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優質護理干預對胃癌患者術后胃腸功能恢復的影響

2018-01-19 11:36袁紅
健康大視野 2018年20期
關鍵詞:優質護理干預胃腸功能胃癌

袁紅

【摘 要】目的:探討優質護理干預對胃癌患者術后胃腸功能恢復的影響。方法:選取2017年7月至2018年7月期間在我院接受手術治療的90例胃癌患者,按抽簽法分為研究組(n=45)與對照組(n=45)。對照組給予常規護理,研究組給予優質護理,比較兩組患者術后胃腸功能恢復時間、護理滿意度。結果:與對照組相比,研究組患者術后腸鳴音恢復時間、首次肛門排氣時間以及首次排便時間均更短,且護理滿意度更高,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優質護理干預可有效促進胃癌患者術后胃腸功能恢復,同時提高患者對護理的滿意度。

【關鍵詞】優質護理干預;胃癌;胃腸功能

【中圖分類號】R997.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5-0019(2018)20--02

胃癌為腫瘤科常見惡性腫瘤,主要表現為上腹疼痛、食欲下降、消瘦等,具有發病率高、致死率高等臨床特點[1]。目前,臨床對胃癌常采用手術治療,以幫助患者清除病灶,延長患者生存時間,但由于胃癌手術對機體創傷較大,術后并發癥多、患者胃腸功能恢復慢,嚴重影響患者預后。臨床發現,積極有效的護理干預可有效促進胃癌患者術后胃腸功能恢復,改善患者預后。因此,本研究觀察了優質護理干預對胃癌患者術后胃腸功能恢復的影響,旨在為胃癌患者尋找一種有效的干預方案?,F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7年7月至2018年7月期間在我院接受手術治療的90例胃癌患者,按抽簽法分為研究組(n=45)與對照組(n=45)。研究組男28例,女17例;年齡46-75歲,平均年齡(62.3±6.5)歲;腫瘤分期:I期12例,II期18例,III期15例。對照組男27例,女18例;年齡47-72歲,平均年齡(62.0±6.8)歲;腫瘤分期:I期14例,II期17例,III期14例。兩組一般資料差異不顯著(P>0.05)。

1.2 方法 對照組給予常規護理。研究組給予優質護理,具體方法如下:①腸內營養支持:在術后6-12h內為患者靜脈滴注250mL葡萄糖注射液(15%濃度),如果患者未出現腹脹、腹痛癥狀,則通過術中留置好的營養管以50mL/h速度泵入30mL/(kg.d)的腸內營養液;②飲食指導:待患者可進食時,護理人員需指導其多進食香菇、綠豆、銀耳以及冬瓜等具有清肺養胃、滋潤生津功效的食物;③運動指導:待患者意識清醒后,向其詳細講解術后早期運動的好處,以爭取患者配合,然后指導患者在家屬協助下進行早期四肢活動,以患者可耐受幅度為宜,在術后2d指導患者做床上伸展運動,之后再鼓勵患者下床活動,運動需循序漸進進行;④穴位按摩:對患者陽陵泉、足三里等穴位采用按、壓、點、揉等方式進行按摩,每次按摩10min,每天3次,同時對患者腰部進行按摩,按摩需輕重交替進行。

1.3 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患者術后胃腸功能恢復時間、護理滿意度。①術后胃腸功能恢復時間:包括腸鳴音恢復時間、首次肛門排氣時間以及首次排便時間;②護理滿意度:采用自擬護理滿意度調查表評定,分為滿意、一般及不滿意,總滿意率為滿意率與一般率之和。

1.4 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 17.0軟件處理數據,術后腸鳴音恢復時間、首次肛門排氣時間以及首次排便時間用 表示,以t檢驗;護理滿意度用百分率表示,以 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術后胃腸功能恢復時間 與對照組相比,研究組患者術后腸鳴音恢復時間、首次肛門排氣時間以及首次排便時間均更短,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

2.2 護理滿意度 研究組滿意30例、一般13例、不滿意2例;對照組滿意18例、一般17例、不滿意10例,兩組護理總滿意率相比(95.6%VS77.8%),研究組明顯更高,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6.154,P<0.05)。

3 討論

胃癌為起源于胃黏膜上皮部位的一種惡性腫瘤,在我國胃癌發病率位居各類惡性腫瘤首位,其發病主要與人們生活環境、幽門螺桿菌感染、癌前病變、遺傳以及基因等因素有關。目前,手術為治療胃癌的主要方式之一,但由于很多患者術后機體應激反應較為嚴重,加之營養供應不足,造成術后并發癥較多,使之胃腸功能也受到一定影響,導致患者術后恢復較慢[2]。因此,給予胃癌術后患者有效的護理干預是很有必要的。

近年來,隨著人們生活水平與對臨床護理要求的提高,優質護理現已被廣泛應用于臨床,且干預效果滿意。本研究結果顯示,與對照組相比,研究組患者術后腸鳴音恢復時間、首次肛門排氣時間以及首次排便時間均更短,而護理滿意度更高。表明對胃癌術后患者實施優質護理可有效改善患者胃腸功能,并提高患者對護理的滿意度。分析原因為優質護理為一種以常規護理為基礎的護理模式,其主張以患者作為服務中心,以現代護理觀念作為指導思想,從而為患者提供一種更加高效與優質的護理服務[3]。本研究通過腸內營養支持有效地縮短了患者進食時間,從而有效保護患者腸黏膜細胞結構與其功能的完整性,防止腸內菌群失調;通過飲食指導可幫助患者及時有效地攝取機體所需營養,從而加快機體功能恢復;通過運動指導可促進患者腹腔內血液循環,提高其血流灌注,對提高腸道組織代謝能力、增強患者食欲具有積極性意義;通過穴位按摩可有效提高患者胃腸道舒適度,促進其功能恢復,最大限度地減少并發癥發生[4]。

綜上所述,優質護理干預可有效促進胃癌患者術后胃腸功能恢復,同時提高患者對護理的滿意度。

參考文獻

白育英,丁斌虎,石學英,等.個體化護理干預對胃癌根治術后病人康復及生活質量的影響[J].護理研究,2017,31(13):1652-1655.

李麗娟,蔣磊,宋亞輝,等.手術室優質護理在胃癌術中的應用價值及對術后康復的影響[J].現代消化及介入診療,2016,21(6):922-924.

張紅.優質護理服務模式對晚期胃癌患者疼痛的影響效果[J].河北醫藥,2013,35(13):2068-2069.

徐花,鐘園園.術后優質護理對胃癌根治術患者胃腸功能恢復的影響[J].現代消化及介入診療,2016,21(5):750-753.

猜你喜歡
優質護理干預胃腸功能胃癌
四磨湯口服液對腹腔鏡闌尾切除術后胃腸功能改善的作用分析
促進患者子宮切除術后胃腸功能恢復的研究進展
優質護理干預在微創經皮腎穿刺取石術中的應用價值
優質護理干預在肝硬化護理中的應用效果及對患者生存質量影響研究
探討高血壓腦出血術后患者應用優質護理的臨床療效
P53及Ki67在胃癌中的表達及其臨床意義
護理干預對腹膜炎患者術后胃腸功能恢復的作用分析
胃癌組織中LKB1和VEGF-C的表達及其意義
胃癌組織中VEGF和ILK的表達及意義
中醫辨證結合化療治療中晚期胃癌50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