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聽藤田昌久講空間經濟學

2018-01-19 21:56趙偉
金融博覽 2018年1期
關鍵詞:藤田經濟學要素

趙偉

藤田昌久(Masahisa Fujita)教授是享譽世界的著名經濟學家,新經濟地理學的主要開拓者之一。一般認為,1999年《空間經濟:城市、區域與國際貿易》(Spatial Economy: cities,regions and international economy)一書的出版,標志著空間經濟學作為一門新學問的最終形成,藤田昌久是這本書的三位作者之一。

自從十多年前應藤田教授之邀去京都大學經濟研究所做報告開始,我便與藤田先生建立了學術交往與友誼,獲得了不少新認識與新方法,寫了一批有感而發的文論。這個過程與結果,顯然可歸入經濟學家們所說的知識外溢的范疇。

前不久受學界朋友之托,代邀藤田先生出席在成都召開的空間經濟學國際研討會。多次聽其現場講演,又長了不少學識。

藤田教授講座的特點可以四個詞概括之:一曰簡,簡明扼要,只一頁投影PPT即將空間經濟學要義講清楚了。二曰淺,深入淺出,把深奧的理論模型用淺顯的形式表述出來,數學模型要刻畫的機理先以圖形予以描述,即便初次接觸者也能理解。三曰實,內容很實在,一堂課就把空間經濟學的核心內容和方法和盤托出了。四曰啟,啟智啟思,能夠啟發人去聯想,把理論用于審視現實世界。早幾年請藤田講學,他把理論用以審視科學發展觀與和諧社會大政,近期再講,則以構建模型模擬“一帶一路”建設之基礎設施建設的區域經濟發展效應。把理論付諸現實問題的研究與政策效應預測,真正達到了中國學人說的學以致用的境界。

一、何為空間經濟學?

空間經濟學系傳統的三個經濟學分支的整合與擴展。三個傳統經濟學分支分別為城市經濟學、區域經濟學和國際貿易學。整合與拓展借助了集聚的微觀理論,并置于一般均衡動態模型框架下。

上世紀90年代初歐洲的一體化加速與歐盟的建立,刺激了空間經濟學的理論研究。歐盟一體化撤除了國與國之間的邊界,使其內部的區域差異驟然凸顯,269個區域人均GDP差異巨大,這激發了經濟學家們從區域層面而非國家層面審視經濟問題的學術研究,空間經濟學應運而生。

保羅·克魯格曼1991年發表的兩部論著,首次提出了“新經濟地理學”(NEG)的概念。一部是本小冊子,名為《地理與貿易》(Geography and Trade);另一部是一篇論文,題目是“收益遞增與經濟地理”(increasing return and economic geography, JPE 1991)。但在那之前,序幕早已拉開。藤田和大川(Fujita and Ogawa, 1982)關于多重均衡與多中心城市結構轉化的文章(Multiple equilibrium and structure transition…,RS & UE)以及藤田的“空間集聚的一個壟斷競爭模型”(RS & UE,1988),就是這種前奏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但一般認為,1999年《空間經濟:城市、區域與國際貿易》一書的出版,標志著空間經濟學的正式誕生。而藤田和雅克·惕斯所著《集聚經濟學》(Economics of Agglomeration,2002,2012),則是對《空間經濟:城市、區域與國際貿易》一書的理論拓展與補充。

空間經濟學的研究目的,是理解與解釋各個空間地理層面經濟活動分布的變化與演化。地理層面是多重的,從城市、都市區、城市群到一國內部的地區,從一個國家到多個國家形成的跨國大區域體系,如歐洲聯盟、北美自貿區以及東亞等,從跨國大區域到整個世界。這些都是空間經濟學所要研究的對象。

二、空間經濟學的基本研究方法與基本模型

空間經濟學把經濟活動的地理分布與演化,視為兩種作用方向相反的力之間較量的結果:一種是集聚,另一種是擴散。兩種力的較量導致核心─外圍的空間結構。這是一種穩定的空間結構。促成這種結構的一個關鍵因素,是不斷變化的運輸成本。但隨著交通運輸基礎設施的改善和技術進步,隨著環境的變化,最初的核心─外圍結構由穩定變得不穩定起來,自組織(self organization)活動的作用會促成新的穩定結構。就是說,空間結構是不斷變化的,由一種均衡向另一種均衡不斷演化。

人類經濟活動分布的核心─外圍分野,受兩種類似力量的作用,一邊是集聚,另一邊是擴散。擴散后面發揮作用的是離心力。離心力源自兩種因素:一種可歸入“第一自然”(first nature),指天造地就的自然因素形成的約束條件,比如自然資源、土地,以及其他不可移動的要素;另一種可歸入“第二自然”(second nature),是人造的自然,也稱內生性要素。

