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包干

  • 小崗“大包干”改革及其當代啟示 ——紀念改革開放45周年
    陽縣小崗村的“大包干”拉開了中國農村改革的序幕。2016年4月25日,習近平總書記來到小崗村考察,稱贊小崗村當年的創舉是我國改革開放的一聲春雷,叮囑要好好記住這段歷史。目前,學界有關“大包干”改革的研究大多為親歷者的工作回憶,缺乏對改革的深層次探討,且專著或論文多聚焦于基層實踐歷程,缺乏對基層實踐、地方政府支持、中央決策聯動的研究?;诖?,筆者在汲取前人研究成果及查閱小崗“大包干”改革歷史文獻的基礎上,回顧基層農民改革實踐上升為國家層面政策的艱難歷程,揭示

    行政與法 2023年10期2023-12-11

  • 演進與新生:鳳陽“大包干”的制度生成(1978-1982)
    與新生:鳳陽“大包干”的制度生成(1978-1982)黃文治,吳 淼(安徽大學 歷史學院,安徽 合肥 230039)一般認為,鳳陽“大包干”指的是小崗生產隊首創的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但事實上,最初的鳳陽“大包干”指的是“包干到組”的生產責任制,而小崗生產隊的“包干到戶”則是其不斷發展的結果。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化,鳳陽“大包干”制度經歷了由“包干到組”到“包干到戶”的演進,也見證了20世紀60年代安徽“責任田”制度的新生。在此過程中,農民的自主行為與國家的

    寧波大學學報(人文科學版) 2023年3期2023-08-08

  • 小崗村的紅領巾講解員
    邊一“大包干,大包干,直來直去不拐彎……”自趙敏佳牙牙學語時,父母就教她唱家鄉的《大包干歌》,還經常給她講小崗村大包干的故事,小崗“紅手印”在她幼小的心靈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記。上學后,老師帶她們到大包干紀念館參觀,她被講解員抑揚頓挫的聲音和大包干的故事深深吸引,老一代敢想敢干、敢為人先的精神感動了她,她為生長在“中國農村改革第一村”感到自豪!2016年4月25日,習近平總書記來到小崗村考察。那一天,小崗村像過節一樣熱鬧,小敏佳和同學們趴在教室窗邊迎接習爺爺,

    家教世界·創新閱讀 2023年4期2023-06-08

  • 小崗村的紅領巾講解員
    □邊一“大包干,大包干,直來直去不拐彎……”自趙敏佳牙牙學語時,父母就教她唱家鄉的《大包干歌》,還經常給她講小崗村大包干的故事,小崗“紅手印”在她幼小的心靈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記。上學后,老師帶她們到大包干紀念館參觀,她被講解員抑揚頓挫的聲音和大包干的故事深深吸引,老一代敢想敢干、敢為人先的精神感動了她,她為生長在“中國農村改革第一村”感到自豪!2016 年4 月25 日,習近平總書記來到小崗村考察。那一天,小崗村像過節一樣熱鬧,小敏佳和同學們趴在教室窗邊迎接

    家教世界 2023年10期2023-05-10

  • 改革先鋒:小崗村“大包干”帶頭人
    ,轟轟烈烈的“大包干”由此拉開序幕。這18戶村民,便是后來被授予“改革先鋒”稱號的小崗村“大包干”帶頭人。宛如平地一聲驚雷,我國農村改革的春風由此逐漸吹遍神州大地?!?span class="hl">大包干”的實行,徹底打破了“一大二公”的人民公社體制,解放了農村生產力,并解決了農民的溫飽問題。由此催生的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也最終上升為我國農村基本經營制度。包產到戶的第二年,小崗村迎來了豐收季,糧食產量是先前十幾年產量的總和,人均年收入達400元,相當于1978年22元的18倍,結束了全村

    黨建 2022年4期2022-04-27

  • 記者來信:實行“大包干” 農業大增產
    實行合同制的“大包干”,充分調動了社員的積極性,戰勝嚴重干旱,奪得了農業大豐收。全縣糧食總產達到四億四千一百萬斤,比歷史最高水平的一九七七年增長百分之二十;油料總產達一千四百萬斤,比歷史最高水平增長近三倍。林牧副漁各業都得到了較大發展。生產發展了,對國家的貢獻和集體的積累、社員的收入也顯著增加。這個縣去年糧食征購超購計劃為五千四百多萬斤,實際完成八千四百多萬斤,僅調出糧食就超過過去二十六年的總和。二十多年來這個縣年年完不成油脂統購任務,去年完成了二百五十萬

    傳奇·傳記文學選刊 2022年3期2022-03-28

  • 改革初期農村“冒尖戶”的發展路徑和結構特征
    陽;農村改革;大包干;多種經營【中圖分類號】K27;D232【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2096-6644(2022)06-0046-13在中共中央明確提出讓一部分農民先富裕起來之后,不少地區的基層干部和群眾依然處于猶豫和疑惑之中,但是在安徽鳳陽,不少農民已經開始率先實踐。在推行“大包干”的過程中,鳳陽開始逐漸涌現出一批帶頭發家致富的先富群體——“冒尖戶”。為了貫徹中共中央允許先富的政策,中共鳳陽縣委提出反對“冒資本主義之尖”、鼓勵“冒社會主義之尖”的口號

