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外周靜脈短導管穿刺繃皮手法改良對老年患者留置時間的影響

2018-01-19 11:36季萬麗
健康大視野 2018年20期
關鍵詞:穿刺

季萬麗

【摘 要】目的:觀察外周靜脈短導管穿刺繃皮手法對留置時間的影響。方法:100例60歲以上的患者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50例,觀察組采取常規單左手拇指向后繃皮手法進行穿刺,對照組在助手協助下在患者穿刺點上方10厘米處及穿刺點下方5厘米處均勻用力繃緊皮膚,進行外周靜脈短導管穿刺。結果:對照組病例的外周靜脈短導管于次日輸液時輸液速度無改變者占總比例的66%,留置時間且均較觀察組延長12至48小時。結論:對60歲以上皮膚松弛的患者行外周靜脈短導管穿刺時以穿刺點為中心均勻用力繃皮進行留置可保證留置針的流速及延長留置針使用時間。

【關鍵詞】外周靜脈短導管;穿刺;繃皮手法

【中圖分類號】R4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0019(2018)20--01

靜脈輸液治療是我國用于治療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據統計:1980年81%的護士在靜脈輸液治療上需花費全天75%的工作時間。今天,超過80%的病人在住院期間,接受不同形式的靜脈輸液治療,而且治療往往持續到治療結束,頭皮鋼針反復進行靜脈穿刺成了護士主要的靜脈輸液治療手段。隨著改革開放的發展90年代外周靜脈短導管進入到我國。這種新型的靜脈輸液治療方法很快被護士廣泛應用,因其保護了患者的血管的同時降低了護士的工作量備受好評。但隨著外周靜脈短導管的發展,我們發現穿刺時的繃皮手法對外周靜脈短導管的留置時間有一定的影響,因此對外周靜脈短導管穿刺時繃皮手法影響留置時間做了如下的研究與分析。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研究對對象的納入標準為:每日進行每12小時抗炎靜脈輸液治療的60歲以上患者。因60 歲以上的患者普遍皮膚松弛,在穿刺時不容易固定血管,穿刺成功后的固定同時也會影響次日再次輸液的速度及每根外周靜脈短導管的留置時間。

1.2 方法。共收集兩組數據,每組數據為50例60歲以上留置針穿刺患者,采集數據均為每日一次抗炎輸液治療患者。

1.2.1 穿刺方法 采用美國BD外周靜脈短導管,患者取平臥位,玄子前臂下段靜脈作為穿刺點。觀察組:穿刺時單左手拇指繃緊皮膚方法(下拉皮膚固定血管)右手持留置針以15-30度角度進行穿刺,見回血有血管突破感后,降低金針角度約為5-15度,平行將留置針前進1-2mm,左手退出針芯0.5-1mm右手將外套管全部送人血管然后將針芯全部撤出,透明敷貼固定;對照組:請助手在患者穿刺點上方10厘米處及穿刺點下方5厘米處均勻用力向外繃緊皮膚,進行留置針穿刺,余操作同觀察組。

1.2.2 分別觀察記錄次日留置針輸液時的速度。得到結果如下:

2討論

通過比對調查發現在為60歲以上患者進行留置針穿刺時,采用在穿刺點上下方均勻繃緊皮膚穿刺,對次日輸液的影響可降低42%。因60歲以上患者皮膚松弛,只是一味的以傳統方法繃緊皮膚進行留置針穿刺時,在放松皮膚后皮膚回彈,有因留置針軟管為特殊材質,成功穿刺撤出針芯后,留置針軟管變軟,皮膚回彈時可導致軟管成“Z”字型,因此在第二日輸液時會出現滴速變慢的結果,為此采取在穿刺留置針時可建議在穿刺點上方10厘米處及穿刺點下方5厘米處均勻用力繃緊皮膚,進行留置針穿刺,可保證靜脈留置針軟管不會因為皮膚回彈形成過大影響流速的夾角,同時留置時間可延長12至48小時,因此可以減少耗材,降低患者輸液費用,降低護士的工作量,提高病人滿意度,減少因輸液造成的相關問題投訴。

參考文獻

張文文等,淺談靜脈留置針穿刺技巧及并發癥的護理【A】中國美容醫學2012,6(21):271-272

王麗娟,兩種靜脈留置針穿刺手法的比較【C】全科護理2011.3(9):699-700

猜你喜歡
穿刺
新生兒股靜脈穿刺采血方法的臨床研究
康派特醫用膠在肝臟穿刺活檢中的應用
超聲引導下穿刺沖洗對乳腺膿腫的治療效果初步評定
小兒靜脈留置針穿刺的技巧與護理
護理干預對淺靜脈留置針穿刺成功率的影響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