“第二自然”要素中比較重要的有四種:其一是不斷上漲的地租和房租,越是核心,土地越是稀缺,地租房租越貴;其二是較高的勞動工資,核心地區的勞動工資或寬泛的勞動成本高于外圍;其三是較高的中間產品價格,中間產品包括各種經過其他企業加工的投入品;其四是擁擠以及其他純外部不經濟。這兩重自然范疇的要素緊缺,以及相似企業間的競爭,導致一些企業遷走,離開核心,這就是離心力的作用。

從“第二自然”或曰內生條件來看,主要有三種因素在強化或集聚企業與產業的向心力:一個是關聯,包括消費者與生產者、生產者與生產者的彼此關聯。第二個是厚的市場,包括要素市場和產品市場。厚的市場上,要素之間、企業之間能夠更好地匹配,效率更高。第三個是知識外溢及其他純外部經濟。

內生的集聚力量還包括多樣性或異質性(heterogeneity)。多樣性或異質性引出生產方面的一個現象,即規模經濟和生產的不可分割性,進而引出運輸成本和要素移動性問題。由此又引出三種互動:第一種是規模經濟與運輸成本之間的互動。第二種是運輸成本與要素移動性之間的互動。第三種是要素移動性與規模經濟之間的互動。上述三種互動的正反饋效應,導致經濟活動的空間集聚,而集聚反過來會放大生產率和企業與人的創新能力。

當代經濟學是一種建模的藝術,沒有模型的經濟理論很難為主流經濟學家們所接受??臻g經濟學在這方面的創意頗為突出,業已構建的模型簡潔明了,對現實經濟活動的地域分布具有很強的解釋力。endprint

空間經濟學的基本模型有六組,可以叫做六個系統。第一個系統刻畫產品多樣性與效用增加之間的關系。其基本思路是,消費者擁有的產品或服務的種類越多,其從消費中獲得的福利就越高。第二個系統刻畫生產者一邊的情形,亦即供給。這由迪克西特—斯蒂格利茲壟斷競爭模型引出。這個模型很好地刻畫了生產者在產品多樣性與規模經濟之間的平衡。第三個系統刻畫核心─外圍框架,核心與外圍的分野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運輸成本。第四個系統刻畫城市規模與數量之間的關系。在一個有限的地區,有效率的城市數量和各個城市人口規模是有限的。第五個模型刻畫都市系統或城市群,主旨在于推論城市群形成的機理。第六個是國際模型,引入多國情景。

三、空間經濟學的應用:評估“一帶一路”建設之經濟效應

中國“一帶一路”建設最大的直接效應是,未來數十年間在亞歐大陸交匯的廣大地帶將掀起一場運輸基礎設施的建設熱潮,包括硬件建設和軟件建設。這些建設項目的規劃、發起與實施,將給相關地區經濟甚至全球經濟帶來正的效應,緩解經濟一體化的區域負效應。

日本貿易振興會(JERTO)下屬的發展經濟研究所(Institute of Developing Economies,IDE)近期構建了一個巨大的模型,用于模擬這些項目建設的經濟效應。模型名稱為“地理模擬模型”(Geographic Simulation Model),英文簡寫GSM。這個模型基于空間經濟學理論而構建。模型數據庫覆蓋全球。其中亞洲涵蓋了31個經濟體,細分為2029個區域。

GSM模型把產業分為八大類。與任何模型一樣,GSM模型基于多項假定。比如自中國云南穿過緬甸、泰國、馬來西亞直達新加坡的鐵路建設的效應。這條鐵路目前正在規劃,部分路段的建設已經開工,最有可能率先建成的是中國到泰國一段。IDE研究團隊利用GSM模擬了這條鐵路修建的效應,他們得出的初步結論是,鐵路對沿線地區具有明顯的正的增長效應。其中將東盟南北國家連為一體將對中國極為有利,但對非沿線地區則有負面效應。模擬顯示,沿線10個地區將獲益最多。其中獲得最大增長效應的是中國云南省的西雙版納和普洱,版納因這條鐵路經濟增長提速將高達25.7%,普洱經濟將提速6.31%。沿線緬甸、泰國和馬來西亞一些地區,也將受益不菲。

(作者為浙江大學CRPE首席教授、博士生導師,浙江大學國際經濟研究所所長)endprint

猜你喜歡
藤田經濟學要素
移民與健康經濟學
掌握這6點要素,讓肥水更高效
觀賞植物的色彩要素在家居設計中的應用
論美術中“七大要素”的辯證關系
經濟學
經濟學的優雅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