    紅廣角 2022年6期2022-02-10

  • 小崗精神的新時代價值
    大成就。一、“大包干”及小崗精神的重要價值“大包干”及其所蘊育的偉大精神,對中國改革的偉大進程產生了深遠的影響?!?span class="hl">大包干”是中國共產黨開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揚帆起航的重要標志。小崗“大包干”的歷史貢獻主要在于:首先,它突破了原有的生產關系、管理體制和分配方式,使廣大農民可以進行農業生產和產品分配。在小崗農民的示范效應下,廣大農村掀起了轉換土地經營方式的熱潮。其次,這場變革還促使“通向共產主義金橋”的烏托邦式的人民公社體制的最終解體,同時又孕育和催生了社會

    齊齊哈爾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21年7期2021-12-30

  • 40多年,三代人見證小崗村之變
    全國率先推行“大包干”,開啟了波瀾壯闊的改革開放時代巨幕。40多年來,小崗村走過了從捺下紅手印“大包干”到土地確權頒證領到“紅本本”,再到“農村資源變資產、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東”的改革,一次次為改革探索蹚路,使得這個地處淮河岸邊的小村莊,始終與家國命運同頻共振……談起往事,已年逾八旬的嚴俊昌仍難掩激動之情。他說,1978年以前,小崗村是全縣有名的“吃糧靠返銷、用錢靠救濟、生產靠貸款”的“三靠村”,每年秋收后,幾乎家家外出討飯。于是,在1978年底的一個晚

    領導月讀 2021年2期2021-12-29

  • 小崗村18戶村民:“大包干”帶頭人
    印,實行農業“大包干”。當晚,生產隊的土地、耕牛、農具等按人頭分到了各家各戶,轟轟烈烈的“大包干”由此開啟。宛如平地一聲驚雷,我國農村改革的序幕從此拉開,徹底打破“一大二公”的人民公社體制,解放了農村生產力,使我國農業發展越過長期短缺狀態,解決了農民的溫飽問題。次年,小崗村便迎來豐收,糧食總產量達13.3萬斤。18枚紅手印催生的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最終上升為我國農村基本經營制度。2016年4月25日,習近平總書記到小崗村考察時指出:“當年貼著身家性命干的事

    科學導報 2021年38期2021-06-16

  • 互聯網+大包干促進農民增收探討
    催生了互聯網+大包干的銷售模式。在互聯網+大包干的新興銷售模式下,農民的收入有了質的飛躍。關鍵詞:銷售模式;互聯網+大包干;農民收入;現代農業科技;廣度;速度;深度一、從傳統大包干到互聯網+大包干(一)傳統大包干解決農民溫飽問題回顧1978年,位于安徽省鳳陽縣小崗村的18戶農民在一張白紙上按下手印,簽訂了大包干契約,正式打響了農民包干到戶的第一槍。這是農業改革的一個歷史性時刻,因為這不僅是當地各級機關領導敢于探索農業發展新方式的映照,更是農民解決溫飽問題并

    中國民商 2020年4期2020-06-05

  • 小崗之路
    行分田到戶的“大包干”。假如干不成,干部去坐牢殺頭,大家把干部的小孩養活到18歲。最后,大家莊嚴地舉手通過,并以“托孤”方式立誓為盟,并在一張破損褶皺的薄紙上,按上了18枚“紅手印”。如今,這份“大包干”契約,已作為改革開放的珍貴物證,陳列在國家博物館,館藏號為GB54563。1979年,小崗整個生產隊糧食總產13.3萬斤,是前十余年產量的總和,一舉結束20余年吃國家救濟糧的歷史,并首次歸還國家貸款800元。1983年中央一號文件指出,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是

    金秋 2020年23期2020-04-28

  • 歷史邏輯的考察與實事求是 ——基于農民首創大包干討論的考察
    小崗村農民首創大包干(1)大包干,又稱包干到戶,它和包產到戶是家庭承包經營的不同形式。的討論,一開始圍繞大包干姓“社”還是姓“資”這樣一個制度屬性的重大問題,又生動形象地表述為走陽關道還是獨木橋之爭的問題(2)吳象:《陽關道與獨木橋——試談包產到戶的由來、利弊、性質和前景》,《人民日報》1980年11月5日;《陽關道與獨木橋的大爭論》,《經濟世界》1998年第11期。;大包干被中央肯定和在全國推廣后,有的對大包干的局限性加以放大,把農戶小規模生產經營中面臨

    山西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 2020年6期2020-02-26

  • 紅領巾傳承“小崗精神”
    陽縣小崗村的“大包干”,拉開了中國農村改革的序幕。40多年后的今天,這片海拔不到100米的土地已成為中國改革開放的精神高地,激勵著前赴后繼的新中國建設者在新的起點上蓄勢發力。鳳陽縣劉府鎮中心小學的隊員們為了深入了解家鄉歷史,做“小崗精神”的傳承人,在輔導員的帶領下參觀了中國十大名村之一的小崗村,尋訪小崗村發展歷史中的重要人物,逐步明晰了中國農村改革開放的歷程。18位村民在“契約書”上按下紅手印18位村民:“契約”改變小崗命運大巴行駛在寬闊的雙向四車道上,不

