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雜交技術與開腹手術治療腹壁巨大切口疝療效比較

2018-01-19 11:36劉向東宋舜堯任冉冉孫作成
健康大視野 2018年20期
關鍵詞:腹部手術

劉向東 宋舜堯 任冉冉 孫作成

【摘 要】目的:比較雜交技術與開腹手術治療腹壁巨大切口疝的臨床效果。方法:選取2013年3月至2017年3月于濰坊市人民醫院治療的87例巨大腹壁切口疝患者。根據手術方式分為雜交手術組(42例)與開腹手術組(45例),比較2組患者術中出血量、手術時間、下床活動時間、肛門排氣時間、切口長度、住院時間及術后并發癥發生率。結果:與開腹手術相比,雜交手術出血量少,并發癥少。雜交手術組患者下床活動時間、肛門排氣時間、切口長度、住院時間及術后并發癥均顯著短于開腹手術組(P<0.05)。結論:雜交技術治療腹部巨大切口疝具有創傷小、術中出血量少、術后患者恢復快、住院時間短、并發癥少等優點。

【關鍵詞】切口疝;疝修補術;雜交技術;腹部手術

【中圖分類號】R78.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0019(2018)20-0-02

腹壁切口疝是腹部手術后常見的并發癥,尤其是疝環直徑大于10cm的巨大切口疝,手術難度大且術后復發率較高,是當今外科面臨的難題。雜交技術巧妙地將開放手術與腹腔鏡技術結合在一起治療巨大切口疝,取得了良好的治療效果,為一些直徑較大,較為復雜的腹壁切口疝找到了更為理想的手術方式,本研究對腹腔鏡雜交技術與開腹手術治療腹壁巨大切口疝的臨床療效進行比較,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3年3月至2017年3月于濰坊市人民醫院治療的87例巨大腹壁切口疝患者。根據手術方式分為雜交手術組(42例)與開腹手術組(45例)。兩組患者的年齡、性別及疝類型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1.2 納入標準 腹壁切口疝,疝環直徑大于10cm。排除合并有嚴重心、腎、腦等器官疾病者,妊娠期、哺乳期婦女,拒簽同意書者,有精神系統疾病無法配合治療者[1]。

1.3 手術方法

1.3.1 雜交手術組 患者取仰臥位,全身麻醉,取遠離原切口位置以氣腹針建立氣腹,置入30°腹腔鏡探查,分離粘連,暴露疝環,還納疝內容物。沿原手術瘢痕切開皮膚皮下及疝囊,切口大小只需能暴露疝環及分離黏連即可,不需完全切開原切口,切除多余疝囊及瘢痕組織分離腹腔鏡下不便于分離的致密黏連,仔細止血,防止腸管損傷。[2] 采用防粘連補片,補片四周對稱部位預先懸吊4根縫線,置入補片,覆蓋缺損邊緣5cm以上,關閉疝環,縫合各層關閉切口。重新建立氣腹,在腹腔鏡直視下鋪平補片,以穿刺針將預留于補片四角的懸吊縫線拉出腹壁并打結固定于皮下,固定補片中央及四周,探查補片固定可靠,無活動性出血,解除氣腹,手術結束。

1.3.2 開腹手術組

由同一組醫師,采用Onlay或者Sublay術式操作,腹壁缺損較大者常規放置引流。

1.4 觀察指標 觀察并記錄2組患者術中出血量、手術時間、下床活動時間、肛門排氣時間、切口長度、住院時間及術后并發癥。

1.5 統計學處理 將數據輸入SPSS19.0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百分率(%)表示,組間比較采用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術中情況比較,結果見表1。雜交手術組患者術中出血量少于開腹手術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手術時間相當(P>0.05)。

2.2 兩組患者術后指標比較結果,見表2。雜交手術組患者下床活動時間、肛門排氣時間、切口長度、住院時間均顯著短于開腹手術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2.3 兩組患者術后并發癥發生率比較 開腹手術組患者術后發生切口感染2例,腸梗阻1例;雜交手術組未出現感染、血腫、腸漏等并發癥。

