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血管內科急性心絞痛臨床治療效果觀察探究

2018-01-19 11:36王馗
健康大視野 2018年20期
關鍵詞:心血管內科

王馗

【摘 要】目的:對于患有急性心絞痛的患者應用氯吡格雷在醫學臨床上的治療效果進行調查和分析。方法:選擇本院在2015年到2018年收容診治的140名患有急性心絞痛的患者作為本次研究的實驗對象,并將這140名患有急性心絞痛的患者編成兩個組類,一組編為實驗組,另一組編為對照組,每個組類均有70名患者。對于對照組的患者,采取普通的心絞痛治療手段,對于實驗組的患者,在使用普通治療的基礎之上,結合應用氯吡格雷作為治療手段。對實驗組和對照組的患者在治療二十八天后的治療效果,患者心絞痛發作的次數以及持續時長進行觀察和統計,用來評判不一樣的治療手段的治療效果。結果:在施行不同的治療方法之后,實驗組的患者有18名顯效,40名有效,12名無效,總有效率是82.9%,對照組的患者有12名顯效,25名有效,33名無效,總有效率是52.9%,相關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即P小于0.05。實驗組的患者心絞痛的日平均發作次數是一次,心絞痛的持續時長是3.5分鐘,對照組的患者心絞痛的日平均發作次數是兩次,心絞痛的持續時長是5.7分鐘,實驗組的患者心絞痛發作次數,心絞痛的持續時長以及治療效果在和對照組的患者比較中,相關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即P小于0.05。結論:針對患有急性心絞痛的患者,應用氯吡格雷作為治療手段,能夠減少心絞痛患者心絞痛發作的次數,降低心絞痛患者心絞痛的持續時長,提升心絞痛患者的治療效果,值得在醫學臨床上進行推廣和應用。

【關鍵詞】心血管內科;急性心絞痛;臨床治療效果觀察

【中圖分類號】R47.1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5-0019(2018)20--02

最近幾年,心臟病癥中的急性心絞痛的發病幾率在逐年上升。急性心絞痛是一種比較普遍的心臟病癥,若無法進行有效,及時地治療,會威脅到心絞痛患者的生命健康。本次研究選擇本院在2015年到2018年收容診治的140名患有急性心絞痛的患者作為本次研究的實驗對象,通過應用氯吡格雷作為治療手段,獲得了令人滿意的結果,現報告如下。

1 一般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本院在2015年到2018年收容診治的140名患有急性心絞痛的患者作為本次研究的實驗對象,并將這140名患有急性心絞痛的患者編成兩個組類,一組編為實驗組,另一組編為對照組,每個組類均有70名患者。在實驗組中,包含41名男性患者以及29名女性患者,患者年齡的平均數是63.5歲。在對照組中,包含45名男性患者以及25名女性患者,患者年齡的平均數是65.8歲。不予參與本次研究的相關指標如下:(1)患有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2)患有嚴重心血病癥以及相關嚴重病癥的患者;(3)處于妊娠期的婦女;(4)處于哺乳期的婦女。實驗組和對照組的患者在年齡,性別等一般資料的比較中,相關差異不具有統計學意義,即P大于0.05。存在可比性。

1.2 方法 對于對照組的患者,采用普通的治療手段,即應用10毫克依那普利,一天一次,應用兩粒到四粒的腸溶阿司匹林片,一天三次。對于實驗組的患者,在普通治療方法的基礎上,應用氯吡格雷作為治療手段,一天75毫克。實驗組和對照組的患者的治療周期均為四周。在治療四周之后,對比實驗組和對照組的治療效果,統計實驗組和對照組患者的心絞痛發作次數以及心絞痛持續時長,評估實驗組和對照組患者的相關治療效果。

1.3 治療效果的評判 治療效果分為顯效,有效以及無效。顯效:患者心電圖靜息時存在缺血性改變,呈現正?;謴蜖顟B;有效:患者心電圖在缺血的情況下,下降ST段回升大于一毫米,但是導聯倒置T波消失程度大于50%,且沒有達到正常水平,或是T波從平坦變為直立;無效:上述情況均未出現。

1.4 統計學方法 本次研究實驗組和對照組所得的所有數據均通過統計學軟件SPSS18.0進行分析和處理,利用百分數(%)來表示計數資料,利用檢驗比較,通過t檢驗,P小于0.05,表示相關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結果

2.1 實驗組和對照組患者的治療效果對比 實驗組和對照組的治療效果比較,在施行不同的治療方法之后,實驗組的患者有18名顯效,40名有效,12名無效,總有效率是82.9%,對照組的患者有12名顯效,25名有效,33名無效,總有效率是52.9%,相關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即P小于0.05。具體數據見表1。

2.2 實驗組和對照組患者心絞痛次數和心絞痛持續時長對比

實驗組的患者心絞痛的日平均發作次數是一次,心絞痛的持續時長是3.5分鐘,對照組的患者心絞痛的日平均發作次數是兩次,心絞痛的持續時長是5.7分鐘,實驗組的患者心絞痛發作次數,心絞痛的持續時長以及治療效果在和對照組的患者比較中,相關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即P小于0.05。

討論

隨著人們生活方式的改變,在最近幾年,心臟病癥中的急性心絞痛的發作次數在逐漸提升。在醫學臨床上,急性心絞痛存在發病速度快,發病次數多以及危害程度深等特征。對于急性心絞痛,使用普通的治療方法,相關治療效果會較差,整體的治療有效幾率也維持在百分之五十到百分之六十上下,且不超過百分之七十,嚴重影響患者的預后,不利于患者生活質量的提升。所以,使用新的治療手段,來針對性治療急性心絞痛是醫學臨床上一個較為深刻的課題。

在最近幾年,類型新穎的藥品不斷涌現,通過聯合其他藥品來治療急性心絞痛在醫學臨床上獲得了重視,而新藥品中的氯吡格雷是比較普遍的一種。氯吡格雷能夠活化患者的血小板,阻止凝血酶的聚集。所以,在理論上應用氯吡格雷來治療急性心絞痛,是一種可行的方法。

根據本次研究顯示,應用氯吡格雷的實驗組,在二十八天的治療后,實驗組的患者有18名顯效,40名有效,12名無效,總有效率是82.9%,對照組的患者有12名顯效,25名有效,33名無效,總有效率是52.9%,相關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即P小于0.05。

綜上所述,針對患有急性心絞痛的患者,應用氯吡格雷作為治療手段,能夠減少心絞痛患者心絞痛發作的次數,降低心絞痛患者心絞痛的持續時長,提升心絞痛患者的治療效果,值得在醫學臨床上進行推廣和應用。

參考文獻

陳玉國.心血管內科急性心絞痛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觀察[J].中國醫藥指南,2016,(27).

陳兆新.心血管內科急性心絞痛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探究[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6,(54).

楊珂.觀察心血管內科患者急性心絞痛患者的臨床護理效果[J].中國衛生標準管理,,2014,(22).

王哲.心血管內科急性心絞痛臨床治療體會[J].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2017,(35).

王明芳.心血管內科急性心絞痛臨床治療效果觀察與分析[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5,(2).

猜你喜歡
心血管內科
心血管內科護理不安全因素分析與防范對策
急性心肌梗死心血管內科治療的臨床研究
分析心血管內科護理過程中潛在的不安全因素及其防范措施
胺碘酮在快速房性心律失常中的療效
心血管內科護理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分析
急性心肌梗死心血管內科治療臨床分析
心血管內科用藥安全管理以及護理措施分析
心血管內科學碩士研究生臨床規范化培訓教學模式探討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