    輔導員 2019年20期2019-12-19

  • 從“大包干”到現代農業發展:安徽鳳陽縣的經驗與啟示
    陽縣小崗村的“大包干”?!?span class="hl">大包干”之所以在鳳陽縣形成,除自然災害因素外,主要得益于當地群眾的大膽探索和各級干部的包容支持。家庭承包經營后,為了促進小農戶尤其是兼業小農戶與現代農業發展的有機銜接,鳳陽縣一方面借助土地流轉扶持專業戶和重點戶并積極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另一方面積極發展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鳳陽的經驗表明,新形勢下深化農村改革、推動現代農業發展,需要尊重農民的首創精神,強化各級干部的責任擔當并堅持與時俱進。關鍵詞:“大包干”;農村改革;農業發展;鳳

    中州學刊 2019年10期2019-12-06

  • 我為“包產到戶”做好了被撤職的準備
    了所轄小崗村“大包干”事件。一份省委文件的誕生1975年,我來到安徽滁縣任職,歷任滁縣地區革委會主任、副書記、書記。1977年上半年,我們組織了300多名干部,深入到400多個生產隊進行調查,并向省委上交了報告——《關于落實黨的農村經濟政策的調查情況和今后意見》。1997年6月,剛剛上任安徽省委第一書記、革委會主任的萬里同志看到這份報告后,立即批轉給各地、市委,指出滁縣地區進行調查研究,這是個好的開端?!皥蟾嫠岬囊庖?,可供各地參考?!边@是萬里到安徽后批轉

    中國經濟周刊 2019年18期2019-11-15

  • 中國農村改革是這樣深化的
    ,冒死實行土地大包干。他們沒想到,這會成為中國農村改革的一聲驚雷。位于安徽省鳳陽縣小溪河鎮的小崗村,地處江淮分水嶺,歷史上非旱即澇。曾經解決不了溫飽的小崗村,如今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已從當年的22元增長到2017年的18106元?!斑^去小崗村沒有一塊磚、沒有一片瓦,都是泥巴房子;現在吃不愁、穿不愁,家家都住小洋樓,戶戶都還開車?!眹澜鸩f。部分“大包干”帶頭人在當年簽訂契約的茅草屋前合影。資料翻拍/《中國報道》記者 徐豪小崗村應著中國改革開放的脈搏,見證了中

    中國報道 2019年10期2019-10-28

  • 小崗村永不褪色的“紅手印”
    浩事跡陳列館、大包干紀念館等景點前來參觀的游客絡繹不絕。大包干農家菜館門口,年逾七旬的關友江邊在門口剝著蔥,邊招呼著客人。關友江是當年“大包干”摁紅手印18位帶頭人之一。如今,四十一載春秋翻過,一代代小崗人孜孜以求,繼續發揚“敢為人先”的精神,種好這塊中國農村改革的“試驗田”,不斷探索創新,用勤勞的雙手建設著美麗的家園,體驗著從“吃飽飯”到“富起來”的滿滿獲得感?!坝腥擞信S欣?,為什么搞不上吃的?”——一聲驚雷,掀起改革序幕“我是1946年生人,大包干那一

    中國糧食經濟 2019年10期2019-10-12

  • 回眸“江蘇農村改革第一村”的風雨歷程
    全省拉開了農村大包干的序幕。墊湖村為什么能夠率先包產到戶、邁出江蘇農村改革的第一步?已經77歲、時任墊湖村大隊會計的蘇道永聲若洪鐘,一語道破天機:“當年墊湖的大包干是被逼出來的!”墊湖村隸屬原淮陰市泗洪縣的上塘鄉(1996年后劃歸宿遷市并撤鄉建鎮)。1978年以前的上塘公社,是一個極端貧瘠、極其貧困的地方,堪稱蘇北的“窮窩子” “討飯鄉” “發展洼地中的洼地”,是典型的“吃糧靠返銷、花錢靠救濟、生產靠貸款”的“三靠公社”。有資料顯示,1964年到1978年

    鐘山風雨 2019年1期2019-10-11

  • 持續兩年的系列調研為小崗大包干開了道
    的說法:“小崗大包干,點燃了中國農村改革的火種”“十八顆鮮紅的指印,揭開了中國農村改革的序幕”。似乎農村改革是在小崗人秘密集會的那個夜里發生的。其實,上世紀七八十年代之交,發生在安徽的農村改革,不是一起“突發事件”,而是一個社會進程。各種生產責任制,在兩年多一點的時間里,經歷了一場優勝劣汰的自然競爭,最后被小崗式的大包干所“統一”。我當年作為一名年輕的新華社記者,在新華社安徽分社黨組的領導下,與同事一起參加了這個優勝劣汰的全過程的調研。這個事關中國農村改革