3 討論

腹壁疝是腹部外科臨床常見的疾病類型。其發生率可達10%~20%女性患者多于男性 [3]。這可能與患者高齡、營養不良、糖尿病、肥胖、手術切口縫合關閉操作不當、切口水腫感染及腹內壓增高等因素相關[4]。手術是治愈腹壁切口疝的最佳途徑。疝環直徑大于10cm的巨大切口疝,手術難度大且術后復發率較高。對此,唐黎明等[5]將雜交修補技術應用于腹壁切口疝的治療。所謂雜交修補技術是指將腔鏡技術與開放手術技術有計劃、有序地結合,發揮各自優勢,以達到提高手術效率、治療效果的目的[6]。這一理念是在臨床實踐中經歷了種種挑戰、挫折甚至失敗之后才逐漸建立起來的[7]。該技術將開放式手術與腹腔鏡手術各自的優勢相結合,聯合兩種手術方式進行腹壁切口疝的修補和重建。不僅可以廣泛、安全的分離腹腔內粘連,還納疝內容物,減少腸管損傷幾率,而且可以發現隱匿的缺損; 補片放置、固定更加準確并且可以充分地展平。

本研究結果顯示,兩組手術時間相當,雜交手術組術中出血量及并發癥更少,表明雜交手術具有微創手術特質。雜交手術組患者下床活動時間、肛門排氣時間、切口長度、住院時間均顯著短于開腹手術組,表明雜交手術后患者恢復快,有利于患者回歸正常生活。

綜上所述,與開腹手術比較,雜交技術治療腹部巨大切口疝具有創傷小、術中出血量少、術后患者恢復快、住院時間短、并發癥少等優點。手術安全、有效,是治療腹壁巨大切口疝實用且實有效的術式,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劉德偉,吳禮武,袁慶培,等.改良經腹腔腹膜前腹腔鏡疝修補術與開放式無張力疝修補術臨床療效比較[J].中華疝和腹壁外科雜志:電子版,2012,6(1):55-5

王勇,段鑫,羅文,等.雜交技術治療巨大腹壁切口疝的手術步驟和價值分析[J /CD].中華疝和腹壁外科雜志:電子版,2015,9( 4) : 299-301.

葉家欣,蔡遜,馬丹丹,金煒東,張建新.雜交修補技術與腹腔鏡腹腔內補片植入術治療腹壁切口疝的療效比較[J].腹腔鏡外科雜志,2015,20(11):866-869.

中華醫學會外科學分會疝和腹壁外科學組.腹壁切口疝診療指南( 2012年版)[S].中華外科雜志,2013,51( 1) : 7-9.

唐黎明,王國華,黃洪亮,等.切口疝的雜交修補技術[J /CD].中華疝和腹壁外科雜志( 電子版),2014,8( 4) : 307-309.

陳雙,王亮,江志鵬.腹壁巨大切口疝的雜交修補技術[J].臨床外科雜志,2012,20( 6) : 380-382.

Griniatsos J,Yiannakopoulou E,Tsechpenakis A,et al.A hybrid technique for recurrent incisional hernia repair.Surg Laparosc Endosc Percutan Tech,2010,20: 64.

猜你喜歡
腹部手術
行為干預在腹部手術后疼痛護理中的應用
右美托咪定預防氣管插管全身麻醉擬行腹部手術患者術后咽喉疼痛的研究
腹部手術后胃腸動力障礙的診治探討
觀察奧曲肽治療腹部手術后粘連性腸梗阻的臨床效果
不同麻醉方式對腹部手術患者低體溫發生率的影響
手術室麻醉蘇醒護理對減少腹部手術患者全麻蘇醒期躁動的療效探討
對比不同護理模式對腹部手術患者胃腸功能恢復的影響
手術室優質護理服務模式對預防腹部手術切口感染效果分析
腹部手術后早期炎性腸梗阻的護理措施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