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小崗村“大包干”到開啟新時代的滄桑巨變

2018-01-21 10:23楊健
祖國 2018年24期
關鍵詞:小崗大包干小崗村

楊健

2018年12月18日,中國改革開放40周年紀念日永遠定格在這一天。當天上午,中共中央、國務院在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大會,會議向全國人民發出了將改革開放進行到底的號召,寄望在新時代創造中華民族新的更大奇跡,創造讓世界刮目相看的新的更大奇跡!習近平總書記在這次大會上的重要講話,是指導我們繼續推進改革開放偉大事業的綱領性文獻,是堅定不移推進新時代改革開放繼續前進的宣言書、動員令,極大地鼓舞了全國人民堅持改革開放的斗志,提振了全國人民繼續推進改革開放的信心。

40年滄桑巨變,中國以世所罕見的天翻地覆鐫刻出東方古國的嶄新面貌,成功走出了一條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為建設一個現代化中國奠定了堅實基礎。40年來,作為這段歷史的見證者,本人感觸頗深,對有些人物的歷史貢獻至今記憶猶新。

1978年11月24日夜晚,安徽省鳳陽縣小崗村18戶農民集聚在一間破草房里,以敢為天下先的精神,在一紙分田到戶的“秘密契約”上按下了充滿悲壯意味的鮮紅手印,實行農業“大包干”,從此拉開我國農村改革的序幕。這18位帶頭人的紅手印催生了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并最終上升為我國農村的基本經營制度,徹底打破“一大二公”的人民公社體制,解放了農村生產力,使我國農業發展越過長期短缺狀態,解決了農民的溫飽問題。小崗村“大包干”帶頭人,也由此成為中國農村改革的先行者。

2009年8月的一天,我因工作有幸陪同領導到小崗村調研。走進小崗村,迎面是一座牌坊,上面雕刻著“中國改革第一村”七個大字,筆直寬敞的柏油馬路兩旁是兩排挺拔的大楊樹,大楊樹后邊是村民們居住的新樓房,田野里葡萄園、蘑菇園映入眼簾。時任小崗村黨委書記沈浩和“大包干“帶頭人關友江同志陪同我們參觀“大包干紀念館”。據沈浩書記介紹,“大包干紀念館”這六個字,是原安徽省委第一書記、第七屆全國人大常務委員會委員長萬里同志親筆題寫的。

當年,萬里發現小崗村這個典型,源于《一劑必不可少的補藥——鳳陽縣梨園公社小崗生產隊“包干到戶”的調查》。1980年初,時任安徽省委第一書記的萬里帶著這份材料來到小崗村調研,下車后挨家挨戶看了一遍,只見各家各戶能裝糧食的東西都裝得滿滿的,有的屋里放不下,放到外面埋下存儲起來。萬里看過之后,高興地對小崗干部群眾說:“你們這樣干,形勢自然會大好,我就想這樣干,就怕沒人敢干。你們這樣干了,我支持你們?!碑斢械纳鐔T說到“現在有人批我們小崗‘開倒車”時,萬里當即表示:“地委能批準你們干3年,我批準你們干5年。只要能對國家多貢獻,對集體能夠多提留,社員生活能有改善,干一輩子也不能算‘開倒車?!碑斈?,萬里同志以非凡政治家的膽略,冒著很大的政治風險支持小崗村“包干到戶”。萬里回到北京后,曾經和家人講“我可能再次被打倒,但歷史會給我平反!”隨后萬里將安徽出現的聯產承包責任制的情況及時向中央報告并提出意見,得到了鄧小平、葉劍英的同意。1992年,鄧小平南巡視察時指出:“中國的改革從農村開始,農村的改革從安徽開始,萬里是立了功的?!?由此可見,萬里對小崗村人民的一片深情厚誼。