    中國記者 2019年7期2019-08-14

  • 聚焦小崗精神教育 探索培訓創新 展示農村改革開放40年成就
    下生死狀,簽訂大包干契約,將土地承包到戶,農民獲得了生產自主權,極大提高了生產效率,從此擺脫了饑餓和困苦。這一創舉像星星之火迅速傳遞全國,拉開了改革開放的大幕,創造了著名的“小崗精神”。小崗精神的第一座豐碑是“敢闖敢試、敢為人先”的大包干精神。大包干是“吃飽飯”的問題倒逼、農民主動探索、黨的各級干部敢于擔當、黨中央英明決策的成果。它催生了以家庭承包經營為基礎、統分結合的雙層經營體制,成為黨的農村政策的基石,為全面改革奠定了堅實的物質基礎,提供了取之不竭的精

    農民科技培訓 2019年5期2019-06-25

  • “江蘇農村改革第一村”:富民強村在路上
    率先揭開農村“大包干”序幕。彈指一揮間,小村41年。而今的村“兩委”班子正以新時期“大包干”精神帶動群眾脫貧致富,書寫強村富民的新篇章。矗立在泗洪縣墊湖村路口的“江蘇農村改革第一村”石碑告訴人們,這里不同尋常。1978年,這里的農民分田到戶,在全省率先揭開農村“大包干”序幕。1981年3月4日,《人民日報》的一篇《春到上塘》為題的報道,使墊湖村敢為天下先的改革精神響徹全國,往昔“黃粘土,水不淌,十家九戶都缺糧;破草屋,漏風墻,扯把稻草就當床”的歷史一去不復

    黨的生活(江蘇) 2019年2期2019-04-18

  • 論小崗村改革的軟約束知識產權溢出效應
    手印”,簽下了大包干的“生死狀”,開啟了中國波瀾壯闊的改革大幕。在計劃經濟時代,18位農民自發的制度改革實踐,突破了制度對于生產力的緊約束,極大地釋放了潛在的自然生產力,打開了農村乃至城市改革與創新的大門。從此,小崗村突破計劃經濟體制的“星星之火”,自下而上而后又自上而下地成為“燎原之火”,燃遍中國大地。40年來,中國的改革開放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仡?0年改革開放的歷史,我們不難發現,制度改革與創新對于經濟社會發展的驅動至關重要,而實踐中制度改革與創新

    福建開放大學學報 2019年4期2019-03-25

  • 淺析地方黨報對鳳陽小崗村的形象建構
    一)歷史性:“大包干發源地”形象1978年,小崗村18戶農民首創“大包干”,推動了中國農村乃至各個領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自此小崗村與“大包干”事件產生了重要關聯,基本并行出現在日后的省市級媒體新聞報道中。根據統計數據發現,大量小崗村相關報道都會提及“大包干”或“大包干精神”,還有不少提及“沈浩精神”。其中《安徽日報》有89篇,《滁州日報》有280篇,這體現了歷史性印象對其形象塑造的重要影響。部分報道與改革開放中的“大包干”事件本身相關,多以改革開放歷史

    新聞世界 2019年2期2019-02-26

  • 繼續弘揚“大包干”精神高質量推進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
    、敢為人先的“大包干”精神,按照“擴面、提速、集成”的要求,扎實推進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取得了良好成效。一是清產核資全面完成。今年3月份將數據全部錄入全國農村集體資產監督管理平臺,成為第一批錄入全國系統的3個省份之一。全省共清查核實農村集體資產總額1203.4億元,比原賬面資產多出530億元(增加78%),其中經營性資產260.4億元,農村集體土地資源1.7億畝,基本摸清了農村集體家底。二是集體成員身份確認全面開展。全省共確認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4910

    農村經營管理 2019年12期2019-01-09

  • 親歷者 王郁昭 我為“包產到戶” 做好了被撤職的準備
    了所轄小崗村“大包干”事件;2016年7月因病去世。一份省委文件的誕生1975年,我來到安徽滁縣任職,歷任滁縣地區革委會主任、副書記、書記。1977年上半年,我們組織了300多名干部,深入到400多個生產隊進行調查,并向省委上交了報告——《關于落實黨的農村經濟政策的調查情況和今后意見》。當年6月份,剛剛上任安徽省委第一書記、革委會主任的萬里同志看到這份報告后,立即批轉給各地、市委,指出滁縣地區進行調查研究,這是個好的開端?!皥蟾嫠岬囊庖?,可供各地參考?!?/div>

    中國經濟周刊 2018年50期2018-12-28

  • 改革路上的小崗村40年
    民分田到戶搞“大包干”的“生死狀”:“我們分田到戶,每戶戶主簽字蓋章,如以后能干,每戶保證完成每戶的全年上交和公糧。不在(再)向國家伸手要錢要糧。如不成,我們干部作(坐)牢剎(殺)頭也干(甘)心,大家社員也保證把我們的小孩養活到十八歲?!?(尹亞飛/翻拍自小崗村大包干紀念館)安徽省鳳陽縣小崗村,淮河岸邊的一個普通村莊,但歷史卻賦予了它不同的意義。1978年一個冬夜,小崗村18位農民以“托孤”的方式,在一紙契約上摁下鮮紅的指印,分田到戶搞“大包干”,掀開了中

