的生活態度,而非奢靡的生活方式。清代新疆文人的品茗的生活方式是對質樸生活的品味。新疆文人的休閑屬于“玩物適情”,將品茗與下棋、賦詩、讀書、飲酒、習字、做畫等作為適情之事,體現了文人風雅的審美情趣。文人的休閑生活信手拈來,“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可以“笑看風清云淡,閑聽花靜鳥喧”,不妨“琴撥幽靜處,茶煮溪橋邊”,文人的休閑于簡約中彌漫著詩意和雅致。雖然休閑形式樸素,內心卻得到了豐富,看似平淡,實則樂在其中。

清代新疆的漢族遣員,既有飽讀詩書的碩學名儒,也有委以重任的封疆大吏,更有名垂千古的愛國英雄。清代新疆文人的休閑生活在雅致中融入邊塞的粗獷,成就了邊塞休閑文化的獨特。對于塞外西域的生活,喜樂哀愁,悲歡離合,論古今成敗之理,觀雪山萬松之勝,賞風云變幻之景,凡此種種,文人在品茗中感悟人生,借詩文抒發情懷。

2.安然從容,呈現出豁達的生活智慧

茶的氣質是“靜”,靜蘊藏著無懼、無為、無礙,帶著療愈的力量。品茗是在寧靜閑適中生發智慧。擁有閑適智慧的人,高而能卑,富而能儉,貴而能謙,博而能淺?!伴e”對于清代新疆文人來說,無論是發自內心的刻意追求,還是回避現實的無奈之舉,這種“閑”滲透在文人生活中,是現實世界的生活方式,也是理想境界的主要向往。文人對休閑的人生訴求,包含了對出仕與政治得失,以及人生性情之道、人生意義與價值的深入思考和體悟。

品茗是在紛繁忙碌中體會從容,清代文士的休閑文化體現了文人墨客日常生活的雅趣,也映射出曠達從容的人生態度。休閑首先要能自我釋懷解憂?!奥?,萬里荷戈”,“卻嘆衰病身,何日歸去來”是每一個流放文人生活的真實寫照。政治的高壓,環境的差異,情感的苦悶,沒有使流放文人沉淪下去,他們調適心態,振作精神,在安然從容中透著生活的智慧。洪亮吉“好奇狂客忽至此,大笑一呼忘九死”,林則徐“出門一笑莫心哀,浩蕩襟懷到處開”,黃濬“此生久已占無妄,來日何須畏大難”,楊炳堃“試問封侯班定遠,可曾愁說路漫漫”等,都表現出一種不以得失為念的曠達胸懷。面對人生起伏,樂觀的心態躍然紙上。

3.和諧自適,在閑適中追求人生的境界

文人對休閑的追求其實是一種“境界”的追尋。中國傳統的休閑哲學強調個體生命與心靈的和諧相處之道、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之道、人與人之間的和諧相處之道。清代新疆文人對“閑”的消解無論是品茗飲酒、鑒花賞月,或是寄情山川,徜徉林泉,還是雅集吟誦、琴棋書畫,在文人的舉手投足之間散發著“閑適與從容”,最終將回歸于內心的淡泊寧靜與生命的融匯和諧。清代新疆文人對于休閑的體認、心態、思想和踐行可以歸納為“和諧”。清代新疆文人在休閑的境遇趣舍之間,修養身心,逸出塵俗之境;步入自然,游賞審美之境;民族文化交融,融入和睦之境;最終以“和合生一”的審美視角去追尋休閑意義與和諧境界。

猜你喜歡
茯茶品茗文人
品茗
古代文人與琴棋書畫
古代文人的雅號由來
文人吃蛙
去流浪,去換成長——三生三世,片片茯茶入水流
關中古道茶事新
涇渭茯茶:做老百姓喝得起的好茶
明清鼎革之際文人不同出路
安溪壽星愛品茗
白茶飄香 安吉品茗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