進入大廳,18個鮮紅的手指印按下的“生死契約”映入眼簾。關友江向我們介紹了當年的情況:1978年以前小崗村只有20戶人家、115口人,是遠近出了名的吃“糧靠返銷,用錢靠救濟,生產靠貸款”的貧窮村。當時村里農民住的基本都是茅草房,每年秋收后家家戶戶都會拖兒帶女地外出討飯。1978年,小崗村大旱。被饑餓陰影籠罩著的小崗人為了吃飽肚子終于忍不住了。這年冬天的一個夜晚,時任小崗生產隊隊長嚴俊昌和副隊長嚴宏昌、會計嚴立學召集全隊在家的18戶戶主聚集在嚴家的破草屋內,圍坐煤油燈前,冒著違反已經堅持了20年之久的“人民公社”體制的風險,秘密商討分田單干。盡管這樣的行為在當時很可能被定罪坐牢,但窮極了的小崗農民已經顧不了太多,在一張皺巴巴的字據上,18位農民按下了充滿悲壯意味的鮮紅手印。這份“生死契約”內容非常簡單:“我們分田到戶,每戶戶主簽字蓋章。如此后能干,每戶保證完成每戶全年上繳的公糧,不再向國家伸手要錢要糧。如不成,我們干部坐牢殺頭也甘心,大家社員也保證把我們的孩子養活到18歲?!笨筛匕傻綉艉?,當地農民給“大包干”編了個順口溜:“大包干,大包干,直來直去不拐彎,保證國家的,留夠集體的,剩下都是自己的?!睔v經三十多年來的發展,小崗村如今發生了重大變化,全村農民把土地集中起來,成立了小崗村發展合作社,辦工業、興商貿 、搞旅游,走產業化發展之路,農民收入成倍增長。2007年全村200多戶農民喬遷新居,2008年小崗村快速通道正式通車,如今小崗村農民成為中國農村改革發展的直接受益者,迎來了從溫飽不足到小康富裕質的飛躍,大家對推進改革開放信心滿滿,一個美麗、和諧、富裕、文明的的社會主義新小崗重新向世人展示著它獨有的魅力。當時沈浩書記告訴我們:“如今小崗村農民‘大包干'已不是原先意義上的‘大包干,現已日臻成熟,就像歷史上許多重大的變革那樣,它產生的效應遠比直接解決的問題更為深刻和廣泛。小崗村作為中國農村改革的突破口,不僅促成了中國農村生產力的解放,重塑了中國農村經濟發展形象,而且推動了中國的改革開放。因此從這個意義上,小崗村‘大包干為中國經濟體制改革提供了借鑒?!毙彺濉按蟀伞逼跫s作為改革開放的歷史珍貴文物,已經陳列在國家博物館,小崗村因此成為中國改革第一村。

人民是改革開放偉大奇跡的創造者,是推動改革開放的力量源泉。改革開放在認識和實踐上的每一次突破和深化、改革開放中每一個新生事物的產生和發展、每一個經驗的取得和積累,都來自億萬人民的實踐和創造。40年波瀾壯闊的改革開放偉大進程,涌現出一大批勇立時代潮頭、銳意改革創新、敢于實踐探索的先鋒模范。每一個獲得改革先鋒稱號的改革開放杰出貢獻人員,都有一段鮮為人知的歷史故事,正是這些杰出貢獻人員,推動了中國改革開放進程,他們的名字如同他們的故事一樣,永載中國史冊。向改革開放杰出貢獻人員學習,就是要學習他們擁護中國共產黨領導和我國社會主義制度,擁護改革開放,堅持正確改革方向的思想;學習他們沖破思想觀念的束縛,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籬,敢于啃硬骨頭,敢于涉險灘,奮斗在改革開放一線,引領思想觀念和體制機制變革,推動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精神;學習他們帶頭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大力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

經過40年砥礪奮進,中國從開啟新時期到跨入新世紀,從站上新起點到進入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開啟了新征程。對歷史最好的紀念就是勇于創造新的歷史,我們紀念改革開放的光輝歷程,就是要從歷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把握歷史大勢,順應時代潮流,抓住變革時機,將新時代改革開放事業不斷推向前進。

(作者單位系安徽省衛健委)

猜你喜歡
小崗大包干小崗村
不忘初心 小崗再啟航
THE XIAOGANG EXPERIMENT
THE XIAOGANG EXPERIMENT
小崗精神時代價值認同現狀調查研究
——以安徽部分地區為例
唯物史觀視域下“大包干”產生的必然性探析
發揚農業“大包干”精神 培養新一代安徽農民
人民的好村官沈浩
30年“小崗” 改革仍在路上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