    百姓生活 2018年12期2018-12-19

  • 小崗村“改革英雄”如何寄語當下
    家性命”干起“大包干”,成為中國改革的一聲“驚雷”。這18位莊稼漢也成為名震一時的“改革英雄”。40年后,這些“改革英雄”如何寄語當下?改革開放40年之際,被譽為“中國農村改革第一村”的小崗村再次鎖定人們目光。40年前,小崗18位農民“貼著身家性命”干起“大包干”,成為中國改革的一聲“驚雷”。這18位莊稼漢也成為名震一時的“改革英雄”。40年后,18位帶頭人只剩下10位,多數已年逾古稀。談起當年改革傳奇,他們仍記憶猶新;說起當下深化改革,他們期盼熱切。嚴立

    新傳奇 2018年43期2018-12-19

  • 小崗“大包干”的啟示
    到戶”(后稱“大包干”)開啟了中國改革大幕,這種形式后來被規范稱作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八追Q”“官稱”都有一個“包”字,“包”是其靈動的魂,把責、權、利結合起來,承包者感受直接,發包者操作簡便,好駕馭,見效快。后來的城市改革,一開始也大都借鑒“包”的形式。小崗“大包干”,是小崗農民被貧困逼出來的自我救贖之路。從基層到高層各級干部對小崗“大包干”性質和前途的認識不同,態度不同,采取的辦法也不一樣。從農民貧困生活實際出發、體恤農民疾苦的,一般默許、支持“大包干

    歷史教學·高校版 2018年10期2018-12-18

  • 安徽農業“大包干”的制度經濟學分析及其現實啟示
    傳摘要:農業“大包干”是安徽農民的創舉,也是中國改革的發端。從制度環境看,“大包干”是制度非均衡、制度裝置誘引、路徑依賴、意識形態剛性弱化和效用取向趨同綜合作用的產物。在制度安排方面,“大包干”的土地制度、經營體制和分配制度在界定產權、減少交易費用和提供激勵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產生了良好的經濟績效?!?span class="hl">大包干”創新了農村經營體制,推動了農業經營制度的變革,從而引發中國改革的全面推進。關鍵詞:“大包干”;制度環境;制度安排;經濟績效中圖分類號:F301 文獻

    江淮論壇 2018年5期2018-12-10

  • “中國農村改革第一村” 40年變遷的改革啟示
    特產店林立,“大包干”紀念館、沈浩先進事跡陳列館引來南來北往的游客;一棟棟粉墻黛瓦的徽派小樓錯落有致,樓內自來水、天然氣、寬帶等設施一應俱全?!斑^去我們住的是茅草房,點的是煤油燈,燒的是柴草,做夢也想不到能過上現在的好日子!”站在自家的農家樂外,看著熙來攘往的游客,75歲的“大包干”帶頭人之一嚴金昌感慨萬千。40年前,干活“大呼隆”,分配“大鍋飯”,讓小崗村民缺乏生產積極性,“上工像綿羊,休息似倒墻,一年累到頭,還是餓肚皮”。為了吃飽飯活下去,1978年的

    決策探索 2018年21期2018-11-29

  • “墊湖的大包干是逼出來的!”
    全省拉開了農村大包干的序幕。墊湖村為什么能夠率先包產到戶、邁出江蘇農村改革的第一步?今年77歲、時任墊湖村大隊會計的蘇道永聲若洪鐘,一語道破天機:“當年墊湖的大包干是被逼出來的!”墊湖村隸屬原淮陰市泗洪縣的上塘鄉(1996年后劃歸宿遷市并撤鄉建鎮)。1978年以前的上塘公社,是一個極端貧瘠、極其貧困的地方,堪稱蘇北的“窮窩子”、“討飯鄉”、“發展洼地中的洼地”,是典型的“吃糧靠返銷、花錢靠救濟、生產靠貸款”的“三靠公社”。有資料顯示,1964至1978年的

    鐵軍 2018年11期2018-11-27

  • 桑建國作品
    2013年鳳陽大包干 127cm×183cm 2006年小學生 176cm×96cm 紙本 2012年動車組200cm×100cm 2018年家 181.5cm×191.5cm 2009年李鴻章與金陵機器制造局 168cm×200cm 2009年志愿者 143cm×170cm 2007年白馬 145cm×195cm 2009年九月江天210cm×125cm 2008年拉卜楞寺 225cm×125cm 2007年

    國畫家 2018年5期2018-11-07

  • 一首“大包干歌”的由來
    侯長明“大包干,大包干,直來直去不拐彎;保證國家的,留足集體的;剩下收多收少都是我們自己的!”20世紀70年代末,這首出自安徽省鳳陽縣城南公社岳林大隊岳北生產隊的大包干到組歌謠,傳遍全國。它不僅對推動我國農業大包干到戶責任制的發展,促進農村經濟改革起到重要作用,而且還被國家教育部編入初中二年級歷史教科書,對全國青年學生學習了解我國改革開放初始階段這段歷史也很有意義。筆者是在1978年4月由地區機械局政秘科調進滁縣地委調研室工作(后任地委政研室秘書),滁縣地

