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醫生職業的本質要求

2018-01-19 11:36李茜茹
健康大視野 2018年20期
關鍵詞:醫生責任

李茜茹

【摘 要】醫生這個職業一直為人們所尊重和稱贊,要成為救死扶傷的白衣天使除了要有過硬的知識和技術,還需要具有絕對優秀的品格,這正是醫生職業最本質和必然的要求。本文通過對醫生職業的定位,概述醫生的分類、社會地位和責任;再淺析當前醫護人員本身存在的思想問題,從而提出醫生應有的品質精神。而是否有“仁愛”精神、團隊精神、終身學習精神和求真的信仰對與一個醫生是合格還是不合格做了最科學的分別。

【關鍵詞】醫生;責任;本質要求

【中圖分類號】R75.3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5-0019(2018)20--01

引言

為推進健康中國建設,2016年底,國務院印發的《“十三五”衛生與健康發展規劃》闡明:今后衛生事業發展模式的目標指向從“醫療衛生”轉為“衛生健康”。這一重大的調整部署必然會引領全民衛生健康事業走向改革。而醫生這一職業,該怎樣應對新的發展形勢與需要?如何成為新時期優秀的醫療工作者,這顯然已經成為大家共同關注和關心的問題。

一、醫生的職業定位

(1)醫生的定義和分類。醫生通常情況下是掌握醫藥衛生知識,從事疾病預防和治療的專業人員的統稱。而醫生又可分為兩大類,其中急診醫生一般在急診病房或重癥監護病房為重病危病患者提供急診、急救、監護和治療的工作;而全科醫生則是經過全科醫學的專業培訓,能夠獨立工作,為患者提供人性化醫療服務的醫生。

(2)醫生的社會地位。醫生從古至今都是一個神圣的職業,一個職業的社會地位取決于這個職位對于社會所做出的貢獻,醫生工作的特殊性及人們對醫生工作的絕對支持,使“醫生”成為萬眾矚目的職業。于是有了“白衣天使”、“再生父母”、“觀音在世”的贊譽。

(3)醫生的社會責任。只要選擇了醫生這一職業,就不能以任何非醫療的理由來推脫為病人治病,醫生必須傾盡其所掌握的全部醫學知識和治療手段來為病人診治,解除痛苦。而痛苦不僅僅是軀體上的,也包含精神上的負擔。醫生用藥時要控制病患軀體上的痛苦,同時也要體貼和關心患者,做好心理疏導,消除患者心理上的痛苦。除此之外,醫生還要向患者解釋病情,尊重患者的自主權利和個人隱私。

二、當前醫生本身存在的問題

(1)過于自高自大。正是因為醫生這個職業的社會地位較高,一些醫生對自己的職業產生了“高高在上,無與倫比”等觀念,從而使“尚德精醫,救死扶傷”的職業操守被掩蓋。當前醫院中的醫護人員對病人及家屬不理睬、對病人態度傲慢、以自我為中心等行為人們早已司空見慣,本就清冷的醫院在冷漠的人情的烘托下顯得更是毫無生機,令人生畏。而這些醫護人員始終都保持著過度自我欣賞的狀態。

(2)盲目追求利益。一些醫生受社會經濟市場影響導致其對金錢有盲目崇拜的意識,這些醫生認為醫療行業和其他買賣并沒有什么必然區別,醫生也并不是“高尚神圣”的人,醫生也是“俗人”。他們將診治當做買賣,把病人來看病當做是完成一場“交易”。這樣的醫生看似“謙虛”,為人“低調”,“平易近人”,實則隱藏了“醫生八字開,有病沒錢莫進來”的冷酷無情。

三、醫生應有的品質和精神

(1)“仁愛”精神。什么是“仁愛”?人們常說“二人為仁”,意思是說心中不僅要有自己,同時還要有別人,愛就是“愛人如己”。醫者仁心,醫生工作的對象是生命,這是區別于其他行業的特殊性。對于人來說生命幾乎就是全部,醫生要承受著生命之重,這迫使其能夠自我鞭策。如果醫生能夠把病人當做自己或者自己的親人看待,那么就是“仁愛”,這是有效醫療之必須。

(2)團隊精神??茖W技術的發展使社會分工越來越細。醫院里的各項工作也是這樣,全面準確的認識疾病從而采用最合理化的治療策略,這要求診斷、護理、醫療各個部門的通力合作,共同分擔一個問題。就比如一個心臟冠脈支架擴張手術的成功進行,也必須要各個崗位的密切合作。合作是一種重要的機制,合作是一種必備的能力。這已經不是一個“單打獨斗”的時代了,一個醫療團隊的“戰斗力”就得益于合作。每個醫生都需要尋求來自多方位的合作和支持,這才是

(3)終身學習精神。時代飛速發展,各行各業都面臨著終身學習的問題,醫生更是這樣。醫學本身就要求不斷的實踐和歷練,隨著環境的變化,醫療工作會面對很多前所未有的疾病,這需要醫生必須有過硬的知識、技術和本領。對于疾病預防來說,醫生更需要“凡事預則立”。要想“走到問題前面”,最好的辦法就是要終身學習,唯有這樣,才能滿足不斷發展的時代需要。

(4)時間觀念。醫生的工作內容大多數是在和“死神賽跑”,醫生的時間觀念對于病患來說就是生命觀念,所以醫療行業不能議而不決,決而不行。同樣的,醫生也不能做事拖泥帶水,沒有時間觀念,沒有時間觀念就會沒有效率,而低效率醫療必然會引起患者及其家屬的不滿。這就要求醫生在工作中一絲不茍,精益求精,如此才是醫生風采的展現,是尊重生命的體現,同時也是業務熟練的表現。

四、結語

當前我國醫療事業的快速發展,對醫生這一職業的本質要求顯得尤為重要,其包括仁愛精神、團隊精神、終身學習精神和時間觀念等。若是每一個醫護人員都做到了以上幾點,疑難雜癥將會越來越少;醫院也將不是令人感到沉重和恐懼的地方;并且醫生和病人之間相處融洽,同時也會使社會變得更加和諧。

參考文獻

張橋.對我國高等醫學院校人文素質教育的思考[J].中國醫學倫理學2017,30(9):1159-1163.

郝崗平,趙書峰.中美醫學生人文素質教育的比較研究與啟示[J].中國現代醫生,2016,54(31):150-153.

宋真,閻秀麗.基于社區醫療視角下的高校醫學專業學生人文精神的培養[J].延安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3,27(03):25-26.

任天波,張焜.關于醫學人文素質教育的探究[J].中國醫學倫理學,2017,30(4):516-520.

猜你喜歡
醫生責任
聽醫生的話
最美醫生
使命在心 責任在肩
責任與擔當
會拔牙的“鞋醫生”
醫生
望著路,不想走
期望囑托責任
忠誠 責任 關愛 奉獻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