    黨史縱覽 2018年10期2018-11-07

  • 親歷者 王郁昭
    18戶人家搞了大包干;年底,18位社員偷偷摸摸簽訂了一份“生死文書”, 在那張大紙上摁上了自己的手印。坦率地說,當時的一些細節我不是很清楚。但到了第二年,小崗生產隊創造了奇跡。18戶農民有12戶超過萬斤糧,油料產量超過合作化以來20年的總和,社員收入比上年增長了6倍。自1957年起,23年來,第一次向國家交了公糧和油料任務,分別超額6倍和80倍。農民群眾對“大包干”贊不絕口:“鞋合腳,政策好。人出力,地獻寶!”“大包干,真正好,干部社員都想搞。只要干上三五

    中國經濟周刊 2018年42期2018-10-31

  • 小崗村的四次紅手印
    。他是小崗村“大包干”帶頭人之一。40年前,小崗村是以“吃糧靠返銷、用錢靠救濟、生產靠貸款”而聞名的“三靠”村。經常鬧饑荒,農民大多外出乞討?!耙患移迌豪闲?,幾天不燒鍋。我父親餓得下不來床,就想吃一口芋頭干,但我弄不來?!薄?span class="hl">大包干”另一位帶頭人嚴宏昌噙著淚回憶道。為了活命,18個村民摁下紅手印,共同起誓,瞞上不瞞下,瞞外不瞞內,把田地分到各家,搞起了包產到戶?!澳呐伦?,如果能親眼看到他們吃上一頓飽飯,我認了?!薄?span class="hl">大包干”帶頭人之一的嚴俊昌說。紅手印一摁,

    農民文摘 2018年10期2018-10-20

  • 風起小崗村:中國農村改革是這樣深化的
    ,冒死實行土地大包干。他們沒想到,這會成為中國農村改革的一聲驚雷。位于安徽省鳳陽縣小溪河鎮的小崗村,地處江淮分水嶺,歷史上非旱即澇。曾經解決不了溫飽的小崗村,如今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已從當年的22元增長到2017年的18106元?!斑^去小崗村沒有一塊磚、沒有一片瓦,都是泥巴房子;現在吃不愁、穿不愁,家家都住小洋樓,戶戶都還開車?!眹澜鸩f。40年來,小崗村應著中國改革開放的脈搏,見證了中國農村改革的一次又一次跨越,成為改革開放歷程上的重要標志。改革的一聲驚雷

    中國報道 2018年9期2018-09-21

  • 從“大包干”起步到“天下糧倉”美譽
    也毅然搞起了“大包干”。用農民自己的話說:“我們這里是睡覺蓋玻璃——窮透亮了!”包產到戶激發了農民的積極性,當年,小洼生產隊糧食產量由上一年的12萬斤增加到26萬斤,人均收入由14元增加到181元。彈指一揮間,吉林大地的改革開放事業已經走過了40年的光輝歲月?;厥讈頃r路,我們可以清晰地看見在黑土地上創造一片新天地的重重印記。金燦燦的水稻迎風起浪,沉甸甸的稻穗閃著光芒,黃澄澄的玉米株風中搖曳,飽滿的玉米棒好似胖娃娃……面對這豐收的景象,農民的臉上洋溢著幸福的

    新長征 2018年7期2018-09-10

  • 小崗村的紅手印
    。他是小崗村“大包干”帶頭人之一。4Q年前,小崗村是以“吃糧靠返銷、用錢靠救濟、生產靠貸款”而聞名的三靠村。經常鬧饑荒,農民大多外出乞討。為了活命,18個村民按下紅手印,共同起誓,瞞上不瞞下,瞞外不瞞內。把田地分到各家,搞起了包產到戶?!澳呐伦?,如果能親眼看到他們吃上一頓飽飯,我認了?!薄?span class="hl">大包干”帶頭人之一嚴俊昌說。紅手印一按,土地就被寄予了最大的期許,這極大地釋放了農民的生產積極性,一小塊因“分地”而豐收的田地悄悄地出現在荒涼的大地上。沒有不透風的墻,

    瞭望東方周刊 2018年32期2018-08-21

  • 小崗村的四次紅手印
    。他是小崗村“大包干”帶頭人之一。40年前,小崗村是以“吃糧靠返銷、用錢靠救濟、生產靠貸款”而聞名的三靠村。經常鬧饑荒,農民大多外出乞討?!耙患移迌豪闲?,幾天不燒鍋。我父親餓得下不來床,就想吃一口芋頭干,但我弄不來?!薄?span class="hl">大包干”另一位帶頭人嚴宏昌噙著淚回憶道。為了活命,18個村民摁下紅手印,共同起誓,瞞上不瞞下,瞞外不瞞內,把田地分到各家,搞起了包產到戶?!澳呐伦?,如果能親眼看到他們吃上一頓飽飯,我認了?!薄?span class="hl">大包干”帶頭人之一嚴俊昌說。紅手印一摁,土地就

    協商論壇 2018年6期2018-08-01

  • 從“紅手印”到“紅本本”,小崗改革仍在路上
    ,分田到戶搞“大包干”,掀開了中國農村改革開放的序幕。這里也被習近平總書記稱為“中國農村改革的主要發源地”。一晃四十年,小崗村的“大包干”也和著中國改革開放的脈動,進入了不惑之年。茅草屋到三層樓小崗村的核心區貫穿一條叫友誼大道的主街。筆直寬敞的馬路兩邊,是一棟棟徽派建筑風格的小樓,農家樂、農村電商等招牌隨處可見?!敖鸩掣?、“大包干菜館”、“紅手印超市”等名字,都是延續至今的歷史痕跡。74歲的嚴立華開起了“紅手印”系列的農家樂和超市。嚴立華說,40年前,

    華聲 2018年6期2018-07-10

  • 人民群眾是開啟改革不可忽視的力量
    其中,小崗村“大包干”的秘密行動成為撬動中國改革的一個支點,點燃了中國農村改革之火,拉開了中國全面改革的大幕。中國共產黨堅持走群眾路線,相信和尊重人民群眾在改革中的創造精神,中央以及地方一些領導對小崗村的大膽創造給予了保護和肯定,使得由小崗村開啟的農村改革的“星星之火”最終形成“燎原之勢”。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新時代,其歷史經驗值得借鑒。[關鍵詞]人民群眾;改革;小崗村;大包干[中圖分類號] D23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9-928X(20

    上海黨史與黨建 2018年5期2018-05-31

  • 大包干”精神指引下新時期鄉村振興研究
    、依靠群眾的“大包干”精神,把農村改革和農業發展推進到一個新的發展階段。大力弘揚“大包干”精神,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堅持農民在鄉村振興中的主體地位,深化農村經濟體制改革,堅持從農村實際出發,同時要處理好公平與效率的關系問題,從而推動農業全面升級、農村全面進步、農民全面發展,譜寫新時期鄉村全面振興新篇章。關鍵詞 大包干;鄉村振興;新時期中圖分類號 S-9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0517-6611(2018)22-

    安徽農業科學 2018年22期2018-05-14

  • 傳奇小崗村,四次紅手印
    。他是小崗村“大包干”帶頭人之一。40年前,小崗村是以“吃糧靠返銷、用錢靠救濟、生產靠貸款”而聞名的三靠村。經常鬧饑荒,農民大多外出乞討?!耙患移迌豪闲?,幾天不燒鍋。我父親餓得下不來床,就想吃一口芋頭干,但我弄不來?!薄?span class="hl">大包干”另一位帶頭人嚴宏昌噙著淚回憶道。為了活命,18個村民摁下紅手印,共同起誓,瞞上不瞞下,瞞外不瞞內,把田地分到各家,搞起了包產到戶?!澳呐伦?,如果能親眼看到他們吃上一頓飽飯,我認了?!薄?span class="hl">大包干”帶頭人之一的嚴俊昌說。紅手印一摁,土地

    新傳奇 2018年18期2018-05-14

  • 一段難忘的記憶
    流逝,唯獨實行大包干那段往事,卻留在了我的心底,讓我久久不能忘懷。家鄉實行大包干是1981年秋,那年我在村里當民辦教師。開始實行大包干時,上邊有要求,外地有經驗,但推廣起來也是很難的。我們村(小河東村)當時叫東方紅大隊,下設四個生產小隊,大隊征求下邊意見時,分歧也很大,干得比較好的小隊(第三生產隊)每年社員的日值都在兩元左右,多數社員不同意分,怕分后不如在生產隊時掙錢多。在生產隊干活調皮搗蛋的社員不同意分,怕分后自己就沒有機會偷懶了。除了第三小隊和幾個個別

    西部散文選刊 2018年3期2018-04-12

  • 小崗村:紅手印摁下農村改革啟動鍵
    印章,搞起了“大包干”。這18位村民沒有料到,當初一個純粹為了“吃飽肚子”冒著風險做出的決定,竟會成為一件影響中國農村改革的標志性事件,推動了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出臺,助力中國改革向縱深推進。被視為中國農村改革主要發源地的小崗村從此擺脫了饑餓和困苦,走上了小康路,創造了“小崗精神”。2018年,改革開放40周年。小崗村“大包干”帶頭人作為惟一團體入選100名“改革先鋒”稱號獲得者。時代在不斷變化,“小崗精神”的內涵也在不斷豐富,而其不變的惟有“改革”二字,

    中華兒女 2018年24期2018-01-21

  • 從小崗村“大包干”到開啟新時代的滄桑巨變
    印,實行農業“大包干”,從此拉開我國農村改革的序幕。這18位帶頭人的紅手印催生了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并最終上升為我國農村的基本經營制度,徹底打破“一大二公”的人民公社體制,解放了農村生產力,使我國農業發展越過長期短缺狀態,解決了農民的溫飽問題。小崗村“大包干”帶頭人,也由此成為中國農村改革的先行者。2009年8月的一天,我因工作有幸陪同領導到小崗村調研。走進小崗村,迎面是一座牌坊,上面雕刻著“中國改革第一村”七個大字,筆直寬敞的柏油馬路兩旁是兩排挺拔的大楊

    祖國 2018年24期2018-01-21

  • 小崗村“大包干”的第一推手
    戶,成為全國“大包干”的“第一推手”。2012年12月,吉詔宏病逝,曾任鳳陽縣副縣長的沈維驥(后來任滁州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在吊唁簿上深情地寫道:“農村改革開放伊始,吉公甘冒巨大政治風險,力排誹議,勇抗干擾,察民情、體民意,是鳳陽小崗村‘大包干農村改革的積極倡導諫言者,執著追求者,振臂而鼓與呼者,參與實踐者,一線組織指揮者?!奔t宏“心中有黨、心中有民、心中有責”、“真正成為帶領人民群眾戰風險、渡難關的主心骨”,堪稱“中國縣長的好榜樣”。要飯怎能怪老百姓

    文史博覽·文史 2015年4期2015-06-23

  • 行走課堂:思想政治教育新探索 ——體驗、感悟、成長:從改革第一村看改革
    13164)以大包干精神為切入點,通過對小崗村這一改革第一村的典型現實案例的走、聽、看、談、悟、講,開展行走課堂活動,通過這種“體驗、感悟、成長”遞進式教育,學生對改革由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實現認識的升華。再通過總結提煉、感悟宣講,提升自我思想境界,逐步實現改革精神和對黨的信念的內化。行走課堂; 思想政治教育; 改革如何增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針對性和實效性,以基于改革開放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武裝當代大學生頭腦,使之做到理論上信仰、行動上踐行,自覺將自

    常州信息職業技術學院學報 2015年6期2015-03-20

  • 安徽農業“大包干”創新發展及啟示
    鳳陽小崗村的“大包干”,拉開了我國農村改革的大幕,帶來了我國農村30多年的大變革、大發展、大進步。然而,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逐步確立,“大包干”明顯存在著與市場經濟不相適應的諸多缺陷和困境。面對“大包干”遭遇的市場經濟挑戰,繼續發揚敢闖、敢試、敢為人先的創新精神,不斷推進“大包干”體制全面創新,從而使我國的農業、農村經濟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大潮中風帆正舉。1 “大包干”對人民公社體制的突破及其意義改革開放前,我國農村普遍實行的是 “一大二公” 的人

    滁州學院學報 2014年5期2014-03-28

  • 影像
    家各戶,搞起了大包干,無意間掀開了農村土地聯產承包責任制的序幕。(圖為當時場景還原)攝影/汪強實施大包干后的第一年,小崗村就發生了巨大變化,全隊糧食總產13.3萬斤,相當于1955年到1970年糧食產量總和。1979年,大包干帶頭人嚴宏昌一家,開始用借來的拖拉機收獲自家的糧食。攝影/汪強作為中國農村改革第一村,小崗村被評為“中國十大名村”、“安徽省歷史文化名村”,每年都會吸引大量游客前來參觀。2013年夏,慕名而來的游客在小崗村留影。攝影/汪強

    民生周刊 2013年30期2013-12-20

  • 小崗村的變與未變
    、沈浩紀念館、大包干紀念館和游客集散中心,把這里打造成一個看上去十分現代化的小鎮。同樣被視為具有符號意義的是當年以“托孤”方式在大包干“契約”上按下紅手印的18位帶頭人,現在只有11位還健在。每當有重要的領導或者參觀者前來,這些已經年過七旬的老人會一次次被請來,作為改革參與者的“活化石”,一遍遍講述當年的往事。而在這些展示給外人的“符號”之外,對于小崗村的村民來說,盡管有著鄰村人羨慕的免費醫療保險和養老保險,但大部分已經將土地流轉出去、不再種地的農民還是在

    中國新聞周刊 2013年46期2013-05-14

  • 姜立寬同志來省館做口述歷史記錄
    檔案館錄制上塘大包干的口述歷史記錄。姜立寬同志1958年從揚州財經學校畢業后分配至淮陰地區泗洪縣工作,1982年調離泗洪,在泗洪工作了24年,對泗洪有著深厚的感情,有著豐富的基層工作經驗。他親歷了泗洪上塘從人民公社到三年自然災害以及實行大包干等給上塘農村和農民帶來的可喜變化。對于改革開放初期發生的上塘大包干,時任泗洪縣委辦公室主任的姜立寬深入基層,做了大量的調查研究,并協助新華社完成了新華社內參和《人民日報》通訊文章《春到上塘》。正是由內參消息,將農民請求

    檔案與建設 2012年3期2012-04-02

  • 上塘公社推行“大包干”的前前后后
    中國“最早實行大包干”的安徽小崗村聯產承包改革還早將近90天,比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更是早了101天。一1978年暑假,我回農村擔任江蘇省泗洪縣上塘公社響橋大隊第六生產隊會計,9月8日,在參加的第一個公社三級干部大會上,聽了上塘公社黨委書記張世明作的“聯產承包”動員報告。那次會議規??涨?。除了每個生產隊留一名非主要干部在隊里組織全體社員收聽大會有線廣播外,其余從公社到生產隊的所有干部全部集中到公社參加會議。公社原先那個低矮狹窄的會議室根本容納不下,會場臨

    鐘山風雨 2008年4期2008-09-11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